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血火河山 >

第10节

血火河山-第10节

小说: 血火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裘泊保一脸兴奋:“大人请说,只要下官能办到的,万死不辞。”   
    李国勇笑道:“巡抚衙门穷得那是一塌糊涂,虽然此次江苏商人踊跃借款,但我合算着还是有点亏空,本大人的意思,是想问无锡县借点钱使使。”   
    裘泊保恨不得抽自己几耳光了,好好的卖弄什么啊,这下好,打秋风的来了。算计了半天,说道:“大人有命,下官敢不从命,明天我就调十万两银子过去。”   
    “哼哼。”李国勇冷笑道:“无锡县好大方,一开口就是十万两,莫非把我江苏巡抚衙门当成叫花子了。”   
    这一下裘大人转眼变成了无锡县,可把裘泊保吓的冷汗连连:“那大人要多少。”   
    李国勇端起酒杯,看着他道:“一百万!一分不能少,不然的话,我看你裘大人的县令也算是做到头了。”   
    这天底下还有比这更赤裸裸的要挟勒索吗?裘泊保搽着满头的汗:“大人,这,这”   
    威胁完了,得给人点甜头了,李国勇拍了拍裘泊保的肩膀,压低声音道:“裘大人,这钱我可不白借,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我到时不光还钱,利息也一分不少,至于这利息最后是到了无锡府库,还是到了你裘大人的口袋了,那我就不管了。”   
    这话历朝历代只怕只有这流氓巡抚才能说的出口了。   
    裘泊保听得双眼放光:“大人说的是真的?”   
    打了个哈哈,李国勇道:“我堂堂一省巡抚,难道会骗你不成!”   
    不再犹豫的裘泊保下定了决心:“大人放心,我稍做准备就亲自押解一百万两白银到巡抚衙门!”   
    现在的李国勇,真正是春风得意了,一千三百万英镑加一千二百万银子,还有什么事不能做到?自己真TMD是个天才,要是在自己的时代能让老子这样发挥,估计就没比尔…盖茨什么事了。   
    看到脸红红的女婿,王清源关心地道:“李大人,小女外就在寺内,不如让她陪大人在鼋头渚四处走走?这鼋头渚可是无锡风景绝佳之处,不可不玩啊。”   
    李国勇一下就乐了,钱又借到,现在又有美人相陪,真正是不亦乐乎了。   
    今天的王青颜格外的乖巧,陪着李国勇赏景的她,一句话没说,就这么静静地陪李国勇走着。这让李国勇感觉有些气氛沉闷,有一句没一句地道:“这地方,还真是美啊,心旷神怡,心旷神怡!”   
    青颜默默地看了未来夫君一眼,突然说道:“你比上次来的时候瘦了。”   
    心里一阵波动,李国勇掩饰得摸着自己的脸:“是吗,我怎么没有感觉到。”   
    青颜不理会他,认真地道:“李大哥,你告诉我,你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青颜想听你的真心话。”   
    这话可就让李国勇难回答了,耍了个花枪的他道:“那么你认为我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青颜想了想:“我说了你可别生气,有的时候,我觉得你象个泼皮无赖,有的时候,我又觉得你象个胸怀大志的仁人志士,青颜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泼皮无赖那是绝对的了,仁人志士?怎么自己都没这感觉?李国勇沉默了会,说道:“青颜,说实话,有的时候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但我知道一点,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国家的富强,为了这个国家将来再也不会受任何人的欺负。所以,我会用一切的手法让这个国家强大起来,哪怕是最卑鄙的方法,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骂我,中国,绝对不是病夫!”   
第一卷 经略江苏 第十六章 江苏新气象   
    说到这,连李国勇自己都迷茫起来了。来到了这个时代,自己真的做了很多见不得人的事,用了很多的心思,但所付出的努力,能改变历史的发展吗?自己虽然重权在手,可是就凭一个江苏,能使得中国摆脱日后长达几十年的悲惨境地吗?   
    脚下的路,究竟该怎么走?自己有能力带着江苏,带着自己的部下走到哪一步呢?   
    青颜轻轻推了下李国勇:“在想什么呢?”   
    “路难走啊。”李国勇没头没脑的说了句。   
    青颜奇怪地看了看地面:“挺平整的啊?”   
    李国勇不屑地“哼”了声:“所以说聪明的女人不漂亮,漂亮的女人那是绝对没有脑子的,古人诚不欺我也。”   
    话还没说完,边上飞来一只佛山无影脚,把我们的巡抚大人踢出去了几米远。   
    这一脚够狠的了,可怜的巡抚大人疼得趴地上直叫唤,王青颜却象个没事人似的从他身边走了过去,气急败坏地李国勇大叫:“反了反了,你这泼妇意图谋杀朝廷命官,抓起来抓起来!”   
    可惜李大人的话好像不怎么管用,不远处的郑彪几个贴身侍卫一个个不是看天就是看地,反正就是没动弹的,末了郑彪还说了句让李国勇差点晕过去的话:“咱们大人和王姑娘在切磋武艺,哥几个别去打扰。”   
    在无锡逗留了四五天李国勇才启程回去,走前和老丈人王清源商量了下,让他把在上海的生意处理好后,就来巡抚衙门准备出任江苏工商总会会长。   
    回到了苏州,苏商们的借款大都到了,有了钱的杨度看起来容光焕发,自己亲自制定的一揽子江苏发展计划可以上马了,兴致勃勃的他向李国勇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想法。   
    仔细地听完了杨度的介绍,李国勇说道:“皙子,这些事你比我在行,你认为好就去做好了,我的看法是现阶段重点还是要抓经济建设。”   
    深有同感的杨度点了点头:“极是,我预计先投入一笔资金,扶植一批项目上马,另外,你老丈人王清源那可得催他快点过来帮忙,毕竟在做生意方面他们姓王的才是行家。”   
    “恩,这事我来办,”李国勇又想到了些事:“皙子,有几件事也是刻不容缓要办的,一是咱们得成立个军校,新军不能象那些旧军队似的,得给他们系统正规地培训,地址我也选好了,就放在无锡马山那,那地方我看了下,不但清静,环境也好;还有个招纳人才的事得抓紧了办,不妨也成立个专门的机构;再一个就是加大对江苏境内学校资金的援助,甚至可以开几所新式学堂,别老让孩子们学什么之乎者也,那玩意儿学了没啥用处!”   
    杨度一一记了下来。   
    李国勇又悄悄地道:“还有,这三件事用钱方面你可得掌握好,我可是答应那些借钱给我们的商人,款子只会专用于投资赚钱上。”   
    杨度会心一笑,对于巡抚大人这一套,他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了。   
    到了十二月初,在新任江苏工商总会会长王清源的鼎力协助下,江苏境内一大批工厂,公司纷纷成立,这不光解决了江苏老百姓的工作吃饭问题,还间接带动了江苏的服务性行业。李国勇甚至还匪夷所思的指示杨度成立了个什么“不夜城夜总会”,这里面吃的玩的,只要你能想到的什么都有,江苏有点名气的青楼姑娘,都让挥舞着银票的李国勇给拉了过来,这点让苏州大大小小的老鸨们很是不满。夜总会的名字怪是奇怪,但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是很可观的,没多久,江苏甚至是外省有俩钱的都爱往这跑,去夜总会已经成了有身份,有地位的象征。   
    江苏经济开始走上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   
    而同时,江苏巡抚衙门科技局,人才招募处等部门也逐一挂牌办公。在江苏新举动新气象的刺激下,无数优秀的人才纷纷走进了巡抚衙门。   
    其中有个叫冯如的广东人引起了李国勇极大的兴趣。这个人据说12岁就去了美国,最近和父亲回国探亲,路过江苏,亲眼目睹了江苏焕然一新的气象,怀着报国的热忱投效了江苏科技局。才15岁的他科技局因其年龄过小究竟留不留下他还很引起了一番争议,最后还是杨度在看到冯如原先研制出的一些希奇古怪的机械后才力排众议留下了他。   
    冯如,冯如?为什么那么耳熟?李国勇确定自己肯定在哪听过这名字,却怎么努力也想不起来。直到有一天在路上看到有人在放风筝,忽然一下就想起这人是谁了。我的亲祖宗哎,是他啊,被美国人称为“东方的莱特”,中国飞机之父啊!   
    这绝对是牛得不能再牛的人了,李国勇凭着记忆想到,这个被美国人赞誉为“天才的发明家”的冯如,1909年靠着一己之力,用1000块钱,7。5平方的厂房,使研制成功的“冯如一号”试飞成功,让老美们惊呼:“在航空领域,中国人把白人抛在了后面!”   
    天助我李国勇啊,狂喜不已的李国勇,立刻匆匆赶到了衙门,先是大肆夸奖了番杨度的慧眼识英才,接着又让人给冯如单独找个科研室,他要什么给什么,最后还下了奇怪的不得了命令:冯如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但不得让他离开距离地面十米高!   
    这命令够怪异了,嘀咕着的杨度还是一一照办了,李国勇可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因为历史上的冯如,1912年因飞机失事挂掉的,这么个天才,宝贝都来不及,李国勇可不愿意让他早死!   
    这里杨度进行的非常顺利,而刘汉英的新军也组建完毕,经过严格地淘汰后,刘汉英的第一师现在有了两万精心挑选的士兵,在德国教官还没有到的情况下,刘汉英倒也练得有模有样。   
    军队正式成立的那天,刘汉英邀请了李国勇前来训话。   
    李大帅为了这次训话可是精心准备了好几天。站在黑压压的士兵面前,穿戴整齐的李国勇倒有些威风凛凛的样子,接下来的讲话就很让包括刘汉英,赵声在内的军人们大开“耳界”了。   
    什么你们为了什么当兵,为谁打仗,什么你们要成为人民的子弟兵等等,反正后世的这种政治鼓动多的是,他李大帅随便想几条就够他们听的了。   
    这次训话的后果是,让第一师的官兵们觉得咱李大帅真不是常人啊,瞧人家说的话,咱们是闻所未闻,听着不光新鲜,还句句都说到了自己的心坎上。   
    十二月中旬,美英法德四国援苏物资大量到来,先是一千三百万英镑的贷款,接着就是以普通商品名义运抵的军事物资。   
    按《上海密约》,军事物资主要由英国提供,前后送抵江苏的,共有两万支英军的制式装备MLE步枪,两千把转轮手枪,一百挺马克沁全自动水冷式机关枪,一百五十门装有反后坐装置的75毫米野炮,以及各种配套军用设施和大量的弹药。   
    对于MLE步枪,李国勇其实很不欣赏,他知道,这种步枪在即将到来的布尔战争中让英国人自己吃足了苦头,而虽然MLE步枪容量比毛瑟步枪多了一倍,但装填时只能一发一发地装,很费时间。如果是几年后李…恩菲尔德步枪那还差不多,不过这想法李国勇也知道不现实,人家自己的军队都装备着MLE,到哪去给你找更加新式的?   
    先凑合着用吧。好坏英国人还是很遵守密约的,拿出了英军军队自己装备着的武器。   
    随后到达的德国秘密援助物资,就让李国勇心情大好了。   
    三千支崭新的德国人今年才研制出的GEW98式毛瑟步枪,五百把C96式毛瑟手枪看得李大帅眉开眼笑。尤其是毛瑟手枪,这可是后来在中国大陆大显神通的驳壳枪啊。   
    李国勇还有个更深的想法,上海的江南制造局,1883年就试造了12支毛瑟枪,只要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很快大批量的仿毛瑟枪就可以出厂,到那时起码在这方面就不用受制于人了。   
    而且,自己的父母那可都是兵工厂的工程师,从小耳闻目染的自己,未必就不能想法弄出领先于这个时代的武器来!   
第一卷 经略江苏 第十七章 德国顾问团   
    跟随德国军火船一同前来的是首批德国军官顾问团,团长沃德…艾兴多夫…冯…菲舍尔上校,听这名字八成是个贵族出身。首批顾问团成员共七人,其中有个满头金发,高大英俊的三十岁左右的少校引起了李国勇的兴趣,丫的这老外长得太帅了,这就把本大人比下得远远的了,问了下才知道,这小子居然也是个德国普鲁士的年轻贵族:恩斯特…冯…马肯森男爵。   
    一路的舟船劳累并没有让沃德…艾兴多夫…冯…菲舍尔上校露出疲惫,以德国人特有的严肃和高傲向李国勇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德意志帝国,陆军上校沃德…艾兴多夫…冯…菲舍尔,受总参谋部委托,率德国陆军军官顾问团共七人,向巡抚大人报道!”   
    听了翻译,李国勇满意地道:“菲舍尔上校,你们辛苦了,我代表江苏官员,欢迎您的到来,希望我们未来的合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