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血火河山 >

第58节

血火河山-第58节

小说: 血火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月30日,日军总攻开始。日军第1、2、4三个军,十三万四千人的部队,分成了三路对俄军阵地展开了猛攻。   
    在辽阳会战中,俄军最高指挥官库罗帕特金接连犯下不可思议的低级错误,在数次面临歼灭日军的有利条件下,优柔寡断,失误连连。在面对弹药和给养严重不足的日本黑木维桢大将指挥的第一军,懦弱无能的库罗帕特金,竟然无视全歼黑木第一军的大好时机,反而在9月3日凌晨放弃了阵地,跑到了沈阳,将辽阳拱手让给了强弩之末的日本人。   
    辽阳会战,日军死伤达到了二万三千五百人,俄国方面伤亡一万七千人。此后双方近四十万大军在辽沈形成对峙局面。   
    到了1905年,为了尽快攻克旅顺,日本方面将全部后备力量投入到了1月份开始的沈阳会战之中。战争开始之后几个月,负责主攻旅顺的日军乃木希典第三军,面对全旅顺仅仅只有三万五千人守军的俄国人,经过三次艰苦战斗,前后增兵七个师,最终以伤亡三万七千人的惨重代价,终于攻克了对旅顺而言有着重大战略价值的203高地。   
    203高地的失陷,基本决定了旅顺俄国守军和俄国太平洋舰队灭亡的命运。日军不断从高地用榴弹炮俯击旅顺内港和市区,除铁甲舰“塞瓦斯托波尔号”和7艘小型舰以外,旅顺口的俄国舰队几乎全部丧失了战斗力。在旅顺陆防司令康特拉琴科将军阵亡后,接任者施特塞尔不顾俄国其他将领的反对,在尚可一战的情况下向日军投降。日本人终于占领了梦寐以求的旅顺。   
    进行了5个月之久的旅顺战役,日军参战人数约13万,死伤近一半。俄军损失陆海军损失5万2千人,其中2万人被俘。旅顺口的失陷,使日俄战争发生了重大转折。   
    旅顺战役,按着历史的正确走向行进着,但在其后进行的对马海峡大战中,却逐渐偏离了历史的轨道。   
    由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主力组成的,罗日斯特文斯基中将为司令的太平洋第二分舰队,在越南西贡湾与涅波加多夫少将的太平洋第三分舰队会合后,5月25经台湾附近驶往海参崴,26到达上海。   
    历史上的俄国舰队,一路上没得到任何休整和补给的机会,但在这个时空,一切都变了样。抵达上海的俄国舰队,得到了军政府的不遗余力地全力补给,罗日斯特文斯基中将也趁机命令整个舰队在上海进行休整。   
    借着这个机会,民族独立军海军司令赵灿薛也对号称世界第三海军强国的俄国人进行了近距离的观察。结果这支多达38艘战列舰的俄国舰队让赵灿薛大失所望,事后赵灿薛只对李国勇说了一句话:“俄国人凶多吉少!”   
    在罗日斯特文斯基中将到达的同时,俄国领事也带给了他一个由中国人提供的绝密情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已在狭窄的对马海峡设下了埋伏。   
    罗日斯特文斯基中将对这份情报感到惊讶的同时,也暗自庆幸俄罗斯和军政府的军事同盟,让他的舰队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   
    6月2日,距离历史上真实的对马海峡爆发时间5月27日整整晚了六天时间,得到充分补给和修养的俄国舰队开抵对马海峡,和历史倒了个个,俄国舰队对等得焦躁不已,舰队已开始出现疲劳的日本联合舰队抢先动手,炮击日舰。   
    双方试探性的交火持续到6月2日中午11时,为扭转不利局面,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发出“皇国兴亡在此一战、各员奋励努力”信号,下午1时7分,东乡平八郎为获得有利攻击阵位,毅然下令敌前大转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U”型转弯。   
    1时10分,俄国舰队旗舰“苏沃罗夫公爵”向日本舰队开火,1时23分,完成转向的日本舰队旗舰“三笠舰”发炮还击,双方主力舰在6000米距离内开始炮战,赫赫有名的对马海战爆发!   
    日舰转向过程中,装甲巡洋舰“出云”号遭受重创,不得不退出战斗序列,并于3时25分沉没;另一艘装甲巡洋舰“浅间”号也同时受创。   
    这场海战从6月2日一直打到了6月3日晚,在总吨位、航速、火炮射速、先进程度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的日本联合舰队,开始占据上风。6月4日凌晨,随着俄国舰队旗舰“苏沃罗夫公爵”号严重受损,被迫退出战列,第二分队旗舰“奥斯利亚比亚”号沉没,俄国舰队司令罗日捷斯特文斯基也身负重伤之后,俄国舰队全线崩溃。   
    中午12时,在海上漂浮的旗舰“苏沃罗夫公爵”号遭到日方炮击,俄国驱逐舰“狂暴”号冒险靠近旗舰,接走舰上伤员,并将舰队司令罗日捷斯特文斯基转移到“鲁莽”号。但下午2时,“鲁莽”号被4艘日舰包围,舰长被迫向日方投降。失去战斗力的俄国残余舰队在接任舰队司令,涅波加多夫少将的旗舰,战列舰“尼古拉一世”号的带领下,开始向上海撤退。   
    至此,日俄对马海战以惨烈的方式结束。   
第二卷 血火大地 第一百零二章 中国战舰   
    人类进入蒸汽钢铁时代以来最大的一次海战日俄对马海战,俄国舰队损失战列舰11艘,其中9艘沉没,2艘被俘,巡洋舰沉没3艘,包括辅助船只在内,俄国各类舰船损失总吨位为18万吨。海军官兵阵亡4412人,被俘5257人。   
    日本方面同样也不好过,联合舰队的命运和历史上彻底调了个个。得到军政府在后勤上全力协助的俄国舰队,击沉日本四艘战列舰中的“敷岛”号和“富士”号2艘,击沉装甲巡洋舰4艘,巡洋舰3艘,日本舰队官兵阵亡3215人。日本虽然取得了海战的胜利,但也只能用“惨胜”两个字来形容。   
    对马海战,让俄国从海军强国的位置上跌了下来,彻底沦为了三流海军。同样损失惨重的日本也没有达到成为世界海军强国的梦想。日俄两败俱伤,改变了真实历史的结果,李国勇利用他曾经所处的时空得到的知识,让理应疲惫不堪,中了埋伏的俄国舰队得以从容应战,从而扭转了历史进程,也正是李国勇所乐意看到的。   
    对于世界影响来说,对马海战再次证明了战列舰在海战中无可替代的霸主地位。奠定了近代海战的基本作战形式“T”字阵。并且深刻影响了海军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无畏号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将大舰巨炮主义推向颠峰。   
    日俄从海上到陆地,再从陆地到海上漫长的战争,让两国政府都筋疲力尽,不堪重负。日本虽然取得胜利,但国内资源濒临耗尽,人员伤亡惨重。更让日本政府忧虑的是国内频繁发生的犯罪事件,推动国内民众反战情绪日益高涨。   
    俄国沙皇的日子更加难过,1905年1月全国罢工的人数达44万之多,“革命万岁”的口号响彻全国。俄国革命的风暴,不光是动摇了俄国沙皇统治,欧洲各国也一样忧虑不安,“俄国革命将是欧洲革命的序幕”是他们共同的看法。列强希望沙皇政府尽快结束战争,腾出手来对付国内革命。   
    1905年8月,在美国的调停下,日俄双方在朴次茅斯谈判,9月5日双方签署《朴次茅斯和约》,和约中牵扯到中国方面的有:俄国“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移交给日本政府,包括租界地内一切公共建筑及财产;长春宽城子至旅顺口之铁路和一切支路,及其附属的一切权利财产,包括煤矿等等”都移交给日本。   
    而清政府对日俄战争和签署的和约毫无反应,日俄间的战争,中国仅盖平、海城一带遇难者就有8400家,遇难中国百姓5万余人。中国神圣的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再次遭到了野蛮无情地践踏!   
    在日俄彼此消耗着实力的时候,1905年8月,中国的海军却迈出了跨进海上强国的重要一步。   
    8月10日,在上海港口,聚集了民族独立军的海军精英和陆军俊杰。民族独立军海军司令赵灿薛此时完全没有了往日的从容镇定,这时候的他,简直象只热锅上的蚂蚁,不时地掏出怀表看看,一会又伸长脖子向海面眺望。   
    张孝淮笑着说道:“雪之兄今天可一点没有大将风度了啊。”   
    从福建赶来的吴佩孚也打趣着道:“古来临事而不乱者,方为大将,雪之老兄你可有点猴急了。”   
    赵灿薛恶狠狠地瞪了两个人一眼:“你们懂什么,日本和俄国的军舰在咱中国海面上打来打去,咱中国海军却只能象只耗子一样躲在港内。还有厦门战役,眼睁睁地看着小日本把士兵从海上输送到中国,我却无能为力去阻止,也不怕你们笑话,那段时候,咱海军可真是没脸见人了。”   
    蔡锷深有同感地叹息了一声:“是啊,日俄战争,打来打去,都在中国发生,到头来损害的还是中国的权益和百姓,北面的那个政府,象个瞎子聋子一样视而不见,耻辱啊,中国的耻辱!”   
    “这种耻辱的日子,终有一天会过去的,中国黑暗的一页,也终有一天会被翻过!”一声声音在他们耳边响起。   
    几个将领看去,说话的是他们的大帅李国勇。   
    李国勇凭栏而立,远远地注视着海面,任由海风扑打着他的面容。这一刻看起来平静无比的他,内心的激动却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由自己一手绘制出的图纸,和德国人合作研制的军舰已在德国成功下水,而首批向德国订购的新式舰船就将在今天驶达上海。海上强国的梦想,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李国勇,而随着新式军舰的到来,也许数年后这一梦想即将成为现实。   
    只有海军的强大,才能真正使一个国家强大,真正行使国家的一切主权!   
    站在后面的杨度笑道:“咱大帅想海军也快想疯了,两位夫人生出来的两个公子,一个叫李陆,还有一个就叫李海。”   
    李国勇也笑道:“老子将来再生一个,叫李空,他妈的老子家里海陆空可就齐了。”   
    已担任党卫军帝国师师长的孟凡贵说道:“两位小帅怎么不带出来让他们长长见识?我可听说从小看到什么就爱上什么。”   
    “小帅”这个孟凡贵发明的词让众将领轰然大笑。   
    李国勇笑着踹了爱将一脚:“你他妈的‘小帅’,老子倒想带出来,可两个老婆大人死活不让,想想也有道理,两个小家伙还在襁褓中,别冻坏了‘小帅’。”   
    笑声里,赵灿薛忽然激动地指着海面上大叫:“来了!来了!”   
    辽阔的海面上,从远而近,几个庞然大物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众人的眼中。   
    最前面的是,是根据赫尔戈兰级为原型的,被命名为“李牧级”的“李牧”号和“卫青”号战列舰,舰长168米,最大排水量24700吨,最大航速21节,安装有12门305MM主炮,14门150MM副炮,16门单装88MM防鱼雷艇炮,6座500MM鱼雷发射管,乘员1070名。   
    后面的两艘,则是以纳绍级为原型,命名为“白起级”的“白起”号和“韩信”号战列舰,,舰长146米,最大排水量20535吨,最大航速20节,武器安装上与白起级不同的是装载12门280MM主炮,12门150MM副炮,乘员1100人。   
    四艘战列舰的出现,让码头上响起了阵阵的欢呼。   
    这是中国海军的希望!这是中国海军的未来!   
    李国勇看着欢呼的众将,心里却稍微有些遗憾,他所最热切期望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德国人至今还没有下水。自己那个时空的历史上,纵横海上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才是真正凶猛无比的海上鲨鱼!   
第二卷 血火大地 第一百零三章 北伐大计   
    威风凛凛的战舰,让岸上的人们看得痴了。这是我们的军舰,我们自己的军舰!甲午一战,让中国海军精华尽失,从此任由外国舰队在祖国的海域耀武扬威,这是莫大的耻辱!   
    现在,来了,来了!我们的军舰来了!承载着中国海军的希望,承载着民族的梦想,他们来了!   
    这一时刻无疑是巨大幸福的,可赵灿薛的眼角竟然不争气地流下了眼泪。四艘战列舰虽然依然无法和老牌海上强国们相抗衡,但此时的赵灿薛,却仿佛看了强大的中国海军,就在不远的将来。   
    四艘巨大的战列舰象上古的大神一样,傲然伟岸地环顾着四方。   
    开在最前的李牧号和卫青号的甲板,整整齐齐并排站立着数百名洋溢着青春热情的中国军人,那是几年前被派往英德两国学习的中国军官。   
    随着战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