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告别婆娑 >

第12节

告别婆娑-第12节

小说: 告别婆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ケ魑笳鞯摹附袒嵋跄甭邸埂场K恼嫦辔薹ǔ沟着ぷ愕男模膊换峤愦鼐榷鞯恼郎先ィ坏匀死嘈牧榈某沙と杂腥鲋匾毕贰J紫龋宦勰阍趺慈衔獠扛R舨⒉皇粲谂邓固娼膛傻乃枷耄灰怯行目辞逭嫦嗟娜硕疾荒芽闯觯幸徊糠职私袒嶙钤绲母R羰妨希鞘备净姑挥幸桓鏊交浇袒岬淖诮坛鱿郑颐鞘粲谧钤缙诘挠烫峄酵酵盘濉C淮恚背踅袒崮谂杀鹆至⒍裕琂兄怀着上述看法的人绝不限于我们这一帮而已,教会才会变得那么紧张,非把我的福音打入诺斯替教派的异端不可!因为他们不想让教会成员发现早期教会的真相,教会里许多教义根木不符合J兄当时的教诲,他们想尽办法掩饰这一事实。但这并不表示J兄就不宽恕他们了。有一些圣经学者已经看出,我的福音与《新约》福音来自不同的源头,它的一些说法可能比家喻户晓的后期对观福音更为原始而贴近真相。这些圣经学者说得没错,只是,某些他们认定是真的经句,其实是假的;我福音中某些真的教诲,却因不符合他们现有的鉴定原则而被否定了它的真实性。试想,假如J兄私下给我们的开导,只是针对我们一小群门徒所说的话,为什么非要跟<马可>、<路加>与<马太福音>一致才算是真的?这几部福音的作者,都不是我们那一代的人,差不多晚了四十到八十年,他们只是抄袭早期福音言论的史料,撷取自己喜欢的,删除自己不喜欢的,再加入几个吸引人的故事,以及合乎他们自己教义的传说或观念。第一批福音,包括我的在内,都是亚美文(Aramaic)写出的,你难道不觉得奇怪,这个新兴宗教竟然没有保存一部以J兄自己的母语传下的比较完整而原始的版本?你真的以为这是偶然的吗?更妙的是,不到几个世纪,连后期福音也被窜改,如<马可福音>的结尾就全被改掉了。至于神学观点的改变,更是从来没有停过。你觉得阿顿所谓的「基督教会至今还在继续塑造中」这一说法太夸张了吗?不!一点都没有言过其实,想一想,教会一直到十八世纪才把达太(Thaddaeus)封为圣犹大(St。 Jude),专司天灾人祸的主保,教徒们才开始向他祈梼。从学习过程这一角度来讲,「延续性的启示」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教会企图把《新约》当成绝对的真理,其实,《新约》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宗教作品」而已。艺术家通过艺术来表达他们心目中认为真实的感受经验,这也无伤大雅,但人们总不至于把达文西所画的「最后的晚餐」当成那个逾越节前夕的聚会的写实史料吧!葛瑞:那你自己呢?你不也在告诉我那个绝对的真理吗?
  白莎:在这一连串的拜访结束前,我们会把J兄亲自给我们的教诲传授给你,那确实道出了绝对的真理。这真理其实可以浓缩为两个字,但只有准备好的心灵才能领会,我其实已经说出这两个字了,只是你还没有意识到而已。它一语道出了真理,如此绝对而全面,足以修正整个娑婆世界。容我们继续讲下去吧!我们不会刻意隐瞒,但它代表着一种选择。为了帮你准备好做此选择,你得随时警觉,你究竟是在哪两种可能性中做选择的。
  葛瑞:到目前为止,你这种讲法,还算公允,请继续说吧!
  白莎:多谢。我已说过,我那部被保存下来的福音,虽然经过多次修改,仍算是比较忠实地代表了思师教诲的一部。这部犹太裔基督徒语录福音,比诺斯替派的福音资料还早。诺斯替派的福音数据是把某些古代哲学融合了J兄的部分言论(或后人以为是他的言论)而写成的。你甚至可以这样说,J兄的学说确实具有诺斯替教派的色彩,但诺斯替教派的说法并非全是新说,某些观点其实可以推溯到犹太教的神秘学派那儿。
  你若想知道后期的诺斯替神学的话,不妨去读一读华伦底奴斯学派的<真理福音>( Gospel of Truth),它是诺斯替文学的杰出代表作,有些词汇对你可能太艰涩了一点,但它至少给了你一个梗概,让你明白诺斯替教派的基本信念。J兄接受了它部分的理念,尤其是「世界确实如梦,不是真神的创造」这说法,但<真理福音>是在我的原始福音流通了一百五十年以后才写成的,它引用了一部分J兄的真实教诲。
  我前面已经解释过了,为什么我只说「一却分的教诲」,而且强调「原始」福音。这些解释可以让你清楚地看出我的福音的三大贡献。第一个贡献是:世界终于可以亲眼看见教会是怎么演变成基督教会的,它与历史上真正的J兄(也是我们的智慧导师,弥赛亚)差距极大;后期福音故事逐渐把J兄塑造成为了「末代英雄」。第二个贡献是有关教诲的风格。J兄是中东人,不是来自密西西比,他说话的格调偏向于东方冥想式的,而不像西方二元论的死忠派那样离「心」愈来愈远,这些西方的色彩都是后来掺杂进去的。第三个贡献是关于教诲的内涵。我已说过,我们那时还无法完全了解J兄的教诲但<多玛斯福音>所说的,确实比其他福音更贴近J兄的言论。我不妨举出几个<多玛斯福音>中的例子(虽然那已经经过后世的修改)来帮你了解我的看法。请注意一下<多玛斯福音>里的语录并非按照时间先后的次序,我在此所引用的例子是我亲耳由J兄那儿听来的。为了配合这次访谈的目的,我只能挑几个说一说,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主题有待讨论,这些例子只是为以后的访谈铺路而已。在<多马斯>的一一四条语录中,J兄真正说过的,只有七十条,这是大约的数字,其余的四十四条都是后来「伪造」出来的。教会一度最爱用「伪经」这个字眼来形容我这部福音,多亏近代圣经学者的研究成果,教会批判的声音不像以前那么响亮了。葛瑞:抱歉,有个问题我实在耐不住要问了。
  白莎:小鬼,小心一点,你打断我们的话太多次了,小心燃起但丁的地狱之火。
  葛瑞:我常听到一本传言中的神秘Q福音,许多学者相信上述的三部对观福音都是根据这一份源头史料写成的。我记得你曾提过源头史料这一字眼,你的福音是否就是那个失传的Q文件?
  白莎:我们说了,我们来此不是帮圣经学者排除疑难的,反正圣经学者也不会聆听我们这来路不明又无法考证的观点。你既然想要知道,我就告诉你Q文件究竟是什么。<马太福音>与<路迦福音>确实是根据这文件抄袭而来的,但<马可福音>则不是,<马可福音>有它自己的来源,Q文件不是我的福音,一般学者都知道,你不知道是情有可原的。葛瑞:那它究竟是什么?
  白莎:J兄被钉上十字架以后,他的弟兄雅各布(人们通常称他为James the Just)在其他门徒的心目中很自然地承继了J兄的权威,他们知道J兄深爱雅各布,而雅各布为人确实诚恳稳重,然而他的个性相当保守。「保守」绝不是J兄本人的风格,J兄是极端新潮的,我是指他的思想与教诲,而不是性情方面。为此之故,雅各布的三位门徒虽然十分尊敬他,仍然决心把他们在公开场合中亲自听到的J兄的言论为后代子孙保留下来。他们不太相信雅各布或其它团体能够忠实地传递J兄某些震撼性的观点,于是他们搜集成了一部类似语录的福音,就称为<师父的话>。这些语录的原始记录人,在后来的四十年间相继离世,于是,他人的言论,包括了施洗者约翰,或其他门徒认定那是J兄相信之事或误以为是他说过的话,慢慢地,也都被编入<师父的话>里了───现代人称之为Q文件,Q是德文的「源头史料」一字的前缀。两部正统福音的作者采用了这个文件,抄袭了一些语录,揉入他们的故事里。他们也抄袭了<马可福音>里的资料,因为<马可福音>的作者采用了当时普遍被人接受的言论。至于<约翰福音>,根本是后期的作品,那时,这个新兴教派已经与犹太教明显地分道扬镳了。有趣的是,好几种版本的<师父的话>和<多玛斯福音>的手抄本在不同地区流传,流传之广,超乎你的想象。一直到第四世纪,在你们的圣人奥斯汀的策划下,彻底销毁所有不符合教会法定信条的史料。他烧书的盛况,连纳粹党的焚书都逊色三分,而他当初是打着上主的名号烧书的。虽然<师父的话>与<多玛斯福音>并不属于诺斯替派,却遭到跟诺斯替文学同样的命运,一起被烧毁,只因它们有些说法确实不像教会的官方言论,所以被打成了异端。
  幸亏有河边挖出来的Nag Hammadi版本,还有我的福音,否则世人根本无从得知J兄真正的观点。
  现在,我们开始说一说<多玛斯福音>吧!它是这样开始的:
  这是生活的耶稣在世时私传的语录,Didymus Judas Thomas记录。
  他说:凡是发现这一语录的诠释之人,不会尝到死亡的滋味。
  虽然我的原始版本里没有章节号码,但我在此还是采用后世的编号。这一句话的序号是l,因为后人不敢确定这话究竟是我说的,还是J兄说的。这话是我说的,它原属于简短的前言,不该列入J兄的语录中。我用「私传」两字只是表示,这些言论许多都J兄私下跟我们说的,或是针对小团体说的,绝无什么「秘诀」或「私藏秘密」之意。
  「不会尝到死亡的滋味」,因我前面说过,J兄为我们指出了生命的道路,意味着我们在世上所经历的一切,不论活得多么认真,都并非真实的人生。我用「生活的」(living)一词来形容J兄,因为他已经大彻大悟,天人一体了。「生活的」这一词所指的,不是那个活在肉身的他(虽然表面看来他确实活在形体内);这一词指向我先前为你解释过的「心灵的复活」。同时也指向我福音中的另一句语录,等到下回访谈时,我再跟你解释。总之,「生活的」一词跟所谓的肉体复活无关,虽然J兄钉死之后,确实显现给我们。在此,我也不妨简单地向你澄清一下名字的问题。其一J兄原名并非耶稣(Jesus),他的希伯来名字是耶稣雅(Y'shua),但我们很少这样称呼他。在我们面前,他就是师父,不是因为他要我们这样称呼,纯是出于我们对他的尊敬。他的名字若译为希腊文或英文,应该是耶稣雅(Jeshua)而不是耶稣。其实这些事一点都不重要,名字算得了什么呢?你若用其他名字来称呼基督,还不是同样一个人?葛瑞:如果不重要,你为什么又称他为J而不叫他耶稣或耶稣雅?
  白莎:或者为什么不把两个名字都列入?你不是犹太人,但你将来的读者群中有犹太人。他们若继续漠视J兄的存在,等于糟蹋了自己民族最重要的一项遗产。
  说到名字,人们当时称我为Didymus,意思是双胞胎,我谦卑地把这诨名放在序里,人们才知道我是谁。我和J兄长得非常相像,常常有人把我误认为他,有些人还真的相信我是J兄的双胞弟兄,但事实绝非如此。后期出现的诺斯替派的<多玛斯使徒行传>把我说成J兄的双胞弟兄,我得向被误导的读者致歉。毋庸赘言,<多玛斯使徒行传>中有些记录是真的,有些是假的,如果要彻底说清我身为多玛斯的那一生的事迹,大概用尽我们所有的访谈时间也讲不完。还有另一件事,只有达太和我才可能知这的事情。由于我长得很像J兄,当我听说他要被钉十字架时,我想做他的替身,好让他脱困。达太和我试过几次想接近他,第一次是在监牢里,后一次是在去刑场的路上。悲哀得很,我们始终没有找到调包的机会,我多么想为J兄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并不像当时的谣传,情势一紧便鸟兽散了,传播那些谣言的人当时根本不在场。一直到J兄死后显现给我们时,我才明白,整个事件原来是他自选的一种教学示范。起初,世人根本不了解这个十字架的课程是怎么一回事,至今,J兄担任世界导师的历程还没结束,我亲爱的弟兄,你日后就会明白其中奥妙的。葛瑞:哈!根据我笔记里的记录,你和一些门徒当时都犯了过度依恋J兄的人身这一错误;可是后来又说,你认为复活是心灵层面的事情,与身体无关。你那时究竟相信哪一种信念?可别把我当傻瓜!白莎:很好,我们一直在挑战你的想法,偶尔,你反过来挑战我们一下也不错。答案是:我们那时两种信念都有,我们内心是分裂的。我们曾经解释过,你现在由我们这儿听到的,是受惠于我们后来学到的智慧,等我们继续讲下去,你就会更清楚我们所说的意思。当我记录这部福音时,我对J兄所强调的心灵的重要性,大都属于理性方面的了解,而非经验层面。我们当时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