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古代电子书 > 欢天喜帝 >

第113节

欢天喜帝-第113节

小说: 欢天喜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定望着她,僵声开口:“这几事本也不算逾矩,何至于令陛下生疑。”
  她点头,凉声道:“因是沈无尘虽然当时对你存疑,朕却不信;便是在你亲来顺州后,朕仍然不信,那人会是你。”
  怎么可能信。
  大历二年初入太医院。从此几见君面几倾心;大历九年以过人之资早升太医一职,从此长伴君侧;大历十二年被册皇夫,从此国中尊荣无双矣。
  这么多年来谨奉于她,温润廖廖,体察君意,纵是她心中无他,他亦不怨不悔……在背后生生捅她数刀地那个人,怎么可能,会是他。
  心底略微一抽搐。
  竟有些疼。
  她撇眸,看向窗外旋飞红叶。又道:“可北戬偏偏于此时发兵,你又迟滞不走,朕才不得不信。”
  往事似珠,颗颗连串。剔透之茫刺人心神。
  “大历十二年,朕御驾亲送康宪公主赴东境,其时东江浮桁为人损坏,此事是你所为。”她淡然道,仿佛说出地话根本于己无关,“你本想叫人困朕于东江西岸,却不料寒冰舢断非人力所能控,到底迟了一步……倒让朕因此于开宁行宫内留了一夜。”
  若非卫尉寺官员刻意包庇。又怎会彻查许久,都不知是护驾诸卫中的何人所为。
  他闻言,搁在案上的手狠狠一攥。
  她瞥他一眼,继续道:“朕第一回去西苑习骑射,曾参商所用弯弓是你令人做的手脚。你本想叫她于文武重臣面前出丑,让朕失心于她。却不料那弯弓劣弦最后伤到的人。竟会是朕。”
  若非军器监有人相通,御前所用器甲之物。又怎会如此不堪。
  而那日他人不在太医院当值,却能立时赶至禁中替她察伤,若非早有所备,又怎会知道得那般快。
  他脸色一下变得突黑,眼中神情是从未有过地生寒,盯住她,低低道:“陛下……”
  “朕还未说完,”她未再看他,声音愈发哑了:“狄风出征中宛……邺齐所付合伐南岵残部之书,是你泄与中宛的。”她眸底一阵阵发黯,不等他开口,接连又道:“这些事情之间本无关联,只是那日突闻北戬出兵南下,朕忽而想起沈无尘先前所言,才又念及这件件往事,恍若雾散天亮一般,一下全然明白过来。”
  他身上每一块骨头都在轻嚣,人僵得不能再僵,“我本也没料到,陛下能参透这许多事情。”
  她偏头看他,眼中水光尽灭,“朕想明白了这么多,却独没想到你竟会是向晚之子。”
  知他身份定是不凡,否则哪里能在她眼皮之下动得了如此之多地手腕……可却万万没有想过,他会是天家贵胄、帝室皇子!
  ……北戬宁王。
  在她尚处深宫公主之位、年华初绽之时,便知北戬宁王。
  少时聪静无人及,至长愈显风华身,一袭清俊寥落情,北戬雍容第一人。
  奈何其母妃位微,而北戬皇室百年来一向子以母贵,因是宁王纵然深得向晚宠爱,亦无法被立为储。
  大历元年,她君临天下,以女子之身总揽朝纲,未及三月,便闻北戬宁王染疫急殁。
  年仅二十。
  彼时她心性尚切,还曾暗自嗟叹,当真可惜。
  年少位尊者,放眼天下寥寥无几,怎能不生戚戚之感。
  可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这个在她身旁待了近十三年的男人,竟然会是当年那个令天下为之恻然的北戬宁王。
  向晚其心之深,当真令人发指。
  而……
  他能弃尊荣赴敌国,居人檐下十余年而不改其性。更是让人胆寒生栗。
  想着,她拢在袖中的手便不由自主地攥了起来。
  他终是略低了头,声漠而哑:“若只是寻常男子,如何能入得了陛下地眼?”又微一沉眉,“若不是帝室血脉。如何能保证将来不会生变、将自家江山拱手让与旁人?”
  简单两句话,便解释了所有。
  可其后隐藏着怎样的暗涌流波,却远非是她所能想到地。
  而她也并不愿再多想。
  诸事如竹卷一般慢滚铺开,到了尽头,空空如也,心中颇乏。
  仿佛连恨,都恨不动了。
  秋阳正好,屋内凉爽。窗外景色飒飒生姿,若非初晨亲眼目睹城头之上血战之象,怕也难信此时自己会如铁爪待捕之食,就等城破之日。
  英欢一闭眼,一字一句问他道:“此番北戬大军来攻顺州城,所图何事?”
  他眼底仍是凉凉,“趁邰大军未屯时疾攻顺州,待城中不敌时再邀陛下议和,以迫陛下答应北戬的条件。”
  “什么条件?”她抬眼,看他。
  他对上她的目光。嘴唇动动,“将邰奉清路以北诸地,割与北戬。”
  她猛地起身,手掐住案角。低头看他,咬牙道:“做梦。”
  他面容依旧稳漠,道:“顺州城外,北戬八万大军屯于北,邰援军迟迟不至,陛下以为方恺及风圣军还能坚持几日?”
  她手指用力按着冷木,微抖,冷冷道:“你就不怕朕拿你地命来威胁北戬大军。令其不敢攻城?”
  今晨北戬之所以千矢齐收,正是因为看见他在城头众人中地白袍之影,单怕伤及他寸毫,才鸣金退兵,不再强攻顺州外城。
  他一下笑了,笑声如沙。“今晨之事实属意外。北戬大军错愕之下退兵不过是情急之举,但若一日拖一日。待邰奉清路援军到来,北戬则会失先机而困于后,又怎会因我一人之命,而折八万精锐之师在此?所以不论我活也好,死也好,北戬大军攻城,势在必行,断无可能因一人而弃此千载难逢之机。陛下若想拿我相胁,但行无妨,就怕陛下费心一场,却是徒劳无功。”
  她僵然一刻,不再言语,眼里雾气弥漫。
  他看看她,又道:“陛下如若同意北戬的条件,顺州城外八万大军即时退兵,绝无二话。”
  她红唇颤扬,撑在案角的手缓缓收回袖内,目光如冬日雪茫,凉灼眼,“邰大军,不是叫你这般小看的。”
  说罢,转身勾过剑,朝门口走去。
  手拉上门闩地时候,他忽然唤她一声,“陛下。”
  她停下,手指摩挲着粗糙楠木横板,睫落眼寒,背身问他道:“这么多年,诸行之下,可有真心?”
  身后久久没有声音。
  她抬眼,起了门闩,推门便要出去。
  他却淡淡开了口:“事已至此,多说何用?”
  她牵唇,“……是无用。”而后不再多停一瞬,飞快地出了屋子,反手将门扣上,蹙眉横喘一口气。
  心底僵涨难耐。
  被身边最亲近的人翻手出卖,却连背叛之名都无法安给他,只因他本就不是她地臣民。
  伤己度人,却连恨都恨不了,只因自己从未将心付与他过。
  ……可仍是难受。
  说不出道不明,这中间矛盾反复地滋味,何人能懂。
  她慢慢朝外走去,院门口那两个守兵看见她出来,忙垂首恭道:“陛下。”
  她抬眼,轻应一声,而后吩咐道:“皇夫身子微恙,往后几日就在此歇息,你们好生守着,未得朕令,不得让人来扰。”
  两人对视一眼,不敢多问,诺诺应了下来。
  她心底忽而冷水一涌,手足四肢一瞬间都冰了去,额角发痛,便也不再多说。直出了院子,往主厢行去。
  北面远处城楼上,依稀可见烟缭血色。
  正如他所言,其后才过一日,北戬大军又始攻城。
  接连数日。日夜不休。
  夜里城外战火冲天,白天城中厮杀声烈,饶是再定再稳的人,都要被这雷霆万钧之势撼破了心神。
  更何况是她。
  人在城内,若非是以天子之身压阵于前,只怕城中邰守兵根本坚持不了这些时日。
  外城粮水之道被断,顺州城防本在先前一役中就被毁了大半,其后未及修缮完全。便遭北戬突然来袭,当下更是不敌如此着力之攻。
  坐守困城,等待援军的日子,一天要比一天难熬。
  一堂内,通透明亮。
  心却阴寒。
  英欢坐在案前,看着门外一闪而入地人影,紧蹙的眉头才稍稍松了些。
  曾参商一脸硝烟灰土之色,进来后掸掸身上地落尘,走过来行礼,脸色不佳。低声道:“陛下,城头境况今晨更糟。”
  英欢本已和缓了些的面色一下又垮了,半晌才冷冷道:“已命城中多匀出一些粮水送至城头了,怎会更糟?”
  曾参商半低了头。“将士们体力疲乏,多日未眠,又受城下连波攻势相迫,眼下纵是有粮有水,也都吃不进。”
  面对无望之战,士气一日日萎靡下去,最后只是死局一场。
  英欢凝眉,低语道:“再五日。五日后奉清路禁军无论如何也该到了……”她蓦然抬眼盯着曾参商,“北面城头,五日可能挺得过?”
  曾参商脸色黑黑,半晌不言语。
  英欢心头急火一窜,猛地一拍案,“说话!”
  曾参商慢慢抬头。眼里忽而现水。嘴唇默默动了几动,才小声道:“陛下……”
  英欢一垂眼。心突突在跳,喘不过气来。
  良久,才轻声道:“你去罢。”
  可她却不走,又道:“陛下……”
  英欢抬睫看她,见她容苍甚苦,眼中也不复往日神采,心底不由一僵,紧声道:“你这几日休要再去城头督战,监军一职朕派旁人暂领,你好好歇息一番再说。”
  曾参商摇头,抬手一擦眼角,冲她道:“陛下,臣是担心陛下,若是顺州城……”
  话未说完,门外忽然疾速闯进来一人。
  英欢越过她肩头,朝来人看去,甲上血污满布、辨不清颜色,分不出是何品阶。
  曾参商立时回身去望,一眼就认出是方恺亲随,一个至麾校尉,不由挑眉道:“城头战事紧迫,你来此处何事?”
  那人左膝屈下,急急一跪,冲英欢行过礼,干裂的嘴唇开开合合,哑着嗓子禀道:“南面城墙望楼之上守兵先前来报,说有不明大军自南而来,方将军在北城之上领军抵守,无法分力断夺,特遣臣来禀奏陛下,看陛下何意。”
  英欢遽然起身,眼中又寒三分,飞也似地往外面走去,一边道:“你带路,朕亲眼去望楼上看看!”
  北戬大军如狼似虎尚且不敌,南面竟然又有大军来袭……
  莫不是天要她亡!
  南面城楼之外,战声甚小。
  北戬集结全军之力狠攻顺州城北防弱之带,因是南面城墙守兵未布许多,只留了足够地人手把守城头几个关隘。
  英欢由那至麾校尉一路领至望楼之上,也不多话,迎着青天棉云,顺守兵所指之向,远远眺去。
  一片黑点。
  若非有人在旁提指,她根本辨不出那是大军之象。
  曾参商跟在她身后一道上来,抬手遮了刺眼阳光,也远望了一眼,而后脸色一变,指了指那片黑点前方靠侧一处,对她道:“陛下,看那里!”
  英欢撇眸去看,一下便见那边黑影较之先前大了许多,依稀可见是人马之阵,当是大军先锋!
  她摒息站着,静静地看那阵人马疾驰而近。
  身后望楼上的士兵们无人敢开口。也都站着,数双眼睛都直盯着那一阵。
  人马越来越近……
  终于可见兵胄马甲。
  她蓦然吸气,远处苍青寒光折日而闪,分明是邺齐人马之甲!
  可邺齐大军……
  怎会在此出现!
  曾参商在一旁亦是看出来了,不禁急急上前几步。身子俯在望楼栅缘上,极尽目力朝远处去看,半晌猛地回身,道:“陛下,隐约辨得,阵中帅旗书朱。”
  朱?
  英欢蹙眉,凝思片刻,却想不出在中宛境中。邺齐大军有何部隶属朱姓大将麾下。
  曾参商亦是喃喃道:“从未听过有姓朱地……”慌忙转头看向英欢,道:“莫不是有人假作邺齐大军,欲骗我等放松警惕?”
  英欢脸色一冷,回身吩咐先前那至麾校尉道:“去点一队平日里素来精敏地人,不要惊动旁人,你带着从南城侧门溜出去,探一探那一阵前锋,看看到底是什么来头!”
  小校登时领命而退。
  英欢只是站着,半晌之后看城墙下面无声无息出去了一列人马,飞速朝南面奔去。才收回目光,对曾参商道:“随朕回府衙去等。”
  回至府衙一堂内,命人摆了点简膳进来。
  英欢自己不碰食箸,却命曾参商吃。低声道:“都瘦成什么样了!”
  曾参商不愿,却不敢抗命,只得硬着头皮坐下吃起来,口中小声道:“陛下也日渐消瘦……”
  英欢看着她,不再开口。
  先前跳脱张扬地那个年轻女子,现如今在军中被磨砺得这般敛重,她却不知该喜该忧。
  就连她自己,在军中这大半年来。心性也早已不似从前那般不豫所得,反是处处都裹着沉杂之思。
  战事疲民……
  若有一日天下再无战事,当是大幸!
  过了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