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金瓯缺 >

第23节

金瓯缺-第23节

小说: 金瓯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能揉合起来。他在构思失败之后得出一个结论:这雅致的艺术环境;反而妨碍他创作出良好的作品;他后悔不该到这里来画画。
他索性走出室外;靠在临漪亭的栏杆上;俯眺环碧池中春冰初泮;游鱼唼喋;在水面漾出一圈圈涟漪。一团食饵投入池中;几百条游鱼好像听到了号令;一齐涌来;抢得了被池水溶解、分成无数细屑的一分;满意地游回原地。得到食欲上的满足;游鱼们振鳍掉尾;悠然而逝的那种无忧无虑的境界;引起了他的兴趣。
他看了半天;然后若有所得地回进琼兰之室;走到画几旁边;望着一幅用玉石压在几上的晶莹透彻的鹅溪绢发怔。
知道官家在这个时候脾气很大的宫女们;远远地站在外面侍候;不敢走近身去。但她们还是要假借各种理由前去窥探、了解他正在干什么、将要干什么;以便稍停见到〃圣人〃时;可以加油添酱地报告他的动态。〃圣人〃对官家的一切都是非常关心的;她不仅想知道他正在干什么;还想知道他下一步想干什么以及他干这一切的动机和可能产生的后果。
知道自己正在受到监视;并且早已习惯了这种被监视生活的官家也锻炼出一种与此相适应的能力。他严密地防卫着;不让自己头脑中的思想;被密探般的宫女们偷窃去。〃圣人〃的监视;从宫廷的角度来看;并非没有理由。事实上;正在他头脑中酝酿、形成的一幅画稿;的确与宫廷中每一个人的利益相冲突。他一旦泄露了它;就会面临整个宫廷的联合挑战;虽说她们中间也存在着重重矛盾和尖锐的斗争。
上月问;他给拜贵妃画了一幅《鸂鶒戏水图》;结果引起一场风波;赐画不成;最后还是不免把画毁了;使他十分痛心。如今;他仍要利甩这个题材;运用被乔贵妃她们曲解了的象征的手法;来画另外一幅画;赠送给另外一个人。这才是他真正愿意把赠画人和受赠者比拟为一对鸂鶒的人。他已经有了一个构图的腹稿;并且想好两句题词;但是转念一想;这个构图未免还有点落套;特别是没有跳出上月间那幅画的窠臼。他准备把画儿赠予的那个人有这么高的艺术素养和欣赏水平;如果他不能刻意翻新;把它画好;就不免见笑于她了。他没有意识到;作为一个高明的艺术家;决不愿重复自己的旧作。艺术家的逞胜好强;常常是创新的原动力。这个积极因素;虽然被他自己所忽略;却在不知不觉间起了作用。
他决定放弃第一个构图;重起炉灶;再设计一个新的。他不断绕室环行;苦思冥想;蓦地在脑中展现出一幅仲夏的图景:
几片云彩轻快地飘浮在天空中;几丛水藻轻快地漂浮在澄碧的水面上;烘托出一个晴朗、明净的世界。水面上由浅而深地留着两弯波纹;它们始终保持着亲密地平行的距离;最后消失在一丛茂密的荷叶下面。荷叶在荡漾的涟漪中轻轻颤动;几颗溅上来的水珠正在叶面上滚动。荷叶丛中有一朵亭亭玉立的素莲占苞欲放。
要创作这样一幅在静止中蕴含着微妙的动态的画;显然是不简单的任务。他明白它的难度;但他似乎感觉到在自己的意识深处早就存在着这样一种朦胧的美的境界;而且早就渴望有那么一天能通过呕心沥血的构思;捉摸住这种美;化朦胧为清晰;运笔完成这幅图画。这样寄以心的呼唤和祈求的作品;才值得奉献于她。另一个艺术家的潜意识又被他忽略了。他们认为最新颖的题材;最能刺激他们的创作欲;越是艰巨的任务就越想完成它。这个潜意识在不知不觉间又起了积极作用。
他动手画起来;克服了最初的犹豫和手涩;随着笔意的深入;逐步沉入到创作的境界中去。图画以外的客观世界正在逐步消失。
在他的心意中;只存在水的波动声、荷叶欹侧的媚态以及这一对甚至在画面中也没有出现的鸳鸯。这些客观事物;通过艺术家的折光;反映在他心室中的一个特殊结构的圆镜中——这是他长期绘画形成的结晶品。这对鸳鸯是多么亲密无间呀!大自然的一切似乎都是为了要爱抚它们、掩护它们、衬托它们而被创造出来的。他以自己也意想不到的得心应手;迅速用线条、笔触、用墨汁和颜料把那涌现在意境中的华严世界固定在素绢上。他赋予它们以生命。这固定在绢上的一切都活动起来;它们用着人的思想、语言、动作;想着、说着、行动着。而他自己却长时间地停留在艺术创作的喜悦和迷惘中。
如果他真能与她达到双栖之愿;跟这对只存在于想象中的鸳鸯一样;那是多么好的事情!他发誓不再为收复燕云之事操心;它已经够他受了!收复了她;岂不比收复燕云的价值大百倍、千倍。事实上收复燕云这件事;虽然有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在他的内心;也无非是为了满足好大喜功的欲望;而且在他的衡量中;这个欲望远不如那个欲望重要。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他也不必再去管宫闱里那些钩心斗角、没完没了的闹剧;那实在使他腻极了。只要她一进来;她们都将化为尘土。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他也不必再去理睬朝野之间的流言蜚语;那些不识时务的言官;好像夏天的蝉儿;到时候总要鼓噪一阵——否则;为什么要称他们为〃闹蛾儿〃?倘使她进了宫;正式册立为贵妃;他们还有什么可以胡闹的;比不得她在外面当歌妓。
他又甜蜜、又苦恼地想到她。她是他的痛苦和欢乐的源泉;也是他目前压倒一切的欲望。只要她肯点点头;她就是〃李明妃〃了!这是他为她预拟的封号;他有意要用这个〃明〃字来反衬她的〃冷〃的性格。
可是他做不到。
她宁肯做一个高洁孤傲、凛然鹤立于宫墙之外的李师师;而不愿做一个受到官家宠幸、人人艳羡的李明妃。这个弱女子具有无比的勇气;冷静而顽固地挡住他的一切攻势;使他真正尝到了一个失败者的滋味。
可是;在这个问题上;他也是不屈不挠的;一次失败了;再来一次新的攻势;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躲过了宫女的窥伺;他把亲信内监张迪唤来;要张迪把这幅刚脱手的画连同他早已准备好的一顶册封贵妃用的〃九花九翚四凤冠子〃装在镂金匣子里一并赐与师师。要张迪当面告诉她:今天官家摒弃一切俗务;专心致志地为她画成这幅画;希望在她的〃妆台旁拓得一方之地〃;把它张挂起来。他要张迪记清楚她的每句回话和每一个动作的细节;回宫来详尽复奏;不得有误。
平日;官家的一句话可以决定一个人或许多人的命运。现在;他本人的命运要由师师的一句话来判决了。这一天余下来的时间;他当真摒弃了俗务;只推说身体不畅;躲在葆和殿里看书——那半天肯定要使郑皇后为他大大操一番心的。
师师让他等候得很长久;直到晚晌;张迪才垂头丧气地回来复奏。他说的是:
〃奴婢去时;贵人正在鼓琴;饬奴婢在廊下等候。后来弹琵琶的刘继安去了;谈得很久。直到晚饭后。刘继安走了;贵人才叫小藂传见奴婢。〃
〃这个姓刘的派头儿倒不小;〃张迪在自己心里想道;〃可他是官家身边红人的朋友;咱家怎敢得罪他?老远地听他下来;就侧转身子;叉着双手向他施礼。叵耐他竟不肯赏点脸;大剌剌地腆着肚子走过去了。连正眼儿也不瞧一瞧。哼……哎呀!咱家想到哪里去了?〃他急忙来个急刹车;继续回奏道:
〃贵人赐见后;奴婢就照官家的旨意回了。贵人看了画;搁在琴桌上——就是那张摆在东壁窗沿下的黑漆琴桌;叫奴婢回来道谢;却把冠子退下来了;说:'这个不如官家收回;转赐给别人也罢!'奴婢再三叩头;苦苦哀求贵人赏收;说冠子退回去;奴婢要受千刀万剐。贵人一言不发;只叫小藂捧了盒子;把奴婢打发回来。〃
张迪不禁又在心里想道:〃这个小藂不知天高地厚;竟也把咱家看成为低三下四的人;呼来喝去。还把咱推推搡搡;扠出门外;全然不留点面子。这个黄毛丫头可知咱张内相在朝廷里的面子有多大啦!王太宰万事要让咱三分;高殿帅整天跟在咱家屁股后面转;咱还爱理不理哩!你小藂又算得什么……哎呀呀呀!咱家想到哪里去了;活该扪嘴。〃
于是他大声地把最后的一句话说出来;清脆地在自己面颊上批了一掌;立刻又爬在地上;磕两个响头道:
〃奴婢没有办好官家交下来的差使;特来领受千刀万剐!〃
官家挥挥手;斥退了张迪;嘱咐他休得在宫里胡言乱道。
虽然他明白在宫廷的环境里;能够保守秘密的程度是十分有限的。他怀疑过不了半个时辰;这条狗子已经蹿到皇后寝宫中去搬弄是非了。可是让郑家的知道了又怕什么。他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
他斥退了张迪;自己陷入深思中。
赐冠和赠画是在他的头脑中酝酿了好多天的一个猛烈攻势的开端。师师退回冠子;连看都不屑一看;表示她仍然坚守壁垒。丝毫不愿退却。可是她又收下画。这幅画的示意如此明显;她岂能不明白用意?她既收下了画;等于默认了画中的涵意;说明事情还有希望。他决定明天亲自去走一遭;来个奇袭;索性把话明讲了;看她又待怎样!
当夜他辗转不能成眠;他想出种种方法:软求、哄骗、轻微的要挟;坦率的愬告……一切他能够想到的花招他都想到了;准备明天使用。可是经验告诉他;不管他下定多大的决心;不管他准备了多少套办法;一旦到了她面前;他的一大半的攻势都会被她一瞥轻蔑的目光所挡住。优势在她那方面;她是很难;或许是不可能被征服的。
这一夜;他觉得自己比往常更加是一个不幸和苦恼的人。
(二)
官家第一次驾幸镇安坊李师师的行馆;已经是十三年前的往事了。那一天是大观③元年八月十七日;中秋节的后两天。官家所以清楚地记得那个日子;并非因为它特别值得留念;而因为那一天安排得异常别扭的戏剧化的场面;曾经使他丢脸;留给他的只是一个十分耻辱的回忆。
事情还不止耻辱而已。官家认为直到十三年以后的今天;他对她说过多少温柔体贴的话;起过多少海枯石烂、此心不渝的誓盟;仍然不能使她回心转意、心甘情愿地进入宫廷;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就在于她对他的第一个印象太不好。虽然师师本人没有如此明白地对他表示过;在他和师师的关系中;许多事情都要依靠他的感觉、体会、猜度来领会她的意思。除了在节骨眼儿上;她是不轻易表示心头的想法的。
他记得;那天为了驾临陇西氏④;确是做了许多准备工作。事前他让张迪和另外两名内监化装为亲随模样;用礼盒装了两匹内府的紫绒、两端霞光毡;四颗龙眼大小的瑟瑟明珠;四百两白金送去给师师的养母李姥;说是中州大贾赵乙歆慕师师的名声;要求〃过庐一饮〃。这笔稀有的重礼果然把李姥打动了;答应接待他。到了约定之日的傍晚;他在一批内监和禁卫军暗中保护下;跨着那匹〃小乌〃来到李家作客。李姥开始在堂户卑隘的外厅廷迎接他;坐了片刻后;就把他请进一间布置得较为精致的小轩里。献上清茗和时鲜果品。李姥陪他谈了一回市井杂闻;又趁机打听他的家世。对于前者;他虽然假充内行;毕竟所知有限;有时不免要露出马脚。对于后者;他更是讳莫如深;只好含糊其词地应答了几句。好在李姥的着眼点只在他的经济来源;并不需要认真核实;两下里也马马虎虎地对付过去了。不久李姥告罪出去;留下他独自在轩子里欣赏壁间挂着的屏条对联。这方面才是他的专长;拥有充分发言权。他发现在这里张挂的古人和当代名士的字画中尽有精品。其中他最欣赏的是晏叔原写的一幅屏条;词字俱佳;词中还嵌有师师的名字。小晏十多年前已经去世;词中的师师不可能就是当前名噪一时的这个李师师。但她能够把这幅词弄到手;点缀在自己的客厅里;也算是难能而巧合了。
在这里;他初步看到师师的兴趣爱好;确是不同凡响。
到了晚餐的时候;他又被李姥逊进一间布置得更加华丽的后厅。那里已经备下一席丰盛的酒菜;仍由李姥打横陪坐;喝了几盅酒。李姥吹暖嘘寒;说长道短;显得异常热络。他在这里受到了一个送了重礼的富商的待遇;丝毫没有可以抱怨的。可是他是为师师而来;来了一个多时辰;已经换了三处坐地;仍未见师师的影子。让他这么久候;未免离题太远了。
最后;他才被送进师师楼上接待客人的一个小小的阁子里。令人吃惊的是;在那里也仍然是阗无人影;连贴身的侍女也没见一个。但是阁子里的淡雅清远的布置陈设(后厅里那种华丽的气氛在这里已经一扫而尽);使他感觉到处处都有师师的存在;使他想到这个阁子和它的主人;才真正当得一个〃韵〃字而无愧。
他还没有看到李师师本人;可是一个根据见闻和想象组台起来的李师师的婷婷倩影;已经在他心意中浮现出来。
他不知道又等候了多久;才听见接连着内室的门里有一阵窸窸窣窣的衣服声;然后在荧然灯光的照耀下;看见李姥拥着含睇不语的师师姗姗而来。她在服饰打扮方面不符合他事前的猜想;她似乎完全没有妆扮过;脂粉不施;黛眉不画;松松地挽一个家常的慵懒髻;穿一件平平常常的玄色衫子;却有着水芙蓉的体态;而在神情、姿态方面又宛然是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