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中宫有喜+番外 作者:晏听弦(晋江vip2014-06-27正文完结) >

第38节

中宫有喜+番外 作者:晏听弦(晋江vip2014-06-27正文完结)-第3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穆锦只淡淡一笑,并不多言。倒是一旁看圣旨的薛辞,紧凝的一张脸才算是稍有放松。他此番在后旁听做见证,这太后和柳氏之间的言语交锋让他这个四十多岁的人都心有余悸,尤其是其中涉及了少许皇室辛秘,他记录时,下笔的时候手都有些抖。

    最后言及圣旨、皇位、皇室血脉一事,他心有震惊的同时,几乎忘记下笔记录。

    这短短的时间里居然让他得知了这么多的事情,若其中皆是真事,作为一个言官,他该如何做?

    “薛卿,圣旨可是看完了?”太后问。

    薛辞一怔,旋即作揖,“回太后,臣已看过,疑惑也已经解开了。”一顿,迟疑道:“只不过还有些疑问,还望太后能够解答。”

    太后颔首,“你说。”

    “谢太后。”薛辞谢恩。

    “敢问太后,关于齐王血脉一事,您所言可是真的?”

    穆锦闻言侧目,就连凝神沉思的景琰都朝薛辞看了过去。

    “哀家不知。”太后声音一端,高贵沉着,“齐王血脉究竟是不是皇室一族,哀家确实不知。可能就连柳太妃都不清楚这孩子到底是谁的。”

    薛辞眉头一蹙,复舒展开,“多谢太后解惑。那此份圣旨,可是太后所拟?”

    “正是哀家。”太后言道,看了一眼面色凝重的景琰,就道:“是哀家为了让柳太妃心生得意,特意仿了先帝的字迹拟了这份圣旨,下面还有哀家的盖章,薛卿应该看到了吧。”

    薛辞凝眉颔首,又说:“可否请太后再仿写几字,并把当年真的圣旨拿出来,容臣一看。”

    这份谨慎严肃的态度,没有让太后有任何不满,反倒是更加欣赏薛辞这人。

    “这有何难。”太后唇角勾笑,唤了秋文进来,让她准备笔墨纸砚。又转头看向景琰和练月笙,“皇儿,圣旨在你那处,你差人拿过来给薛大人过过目吧。”

    景琰神色又是一沉,看着太后似有千万问题要问,却被太后轻描淡写的挡了回来,“哀家知道你要问什么,先去拿圣旨,剩下的,哀家自会明明白白的告诉你。”

    景琰眸色微沉,唤了赵怀生进来,让他去取圣旨。

    秋文准备好笔墨纸砚,太后让薛辞上前,执笔写了几个大字,“薛卿看如何?”

    薛辞打量了几眼,又瞧了手上圣旨一眼,正巧这时候赵怀生将圣旨取了回来,便又交到了薛辞的手上,几番对比之后。薛辞将两份圣旨递给秋文,他则下去,一撩衣袍跪了下来。

    太后面上带笑,让薛辞起了。

    因还有话要对景琰两人说,所以太后就先让薛辞和穆锦退了,让他们去将证据整理好,好在明日早朝上公布于众。

    景琰情绪一直低沉,见殿里人都退下去了,他才注目于太后,沉吟开口,“母后……”

    太后手一抬,示意他不要说话。

    “琰儿,你的皇位是你父皇传给你的。”太后端和着神色,“关于这点,你大可安心。”她一指案上两份圣旨,“这其中一份是哀家伪造的,就是为了让柳氏得意忘形,她这年来性子没变,只要有一点能比过哀家的地方,她都要拿来炫耀。”

    “那份圣旨是你父皇临终前,亲手交到哀家手上的,当时宁国公,杨太傅,安国将军皆在场,上面的内容他们都是确认过的。”

    闻言,景琰神色略有缓和,心里的不安之绪缓缓归平,他眸色渐缓,沉声道:“母后,娴儿她……可是祖太妃一手所为?”

    “没错,你唯一的妹妹,景娴,她三岁那年险些丧命,就是柳氏所为。”太后声音猛的一厉,寒意迸发,“不止是娴儿,还有你!”太后注目于景琰,“琰儿,你可知你小时也险些死在那个女人的手里!”

    练月笙心头一跳,景琰神色沉定,倒是稳住了情绪。

    太后是真动了情绪,胸口起伏一下,继续道:“哀家一路护着你和娴儿,和柳氏斗了几年,到最后也只平安保住了你一个,害的你妹妹险些没了命。”红了眼圈,说话声都有些哽咽,“哀家累了,心累了,人也累了,柳氏走后,就不想再搀和这些事情。本想着她离开了这个地方,哀家能够好好歇一歇了,哪知她野心不改,柳家更是野心勃勃,竟想着谋朝篡位!”

    景琰静静听着,气息逐渐平稳深沉下去,面色也渐而平静,他眼睛酸涩,嘴唇翕动,半晌后才略带沙哑的开口,“母后……儿子以往让您操心了。”

    太后闻言,眼圈更红了,竟是忍不住落下泪来,她虽哭着,可唇角却带着温馨的笑,“你是哀家的儿子,哀家不为你操心,还能为谁操心。”她执着帕子擦拭眼泪,“哀家还想着多为你和娴儿操心几年呢。”

    景琰听闻就笑,笑的傻里傻气的,整个人都散发出一种温和的气息,很是亲近人。

    练月笙站在一旁看着这母子俩,一句也没有多言。

    这皇室之事,怎一个“乱”字能说。单说柳氏和太后的争斗,就不晓得有多勾心斗角,骇人心魄。

    太后说先帝爱着柳氏,也分明是假的,就算是以前爱着,但到最后,先帝深爱着的一定是太后。但太后爱不爱先帝,就不好说了。

    在练月笙想来,大概先帝对于太后,确实算不得心上之重。因为太后的心上之重,是景琰,是景娴。

    …

    和景琰一道离开慈宁宫,景琰面色温和,唇角带着淡淡的笑,连赵怀生见了都不由得一怔。

    练月笙和景琰并排走着,“陛下,如今事情已经弄明白了,齐王那边该怎么办?”

    景琰朝她一笑,“你不必担心,想必此时他已经在牢里和那个刺客见过面了。”

    “陛下直接让齐王进了牢房吗?”练月笙惊愕。

    “朕只不过是让他去查案。”他默默笑,极具信心,“他见了刺客,想来也是知道朕是什么意思了,自然也就明白他的处境了。”

    “那齐王此时在哪?”

    “柳氏招供,朕先前就吩咐过御林军,将她送进牢里,估摸着这会子,这对母子已经见面了。”景琰扬声一笑,可见的心情很好。

    她与他就这样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到了凤栖宫。

    宫里面出了大事,柳祖太妃在太后宫里被绑了,如今已经押下狱了。

    他们甫到凤栖宫,这传言就已经传开了。

    红司上了茶水糕点,就退了下去。

    景琰端起茶盏,用了一口水,道:“等穆锦回来,先让她出宫去找穆城,把今天的事情告诉他。待到明日,朕再在朝中说明。”

    “柳家要如何处置?”练月笙问。

    “柳家远在江南,京城的消息短时间传不过去,所以等朕回去后既下令让人赶去江南,收押他们一家入狱。”他一顿,沉吟道:“至于景逸……朕也想到了一个合适他的法子。”语毕,便是深深一笑。

    今日景琰心情可谓是经历了潮起潮落,此时倒是缓了回来,心绪平稳,脸上带着温和的笑,与练月笙简单说了几句话,便离开去了宣政殿。

    练月笙在用尽了一盏茶后,便起身去内殿补觉去了。

    待到翌日,景琰在早朝上公布了一桩九年前的旧事,让在朝官员皆是哗然。

    九年前,柳氏一族盗窃国库金砖,被穆家察觉,柳家为自保,反其污蔑陷害穆家,造成了一桩冤案。

    九年后的今天,这桩冤案终于得以沉冤昭雪。

    同时,柳氏一族的野心也尽数昭示出来,一个早朝间,凡是和景逸有过私下联络受他之用之人,皆在朝上被整肃了出来,其中就有夏妃的父亲夏辰。

    齐王景逸意图谋反,早已在昨日被皇帝制下,如今与他母亲皆已入狱。远在江南的柳氏一族,皇帝也已派人前去捉拿,柳氏一族顷刻间覆灭。

    此番一次整顿,让满朝官员哗然的同时,也见识到了他们君主的帝王威仪。昔日里对景琰还有些小瞧的老臣们,这次也逐渐对他有所改观,就连一直对景琰极为严肃的杨太傅此回也对他很是满意。

    由穆家冤案,引出了景逸意图谋反,三番几次挑拨皇帝和宁国公府的关系,昔日练玉珩归京路上遇刺,乃景逸策划所为,高伟受景逸所用,甘愿顶罪。不久前有刺客混入皇宫行刺皇后,亦是景逸派人所为,意图就在于伤及皇后,挑拨皇帝与宁国公府之间的关系。

    齐王景逸野心不止如此,更是往皇宫里放了眼线,用来监视。现在也全部由皇后整肃完毕,眼线皆是入狱。

    一条条的罪状罗列下来,委实让人心惊。

    现在,除了排查和景逸有所联系的官员,肃整朝堂内外外。蒙冤了九年的穆家也已洗白冤屈,穆家仅存的一人穆城终于能为自己穆家满门依山修建了坟墓。

    这是景琰的旨意,下令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去补偿穆城。

    作者有话要说:所以说太后这是智商压制,柳氏都不知道景逸到底是先先帝的孩子还是穆家的孩子,总之景逸不是先帝的╮(╯▽╰)╭

 第49章

    【世间之事】

    京城最繁华的一处地段;有一座齐王府,是以往景逸在京时的府邸,此次他归京,亦是住在了这处。

    练月笙坐在凉亭里,稍稍一抬眼,便在万千盛开的菊花里看见了那道黄色身影;隐于花枝簇拥中;身段窈窕端丽;黄淡淡的一抹,犹如新开的菊花。

    “皇叔和祖太妃在此,住的可还习惯?”练月笙转眼看向景逸。

    景逸一身雪白,头发仅用系带简单系起,柔顺的贴在背后。他唇角扯开淡淡的弧度,眉眼皆弯,甚是温和,“你的手伤可好了?”

    练月笙摊开手掌瞧了瞧,抬眼看景逸,“皇叔自己看看,不就知道了?”

    掌心上的痂已经脱落,留下了粉红色且光滑的印子,要痊愈还需要些时日。

    景逸低眼看了看,并未说话,只是唇角的弧度略淡了一点,练月笙收回手,再次把视线放到花枝中的柳氏身上,“陛下念及血脉之亲,留你和祖太妃在京终老,已是仁慈了。”

    “你今日为何来此?”景逸也将视线投之自己母亲身上,隐隐间看见她一个人动作,一个人说笑,很是开心,“娘娘大概不是来看我与母妃的吧。”

    练月笙浅浅一笑,转眸看向景琰,“确实如此,本宫今日来,是来还东西给皇叔的。”一壁说着一壁瞥向红司。

    红司得了眼色,急忙上前,将手中之物递到了皇后手上。

    “本宫今儿个来,是要把这东西还给皇叔。”她将小巧精致的香木盒子搁到桌上,推至他面前,“这是皇叔来京时送给本宫的东西,本宫现在,还给皇叔。”

    景逸瞧那盒子一眼,抬眼看向练月笙,“娘娘这是什么意思,哪有送出去的东西还回去的道理。”

    “本宫不知皇叔心思如何,只是这种暧昧之物,本一开始本宫就不该收。”练月笙神情平静,声音无情无绪,“如今皇叔没了诸事缠身,本宫也得以得闲,故而特意将此物给皇叔送来了。”

    景逸一挑眉,有些好笑的看着她,“初时问娘娘喜不喜欢这些首饰,你说喜欢,再问你知不知其中寓意,你说知道。”一停,“如果知道,岂不知我对你的心意。”

    “皇叔说笑了。”练月笙轻笑出声,“且不说本宫与皇叔并未见过几次面,本宫亦不是什么天人之姿,皇叔对本宫会有什么心意?”她一顿,目露讥色,“何况若是皇叔真对本宫有一二情意,岂会三番几次的差人杀害本宫?”

    景逸眸色微沉,道:“其实我并没有伤你之意。”

    她打断,“你还伤了我家人。”

    “我并未要他的命。”景逸又道。

    她笑说:“你意图挑拨宁国公府与陛下的关系。”

    “可我并未要伤及你与你家人!”

    “你确是伤了!”练月笙声音微提,带了凌厉寒意,“景逸,我尊你一声皇叔,并不代表我会由着你的说辞!”

    景逸怔住,哑口无言。

    “我现在哪里还是什么皇叔,娘娘莫要再如此唤我。”良久后,他才低沉一笑。

    “不,只要陛下还当你是皇叔,那你就是本宫的皇叔。”她说道。

    景逸神色愈发低沉。

    她起身,广袖舒展,袖上的百花牡丹一展,尽是华贵。秋风牵动她的裙角,她离开几步,目视景逸,“皇叔,你运筹帷幄多年,也不曾想到有朝一日会囚禁于此吧。”

    “其实本宫还应该谢谢皇叔。若不是皇叔几次从中作梗,本宫与陛下的关系必然不会如现在这般好,多亏了有皇叔,本宫和陛下才能够敞开心扉。”

    闻言,景逸扶额,笑容略有苦意。

    “我曾经想,有朝一日我能够成功,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