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告别婆娑 >

第36节

告别婆娑-第36节

小说: 告别婆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奇迹坚称,你是在做梦,其内容虚假不实。这是对治幻觉的关键。任何人只要能认出这一切都是自己造出来的,就不觉得有什么好怕的了。恐惧所以挥之不去,是因为看不出自己原是梦境的作者,而不是梦里的角色。这一段引自《奇迹课程》的「颠倒因果」那一节:
  奇迹的第一步,就是把缘起作用交还给原因,而非结果。
  葛瑞:这么说来,这一切全是我的梦,与他人无关;因为,说到究竟,只有一个「我们」而已,其它的人或任何东西不过是我的投射。而如果我收回投射,就表示是在自我负责。
  白莎:正是。但不可否认的,在幻境中还有不少分裂的心灵,仍然认定自己真的存在,他们跟你一样,还有侍学习认出真相,那整个「心」才能重归完整。我们说了,这些要素最后都会融为同一心态,只是在刚起步时,不妨把它们分门别类来讲,更有助于你的学习。你一旦明白了自己是一切之因而非承受其果的受害者以后,便准备好进入宽恕的第二要素:宽恕你投射出来的形象,同时宽恕梦出他们的自己。
  你已经懂得《奇迹课程》「宽恕你的弟兄其实并没有作出的事情」这句话了吧!这是真宽恕,因为你没有把错误弄假成真,也没有赋予幻相任何真实性,你只是把幻相带到真相之前。如今,轮到你宽恕自己当初怎么会梦出这么莫名其妙的梦了。如果说,《奇迹课程》真的教了你什么,可归纳为一句话:「这一切都不曾发生过!」既然不曾发生,那么你仍是清白无罪的。就这样,当你宽恕弟兄姊妹时,你的心灵便会当下体验到,自己也受到了宽恕。可还记得我们前面引用过的那句话―—「你怎么看他,就会怎么看自己」?葛瑞:如果外面并没有他人存在,而且如果我真的相信这部课程所说的话,那么真正存在那儿的,就只剩下「基督」(自性)了。我若选择这一眼光,不再相信肉眼所见的形象,那么基督必然成了我的生命本质。白沙:讲得好。你已经看出宽恕的要素都是前后呼应,可以一以贯之的。你若能在别人身上看到基督,那么你也是那同一的基督了。反之,你若用小我的批判心态与人相应,就等于赋予他们的梦境一种真实性,把他们当成了小我,那么你会不由自主地也把小我当成自己。真的,外在的种种并不存在,让我再重复一下这个观点,你所看到的那些自认为存在的人,不过是一群幽灵而已。〈正文〉中「更伟大的结合」一节中也有这段话:
  与你的弟兄结合吧!但不要与他的梦结合,不论你在哪儿与上主之子结合,天父此在那儿。
  下一节「恐惧之梦以外的另一种可能」又说:
  你若宽恕了做梦的人,认出他并不等于他所作的那个梦,你就不会为噩梦所扰。他遂无法成为你梦中的一部分,于是你们两人都由梦中解脱了。
  葛瑞:这样练习宽恕,会帮我慢慢由梦境中觉醒过来?
  白沙:是的!突然由噩梦惊醒,绝对不是一种好受的经验。你必须为另一种形式的生活做好准备,尤其在人人都把自己看成一具身体的世间,骤然「改变」绝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即使有些人硬要装出喜悦的样子。我们提过, J 兄十分欣赏柏拉图的「洞穴神话」,也就是你母亲念给你听的那个故事。 J 兄下面的一段话,其实就在影射那个故事,只不过讲得更为露骨,你和那一群弟兄,不论有意识也好,无意识也好,都会抗拒真理的,因此,它奉劝你不要期持这一世代的人全会接受你的看法:囚犯由于经年累月束缚在沉重的锁链之下,饥渴瘦弱,欲振乏力;他们的眼睛长年俯视黑暗之境,已记不得光明了;即使在被释放的那一刻,也不会欢欣鼓舞的。他们需要时间去体会自由的意义。你的分内之事只是宽恕,别祈求你所宽恕的那些分裂的心灵会同意你的看法。下面这段话是由另一角度来诠释宽恕的要素:
  有一种极简单的方法帮你找到宽恕之们,且看见它正大开欢迎之门。当你感到自己有意怪罪某人时,不要让你的心停留在你认为他做了的事上,因为那是自欺。不妨反问自己一下:「我会责怪自己做这种事情吗?」除了不再自责,你还应记住:他们向爱发出的求助之声,其实就是你对爱的呼求。因此,你该感恩,你是如此需要他们,一如他们需要你一样。若非眼前憧憧魅影与奇迹的带领,你是不可能找到回家之路的。这些魅影不过象征着你潜意识的意念,也多亏了他们,否则你永造都看不见隐藏在潜意识下面的内疚,而那原是死路一条。圣灵知道如何借用小我的自卫伎俩,为你就地解套,而且祂的化解手法不可能遭人滥用;只是外面的人可能看到,也可能看不到它的结果;但你无庸为此操心,只需感谢宽恕和圣灵所带给你的恩惠,如此就够了。你若用上述的心态去宽恕弟兄姊妹,就等于与你的本来真相复合了,你等于在告诉世界以及眼前的人,他们的行为对你毫无影响。他们如果真的影响不到你,间接证明了他们并非存在于你之外。你若能接受「分裂不曾发生过」的真理,便已准备好进入宽恕心态最后一个要素:一信任圣灵,决心依靠祂的力量。」
  你只需善尽本分,必能享有圣灵的平安,祂还会治愈连你自己都觉察不到的潜意识里面的东西,同时将祂的平安赐予你。这种平安有时你能立即感受到,有时会隔一段时间。有时你只是惊讶,以前常惹你生气的事情,而今你竟然不为所动。这一切都在一步一步领你迈上天国之道,因为你在圣灵的指引下所做的,正是进入天国的附件。宽恕确实在为你重归天国而铺路,正如《课程》所说:
  世上接受真理的能力,是靠那反映出天国创造力的那种知见。只要你愿尽自己那一份责任,上主就会尽祂那一份责任;祂以自己的回报来交换你的回报,也就是以真知交换你的知见。
  这种真知( knowledge ),不是指技术性的知识而是天堂的经验,它是每个人的天赋权利。「真知」与「灵知」( gnosis )的原意相近。《奇迹课程》绝不是「新灵知学派」,它自成一家之言。灵知派的理念有一部分相当正确,尤其是第二世纪罗马的华伦底奴斯( Valentinus )学派,我们先前提过的〈真理福音〉,正是华伦底奴斯的学生写的。葛瑞:可不可以说那是灵知派的作弊小抄?
  白沙:有一点。书中有些术语,你大概看不懂;那部福音着实流行了一阵子。葛瑞,「流行」本身没有什么可非难的,你未来的书只要尽心去写,给读者一个整体的认识,就算功德一桩了,只是别忘了归功于它的真实来源。可惜,灵知派及其他修行人没有你的福气,无缘接触到你目前所学的宽恕道理。既然你有此因缘,就该信任圣灵也会尽祂的本分,领你踏上天堂之路,你不必操心将来的发展。
  外表看来,也许人们还无法接受你的宽恕理念,这并没有关系,圣灵自会帮他们把你的宽恕保存心中,直到他们能够接受为止。至于那些人究竟是否仍活在人间也毫无影响,圣灵会弥合你心灵的种种碎片,让你的生命重归完整。宽恕的你与受宽恕的他关系如下:圣灵临在于你们两人的心灵中,祂只走一个,因为没有间隙能使祂与自己的一体性分开。你们身体之间的间隙不成问题,因为凡是结合在祂内的,永远都是一个。
  葛瑞:真酷!现在让我整理一下我的记录。宽恕的要素如下:记得我在做梦;宽恕我投射出去的形象,也宽恕梦见这些形象的自己;信任圣灵,决心依靠祂的力量。「相信自己与上主是分裂」的这个人生大梦才是问题的症结,而圣灵的宽恕则是最佳的解答。白沙:很好。〈练习手册〉也提出三个要点,可以作为〈正文〉里面宽恕法门的补充教材:
  1。 先认清问题所在;
  2。 甘心放下自己的执着;
  3。 再予以取代。
  这是忆起上主的途径。〈练习手册〉强调了,最后的一步是圣灵的事,不是你的责任,为此,我们一再说,你必须信赖祂。
  你若能把这信赖想成是你自愿依持祂的力量的一种选择,效力会更大;但说到究竟,你和祂以及基督,根本是同一回事。圣父、圣子与圣灵之间没有真正的分别,「圣三」这一术语乃是天主教神学发明出来的。透过真宽恕,你会看得愈来愈清楚,你与 J 兄及圣灵完全相同,与上主及基督同样的一体不分。在天堂里,你看不到差异,因为那儿没有差异。只有永恒的亢奋状态,超乎世间任何亢奋的经验,因为它超越一切亢奋,也超越一切言诠。那种天人共享的一体性和极喜境界,你在人间最多只能惊鸿一瞥而已。阿顿和我下回来访时,会对这个境界多介绍一些。在那以后,我们的来访会愈来愈短,利用奇迹理念帮你诠释一些热门话题和现实困境。随后几年,我们会继续协助你把宽恕应用于生活的每一层面,但付诸行动的,最后还是靠你自己。总有一天,你会由梦中觉醒的。葛瑞:要到哪一天?要到哪一天?
  白沙:这样讲好了,会比你没有接受这一课程所需的时日短多了。
  奇迹理念迟早会变成你的第二天性,运用之娴熟,完全得心应手。有时,你连想都无须想,就好像是你生命的一部分;至于目前,你还得反复省思,时时提醒,才把持得住你的宽恕心态。你仍需要不少虚幻的时间来练习,圣灵的思维才能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最后成为你之所以为你的一种本质。放心,这一天会来临的,那时,你对这部课程不只理性上了解,还能心领神会,那种经验真是美妙无比。葛瑞:有点像是悟入禅宗的「不可说、不可说」的真理,是吗?
  白沙:很不错呢!鬼灵精!届时你所体验到的是真实的你,不再是你心目中认定的自己。等一下我会给你一个「宽恕法门」的冥想,对你一定有用的。把这个冥想纳入你的思维里,加上宽恕的三个要素,还有我们这些年来为你解说的奇迹理念、你的自修和阅读,以及我们引用过的奇迹章句等等,够你忙好几个月了。懂得愈深刻,挑战来临时,你才愈容易忆起奇迹的思维方式。
  葛瑞:你是说日子愈来愈混不下去时?
  白莎:不论问题轻微或严重,都一样是个挑战。宽恕一件芝麻小事与宽恕天大的事,并没有差别。要知道,一旦你心里的平安被微微波及时,就是被搅乱了;上主的平安绝不是这样的,你必须甘心一视同仁地宽恕每一件事才行。为此,《奇迹课程》才会说,所有的奇迹都是同样的;你也迟早会认清,对你不重要的事情与对你意义重大的事情,你都该一视同仁。
  葛瑞:像夏威夷之梦?
  【作者注:从很年轻的时候,我看到在夏威夷拍的电影或电视影片时,就开始梦想自己有一天要到那儿定居。我曾去那儿旅游一次,可说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了,亲历其境之后,并没有让我失望,反而更加渴望有一天能够搬到那儿去,而且没有经济上的顾虑。夏威夷的物价高昂,我知道有不少人迁居那儿后,不到几年,就因经济考虑而搬回来了。为此,我更加努力经营事业,希望有朝一日,定居夏威夷,完全没有后顾之忧。这可说是我一生最大的梦想了。】白莎:包括夏威夷在内。我们说过,宽恕不会要求你放弃有形世界的任何东西的。你的夏威夷之梦不过显示出你的小我对形体世界的一种依恋而已,它仍有待你的宽恕,因为它掩饰了你潜意识里对「世界根本不存在」这一真里的抗拒。不只是你如此,大部分的人都不愿听见他们梦想或疯狂之物乃是虚幻的偶像,都是存心取代上主与天堂的赝品而已。有趣的是,你所梦想之地,人们恰好称它为「人间天堂」。
  听我的话,心怀梦想本身并没有错,只要你了解它背后的意义,然后予以宽恕。等你宽恕了它,再与圣灵一起决定下一步,会更有意思的。
  葛瑞:你知道,每次看到你们我都很高兴,我也挺想念阿顿的。
  白沙:他此刻正在帮助你呢,只是你看不见而已。你可还记得上回他说:「我们」这次来访要跟你谈些事情,他真的是指「我们」。葛瑞,他的声音和我的声音都是同一个声音,我们化身为一男一女,只因这种形式有助于你的学习。终有一天,你会听出我们其实是一个声音,我们根本是同一个圣灵之声。我们一路讲下去,你会愈来愈明白的。
  葛瑞:嘿,我有个奇想, J 兄钉十字架以后,曾显现给你的前生多玛斯,还让你摸他一下,证明他是真的,对不?不知道我能不能也摸你一下,看你是真的还是假的?
  白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