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圣剑双姝 >

第3节

圣剑双姝-第3节

小说: 圣剑双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婆婆无奈地道:“去吧!可要早点回来。”
  斌儿跳上岸,往青葱的山腰跑去。他跑到一处疏林,这儿可看到镇江城全貌,金山、北固山尽收眼底,浩浩长江,滚滚而来,真是气象万千。
  他一会儿爬上树梢远眺,一会儿跳下地面乱舞。他从裤腰间拿出从江中得来的匕首,对着小树哗哗剥剥的乱刺乱劈。他将小树当作三头蚊,一刀一刀地刺去,一直到他力竭方才停手。他靠坐在一株大松树下,摩拭着心爱的匕首。在阳光下,匕首射出刺眼的光芒。摹地,他大叫道:“玄机!玄机。”
  原来这柄薄薄的短剑,剑身上赫然铸有玄机二字,他更相信这不是件寻常的东西了。
  他想这匕首也和鱼肠剑一样,必有它的来历。他心里暗忖道:“嗯!我要用这玄机匕首杀死三头蚊,替父母报仇。”
  他发现这玄机匕首软软的,他反复地看来看去,看不出什么,只好套上皮鞘,无意间用手各执一端,拗一拗,这匕首竟然连鞘弯曲,成一圈形,两头相接,更怪的是鞘端有个小钩,柄端有一小环,刚好扣上。再轻轻一压圈身,扣就倏地脱开,又成笔直的匕首,他又试着往小臂上一圈一扣,竟牢牢地套在臂上,掉不下来。他不知这匕首原是专为套在手腕上,当护手的。因他人小手小,只有套在臂上。这一来,他真高兴极了,一路蹦蹦跳跳回到船上。
  饭后,他服侍张婆婆躺下,再悄悄地溜到水中,只见他往水底潜去,不消片刻,已提着一条五六斤重的鲫鱼上来,丢在鱼篓里,又溜下水去,眨眼间,又提上一条七八斤的鲫鱼来。如此,不上顿饭时间他已捉了五六条,每条都伤在鳃部,敢情他是用玄机匕首刺的。
  不知何时,张婆婆俯在舱面叫道:“你这孩子!真不听话,快上来吧!”
  斌儿正好提了一尾鱼上来,遂道:“娘!斌儿再捉一条鲤鱼就上来,今天总碰不上鲤鱼,真气人。”
  说罢,又潜入水底,张婆婆无可奈何的摇摇头。
  斌儿在水底沿着焦山石窟找去。现在他不要大鱼,也不要鲫鱼,他一心想捉条活鲤鱼,好给张婆婆做汤医病。
  水里鲫鱼让他搅得到处乱窜,但是他却看不到一尾鲤鱼,他冒出水面,深深吸了口气,又潜下水去。
  半响,总算给他遇上一尾鲤鱼,而且很大,足有七八斤重。
  斌儿看准鱼鳃刺去,鱼一滑,游走了,他忙蹬水追去,鲤鱼又从他身边滑过,斌儿弓背转身,但仍相距四五尺远,他只好用掷刀刺鱼的方法,对准鲤鱼掷去,不偏不倚,正中鱼鳃,但可惜刺得不深,鲤鱼带着匕首向前疾蹿游去。
  斌儿哪能放过,尤其他心爱的匕首插在鱼鳃上,急忙手足并用,随后疾追,鲤鱼蹿出很远进入一个石洞,他为了心爱的匕道,不顾一切挺身游进。
  他上半身刚进洞内,负伤的鲤鱼又迎头游来,一见斌儿,又惊慌地掉头往里游去。
  陡地,一条粗如儿臂但却很长的东西,倏地伸来,将鲤鱼牢牢圈住,向洞里拉去。
  斌儿一急,顾不了许多,两脚急踹,双手猛划,蹿过去,伸手搭住那长长怪物,右手急拔鱼鳃上的匕首,然后反手一撩,那怪物立分两段,一股血水冒出,将洞里清水染红。斌儿立即闭起双目,正待游出洞去,忽然感到腰部被一条手臂粗的绳子缠住,愈来愈紧,勒得难受非常。
  斌儿睁眼一看,大吃一惊,原来被大章鱼长爪缠住。这鱼的身子就有山门那么大。章臂微收,斌儿又被拖进丈许。他心里暗道:“这可完了,爹妈的仇没法报了,义母的病也顾不了啦。不!我不能闭目等死,就是死,也要死得英雄。”
  随即反手将匕首向上,对准缠着手臂的章爪戳去,章爪一松一紧,将斌儿勒得更觉难受,忙尽力乱戳,无巧不巧地正戳中章鱼额心,匕首齐柄插进,斌儿也已精疲力尽,软软的一动不动。
  只见那章鱼被斌儿无意刺中命门,负痛一阵翻腾,缠着的爪臂缓缓松开,死了。
  斌儿在水底遇险张婆婆在水面先还不知,但后来见斌儿下水时间过久,仍未上来,心里一急,大声叫道:“斌儿!斌儿!”她没把斌儿叫上来,却惊动了近处几只渔船。大家拢过来问张婆婆怎么回事,她遂求这些渔人下水找找,这些人平日都喜欢斌儿,正想下水去找,却见水中翻起团团血水,偌大一片河水都染红了。众人你望我,我看你,谁也不敢下去。
  张婆婆见此情形,料斌儿凶多吉少,抢天呼地地大哭大叫:“我的孩子!我的好斌儿呀!你死得好苦呀!天啊!你为何要抢去我斌儿呀!你让神害了,我也不活了,跟你一起去吧。”
  边哭边叫,她挣扎着爬起来,就要往水里跳,几个渔人忙跳过来将她拉住,她一边挣扎着,一边哭道:“你们放开我,我要找我的乖儿子,你们放开我。”
  她在水面大哭大闹,却不知水底的斌儿并没死。他感到身子压力一松,他忙拨开章爪,见章鱼已死,即将匕首扣回臂上,心里还想找着鲤鱼,回头煮给义母吃,遂在死章四周寻找,发现章鱼盘卧之处,凹进去一个小小石洞,隐有红光射出,仔细一瞧,红光是从一颗鸽蛋大的珠子发出,故在这深洞里不觉黑暗,斌儿可以看到四周,想必是这珠子作怪,他立即捡起。随即又在章鱼断臂里,找到奄奄待毙的鲤鱼,连章臂一并带出水洞,冒出水面。
  斌儿的头刚一露出水面,就有人大声叫道:“斌儿上来了!张婆婆,你看!那不是斌儿!”
  可怜张婆婆此时已哭得声嘶力竭,连叫喊也没有力气了。
  斌儿游到船边,众人看见他拖着的章鱼臂,有如大人手臂粗,不禁都看得目瞪口呆。
  斌儿刚爬上船,张婆婆忙扑过去将他紧紧地搂住,眼泪随着皱纹纵横交流,满脸都是泪光,不住地叫着:“好儿子!乖儿子!”
  斌儿将珠子往船舱一扔,抱着义母,痴呆呆的,不知发生什么事情。经过旁边众人解说,斌儿感动地哭道:“娘,不要伤心了,斌儿不是在你身边么?还有条大鲤鱼给娘做汤喝呢!”
  他一边简单地将在水底经过讲了一遍,大家听得惊心动魄,然后由几个年轻渔夫找来绳索,将死章鱼拉起,大家分食去了。
  当天夜间,张婆婆躺在舱里发出柔弱的呻吟,斌儿坐在旁边,双眉深锁,不断地发出叹息。听这叹息,谁会相信他只有十一岁?苦难的遭遇,使他的举动、思想都比实际年龄大上许多。张婆婆敢情是多年老病,老伴被杀,女儿又找不着,抑郁含悲,再加日间一急,无法支持,如今已是回光返照。呻吟渐渐小了,精神也比较好些,柔弱地道“斌儿!你在哪里?”
  斌儿忙伸出小手,拉着张婆婆道:“斌儿在娘身边。”
  张婆婆紧紧握住斌儿小手,放在胸前道:“孩子,娘不行了,娘舍不下你,但老天爷要我去,我要去了。”
  斌儿忙道:“娘!你会好的。天亮了,斌儿去请镇江最有名的郎中来替娘看病。”
  张婆婆摇摇斌儿的手道:“孩子,你别打岔,娘的时间不多了,你不是我亲儿子,但比亲儿子还好,娘舍不得离开你,但是有什么办法。”
  斌儿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滴到她脸上,张婆婆顿一顿,喘口气又道:“你不要伤心,娘很好,只有一事死不瞑目一你义父让谁害死也不知道,你长大了要替他报仇。但你太小.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唉!你还是去找你姐姐、姐夫,告诉他们,无论如何要找到。”
  说着极费力地从枕下摸出一块银牌子,牌子连着一条小银链,这是穷苦人家孩子的饰物。她交到斌儿手中道:“拿它去找你姐姐,这是她小时带的,她见了会相信你的话,要她好好待你,替我报答你。”
  斌儿呜咽着道:“娘!不要说这话,斌儿服侍娘是应该的。”
  张婆婆也流泪道:“这些我们都不说了,我死后,把我草草埋了,千万不要卖掉渔船,没船你没住的,也没法去找你姐姐,你姐夫……我想……是……到长江……上游,你……沿……江……找……”
  说到后来,几乎听不出说的什么,双眼慢慢地闭上,手脚一阵痉挛,慢慢地不动了。斌儿大声地叫着哭着,可是外面的大雨,将他的哭声盖没了,谁也听不到他那凄惨的悲痛哭声。
  翌日,斌儿没有遵从张婆婆的遗言去做,为了埋葬义母,他将船卖了,找几个渔人帮忙将张婆婆葬在焦山上,他常去玩的那地方。
  他在坟前叩了头,并托众人替他照料坟墓。三婶见他年纪大小,劝他留下,却被斌儿婉谢了。他毅然地离开了这些好心的人,离开镇江,沿着长江上游,踏上他那未走完的艰巨旅程。
  他一人踯躅地走着,心思如潮,茫茫天涯,又何处去呢?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如今不要说报仇了,连一个栖身之处都没有了。怎么办呢?唉!管它,走一步算一步吧,反正天下没有饿死的人。
  他一边想着,一边沿着官道向前。也不知走了多久,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他加紧向前急赶,好不容易看到前面有一所破庙,也不管有人无人,一脚踏了进去。
  大殿塌了一角,殿里蛛丝四布,霉湿之气,令人作呕。但他已顾不这许多,环顾四周,只有神案尚可充作睡塌,于是把那些残缺的烛台香炉等移放地下,爬上去,蜷伏着,沉沉地睡去了。半夜,他从梦中醒来,只觉得腹中雷鸣,咕噜噜直响,他感到很难过,看看外面黑沉沉地,一无动静,他开始流泪了。倏然又一擦眼泪,望着殿外,满脸坚毅之色,咬着牙,摇摇头,又倒下身去,辗转地睡去。
  当他再醒来时,已是日上三竿了。
  忍着饥饿,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走走歇歇,歇歇走走。他只觉得浑身无力,两腿发软,好不容易挨到晌午过后,才算走到一个小城镇里。他徘徊街头,走过一条街,又走过一条街,他不晓得该如何张口讨饭,又过了不少时候,他实在忍不住肚里饥饿,遂涨红脸,鼓起勇气,向一家人家走去,却好里面出来个老人,他忙一拱手,道:“老伯伯,我是出来找亲人的,带的钱都用光了,也没找到,你老人家行行好,舍我点饭吃吧!”
  这老者见他衣着说话,都不像是个叫花子,遂返身由房里端出一碗饭,还放了些菜,连碗给他。他急忙接过来,也没道谢,蹲在门边,用手抓着向嘴里送。他确实饿极了,这碗冷饭,比他曾经吃过的山珍海味还要好吃。他一边往嘴里扒饭,一边抬眼望望老人,嘴里咀嚼着饭,将头连点,算是向老人道谢。
  老人看他这副吃相,摇摇头,转身关起大门。
  当他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不知何时背后伸来一支小手,向他饭碗一拍,碗破了,饭倒满一地。斌儿回头一看,是一个比他大一些的小孩子,背后还站着两个差不多大的小叫花正拍手大笑。
  他气急了,他想骂人,可又不知如何骂法。他期期艾艾的道:
  “你!你为何打掉我的饭?”
  “哈哈!”小叫花大声地笑道:“小子,这是我们的地盘,谁叫你抢我们的饭?”
  他不知什么叫地盘,他奇怪地道:“这是我向这家人讨来的,我几时抢了你的饭?”
  较大的小叫花瞪着两眼,问道:“你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他茫然地道:“知什么?”
  小叫花指着他前额道:“告诉你,讨饭吃先要找个叫花帮的人拜师父,进了叫花帮,才准讨饭,你若愿意,我带你去拜师父。”
  他天真地问道:“拜师父做什么?是不是教武艺?”
  小叫花哈哈笑道:“小子真开心,还想学武艺呢?哪有这么好事?拜师父,受师父管,讨饭回来,师父吃饱了,剩下的才准你吃!”
  他喃喃地道:“不教武艺那拜师父干什么?”
  小叫花气呼呼地道:“不拜师入帮,就不准你在这儿讨饭,滚!”
  斌儿天真地问道:“那么我到什么地方,你们才不管呢?”
  小叫花道:“只要你不在这条街上讨,我们就不管。”
  斌儿道:“好!我到别的街道去讨。”
  说着回身就走,却听到后面小叫花们哈哈笑道:“小子,哼!有你讨的。”
  他转了几条街巷,同样的遭到小叫花们欺侮,他才知道乞讨也不是件容易事。他忍饥挨饿,受尽欺侮,一路沿江而上,希望能找到义姐,或是遇着奇人。
  这天,武昌蛇山下的官道上,稀稀落落的两三个行人。其中一个只有十来岁大,一身破烂的衣裤,蓬头垢面,赤着双足,有气无力地踯躅而行。
  忽然间,乌云满天,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将这小孩淋得浑身透湿。他几乎连气也喘不过来,一咬牙,冒雨疾奔。好在没跑半里路,就看见座茶肆,他忙闪到茶肆下,蹲在地上,两眼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