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科幻 电子书 > 窃明 >

第82节

窃明-第82节

小说: 窃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计其数。”
  听到这里毛文龙哈哈大笑不止,伸手指着黄石虚点:“这时候已经是势成骑虎,黄石你不杀下去,就会被建奴反噬。”
  “大帅明鉴,末将当时也看得胆寒,越来越是心虚,但也只好硬着头皮追下去,几次都想掉头逃跑呢。”黄石苦笑着擦了把汗,露出
一幅后怕的样子。
  下面的黄石一边说,上面的毛文龙就一边点评,点评的同时毛文龙还高声提醒营中众军官:“这可是黄石真刀实战换来的经验,你们
可都要听仔细了!”
  营帐中的东江军官们最后都已了然,那后金军队显然是成行军纵队赶来,被一队压一队地反卷回去,根本没有机会展开,一片忙乱中
也根本不知道前面有多少敌人。对黄石叙述的胆怯心理,大家更都觉得是人之常情,设身处地想像着黄石当时的紧张,人人都会心地微笑
起来。
  “末将最后也不知道击溃了多少建奴,只是战后收集到了这四百六十七具首级。”黄石身为参将,百多首级就有一级功,这批首级那
是三级功都不止了。
  回想当时的场面,毛文龙捻着长须呵呵而笑:“虽然这五百首级得来有运气和侥幸,但正是黄石你敢追下去才能取胜啊。”他对周围
的东江军官讲解说:“这就叫缚虎容易纵虎难,若黄石因为胆怯而半途而废,恐怕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有一个满心钦佩的东江军官终于忍不住了,笑着抬起双臂大赞:“黄将军真称得上一身都是胆啊。”
  一石激起千层浪……
  “黄将军好胆。”
  “黄将军全身都是胆。”
  一片真心的喊叫声中,黄石偷偷望向孔有德,后者和他对视一笑。(第二十二节完)
  《窃明》 看吾长枪能便刺 第二十三节 分歧
  听完这番叙述后毛文龙觉得虽然六千不一定有,但是一路击溃了几千战兵和辅兵应该是有的,毕竟五百首级摆在那里,说六千也没有
什么不可以,反正黄石的军功是按首级算,击溃多少敌人只对朝廷宣传有意义:“黄石,以你的功绩,按说可以升副将,东江镇副千户了
,不过朝廷认为你年纪轻轻,又才升迁不久,所以只升一级。”
  黄石也知道这里面的意思,朝廷担心他升得太快容易骄傲自满,失去了进取之心,压一压级本来就是磨砺年轻将领的用人之道,他赶
快表示理解:“末将自知是一时侥幸,绝无怨由之心。”
  “黄石你明白就好,但我大明有功必赏,”毛文龙站起身来,冲着身后的亲兵说道:“请银令箭!”
  亲兵把银令箭取出后,毛文龙亲手把它从锦盒中取出,高举着耀眼的银令箭向众将展示了一圈,然后走下中厅郑重其事地交到了黄石
手里。黄石也毕恭毕敬地用双手接过沉甸甸的天子信物,捧着它后退了两步肃然站好。
  毛文龙朗声诵道:“御赐银令箭在手,地方军队尔可先行调遣,后上奏天子,黄石你可明白?”
  “末将明白。”
  “御赐银令箭在手,地方五品官员听从调遣,同品以你为尊,黄石你可明白?”
  “末将明白,”黄石不等毛文龙继续说下去,就赶忙问道:“末将敢问,文五品可否服从末将指挥调遣?”
  帐中气氛一时有些尴尬,毛文龙笑了一声:“黄石你还真是贪心,不错,祖制是如此,不过文臣不会听你的。好了,最后一条,御赐
银令箭在手,黄石你可专折上奏天子,通政司无权驳回,黄石你可明白?”
  “末将明白。”
  说完最后一声明白后,毛文龙的亲兵就把黄绸锦盒送上,黄石轻手轻脚的把银令箭收了起来,然后交给张再弟抱着,移交仪式到此就
算结束了。
  “开宴,给我东江镇的好汉接风。”
  ……
  两天后东江岛又要召开接风宴了,不过这次是为了旅顺张盘。金州堡的辅兵(修城墙的民夫、挖战壕的丁壮等)在后金主力逃走后都
向旅顺明军投降,张盘地盘较大,这次又新安定了一座城堡,所以需要安排的工作也比较多,文职武官体系也不如黄石那么注意培养,所
以最后比他还要晚到几天。
  孔有德再次去码头迎接,黄石也跟着一起去了。
  “黄兄,我们是邻居,但旅顺一别竟然会在这里才又见面了。”张盘热情地打起了招呼,然后才注意到一边的孔有德,他觉得很面善
但是一时想不起来,就迟疑地问道:“这位兄弟我们是不是见过啊。”
  “这位是毛帅的义子毛有诗毛守备,和我是旧识了。”黄石说话的时候偷偷看了孔有德一眼,看他也接受了旧识这种说法。现在黄石
觉得自己跟着来接风有些唐突了,但也只好硬着头皮说下去:“一年前毛守备和我前一起到达的旅顺,张兄弟不记得了?”
  “噢,记得,毛守备恕罪则个。”张盘也是聪明人,一转念也明白了这里面的弯弯绕,和孔有德笑着打起了招呼。
  三个人行进的时候,孔有德落在后面好似跟班,这让黄石更尴尬了,暗骂自己为啥要一起来接风。听张盘的语气对孔有德不是很尊敬
,他显然觉得黄石更光明磊落,凭借军功跻身东江嫡系将领之列。黄石暗暗叹了口气,张盘这种毛文龙亲兵出身的将领,实在是不能理解
外系武将的痛苦啊,他赶快把话头岔开聊起了金州之战。
  没想到张盘一下子就开始皱眉了,他逼视着黄石的眼睛问道:“听说黄兄的奏报里,只有几个孩子的献俘,建奴汉军就一个活着投降
的都没有么?”
  黄石倒也不打算隐瞒:“都杀了。”
  这冷冷的话让张盘的眉头皱得更紧了,闭上嘴盯着黄石看了一会儿,见黄石毫无羞愧之色就忍不住说道:“黄兄,杀俘不祥。”
  黄石仍然面无愧色:“张兄弟啊,在萨尔浒建奴何尝留下我大明的俘虏?在开原、在沈阳,不要说俘虏,就是百姓也被建奴全杀光了
,几十万人啊。”
  “所以他们是蛮夷,黄将军好的不学,怎么学这个?”
  听张盘的称呼变了,黄石也冷哼了一声:“张将军,那些汉军投靠建奴,奸淫掳掠无恶不作,论罪杀十遍也够了。”
  一番话把张盘听得直摇头,华夏传统对杀伤敌方俘虏、百姓的行为一直有微词,历史上唐军由于参杂了大量的胡人,所以经常屠城,
也常被当朝和后世华夏史书诟病,认为违反了圣人关于“仁”的教诲。
  “黄兄,我们的部下有不少辽民,他们有不少邻居,甚至亲戚都苟活在建奴领地,很多人是迫不得已的,我们是官军,怎么能不分青
红皂白就乱杀一气,当然是诛杀首恶,赦免协从了。”
  黄石冷笑着反问:“建奴能给他们土地、财产、女人,我们东江镇能给他们什么?”
  “那就应该鉴别,如果是贪图富贵的,杀了就是。如果是身不由己的,留下才对啊。”
  张盘这话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可黄石却抱以一阵大笑,他仰天长笑的时候周围的卫士纷纷投过来诧异的目光,张盘也变得面如
死灰。
  最后还在冷笑连连的黄石讥讽说:“张兄弟高见,真是高见,但人心隔肚皮,张兄弟又是怎么知道他们是贪图富贵,还是身不由己的
呢?”
  两个人接下来一路无话,也各自分开了许多。
  黄石心说:“张盘你在我原本的历史上,不就是对这些汉军心慈手软么,最后被他们出卖而死。不过这话我没法说,等到时候我救了
你一命再来臊你好了。”(第二十三节完)
  《窃明》 看吾长枪能便刺 第二十四节 乞讨
  来东江的另外一件大事就是讨论军饷,经过快三年的扯皮,依仗两年来的斩首和献俘,朝廷终于给东江镇定了每兵一两四钱银、一石
米的军饷,等同于辽镇。由于毛文龙已经把所有逃难辽民都编入东江镇作军户,所以他把种地的农民和打鱼的渔夫也统统登记在册。
  根据这个指示,黄石把长生的七千男丁也全部算成了士兵,其中战兵千余,辅兵近六千,张盘的旅顺也数出了两万多兵,最后全东江
镇一共数出了十七万大军!
  这样岁饷就会超过二百万,可惜兵部的堪合官员不同意……
  兵部打算按照壮丁算兵,老弱男丁不算的方法来统计,但这样东江十八到四十的男丁也有八万之多,所以户部提出另外一种鉴别方法
,那就是只承认有武器的士兵算兵,剩下的统统不算,这样的鉴定标准对旅顺和长生比较有利,旅顺本来就吸收了大量的武器装备,而黄
石在这两战中也缴获很多。
  最后黄石的长生岛勘定了两千士兵,旅顺更有四千之多,而整个东江镇只有三万两千人,最后定饷四十八万两。不过由于朝廷财政紧
张只能付一半,所以以后每年东江镇可以得到军饷二十四万两白银,此外户部还将拨给东江镇二十万两补饷,算是把天启元年到四年的欠
账一笔勾销。
  长生岛自己的出产,再加上这每年一万五千两的军饷,黄石估计可以支持一千士兵成为脱产人员,只有脱产的士兵才能充分培养和发
挥战斗力啊。如果再考虑到自己的海贸走私,黄石有信心组建两千人左右的职业化部队。
  大家划分完了蛋糕以后,黄石就开始收拾准备离开了,晚上当然还是毛文龙请客吃饭,饭席上也有一些东江武将献艺助兴,黄石不禁
想到要是带贺宝刀来,就又可以显摆一把了。
  看到这满屋子的年轻将领,黄石忍不住在心里赞叹:“东江军真是一支年轻的军队啊。”
  有一个年轻武官凑过去和张盘嘀咕了半天,跟着又坐到黄石边上来了,这个年轻的武官是陈继盛,毛文龙的亲军指挥和首席谋主。
  在黄石前世,陈继盛在毛文龙死后成为辽东武人的首领,他在执掌皮岛东江军后认为,以往严防死守海岛的政策导致后金军不战自退
,并非杀敌报国的好方法。所以陈继盛故意留出缺口供后金军登陆使用,然后再趁后金军立足未稳加以反攻,杀伤以后随即后退引诱敌军
增援,如此反复五日,斩首上千具。
  皇太极由此深为痛恨,密令刘兴治设法取得陈继盛的首级,刘兴治接到皇太极命令后就登上皮岛,暴起偷袭杀害了前来迎接的陈继盛
,不过他随后举兵投降满清的时候,也被毛文龙、陈继盛的旧部杀死,但是东江镇的混乱也由此日甚一日。
  正是这些历史让黄石对后金汉军将领极不信任,不过这些东西他无法拿出来跟东江军将领挑明。
  同样,另一个确凿的后金细作王子登,也在信中向皇太极请功,声称是他在袁崇焕那里构陷了毛文龙,才导致毛文龙死于双岛。这和
另一份后进细作文书相同,那封书信中也夸功于皇太极面前:是他们细作在袁重焕面前密告毛文龙叛变,所以才导致了双岛之变和东江内
讧。
  这些穿越者才能看到历史,让黄石觉得可以作出如下判断:自己可以在辽东可以绝对信任的两个大人物就是袁和毛。因为后金皇太极
是不认为毛文龙会叛变的;皇太极也相信袁崇焕是为了反间计才杀毛文龙的。
  当然,这也说明皇太极确实很喜欢用间,这方面黄石必须要小心戒备,不能重蹈毛文龙的覆辙。
  “黄将军请。”陈继盛坐下后就敬了一杯酒。
  对于毛文龙的首席心腹,黄石自然不敢失礼,连忙也举杯说道:“陈将军请。”
  陈继盛拐弯抹角地讲起了军饷问题,因为旅顺和长生岛都比东江更靠近登州,而且黄石和张盘都手握重兵,所以理论上登州的银饷自
然是会直接发去他们的驻地的。可是毛文龙想用这笔银子作生意,他打得好算盘是用监军的批条在登州购买低价布匹和茶叶,然后贩运到
朝鲜卖掉换人参和粮食,利用这里面的差价东江镇可以得到几倍的物资。
  虽然挪用军饷作买卖不好听,可是对藩属国朝鲜的强卖强买就更难听了,历来朝鲜向大明的进贡都是要给回赐的,与其说是进贡,不
如说是一种贸易。但毛文龙已经说服礼部把贡道设在东江岛,他只打算给一半的回赐,还计划用低价收购来的物资冲抵。但这陈继盛果然
是辩才无碍,娓娓说来也是一番道理,把黄石听得连连点头。
  其实到了东江以后,黄石一经发现毛文龙等人对他的战术技巧并不敢强要,至于黄石训练出来的军官士兵更是被视为黄石的私有财产
,根本不会想到要拿走一些到东江直属。这理论上应该调拨给黄石的军饷,根据封建传统也和黄石的军官、士兵一样是他个人的财产,就
如同黄石他本人是属于毛文龙的一样。
  所以陈继盛就跑来当说客,希望黄石和张盘能捐助一些军饷来襄助东江本部的贸易,毕竟平均下来黄石和张盘都算的上是大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