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血火河山 >

第96节

血火河山-第96节

小说: 血火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阴冷的眼光从后藤新平的眼中流露,他对鬼山井鸠说道:“鬼山君,立刻按照罗部长的描述,全城抓捕,我要让支那人知道,刺杀日本人的朋友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这次不成功的暗杀事件虽然给罗玮身体上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但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这以后后藤新平和鬼山井鸠对他愈发地信任,一些极度机密的行动也全权委托罗玮去处理,包括日后“满洲国”的建立等等。   
    而从1906年开始,到1908年为止,罗玮一个人共向国内传递重要情报一千九百五十五次,策划了包括“满洲国”成立,向中华帝国宣战,鼓动日本贸然向中国用兵在内的各项重大行动。   
    至于杜卫和郑来福,得到了罗玮大难不死的消息后,非常紧张,随时都带好了毒药,做好了一旦事情败露立即服毒自杀的准备,但奇怪的是,载沣王府却一直风平浪静。   
    并不放心的两人,抱着必死的决心去医院看望了罗玮,罗玮的表情根本看不出任何异样,反而对两人的探望表示连声感谢,这才让两个人放下了心来。   
    暂时放弃了刺杀行动的杜卫和郑来福,一直到很多年以后才知道,他们一心想干掉的罗玮,其实和他们一样是战斗在隐蔽战线的高级特工。   
第三卷 铁血中华 第一百七十四章 教育和土地   
    帝国军队的整编仅仅是帝国全面改革的一部分,帝国其它各个方面都将面临着一场重大的变革。而这场变革,将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人们的生活习惯,道德观念等等各方面发起强有力地挑战和冲击。也只有一次席卷全国的改革,才能使中国人民摆脱几千年来的束缚,走上一条自新自强的道路。   
    但这场已经到来的变革,却远远没有帝国元首李国勇所想像的那么容易。   
    在江苏,以及其后安徽和江西三省实施的新政,由于李国勇的铁腕手段和杨度在各个方面的调度安抚之下,应该来说进行得还是比较顺利的,而三省人民也的确从新政中尝到了好处,因而也衷心拥护这样的新政。   
    当相同的经验,运用到别的地方却不那么灵光了。   
    首先是在教育上,李国勇主张一切以教育优先,虽然大笔的经费流向了军队,但李国勇目前所动用的绝大部分是由北京陆续收缴来的财产。而李国勇则指示财政部把很大一部分的资金投入到了地方教育,在全国各地已经建好或者正在建设的新式学校比比皆是,为此李国勇除了在国内挖掘师资力量,还通过曾道富从国外聘请回了大量教师。在南京,他甚至开始着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然而,那些被聘请来的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的大儒们,对于李国勇推行教育,建造学堂是举双手欢迎的,但是对于李国勇所引进的那些什么几何、数学、天文、地理这些奇淫技巧,还有什么离谱的英语这种洋鬼子说的话;最让他们看不惯的,是那些穿着奇怪服装的假洋鬼子们,竟然拿着和他们一样高的薪水,却去教学生们和四书五经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简直是误人子弟。   
    最让他们感到气愤的,是居然这些新式学堂,还招收女学生,虽说来报名上课的女子不多,但毕竟有那么几个,这是在丢老祖宗的脸面,是伤风败俗!   
    忍无可忍的老学究们,在几个颇有些名望的大儒们的串联下,联名给帝国元首上书陈情,要求废除百家,独尊儒道,坚决地把那些西洋的,不入流的东西从学堂里驱赶出去。同时,为了光大祖宗之法,发扬我中华之精粹,联名要求李国勇废除元首称呼,登皇帝位,改中华帝国为“大华国”,如此才能名正言顺地号召中华,以收天下士子之心。   
    教育上是这样,李国勇大力推行的土地改革也同样遇到了极大地阻力。   
    在土地改革的问题上,李国勇显得有些激进,对于那些占乡村人口总数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却占有70-80%的土地,他非常痛恨,富农方面,他采用现金收购的方式,而对大地主们,他则采用了低价收购、甚至是没收的方式,然后准备将土地平均分配给真正需要土地的农民。但他忘了很重要的一点,那些在地方上很有影响力的名流士绅,望族士子们,几乎个个都是大地主,甚至他的爷爷李鸿章,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地主。   
    激进的行动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反对声一片,不光是地主们,连农民也对政府的行动感到迷惑,对于政府在农村推行的一系列政策采取观望态度。到了最后,李国勇后院起火,先是安徽李家的亲属们派人上南京哭诉,接着连老丈人王清源也在他面前婉转地表达了不满。这让李国勇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做法,而暂时停止了土地改革。   
    改革的不顺,让李国勇开始反思,并且怀念起远在北京的杨度。过去有着杨度地协助,办起任何事情都得心应手,几乎不用自己操心,而一旦杨度不在身边,为什么办这些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却是如此的艰难?   
    他呆呆地坐在椅子上,看着那份请愿书,上面刺目地写着恳请李国勇登皇帝位的几个字,让他觉得既好笑又可悲。这种事情必须制止了,但怎样才能澄清人们思想里几千年以来的认识,却让他大伤脑筋。   
    “领袖,您的家人到南京了,正在元首府外等着见您。”李国勇新的警卫团长庄剑悄悄地走了进来,对李国勇说道。   
    闭着眼睛正想着事情的李国勇睁开了双眼:“我家里的人?她们不在家里看着孩子,跑这来做什么?”   
    庄剑说道:“不是两位夫人,而是您的父亲,哥哥,总共有十几个人。”   
    正把茶杯端到嘴边的李国勇,差点把才进口的水喷了出来:“我的父亲?不是在北京吗?谁让他们来南京的?”   
    庄剑摇了摇头:“您见还是不见?”   
    按着李国勇的本意是不想见的,这些李家的人在北京做了什么他知道得清清楚楚,但大老远的来了,不见也不合情理,毕竟是自己嫡亲的“亲人”,他无奈地说了声:“让他们进来吧,我也正想找他们,他们倒自己来了。”   
    说完这话却发现自己的警卫团长并没有出去,而是站在那似乎有什么话想说:“还有什么事,一切说出来吧。”   
    庄剑为难地抓了抓头,小心翼翼地说道:“领袖,我上次和您说的那事,您看?”   
    “是想去部队的事吧?”李国勇想起了前段时候庄剑提出的想到前线部队担任职务的事,想了下,笑着挥了挥手:“看来老子的警卫团长是你们最不愿意做的差使了,那话怎么说来着,留得住你们的人,留不住你们的心,去吧,给老子滚得远远的,去吴佩孚那报道,记得,将来别给老子丢脸就行!”   
    “哎!”庄剑兴高采烈地应了声,生怕李国勇反悔似的,一溜烟就跑了出去。   
    李国勇看着他的背影笑了,部下越喜欢打仗他越开心,这可是好事情。   
    过了没几分钟,庄剑带着老老少少十几口子人走了进来,然后掩上了房门。   
    这群人在带头的李国勇“父亲”李经述的带领下,一走进来,齐刷刷地跪了下来,口中大声说道:“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愿陛下龙体安康,寿与天齐,天佑我中华帝国!”   
    这是李国勇今天第二次差点把满口茶水喷出了,这一出好戏实在让他想哈哈大笑,吾皇万岁,寿与天齐的话让他突然想到了他那个时代曾经看过的武侠里的神龙教主,当年自己第一次见到慈禧,可不也是这么说的?   
    他没有急着让他们起来,而是看了几眼李经述,这个自己名义上的父亲,鬓角生满了白发,可能是当初坐牢的原因吧,跪在地上看起来恭恭敬敬,但却怎么也掩盖不了满面的喜色   
第三卷 铁血中华 第一百七十五章 未来的情报天才 (上)   
    李国勇微微摇了摇头,淡淡地说了声:“全都起来吧,坐着大家说会话。”   
    李经述带着一群人又磕了个头,恭恭敬敬地说了声:“谢皇上。”   
    见这些人都跟着李经述站了起来,却谁也不肯坐下,李国勇就知道在来之前李经述肯定给他们上足了课,讲足了规矩,轻轻叹息了声,脸上却不露声色地说道:“你们都是我的亲戚,有的还是我的长辈,在这就不用讲什么规矩吧,大家伙儿坐,站着说话你们不舒服,我也看着浑身别扭。”   
    又是一迭声地谢恩,李经述才率先将半个屁股搭在了椅子上,人来得太多,有些晚辈实在没有地方坐了,也只能继续站在长辈的后面,李国勇也懒得让人再搬椅子来。   
    坐是坐了,可按照李经述事先教导大家的,皇上要是不先开口,那么做臣子的是万万不能主动说话的,不然那就是大不敬,因此上一干人都垂着头不敢说话,有几个年纪轻,胆子略略大点的不时偷偷抬眼瞄几眼当年的圣上。   
    看看这样下去这些人能在这坐上一整天,李国勇咳嗽了声,没话找话地说了句:“父亲身体还好?”   
    李经述赶紧站了起来:“回皇上话,臣身体硬朗,劳皇上挂心了。”   
    李国勇当真是哭笑不得,李经述一口一个皇上,一口一个臣,真让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又回到了当江苏巡抚的时候的大清朝:“父亲,现在可没有皇帝了,也没有臣子或者奴才的称呼了,您还是和以前一样叫我明逸吧,您叫着顺口,我听着也舒坦,您请坐着。”   
    “那是万万不能乱的。”李经述连连摇头:“虽说现在不兴叫皇上了,但您可不还是皇上?皇上就是皇上,臣子就是臣子,咱中国自古就是如此。”   
    李国勇实在是无语了,爱这么叫就先这么叫吧,也的确到了给这些人洗脑子的时候了。   
    “臣这次从北京而来,一是代表北京的父老祝贺陛下一统江山,建立万世之功,二来有下情禀上。”李经述看到李国勇不说话,干脆自己主动把来的目的说了出来。   
    “有什么事尽管说吧,大家都是自家人。”李国勇疲惫地说道。   
    李经述定了定神,说道:“臣在来的路上,已经听闻各地共推湖南大儒方鹧罾为首,请求改国号为‘大华国’,并一再请求陛下早登大宝。臣以为,方鹧罾真忠君爱国之士也,所言无不在理,臣李经述冒死进谏,愿陛下早日登基,号令天下,以陛下之才,定能使宇内清平,四夷宾服!”   
    一番话说得李国勇浑身起了鸡皮疙瘩,他现在很怀疑自己是不是本来就是他亲生的,不然怎么拍马屁的功夫也一模一样。   
    看到李国勇一言不发,脸上有些沉思的样子,李经述只当自己的话起到作用了,顿时来了精神:“臣已为陛下拟好年号,今年为1906年,当为‘真龙元年’,陛下可称华太宗,追溢先父为‘仁德显圣佑天高祖皇帝’。”   
    李国勇现在的感觉就是这群人离开,然后让自己可以肆无忌惮地大笑一场。华太宗,仁德显圣佑天高祖皇帝,那么李经述就是理所当然的太皇帝了,是不是也先提早给他弄个溢号?这一切可不象在讨论什么大事,倒象足了在戏台上唱戏。   
    “这个,这个事以后再说,你们远道而来,先在南京住上几天吧,前几年让你们受了太大的苦,我也过意不去,这次正好让我尽尽孝道。”李国勇把话题叉了开去,不冷不热地说了几句。   
    “陛下隆恩!臣万死不能报答其一,为主分忧,自古就是做臣子的责任,陛下何过之有?”李经述的样子象是眼泪都要下来了:“臣这次举家前来,本就不准备走了,陛下孤身一人在南京,身边没个人辅助总是不行的,要用还得用自家的人,用着就透着放心。”   
    这话倒正合李国勇的心思,他倒不是想用他们,而是怕把他们放到外地,给他惹点什么事出来,现在全国的眼光可都在盯着这个中国的第一家庭,李经述受贿可瞒不了别人太久。   
    想到这,他看见李经述身后有个年轻人身子摇摇晃晃,似乎站立不稳,不禁问道:“这位是?”   
    李经述急忙说道:“此人是你的外房表弟,姓唐名衍,表字静初,今年二十有二,这次带他来南京觐见陛下,也算让他开开眼界。”   
    李国勇向皮肤白净,看起来斯文秀气的唐衍招了招手:“我看你好像站不稳的样子,为什么?”   
    谁知道看起来斯文秀气的唐衍却丝毫不惧帝国元首,众人心目中的皇帝,大声说道:“报告元首,在来之前,伯父再三告诫我们,您是皇帝,在您面前谈得时间再久也不许出恭,所以我们从昨天开始就什么东西也没有吃,我是饿坏了!”   
    他的坦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