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回到明朝当王爷 >

第535节

回到明朝当王爷-第535节

小说: 回到明朝当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凌见状微微一笑:乱拳打死老师傅,有这帮不按套路出牌的大少爷,北京城就等着被我这个大扫把扫的尘土飞扬吧!
  ******
  科道,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地都给事中、给事中们就是科,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就是道,两个衙门全加起来不到三百人,督查大明十余万地方官吏。
  科道里面绝大部分都是小官,六科都给事中仅是个正七品,一般给事中只有从七品,跟个县令差不多。监察御史也是正七品,他们官阶虽小,却可以弹劾一、二品的大员。这是朱元璋的一大发明。
  自古等级森严,向来都是由上而下的监督,只有高官监督、制约下官,以贵制贱。而朱元璋却别出心裁,于百官之外,独设科道,「以卑临高」、「以小制大」、「内外相维」,有事可以直陈天子。
  「位卑」则因官小。所以爱惜前程地念头就小了,不会因为「高官厚禄」而有颇多顾忌,也不会像官场「老油条」那般处事,对违法乱纪姑息迁就,敷衍推诿。「权重」则因有能整饬吏治之威重。所以能充分发挥其监察作用。
  所以科道可不仅仅是拥有舆论能力,那是在皇帝面前,在下边,科道官可是实权甚重,颇受地方官吏看重和忌惮。
  此时,督察院的御史言官们正在办公,他们的职务可以说忙,也可以说轻闲的很,全看你是否用心政事,若是两眼望去,一派清明太平,那自然手中无事,不过是每日喝喝茶水混日子罢了。
  刘瑾专权后,瓦解了科道言官的势力,科道官分为三派。一派是清流,刘瑾势大,只能暂时隐忍;一派尸位素餐地混日子,指望哪天能捞个外放地差使攒笔养老银子就可以安安稳稳等着朝廷照例致仕慰留,加一级官回乡养老了。
  第三派就是野心勃勃,不甘冷落,而投到刘瑾门下充当吠月之犬的败类。不过,如此一来,士林侧目,立即被其余两派孤立起来,被吐沫星子淹的味道并不好受。
  自宋以来最重礼法名教。对于读书人来说,「饿死事极小,失节事大」。士人,尤其是算得上士林清流榜样的御史官和翰林官,投靠刘瑾一个宦官和妇人失节没什么分别。因此杨凌对科道下手,有的人兴奋,有的人忐忑。诸王馆再次成为众人瞩目之所在。
  忽然,安静的都察院内一片骚动,闻声赶出门来的御史们发现督察院冲进来一支奇怪的队伍,一大群公子哥儿,手里提着水火棍和镣铐,领头的还拿着拘人地火签,嘻嘻哈哈地冲进院子,根本不理会门口守卫的阻挡。
  监察御史陈仲昆蹙着眉头迎上去,忽然觉得头前那个少年比较眼熟,仔细一瞧,认得是安国侯府的小侯爷洛有为,忙一拱手道:「小侯爷,你们这是……这是做什么?」
  洛有为嘻皮笑脸地道:「那个那个……那个什么,嗳,什么来着?」
  他说了一半就扭头问旁边的人,建昌侯张延龄之子张肖祖才十三岁,所以还比较听话,杨凌的事记地挺清楚,忙答道:「是御史李通秦。」
  洛有为忙笑道:「对对,李通秦,叫姓李的出来,经本官认真查证,此人贪脏枉法、证据确凿,奉威国公爷之命,要拘此人前去调……调什么?」
  张肖祖又答道:「调查取证!」
  「对对,调查取证,赶紧的,不要耽误本公子办差。」
  李通秦?那是刘瑾的干儿子呀,刘瑾现在收了七个干儿子了,李通秦便是其中之一,他的年纪只比刘瑾小了五岁,却不知廉耻,甘拜一个权阉为干爹,不过这份关系一拉上,对他确实大有助益,在督察院,就是左都御史都不敢轻易得罪他,杨凌第一招就拿他开刀了?众御史言官顿时哗然:杨国公果然就是冲着刘瑾去地。
  陈仲昆一听,立即幸灾乐祸地往人堆里一指,说道:「这位就是李大人。」
  洛有为晃着肩膀走过去,上下打量几眼,问道:「你就是李通秦?」
  李通秦已经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却不知道自已有什么事犯到了杨凌手上,他脸色涨红地道:「不错,本官就是李通秦,本官秉公执法、清正廉洁,小侯爷以何罪名抓我?」
  「不是抓,是调查取证。」洛有为不耐烦地翻了翻白眼儿:「本官经过缜密调查,认真取证,你贪脏枉法、证据确凿,奉威国公之命……」
  李御史冷笑:「缜密调查、认真取证?小侯爷,刚刚的你可连我地名字都叫不上来呀。」
  洛有为被他讽的满脸通红,后边一群纨绔子弟起哄地一笑,脸上更挂不住了,他平时也是驾鹰牵犬、走马章台的公子哥儿,哪受得了这种奚落,顿时恼羞成怒地骂道:「叫不出名字咋了?老子就是知道你有罪。你个老不要脸地,为了个兔相公枉法害民,还敢和你爷爷叫板,带走带走,老子还不信治不了你啦!」
  此人自有一帮官宦世家的好友哥们儿,都分在一个组里。这时马上冲出两个,一左一右掐住了李通秦的胳膊,杨凌本来只是让他们带人回去接受调查,可他们哪管什么调查、拘捕的区别,这帮不分深浅的家伙立即把一条铁链子套在了李御史的脖子上,牵着他就走。
  李通秦大怒,吼道:「本官是言官,言官无罪,你们不能抓我!就是威国公在这儿,也不能把本官抓走!你们这些不知天高地厚地小子,闭塞言路,罪殃祸国,你们不怕受到惩办么?」
  后边不知是谁照他屁股上就是一脚,骂道:「滚你妈妈的咸鸭蛋!当你老子不明白?言官无罪是指你风闻奏事,不实不确也不查办。可没说你玩相公、坑百姓也不犯法!」
  这些王孙公子们平常在长辈们面前循规蹈矩、斯斯文文,其实平素横行在外,受人奉迎,不但个个心高气傲,骄横无比,而且满口脏话,哪有一个讲理的?一帮小流氓象牵驴似的,带踢带搡,把李通秦这个老流氓给弄走了。
  众御史头一次见到这样拿人的,一个个惊的目瞪口呆,有人忿忿然骂道:「让一帮不懂事的王孙公子查考科道?简直是胡作妄为,威国公若是拿不出真凭实据,本官一定要参他一本!有辱斯文、太有辱斯文了!」
  旁边刘瑾一党大有兔死狐悲之感,闻言纷纷应和,清流派却幸灾乐祸,满脸的阳阴怪气儿。一向闲得无聊的等死派,这回总算来了精神,开始交头接耳,打听李御史有什么风流韵事,嫖上了哪个堂子的相公,又怎么坑害百姓啦?
  李御史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头,可是他越叫地凶,这群天不怕地不怕的少爷秧子却有脾气,李通秦见和这帮人没理可讲,只得闭口不言,只盼着有人赶快给刘瑾送信,想办法救他出来。
  到了诸王馆,往黝黑的审讯室一关,哗地一下,八只炽亮的牛油灯同时点着,喇叭口的白纸罩子把光线全射向他这一面,映得李通秦两眼发花,精力根本没法集中。负责审讯地大少爷们躲在暗处,觉得这种游戏实比逛庙会、斗诗饮酒什么的要有趣的多。
  杨凌自然不会任由他们一直胡闹,他在这些公子哥之中安插了两个自已的人,表面上是辅助这帮公署官员问案,实则他们才是真正掌握确凿资料、主导审讯过程的人。
  原来通州有一个优怜姓封,人皆称封戏儿,此人瞳神翦水、风流儇巧,肌肤如玉、明慧善歌。此人常被富绅豪强请去,在男风甚盛地大明,这般豪强自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白日里要他婉转歌喉,袅袅起舞,夜晚里不免一轮皓月当榻、玉兔雌伏、金刚捣杵。
  封戏儿被一些富绅宠爱之极,常常携入内宅,甚至半月不放他归。此人既是男子,又貌美惊人,时日一久,被他勾引玩弄的大户人家妻妾不可胜数,可他本是被富绅当成女子养在深闺,偷情方便,竟无人察觉。
  此人胆子越来越大,得意洋洋,有时回到戏班,与人醉酒说起这些深宅大院的种种风流韵事,直令闻者咋舌,可是谁也不敢去对那些豪绅言及,毕竟这等丑事非比寻常,去告个密未必就是好事。
  不料夜路行多终见鬼,封戏儿有一次被专做车马行生意地通州大富绅沈常明请入府中唱堂会,顺便留置几日,赏玩了一通玉人吹啸明月夜、婉转娇吟后庭花。封戏儿胆大包大,去勾引了沈家大小姐,两人暗通款曲,结下私情,沈大小姐一个未出阁的姑娘,竟然因此有了身孕。
  封戏儿知道此事,十分害怕,私下打听,弄来一副虎狼之药,让那姑娘服下,结果胎是打下来了,姑娘也血崩不止,一命呜呼。事情就此爆发,封戏儿平素被人接来送往,十分荣光,豪绅地主们皆当他如珍似宝,其实也不过是个被人狎玩的戏子。什么名声地位,全是被这些人捧出来地,一旦翻脸,一文不值。
  封戏儿被告发关进大牢,以诱奸害命要判他死罪,恰在这时李御史到通州出公差,此人是个好男色的,前次来通州,曾有人重金聘封戏儿侍候枕席,李通秦对这只胴体粉腻酥白、丰臀嫩滑如油的兔子情有独钟,可惜他家财有限,不能买回府去,这次到了通州,听说那封戏儿被抓了,顿时动了邪念。
  此时他已投靠刘瑾,通州上下官吏对其皆敬畏有加。李通秦先去了狱中见那封戏儿,以救他出狱为条件,让他自卖自身,卖身契到手,李通秦往袖中一揣,便去寻那沈家晦气去了。
  李通秦打听到沈常明好赏玩兵器,家中不但藏有古之刀剑枪戟,还托人购买现在军用的的各式战刀各一把,留作珍藏,便串通知府,以私藏军器罪将其拘押。沈家四处求人,上下打点,最后才知道是李御史从中作祟,沈家长子携了厚礼登门拜求。李通秦直言不讳,要求沈家撤诉放人,封戏儿出狱,沈常明便可出狱。
  沈家无奈,只得含忿撤诉,以和奸生孕、自购堕药不慎丧命了结了此案。沈常明是出来了,可是因为犯了「诬告罪」,又上下打点花了好大一笔银子,全做了封戏儿的嫁妆,被揣进了李通秦地腰包。
  内厂也经营着车马行生意,对此事早有耳闻,至于人证物证自然也好寻找,所以首先拿他开刀。刘瑾得信大为慌张,李通秦自投靠刘瑾,为他鞍前马后,坏事没少做,很多都和刘瑾有关联,如果让杨凌查明白呈报皇上,那就糟了。
  李通秦一个人的供词他倒不怕,就象张忠一案似的,大可推诿了事,实在不行顶多被正德训斥一番,可是扳倒了一个就有第二个,如果被杨凌这么搞下去,抓出一堆官儿来,三人尚且成虎,何况十人、几十人?皇上还能不信么?而且这一来自已安插在科道的势力适必被杨凌连根拔了,所以刘瑾立即去见正德皇帝,大讲世家子弟们如何无礼,使得科道百官忿恨,人人不满。
  没个正经的正德皇帝却听的直笑:太出气了,这帮混蛋整天找朕的麻烦,这回可算让他们受了回闷气。不过出完了气,想想也怕真的闹出大乱子,正德便传旨让杨凌进宫,想让他有所收敛。
  杨凌进宫,当着刘瑾的面儿振振有辞地道:「皇上,其实臣也约束过这些王公贵卿们的公子,要他们依法办事,不得嚣张。不过这些少年都是初生牛犊,血气方刚、嫉恶如仇,尤其是为皇上您办差,他们倍感光荣,一个个摩拳擦掌地表态要为皇上尽忠,抓尽贪官污吏,永保大明江山,所以臣也不好打击了他们地热情。再者,这是皇上下旨反省补过、整顿科道的第一仗,就此偃旗息鼓,那下一步就不好办了,文武百官、天下百姓都在看着皇上的一举一动,臣要是畏怯科道言官谗陷,不敢雷厉风行严打腐败,那不是置皇上您于不义么?而且这李通秦的确有极大罪孽。不抓,不足以平民愤;不抓,不足以正纲纪;不抓、不足以严律法。皇上,您说,该不该抓?」
  正德毫不犹豫地道:「抓!该抓!」
  ******
  第一回合,刘瑾输了。
  杨凌把审查的案子源源本本地说了一遍,正德听说此人假公济私,陷害富绅百姓,竟然做出这样事来,岂有留他地道理。
  刘瑾听了也略略放下心来,杨凌查的这个什么兔子案他连听都没听过,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虽说李通秦留保得保,但是皇上搞了这么一出,现在就阻止,确实不可能,也不可能一个失手落马的都没有,只要不伤筋动骨,只要他不挖出其他地事儿来,那就好办。
  杨凌并非没有抓到李通秦的其他罪证,只是他现在有意绝口不提,也不去查,以防止刘瑾拼尽全力反扑,阻挠办案过程。他地主意是,第一遍犁地。把「果实」全翻上来,然后再走一遍,开始拾捡,这比犁一步、捡一颗要快的多。
  具体作法就是找出刘瑾一派的科道官,专挖和刘瑾无关地不法事,让刘瑾无法以为他自已辩白地名义搀和进来,这样可以从容布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