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杂集电子书 > 毛泽东 >

第17节

毛泽东-第17节

小说: 毛泽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9—1951    
    毛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脑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要同斯大林和解。这对他来说是极为棘手的,因为他目前所处的显要地位主要不是靠遵循苏联模式赢得的。但是现在,身为中国的第一位共产主义统治者,他必须去莫斯科与著名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袖斯大林握手言欢。无疑,他希望斯大林能从两个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加入共产主义行列这一事实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出发,忘记过去并赞同翻开历史上的新篇章。    
    毛非常清楚斯大林对他的不信任。13年后,他回忆说,当中国共产党人取得胜利后,斯大林“又怀疑中国是南斯拉夫,我就变成铁托”。①    
    到12月份,毛第一次准备去莫斯科会见斯大林的时候,他知道他的一位同僚已先他抵达那里。显然,他的这位同僚正在俄国人的支持下,巩固其在具有战略意义的东北地区的地位。这个人就是高岗。高曾经在长征结束时把毛迎入陕西并使后者免于磨难。    
    在内战的最后阶段,即1946到1949年期间,高作为东北的领导人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因为东北紧扼通往苏联的中国铁路,而且它的重工业对共产党人极为重要。高后来宣称:“我是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者,而毛泽东及其支持者则是井冈山上的土生土长的共产主义者。”据此,可以说。高正把自己看成可以取代毛的领袖人物。高并没有公开谋求毛的党的主席职位,但却千方百计想攫取刘少奇的书记处书记职位和周恩来的总理职位。所有这些恐怕都得到了苏联的支持。毛后来说:斯大林非常喜欢高岗并送给他一件特别的礼物——小汽车。赫鲁晓夫记得克里姆林宫曾收到过高岗提供的有关北京领导人情况的许多材料,他说:“他是中国政治局在满洲的代表和首脑,跟我们自己在那里的代表关系很密切。”②    
    1949年7月,就在毛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数个星期前,高岗率领一个独立的贸易代表团,作为“中国东北人民民主政府的代表”前往莫斯科,先于毛同斯大林签订了一个贸易协订。    
    据后来陈毅的一个报告的译本说,高“从苏联邀请专家,派学生去苏联。事后才敷衍性地要求中央政府同意”。直到1952年,高的东北甚至还拥有自己独立的货币。③    
    所以,1949年12月16日毛去莫斯科时,对他以前的朋友和救星的作用心存疑虑。当斯大林把他当作心腹朋友时,毛一定感到很意外。后来,赫鲁晓夫回忆说:“斯大林决心赢得毛的信任与友谊,所以他把苏联大使关于毛与高岗争论的报告交给毛,对毛说:‘看看吧,你可能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④接着赫鲁晓夫自己解释道:“斯大林为什么要出卖高岗?我想他是受了自己猜疑心的驱使。……他估计毛迟早会发现高岗一直在告自己的秘,因此,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毛就可以指责斯大林煽动反对中国政府。于是斯大林拿定了主意:最好还是牺牲高岗来取得毛的信任。    
    然而,我认为毛从来就没有真正信任过斯大林。”⑤    
    赫鲁晓夫是对的。毛在访问前没有理由设想斯大林对他已有好感,谈判的结果又在他心中埋下了深深的不信任感。由于这一原因,高在东北的表现和行为一定变得越来越令人难以容忍。但是,毛必须等到斯大林死后,才能对付这个危险的竞争对手。    
    在毛访问莫斯科的九周其中有两天去了列宁格勒内,中苏双方都令人惊异地沉默寡言。斯大林70寿辰时,毛重新出现在宴会上,之后又受到苏联领导人的多次宴请。然而,他们彼此都发现很难谈得来。    
    根据赫鲁晓夫的说法,斯大林对中国的新统治者一直忧心忡忡。“这个毛泽东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问身边的同僚。“我对他一无所知。他从未来过苏联。”⑥    
    斯大林怀疑毛有狭隘的农民观念,害怕城市工人,把红军建立在孤立的基础上而不考虑无产阶级。由于毛在国民党无力防御上海时,对占领该市裹足不前,因而使斯大林确信了他的上述看法。斯大林向毛提起的第一桩事情就是这个问题。    
    “为什么不打下上海?”他问。    
    毛答道:“那里有600万人口,要是占领上海,我们就得给这些人吃的,我们到哪里去弄这么多粮食?”⑦    
    这个回答只能加重斯大林的怀疑:毛考虑的不是进入上海并获得当地无产阶级的支持,而是惟恐供应城市食品的工作会妨碍他在全国其它地区同蒋的斗争。    
    当后来斯大林重温这段争论时,对他的同僚说:“毛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自称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可是他连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也许他根本不想懂得这些道理。”⑧    
    最初的会晤一结束,怨气便自谈判中涌现出来。斯大林连续几天不想见毛,而且正如赫鲁晓夫所言,“由于斯大林自己不去看毛,也没叫别人去款待他,因此别人谁也不敢去看他。”⑨谣言传开了,说毛很不高兴,他受到禁闭和忽视,假如这种待遇继续下去,他就要离开。于是,斯大林为他摆了另一次晚宴,以稳住其心神。一些人把毛的长住归结于下述事实,即他在莫斯科经常患病,身体虚弱无力,无法在会议上讲话。    
    至于斯大林,由于他要求在华享有和中国过去被迫给予西方人的极为相似的特权,因而加重了毛的忧虑。例如,他提议建立一个联合股份公司来开采新疆的自然资源;他还要求毛拿出土地建立一个橡胶种植园——这两个建议极易让人联想起昔日令人望而生畏的欧洲帝国主义国家。    
    同斯大林的这些会谈,毛牢牢地记在心里。八年后,他在家里告诉他的同志:    
    我和斯大林在莫斯科吵了两个月。对于互助同盟条约、中长路、合股公司、国境问题,我们的态度:一条是你提出,我不同意者要争,一条是你一定要坚持,我接受。这是因为顾全社会主义利益。那时有两个“殖民地”,即东北和新疆,任何第三国的都不准住在那里,……⑩    
    


第3部 大权在握第17章 虎口取食(2)

    1957年毛在另一次谈话中回忆说:“我们要签订中苏条约,他不订;要中长路,他不给;但老虎口里的肉还是能拿出来的。”紒紜矠    
    在俄国首都的寒冬里过了毫无收获的一个月后,毛把周恩来从北京召来以收拾谈判的残局。两个最高级人物能够面对面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的神话破产了。结果,毛在中国的威望降低了。三个星期后,1950年2月14日圣瓦伦丁节,一份友好、互助和结盟的条约在为此而举行的仪式上签订。同时签订的还有,俄国在5年内向中国仅提供3亿美元贷款的协定和其他经济协定。用斯大林为东欧各国所做的一切或者美国为其亚洲盟国所做的一切来衡量,任何人都会清楚,斯大林对待中国明显地吝啬。    
    中苏还对即将发生在朝鲜的事件进行了讨论。显然,当时尚未认识到这一事件将具有何等重大的意义。斯大林就北朝鲜领袖金日成进攻南朝鲜的计划征询毛的意见。    
    赫鲁晓夫回忆说:“毛……同意金日成的设想,并提出美国不会干涉的看法,其理由是,这场战争是一场国内战争,朝鲜人民会自己加以解决。”紒紝矠    
    几天后,毛穿越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回到了北京。抵京之际,毛对两国之间“永恒的、牢不可破”的友谊,仅发表了寥寥数语的演说。斯大林与毛的“伟大会见”的照片出现在全国,以夸张的语言赞颂他们的新歌也传播开来:“毛泽东斯大林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光明”然而,北京的圈内人物却知道毛受到苏方的冷遇。    
    从某种意义上说,出于中国人的自豪与自尊,毛在同斯大林周旋的过程中已经站起来了。他的中国同志无疑钦佩他的气概。但是,另一方面,他却未能把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带回来。俄国拥有的技术和能够提供的资金,中国自己要花费几十年才能挖掘和积累起来,所以毛的同志们对此一定颇为失望。    
    毛同斯大林最低限度的谅解一经取得,他便安下心来处理国内问题,把延安的经验运用于一个由不同的民族组成的6亿人口的国家中。正如江青直截了当所说的那样:“现在,人民给了我们很高的地位、良好的待遇和巨大的权力,如果我们不能做出新的贡献,那么,人民会需要我们多久?”紒紞矠    
    毛于2月和3月间从俄国归来后,继续在东北的城市和工业区旅行。他去了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城市的工厂和企业。地方官员努力让他住得舒适一些并给他提供良好的饭菜,毛没有阻拦任何特殊安排。但在一个城市里,当毛看到他房间里的弹簧软床时,他对贴身警卫说:“我们不习惯睡这种床,你最好用我们自己的。”于是,软床被撤走,毛简单的床上用品铺在了一块木板上。    
    毛在哈尔滨视察铁路工作时说:“很好。你们有许多熟练工人。我们没有经验,应该依靠熟练工人管理工厂。”    
    他对一位负责人说:“你懂得怎样管理工厂吗?”    
    那个官员答道:“不,我不懂。最近我刚被调到工厂。”    
    毛评判说:“如果你不懂,你应该学。我们都不懂,我们都应该学。”紒紟矠南方的土地改革问题特别困难。1950年初,毛给南方各省党的领导人发出一份征询意见的通知,建议他们放慢重新分配土地的工作,并指出,土改规模空前伟大,党的干部容易发生过“左”偏向。过去,北方人民的土改是在战争中进行的。现在已无战争,所以土改给予社会的震动特别重大。最后,土改将使民族资产阶级不安,而党正在努力同他们合作。基于上述原因,毛极力主张,尽管共产党人取得了胜利,但暂时还不要触动南方的富农。    
    6月份,毛说,有些人认为可以提早消灭资本主义实行社会主义,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是不适合我们国家的情况的。党已经创造过奇迹了,但现在应当避免冲动。“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我们绝不可树敌太多,心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紒紡矠    
    要说服知识分子学习唯物主义以清除他们的唯心主义思想。“他们讲上帝造人,我们讲从猿到人。”    
    在这百业待兴的阶段,迎来了共产主义胜利的第一个周年纪念。在为此而于北京中心举行的舞蹈演出期间,毛作了一首诗:    
    长夜难明赤县天,    
    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    
    万方乐奏有于阗,    
    诗人兴会更无前。    
    然而,一个未曾料到的悲剧降临了,无论对中国,还是对毛本人,它都是一幕悲剧。6月份,金日成越过朝鲜分界线,向南进军,朝鲜战争爆发了。杜鲁门总统认为这场战争是在俄国和中国的支持下策划的。中国人自己知道,毛在莫斯科的访问作为一次乞求帮助的游说活动是很不成功的,但对华盛顿和伦敦的西方政治家来说,它更像是一次向莫斯科的控制屈服的旅行。朝鲜战争的突发,被视为在亚洲其它地区进一步扩散共产主义理想运动的第一个行动。    
    毛错了。美国人——不仅仅是美国人——进行了干涉以支持南朝鲜政权。到10月份,麦克阿瑟将军指挥下的联合国武装部队已逼近鸭绿江,而且似乎要向中国边境进军。在此情况下,毛战胜了自己在向美国人挑战问题上的强烈恐惧,给中国军队发出了一道命令:“着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紒紣矠    
    在中国军队开进朝鲜的最初几个星期里,毛作出安排,让他的老对手,亲俄的王明坐火车迅速出发去莫斯科。最后得了妄想症的王,断言这是一阴谋,让他在美国飞机袭击俄中两国之间的铁路时丧生。他对毛所下达的指示抱怨不已。在中国共产党人的一所医院里他用消毒杂酚皂液代替医疗药皂刷碗。然而,他平安地抵达了俄国并在那里住了很多年,撰写他的回忆录,编录毛的所谓的罪行。    
    与志愿军一起入朝的一位官员是毛的长子岸英。这位年轻人在干了一段农活后,先是被分配到北京做翻译工作,后来又参加了军训。据说他在朝鲜指挥一个师。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那时他年仅30岁。    
    1950年11月,在一次美军空袭或者中国飞机坠毁的过程中,岸英牺胜了。用江青的话说,毛得到的这个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