太子爷小说网 > 科幻 电子书 > 与烈日擦肩而过 >

第1节

与烈日擦肩而过-第1节

小说: 与烈日擦肩而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杨道永  
     
    第一章 
    “嘟,嘟,嘟,嘟……”没有任何先兆,急促剌耳的警报声突然间灌满了青龙号飞船的所有舱室。 
    位于工作舱前部的生物实验室里,驾驶员杨帆正在观察实验植物的生长状况。这个生物实验室有近二十立方米的空间,要是在地面上,也就相当于一间卧室大小。但在一寸空间一寸金的青龙号飞船上,这已经是最大的舱室了。它不仅是一个科学实验室,还是船员们无形中的休息室。大家没事的时候都爱到这里呆一会儿,放松一下神经。虽然如今各类仪器装置在设计时已经充分考虑了人体工学原理,尽量做得形体流畅、颜色柔和,但那毕竟还是机器设备。长达几个月的太空旅行中,宇航员经常和它们拥挤在狭小的空间里,时间长了很容易产生疲惫感。每个工作日结束后,生物实验室里红的花、绿的苗、鲜嫩的果实、清新的空气会让船员们的心情为之一振。 
     

    这间实验室的真正“主人”是分工负责生物实验的田丽,航天技术专家杨帆到这里也只算是来“坐客”。当然,就这么个巴掌大的地方,来坐客也不能闲着。所以杨帆每次到这里来,都主动给田丽打下手。警报发生的时候,他正拿着一台放射性示踪仪,仔细地在植物的叶子上慢慢地扫描,寻找混合在营养液中的放射性示踪剂。 
    突然响起的警报声令杨帆大吃一惊。他急忙把示踪仪挂在离自己最近的一个植物架上,向旁边正在给植物授粉的田丽喊道: 
    “紧急避险警报!赶快作好准备,飞船马上就要加速了。” 
    按照宇航守则的规定,飞船在作紧急避险时,宇航员如果恰好不在座椅或卧铺上,就必须立刻躺到朝向飞船前进方向的舱壁上,以适应加速度变化。可是,生物实验室这个方向的舱壁上种满了各种植物,大多刚发出幼芽。它们每一株都是田丽描龙绣凤般精心培育出来的,两个人都不忍心压到上面去。警示灯闪烁不停,供他们作出选择的时间只有几秒钟,此时也根本来不及转移到别的舱室去。 
    
    情急之下,两个人交换了一下眼色,一起挺直了身子,把宇航靴的尖部踩进植物的间隙中,头朝向飞船的前进方向,同时用双手紧紧地抓住身旁的植物架,屏住呼吸…… 
    一股巨大的力量压在他们身上,两个人的腿脚一阵疼痛,眼前发黑,头脑猛地眩晕起来,仿佛身体里的所有东西都涌向了腿部,而上身变成了空壳。 
    “足有九个G!”杨帆心里嘀咕着,凭借多年宇航训练养成的身体素质,抵御着加速度引起的黑视和头晕。 
    咬紧牙关坚持了片刻,杨帆和田丽久经训练的心脏很快适应了超重,重新把血液输送到头部。但是,还没等他们的心脏完全适应过来,就听到一声刺耳的尖啸,在他们的耳畔响起,几乎能穿破他们的耳膜。同时,整个舱室剧烈地震动了一下,一股更大的力量猛地把他们的身体推向一边。两个人的手都被从植物架上扯下来,身体不由自主地飞了出去,重重地撞到了另一面舱壁上。在他们周围,工作台上几只生物观察仪器也挣脱磁力衬垫的吸引飞了过来,险些砸到他们身上。杨帆死死地抓住一截送气管,又帮田丽稳定好身体,准备承受第二次震动。 
    
    没有第二次震动,周围又恢复了平静,只有电流的嗡嗡声,刚才那一切就象大气中的流星般一闪即逝。 
    “田丽,你怎么样?没事吧?”杨帆急切地问道。 
    “我……还好。”田丽松开手,顺便把被甩到身边的一个红外成影仪插回仪器架上,不解地问:“怎么?出了什么事?” 
    “可能撞上头彩了。”杨帆铁青着脸,说出了一句“吉利话” 
    在宇航员的社会群体里,大家都把在太空航行时遇到流星撞击称为“撞上头彩”,盖因这种事情的发生几率十分之小。太阳系自从形成以后,星际物质不断在相互碰撞中碎裂,或者是小块物质不断溅落到大星体上。几十亿年下来,在太空飞行中遇到大陨石的情况变得微乎其微。自从人类的太空事业开始以后,不载人航天器受太空微粒撞击的事件只发生过数起,而载人飞船至今没有与太空微粒相撞的记录。所以才有“中头彩”这样一个不祥的称谓。 
    
    杨帆边说边活动了一下身体,还好,没有受伤。实验室舱壁上铺有一层柔软的衬垫,本是用来隔绝热量交换的,现在却保护了他们的身体。杨帆一推旁边的舱壁,身体荡到舷窗处,向外望去,却只见舱外的星星正在旋转,而且越转越快。同时,一股越来越大的离心力把他们推向舱壁。 
    “是中了头彩,不知在哪个舱室,空气正在泄漏。去指令舱!” 
    说完,杨帆手脚并用,爬出工作舱的舱门,进入走廊通道。田丽紧随其后。此时,高速旋转已经在飞船内部产生了强大的离心力。走廊通道位于飞船的轴心上,那里的离心力较小,行动略微方便一些。他们遇到从生活舱出来的江涛。同是中了“头彩”,天文学家江涛的“彩金”更大一些,他的额头上鼓起了一个大包。由于江涛头发短小,那块青肿很是显眼。 
    
    “我的天,还有没有别的伤?”杨帆问。 
    “只是头被撞了一下而已,不严重。”江涛停下身子,摸了摸额头上的包。心有余悸地说: 
    “可能是储藏室部分。谢天谢地,十分钟前我还在那里。” 
    江涛苦笑一下,他平时从不摸彩,无论合法的还是非法的都不喜欢,没想到还是中了“头彩”。三个人相互扶助,跌跌撞撞地爬进指令舱。 
    指令长李志正在操纵台上忙碌着,操纵台上所有的观测屏幕都已经打开,显示着飞船里里外外的情况。这种全方位监测只有在出发时才进行过一次。众多屏幕涌出颜色各异的光线,整个指令舱显得比平时亮许多。 
    “飞船遭遇流星群,厘米数量级,虽然有预报,但飞船没有完全躲开。”李志指令长简明地解释着刚才发生的事情,然后命令道: 
    “现在恢复正常航向。” 
    按照工作规程,杨帆和江涛急忙坐进自己的座位,与李志指令长一起操纵飞船。田丽则打开通讯器,用紧急波道呼叫宇航中心。 
    在杨帆的左侧面,指令舱主屏幕上的天体图像不停地旋转着。耀眼的太阳、明亮的金星和无数的恒星交替划过屏幕。这使他想起以前受过的模拟训练,没有受过训练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很快就会头晕目眩,并且失去方向感。操纵台上各色各样的指示灯闪烁不已,自从踏上太空以来,杨帆还是头一次对控制台上的信号显示感到眼花撩乱。尽管他素质过硬,训练严格,出发后青龙号上每周还进行一次遇险自救演习,但真中了“头彩”,仍然有些惊慌失措。江涛和田丽也是如此。 
    
    杨帆稍稍侧过身,看了一眼李志指令长。只见他镇定自若,冷静的目光象是给杨帆注射了一剂镇定剂。“仅次于上帝的人”,大海上的船长都有这么个称号,更何况浩渺太空中的飞船指令长。 
    “启动激光陀螺自动调节系统,进行辅助操作。”李志下着命令 
    “激光陀螺自动调节系统已启动。”杨帆一边操作一边报告。 
    “三号姿态调整发动机喷射三秒,角度180度。” 
    “三号姿态调整发动机已喷射,时间三秒,角度180度。” 
    “一号姿态调整发动机喷射15秒,角度90度。” 
    “一号姿态调整发动机已喷射,时间15秒,角度90度。” 
    “打开自动监测系统,全船扫描。” 
    “自动监测系统打开,已开始全船扫描。 
    …… 
    有办法就有信心,伴随着一个个操作命令的执行,杨帆的心情迅速镇定下来。姿态调整发动机沿飞船旋转的切线方向喷出气流,疯狂的旋转速度逐渐下降、下降……最后稳定在每30分钟一周。离心力引起的呕吐感也逐渐减轻。 
    本来,飞船在行进中保持旋转是正常的飞行姿态。由于飞船向阳面吸收太阳的热辐射,温度会升至摄氏零上200度;而背阴面则会降至零下150度。如果飞船在航行中只用一面朝着太阳,巨大的温差将使船体局部变形。不过在刚才,泄漏的气体变成了又一个“发动机”,不仅大大加快了旋转速度,而且使旋转方向变得混乱不堪。 
    在他们面前,十二个显示器显示着飞船外部和各舱室内的所有情况。飞船航行正常以后,大家开始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寻找事故点。 
    “这儿!”江涛指着其中的一个画面叫道。其余的人望过去,那是储藏室的内部情况。大家看不到洞口,只看到一面舱壁上堆积了一些食品袋。 
    “洞口在那些食品袋下面。”李志说:“它们一定是空气泄露时被吸积在洞口的。” 
    “自动监测系统内扫描结果,气阀自动关闭后,储存室气体在四分三十三秒内逸尽,估计洞口直径在两厘米左右。”江涛判读着自动监测仪提供的数据。 
    “就象是颗子弹打中了我们。”杨帆感叹道。其实,飞船在太空飞行时遭遇流星,相对速度会远远超过子弹。 
    “七号显示器显示舱外有冰晶附着。”田丽用难以置信的语气说道。 
    “天呐!我们的水……”江涛突然惊呼了一声。他飞快地敲动按钮,检查了一下水箱的储水量。一条红线可怕地出现在显示器上。象是担心观测者不能充分了解危机程度,图表旁边附注了实际比例数字。 
    “水箱贮水只剩下百分之五了。” 
    “啊——!”田丽轻呼了一声,用手把下半段声音捂了回去。杨帆没有叫,一时还反应不过来这意味着什么。 
    李志的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在这样小的舱室里,乘员们直接互动,恐怖气氛会一下子传播开,其结果不堪设想。虽然他没抱什么希望,但为了给自己留一些思考时间,还是命令江涛复查一遍。 
    “百分之五点零四五?”这次江涛把数字报得更准确了。多出的那点水如果换算成实际数量,大概够他们喝上半天。 
    “流星一定撞破了二号水箱和三号水箱之间的隔板,再加上刚才飞船高速旋转时产生的巨大离心力,水才会快速泄漏,” 
    说着,江涛轻轻叹了口气。“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作为一只要远行亿万公里长程飞船,青龙号的防辐射层设计集成了七种常规方法。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系数,飞船的设计者们又颇费苦心地把生活舱的舱壁设计成双层的,把生活用水储存在夹层里,这样可以利用水来吸收少量穿过防辐射层的高能宇宙射线。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保护了宇航员们不受宇宙射线的伤害。来来去去接近一年的航程,又是在深不可测的太空深处飞行,多一层保护总是好的。 
    
    但是这种设计有一个负作用,那就是不论生活舱的哪一部分遭到流星的撞击,都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生活用水的泄漏,为了减少这种负作用的危害,设计者们将水箱分隔成了三个相互独立的部分。结果这次“头彩”中得如此之巧,以致于撞击点恰好处于二号水箱与三号水箱之间的隔板上,两个水箱里的水泄漏殆尽,而一号水箱的水他们自出发后已经使用了很大一部分。 
    
    江涛暗暗心算了一下,如果把目前飞船上所有的水都集中起来,并且停止试验用水,以能维持生命的最低限度进行消耗的话,四个人也只能维持一个月。一时间这个结果令他有些透不过气来,手指在键盘上悬着,不知该敲哪一个。他想起早年读过的一部探险小说,那是一部爱伦·坡的作品:船员们因故劫持了一艘货轮在大洋上奔窜,结果粮尽水绝。一个船员提议,大家用抽签的方式选出一个倒霉鬼,剩下的人靠吃他的血肉坚持到获救。结果,恰恰是提议者自己抽到了死签,于是他背过身去,让同伴们用大棒击在自己的后脑上…… 
    
    这个情节回现在他的脑海里,总共只用了一秒钟时间,旁人看不到他的表情变化。江涛咽了一口吐沫,象是要把这个荒唐的回忆咽下去。 
    李志来到田丽身后,问。 
    “指挥部有没有回音?” 
    “已有回音,正在接收。”田丽一边回答,一边旋开影音控制键,屏幕上出现了方自然总指挥的脸庞。方自然是这次火星探测计划的负责人,从准备、出发到现在,他们没少见过方总指挥的脸,但此刻看见纷外觉得亲切。 
    “指挥中心呼叫青龙号。你们的电讯已经收到,紧急救助中心已经开始运转,专家们正在作地面模拟救险。请你们不间断地传送险情监控情况,以便专家们研究。李志,地面总指挥正在研究应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