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科幻 电子书 > 窃明 >

第12节

窃明-第12节

小说: 窃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镇江附近的叛乱。周围的汉族义兵大多是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失去镇江的支持后,他们肯定坚持不了多久。
  皇太极总是信任地带着黄石去观察镇江城防,黄石也总是小心地策马跟在他后面。几天之后,皇太极终于犯下了一个小错误。在前面
的人聚精会神地观察城防布置的时候,黄石却在偷看自己和背后后金士兵的距离,并和到镇江城门的距离加以比较。他第一次感觉到:手
中握着改变历史的钥匙。
  手心里隐隐透出汗水来,改变历史的机会离自己的刀还不到一米远。黄石记得一些残酷的历史:仇视汉人的努尔哈赤,残酷的奴隶政
策,疯狂的民族压迫。几百万人口的辽东在几年内降低到数十万,民众成群结队地跑去毛文龙那边,给东江提供了丰富的情报和人力资源
,把满族后金政权窒息在不断缩小的囚笼里。
  皇太极,满清承前启后的一代霸王,只要杀了他,后金无论谁继承汗位,不过是一个只知道高压的少数民族集团而已,顶多是一个放
大了的奢安之乱。黄石死死盯着眼前的背影,它的主人会改变努尔哈赤的民族政策,对辽东采取怀柔政策,和蒙古通婚,下令选拔汉人秀
才做官。
  只要挥手一刀,黄石知道就能彻底改变历史,后金将永远不能控制辽西,更不用说入关了,皇太极创建蒙古八旗、汉八旗,把后金常
备兵力从努尔哈赤时期的三万增加到他的八万大军,把动员极限从天启七年的五万提升到崇祯十五年的二十万。
  一刀挥下,历史将截然不同。(第五节)
  《窃明》 丈夫何须百万兵 第六节
  但是谁会知道呢?黄石内心深处回荡着一个阴冷的声音,谁会知道是我独立击败了华夏的大敌呢?即使成功,朝廷也不过只知道黄石
杀了努尔哈赤的一个儿子而已,毕竟女真现在不过是一个二十万人口的小民族,明朝从上到下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冷兵器大部落有一天会成
长为自己的生死仇敌。
  杀不掉皇太极肯定是死路一条,杀了他也未必能逃掉。黄石终于还是没有冒险。他劝慰自己说,这样的豪杰不应该死在他所被信任的
人的刀下,堂堂正正地击败他才是大丈夫所为。既然有了说服自己的借口,黄石就放下了这个念头,静静等在一边。
  “好了,黄石,我们回去吧。”随着话音响起,皇太极拨转马头,当前向大营跑去。
  紧随其后的黄石也赶快抽了马儿一鞭:“是,贝勒爷。”
  跑回大营,皇太极轻松地跃下马,随手把马鞭交给一个包衣,大步走回帐篷,其他后金士兵充满敌意地看着随着他脚步入内的黄石。
  “黄石,你怎么看毛文龙啊?”
  “豪杰!深入敌后三千里,以二百人袭击镇江,勇气、谋略都是明军少有的。”
  “我本来也以为他是一个豪杰,所以才向汗王请求前来镇江对付他,不过他太让人失望了,竟然呆在这个死地,哈哈,难道他认为会
有什么奇迹发生么?”
  这个评价黄石觉得有些刻薄,毛文龙收复镇江让明朝上下欣喜若狂,如果不战就撤退到龙川去,无疑是狠狠打了天子和满朝文武一个
大闷棍,对广宁军的士气、军心更会有极其不良的后果。
  想到这里黄石也就替毛文龙辩护起来:“贝勒爷,小人以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毛文龙留下死守镇江,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政治?什么叫政治?”抛开毛文龙的话题不谈,皇太极饶有兴致地和黄石研究了一下什么是政治,黄石左支右绌才没有被皇太极套
走太多地东西。他最后肯定了黄石的说法和意见:“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吗?哈哈,很有意思的说法。不过很对。”
  随后皇太极话锋一转,又继续起了刚才的话题:“不过如果我是毛文龙,必然还是要放弃镇江,只要军队保存下来,随时可以再来。
军队全灭,岂不是对广宁军士气伤害更大,对明国民心打击更大么?”
  黄石当然还没有那么狂妄,认为自己现在有和皇太极在军事上一争高下的能力。不过他很希望能借助反驳套些东西出来,因此黄石毫
不犹疑地抗声道:“贝勒爷所言,小人不以为然。”
  “哦,黄石你有话尽管说。”
  站着说话不腰疼,黄石马上就是一番慷慨激昂:“不战而逃是懦夫行径!明廷会怎么看一个胆小如鼠的将领,手下士兵会怎么看主帅
?所以宁可打败仗,也要显示出敢于作战的勇气才好。”
  皇太极微笑着听完:“不与你争这些歪理,我也不认为你真信这套。毛文龙不过是心存侥幸而已,放不下这份功劳罢了,甚至幻想能
行险保住镇江。为将者,不能审时度势,心里有许多杂念,已经是落了下乘了……将军领兵在外,不考虑怎么打胜仗,却净考虑什么政治
因素,这都是歪门邪道,毛文龙也不过是一个鼠辈,此次定然为我所擒。”
  这好长的一段说得黄石心中暗暗点头,赶快奉承起来:“毛文龙何人?岂能和贝勒爷相比?”
  皇太极笑容不减地问:“我这一番话,黄石你可有什么心得收获?”
  发觉心事又被看破,黄石脸上也有些挂不住,只好低头作揖:“小人谢贝勒爷教诲。”
  “虽然黄石你自称不在乎能不能名扬天下,但是我不信有才能的人会甘于默默无闻。你要是有什么疑惑,尽管问好了,我也会倾囊相
授。”
  皇太极的恩情是容易消受的么?他可不是慈善家,而是彻头彻尾的高利贷贩子,迟早得连本代利地吐出来。黄石闻言大吃一惊,当即
跪倒在地,他知道要是受了皇太极的滴水之恩,不涌泉相报那才叫异想天开:“小人何德何能,怎敢当贝勒爷这句话?”
  皇太极也不扶他,自顾自地走到一边喝水,然后走回座位上看书。地上跪着的黄石也不敢抬头,冷汗一个劲地涌出额头,顺着下巴滴
落到地上。营帐内的融洽气氛竟然瞬间变得冰雪肃杀,黄石惊恐万状地等在哪里,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
  感觉过了很长时间,一直在胡思乱想的黄石已经是高度紧张,感觉神经就像是要绷断的琴弦。总算听到问话声:“如果我是汉人,黄
石你是不是就愿意为我出力了?”
  声音撕开令人窒息的寂静,黄石憋在胸口的大团闷气一下子猛地涌出:“是。”
  “在我心中,并没有什么满汉之分。”
  这话听着好像很耳熟。来到这个时代太久了,黄石已经记不清他以前看过的那些辫子戏了。在电视剧里,杀汉人如割草、大行文字狱
的康熙、乾隆大帝嘴上都讲过如此这般的台词。但是黄石现在记忆里,只有他这几年反复温习的明末辽东历史:
  努尔哈赤定下种种制度,汉军不过是被女真监视的各个小队,汉人不可以携带武器,不能做官……几年内金还进行了一次次地屠杀,
五年后屠杀达到高峰的时候,李永芳这样立下大功的汉人也被下狱,差点不能幸免。辽东数百万汉人到努尔哈赤死的时候不到五十万。
  他也记得皇太极掌政以后的种种措施,到了崇祯十五年,后金军队中的汉人比满人还多,地方上的官吏也大量委派汉人,辽东汉人也
有权获得土地……
  “黄石,你抬起头来。”
  富有磁性的嗓音把黄石的目光引了过去,随即就被皇太极清亮的眼神吸住。
  “若我一日能执掌大权,定然会对满汉一视同仁。”
  亲耳听到这掷地有声的诺言,黄石一时间也痴了。这时他全然没有意识到,一个人嘴上标榜的信条,往往正是这个人所缺乏的东西。
如果皇太极心中确实没有满汉之分,又怎么会喋喋不休,见人就要鼓吹表白自己会一视同仁呢?
  “黄石你的感觉很不错,但是缺少磨练,比如出兵镇江的计划,你说敢以项上人头作保,明国不会派来增援。这真是儿戏之言!如果
真的来了,我要了你的脑袋又有何用?你的其他种种方略,大多都是这种不顾情报,只凭感觉的判断。虽然你的感觉很对、很好,但是任
何地方都没有你施展的余地,只有我可以给你机会,让你施展拳脚、名扬天下。人生在世,不就是图这个么?”
  看到黄石还是一声不吭,皇太极也不着急,他站起身大发感慨:“担心身后名声,我以为那是腐儒的怯懦,大丈夫不会明哲保身。见
天下有不平,挺身仗剑、快意恩仇,哈哈,那才是大丈夫的行径啊!”
  说话间皇太极已经走到黄石面前,他凝视着黄石的眼睛,轻声问道:
  “如果你对我大金的一些做法看不惯,你难道就不想改变么?你完全可以自己来帮助你的同胞啊。难道你不想帮助汉人么?难道你不
希望在我大金朝廷中为汉人说话么?你不想还是不愿意亲手帮助他们?大丈夫只要无愧于心就可以了;大丈夫只要对得起青天厚土就可以
了,黄石你说是也不是?”
  某个宗教中流传着一个说法,当魔鬼伸出诱惑之手时,它纯洁的形象会令天使自惭形秽。只是,凡夫俗子又怎么能看穿魔鬼的魅力,
把它和天使分辨清楚呢?
  此时,跪在地上的黄石正扪心自问:皇太极说得对,还是不对呢?(第六节完)
  《窃明》 丈夫何须百万兵 第七节
  无论皇太极如何挥洒他的王者之风,黄石心中始终闪烁着一丝理智。那就是这个人的便宜绝对不能占,如果你吃掉他的香饵,就会被
他连皮带骨地吞食下去。这丝理智就像是道家所谓的性灵之火,支持着黄石最后的心理防线。
  “贝勒爷所言极是,小人如醍醐灌顶。”黄石再无犹豫,大声说道:“只是小人有一事不明,想请教贝勒爷。”
  “你说吧。”
  “听说汗王并没有指定贝勒爷继位,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皇太极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如果我能继任大金汗位,黄石你愿不愿意效劳?”
  “是,小人愿效犬马之劳。”
  “很好。”皇太极立刻把黄石扶了起来,还拍了拍他身上的灰尘:“在那之前,黄石你要帮助本贝勒建功立业,好让父汗更看重本贝
勒吧!这样我才能登上汗位。”
  “是,小人一定贝勒爷效死。”
  二人马上上演了一场君臣相知,如鱼得水的感人戏剧。皇太极一开始就定下欲擒故纵的计策,刚才更是刻意营造了一番胡紧胡松的气
氛。眼看又把一个人才收入夹袋,他心中也是一阵轻松:“吃掉他了。”
  表现得感激涕零的黄石也是欣喜非常,在李永芳那里遇到皇太极以来,他一天也没有睡过安稳觉,现在心中也是暗自庆幸:“活命了
,总算是死里逃生。”
  于是两个人皆大欢喜,皇太极这些天一边部署军务,一边还顺手完成了对黄石的收服,心中自然得意。在他的阅历中,还没有现代人
的形象,没见过身为小兵也琢磨着谋朝篡位的疯子。黄石是同样得意,普通人能和全国散打冠军打个平手当然得意了。
  重新叙过君臣之礼后,他们就分头坐下。黄石心潮澎湃之余,也开始提醒自己,对手只是以为自己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小兵,在皇太极
眼里,大概是蝼蚁一般。自己在这种雄才伟略的君王面前最好保持低调,不要让他使出全力,不然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
  “消灭毛文龙以后,你还要回广宁,不然王化贞会起疑。”
  “是。”
  “回去王化贞定会问你大金军情,你要如实回答,这样王化贞才会更依靠李永芳这个内应。”
  “是。”难道他一点都不怕我到时候变了心思,泄漏了大金的机密么?黄石赞叹道:“用人不疑,贝勒爷的气度真是举世无匹啊。”
  皇太极毫不迟疑地回答:“我信任你。”
  皇太极根本不信黄石是肯为名节牺牲自己性命的人。再者,他感觉到了黄石对富贵的渴望。看人的本事他一向很有自信。皇太极知道
黄石也心里有数:自己能给黄石的东西,大明是拿不出来的。何况黄石回去胡说皇太极也不怕,王化贞根本不会信,黄石又不是什么心腹
之人,否则也不会被派来做细作这种九死一生的差事。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黄石告诉王化贞也没任何好处。作为联系人和孙得功的亲兵,他不被王化贞一起杀头就谢天谢地了。既然皇
太极看准了黄石不是能舍身取义的好汉,那黄石凭什么要出卖后金?
  黄石心里也确实盘算过这事情——宁肯和聪明的敌人打交道也不要和猪头上司推心置腹,因为猪头的行为不可预测,那天弄不好王化
贞心念一动,就让自己脑袋搬家鸟。不过皇太极的话还是令他一阵感动:“贝勒爷厚恩,小人无以为报。”
  “信任是你自己赢来的,”皇太极冲着黄石和蔼地笑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