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金瓯缺 >

第166节

金瓯缺-第166节

小说: 金瓯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就是寨主石竫?你如降我;当命你以官。〃
石竫〃呸〃的一声;一口唾沫吐在粘罕面上。他的双手、双脚虽被钉住;连同锁骨下面的伤口;都被紫血糊住。但他仍保持着勃勃英气;他动员了身体中还可以自由活动的部份与粘罕斗争。他大声谩骂:
〃爷是汉人;宁死不降你番狗。你识爷吗?爷姓石;石上钉橛;更无移改。〃④
这当当响的每一个字都好象钉子钉进石头;石头裂了;炸了;也丝毫不会移动。粘罕当时愤极;凌迟处死了石竫。以后几天审;他只要一想起那两句当当响的话;想起石竫眼中好象要喷出烈火来的表情;就感到一阵战栗。
(五)
种师中带着低沉黯淡的情绪率部离开真定之时;正好是粘罕急急忙忙把晋东驻军调往太原西北之日。纯然是出于一种巧合;种师中于无意之中得到一个顺利进军的机会。大军离开真定;自土门入井陉;进入河东地界时;竟是一片真空地界;并无一个守军。一生用兵谨慎的种师中还怕这是金人设下的陷阱;急令黄友、李孝忠带着初出茅庐的马亨祖出去巡视了大半天;回来报告;百里内并未发现敌踪;也没有任何蠼伏邀截的迹象;种师中这才放胆西进。他们进占平定军后;只用了三天两夜的时间;就抵达晋中重镇寿阳县。
他们出发时准备本来不足;一阵急行军后;又有一都分军需辎重跟不上来。这时已连续吃了两天黑豆;一进寿阳;首先就想解决吃的问题。金军撤退时;并未留下人马的粮秫;他们搜遍了县仓;小麦、大麦、高梁、玉米;统统加上来还不满二百石;先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再说。大军在寿阳县休整了一天;继续西进;这时开始;就遭到部分金军的抵抗。它们的抵抗极为猛烈;有时两三百名战士在一个谋克率领下;扼守一块阵地;明知寡众不敌;也要拼命打一阵;索取得一定代价;才肯转移;这给了种师中很深刻的印象。但优势仍在宋军手中;两天中连续作战五次;每次都打了胜仗;或则把他们全歼;成在激战后把他们赶跑;然后趁势进入榆次县①。这里北距太原府只有一百多里路了;已经深入到两三个月来宋朝援军从未能够到达的金军后方深处。
出自衷心的渴望解救太原军民倒悬之苦以及从全局出发来挽救军事危机的〃大局感〃——这是种师中个人最重要的特点;称之为〃大局迷〃;他完全可以当之无愧。枢密院的严令督促以及恰恰在这一点上受人误解的委屈感;顺利的进军;即使遭遇抵抗;仍能不费力地把它击败;继续西进;目的地的接近;粮食的匮乏。这些有利和不利的条件;构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既是吸引他;诱惑他;又是压迫他;逼使他只有继续前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没有其他的选择。也使得这位老练谨慎、从来不冒进的名将;不知不觉地踏进冒险的范围内而丝毫没有自觉。
他自己还在榆次休息;喘一口气;由李孝忠率领部分前军已越过晋祠;向北折入距太原府只有二十里路的石桥。金人修筑的夹城已隐隐在望。消息传来;全军都感到那种已靠近目标;准备在夹城下进行一次决战就可以取得胜利的兴奋。两天来苦恼着他们的粮食问题;暂时也被忘掉了。
种师中在榆次的中坑作了一番进攻夹城的调度布置;李孝忠所部是进攻的主力。另派参谋官黄友、选锋杨志续上接应。杨志所部是被宋朝招安的农民军部队;不属于西军系统内。但参加过第一次伐辽战争;有相当作战经验。种师中最大限度地抑制了自己和亲信部将的排外性;把它当作嫡系军队来使用。使用降将、降卒要有一套高级的指挥艺术;种师中是能够做到的;不过在短期中难于得心应手罢了。种师中作为中军主帅;紧紧跟着前军出发;行军参谋官马政随侍在他左右;以备咨询并帮助他指挥作战。中军统制王从道;副统制张思正作为合后;催督跟不上大军已落后一二日路程的后队。
这里分拨刚定;忽然探马报来;在南路的太谷、祁州一带出现大队金军。这时种师中全神贯注着西北方向的敌军;他正在争夺时间;希望抢先攻下夹城的一段;溃其全军;到了那时;即使粘罕回师救援;已处于被动地位;胜券可操;却没有考虑到南方有敌兵出现。他判断可能是前天被杀败的败兵又在附近纠合一些部队前来挑战。那几百名、一千名敌军这时不在他心上;他随手下令:〃此必金人残将零兵;著令后军去收捉!〃不多时探子来报;金兵数千大至;王统制、张副统制挡不住金军锋芒;已在后撤。种师中大惊;一面急令黄友撤回来;率领杨志一军用床子弩御敌;一面续令探报。不久;几起探子都来回报;这支金军是娄室亲统的大军。娄室原在南线沁源、霍州一带布防;抗击姚古之众;闻得太原有警;急忙来援。前后续到之兵;不下二万余人;娄室本人已在前军。
现在情况都已探明:金人粘罕、娄室两军;一个在北;一个在南;相距四五百里;其势如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动;击其尾则首动。种师中趁粘罕不备;深入其后;想不到娄室又趁种师中之不备;弃其汛地;全军来援。这种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确实使种师中十分震动。但他仔细分析一下;太原两北粘罕之师尚在与山寨义军相角;并无回师东来的迹象。娄室之众虽称精锐;总数与自己所部相埒;只要与他相持一二天;挫其锋芒;估计姚古那里一定得到娄室北上的消息;他必以全军跟踪追击。他们两军南北合击;使娄室背腹受敌;不难溃其大众;无足深虑。兵法上有一条颠扑不破的原则;要争取主动;要致敌而不致于敌。战争情况;千变万化;这种主动权也会随时易手;或得或失;全靠统帅部灵活掌握;机动应变;把失去的主动权;随时设法夺回来;再牢牢地掌握之;就能坚持到胜利。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先要自己顶住娄室的猛攻;然后与姚古联系上;研究夹攻之策。种师中当即派马政往黄友的前军了解作战情况;另派吴革率领几名随从;从间道绕至南路与姚古的大军联络。自己在中坑的指挥所;调度一切。
黄昏以前;马政从前军驰归;带来了好消息。床子弩发挥巨大威力;把几条要道都封锁住。金军猛攻;挡不住这里的步兵与床子弩配合;一次次打退了它的攻势;使它丢下了大量尸体;屡攻屡却。金军势不得逞;已撤退十余里下寨;估计它无力再发动夜战;今天一天真是顶过来了。
这是一场与时间竞赛的战争;今天宋军的战绩不错;各处阵地都保住了;杀伤了敌军几千人;自己方面的损失有限。只要再顶上一天;先就消灭它一半的兵力;然后等待与姚古军合势夹攻;战胜可期。
晚上;种师中带了马政等几名军官;策骑缓行;视察前线的军情;一遍又一遍地慰劳了他们碰到的将官和士兵们;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打好明天这一仗。许多将士的反应正常;特别是种师中亲自去宣慰的地方;战士们听到他的苍老、缓慢、低沉、有力的嗓音;都感动得哭起来;表示一定要与阵地共存亡;誓不让金军前进一步。
也有一些官兵的反应冷淡;有人嘀嘀咕咕地发牢骚说吃了三天黑豆;使不动枪;踏不动弩机。有人抱怨今天他们一床弩机;连续发射了五六个时辰;杀敌数百人;手脚都长出老茧来了;到夜来还不见金牌银碗赏下。种师中还是用他的苍老、缓慢、低沉有力的声音说:粮食、赏物都去真定催督;已走在道上;谅一、两天内即可解到。然后他伸出手臂;指向金军的方向说:〃金军远来进攻;岂可枵腹行军?'只明天就要把它打得片甲不留。它留下的许多粮食军需;都归我们所有了;弟兄们何忧无食无赏!〃
这些军队中例行的豪言壮语;种师中此时说起来却不见得那么有力了。他自己心里也尽在想;〃明天;明天一定要打赢这一仗;否则就不堪设想!〃
后来他们又登上一处高丘瞭望金营的动静;距离虽远;看过去还能看到一个轮廓。那里既有大海似的平静;又有规律性、节奏感很强的波动;把动态和静态很好地结合起来。在种师中四十多年的从军生涯中;很少看见过这样好整以暇的敌人。
视察完毕;踏着露水回到中坑营寨的途中;大家都沉默不语。天空中半月呈辉;星斗纵横;他们的心境是沉重的。过了半天;种师中才想起一件事;问马政道:
〃床弩箭矢;最关重要;马参谋可曾打听过各军是否敷用?〃
〃刚才向各军打听了一下;所余已不多了。〃马政低声回答;他的心情也是沉重的;然后好象要安慰主帅似的加上一句;〃不管怎样;明日一战;总还够用。〃
说到这里;忽然昕得到一阵马蹄声;马政忙策马去问。来人说是吴统制的随从;有话要回禀经略。马政带他来见种师中;他说吴统制奔驰半天;出入敌军后方;看见敌军调动增援频繁;却未发现姚制使麾下的一人一骑。如今吴统制已漏夜去威胜军找姚制使;特派他先来回禀主帅。
种师中点头不语;挥手示意来人且去后帐休息。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原来他希望今夜姚古一军能突然出现在金军背后;他们两军合力反攻;才可挽救危局。现在这个希望又告破灭。
凭着一个知兵的老将的经验;他首先看到的是有一半士卒士气不振;他明白形势已十分严重。他黯然了半天;几次要想找马政说话;最后又忍住了;还是一声不吭地回进营帐。
回到后帐;他亲自掌起灯来;凭几作书。马政发现他到很深很深的深夜才入睡。
第二天;风云突变;从五更起;就听到金营中一片海螺声和鼓声;催动全军;数道并进;猛烈进攻。昨日一战;金军虽然损失了三四千余人;但昨夜从后方开来了大批生力军;使它的总数超过三万人以上。娄宣根本没有把姚古看在眼里;调动全军人马开赴前线;后方只设了一些虚张声势的疑兵;牵制住追兵。姚古疑神疑鬼;不敢出动;又耽搁了两三天;等到他敢于向北推进时;娄室早已胜利回师;做好伏击的准备;把姚古全军击溃。
一听说前线紧张;有不支之势;马政乞令再到黄友处协助指挥作战。种师中点头答应了;却要马政把孙儿马亨祖留在中坑;说是另有任使。
马政从主帅的惨淡的眼光里看出;他将要派亨祖去执行什么任务。他为什么要派亨祖而不派其他的人去执行这项任务?他了解主帅的意图。种师中也看出了他的意图已被马政了解。他们彼此点一点头;竟没有再说一句话。马政就把亨祖留下;自己跃马去前线作战了。
似乎懂事;又似乎不很懂事的亨祖踏前一步。按照军队正规的形式;向种师中敬了一个礼;禀告道:
〃亨祖愿随祖父去前线杀敌;请主帅恩准。〃
〃你既来军中为见习军官;当听调遣;怎可自专?〃种师中严厉批评了他;然后转为比较温和的口气道;〃本帅待派你去京师见俺兄长种宣抚;还有奏章一件;你也赍去了让俺兄长转奏朝廷。事关重大;你小心去京师;把信送到了;就是你立了大功。〃
亨祖一听种师中把这样重要的任务交他去办;不觉严肃地正立;敬了一个礼;说道:
〃小将愿听主帅差遣!〃
〃这才是了。〃种师中爱抚地摸摸他的头。回身去内帐把一个纸包拿出来;放在案上;却不马上交给亨祖;似平还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让他带走。
纸包里有一道遗奏和一封家信。
虽说家信;他给种师道的信中没有谈到任何家事;他只要种师道听到了他的死讯后;立把遗奏面递官家;免得中间有人阻格。此外为马扩提了一笔说:〃子充一狱;纯系诬陷;兄长要为他昭雪;不然;马氏三代英灵;目岂能瞑?弟在泉下也死有余恨矣!〃
给官家的遗奏中;他把榆次一战失利;全部归咎于本人;为许翰、刘鞈、姚古三人开脱罪名。因为他明白;战败的消息一经披露;肯定有人要借机攻击他们三人;把朝廷中唯一主战的大臣;地方上尚堪一战的两名军帅排挤去职;这样抗金的前途就更加黯淡了。处处以大局为重的种师中一生中最后一次的衡量;也仍然把国事放在第一位;把个人荣辱放在最后一位。对他的曲折用心;当时毁誉不一;但终将大白于后世。人民有足够的聪明来辨白区别象种师中这样的人;以及与种师中的行径完全相反的人孰是孰非;孰功孰罪!
中午队前;前线传来的消息更加不好;杨志所部因为得不到赏物;竟由主将带头;放弃阵地;哗变而去。大队金军就从这个缺口中涌入。马政、黄友闻讯;双双驰去;以身堵截;这条防线看来已是岌岌可危。
得到了这个消息;种师中不再犹豫;毅然把纸包交付给马亨祖;又叮咛了几句话;然后郑重其事地解下腰间的佩刀;持与亨相道:
〃这把宝刀乃是先叔祖遗赠之物;在西北战场上立下多少战功。今日特以相赠。贤侄孙佩了它;异日为国杀敌;痛歼丑类;休辜负了俺今日临别赠刀之情!〃
亨祖久知这把宝刀的来历;知道它是种氏的传家之宝;平日不肯轻易示人;今日相赠;用意可知。他正踌躇着不敢伸手去接;却是种师中双手捧与他了。〃国之已无;焉有其家?〃正是这种想法才使种师中舍得把传家宝送给亨祖的;不过这句话他没有说出来。他只说了句:〃为时不早;俺也待上前线督战;贤侄孙就从那山后的间道走吧!〃亭祖跪下;拜了一拜;种师中亲自扶他上了马;目击他折向间道;不禁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