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青楼宝鉴 >

第28节

青楼宝鉴-第28节

小说: 青楼宝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张大床,三个人睡还挺空的。”
  秀姐只好依从,又叮嘱了浣芳几句,这才走了。玉甫叫浣芳先睡,浣芳宽去外面的衣服,在漱芳的脚后里床蜷着身子躺下了。玉甫也脱去外衣,只穿贴身衫裤,和漱芳在床上依偎着并坐多时,方才一起躺下。
  玉甫想着漱芳的病,心里焦急,哪里睡得着?倒是漱芳体弱乏力,渐渐睡熟。玉甫觉得很热,想翻个身,却被漱芳的一只胳膊搭在胸口上,又不敢惊动,只好轻轻探出一只手来,把被子上盖着的衣服揭去,随手往床里一甩,甩在浣芳身边,听她并没有响动,想也是睡熟了。玉甫回头看看钟,妆台上点的灯台昏昏暗暗,又隔着纱帐,隐隐约约地看不清楚,大约是两点钟光景,四下里静悄悄的,只听见远处马路上还有车马经过的声音。玉甫觉得清凉了些,渐渐地也要睡去。
  朦胧中,忽然漱芳在睡梦里大声叫唤,一只手抓住玉甫胸口的衣服,狠命地往他怀里扎,嘴里直喊:“我不去呀,我不去呀!”玉甫被她惊醒,连说:“我在这里,别怕,别怕!”慌忙坐起,抱住她又摇又拍又喊。漱芳醒过来,两手紧紧抱住玉甫不放,瞪大了眼睛直喘粗气。玉甫问:“是不是做恶梦了?”过了半天,漱芳定了定神,才说:“两个外国人,要拉我去呀!”玉甫说:“一定是你白天看见过外国人,吓着了。”漱芳喘定了,又叹了口气,说:“我腰酸得很。”玉甫说:“要不要我给你捶捶?”漱芳说:“不用,你搂着我。”说着,缩身钻进了被窝儿,侧身向外,让玉甫侧身向里,玉甫用两手搂住她,俩人合抱而睡。漱芳梦见两个外国人来抓她,急得在睡梦中大叫:“我不去呀!我不去呀!”
  这么一折腾,吵醒了浣芳,先叫一声“姐夫”,玉甫应了,浣芳就坐了起来,揉揉眼睛,看不见漱芳,又问:“姐姐呢?”玉甫说:“你姐姐睡了。你也睡吧,起来干吗?”浣芳又问:“姐姐睡在哪儿呀!”玉甫说:“在这里呀!”浣芳不信,爬过来掀开被头看见了,方才罢休。玉甫催她快去睡,浣芳爬回去躺下,又叫:“姐夫,你先别睡着,等我睡着了,你再睡。”玉甫随口答应着。一会儿,大家不知不觉全都进入黑甜乡中。
  第十九回
  问失物瞒客诈求签  限归期怕妻偷摆酒
  陶玉甫和漱芳、浣芳同睡一床,直到第二天上午九点钟还不醒。大阿金进房来,在床前隔着帐子低声叫:“二少爷,二少爷!”玉甫和漱芳同时惊醒。大阿金呈上一张条子,玉甫看过,说声“知道了”,大阿金下去给送信的回话。
  漱芳问:“什么事儿?”玉甫说:“黎篆鸿昨夜接着个电报,说有要紧的事情,今天要回去。我哥叫我呆会儿一起去送送。”漱芳说:“你哥哥倒是真会巴结。”玉甫说:“你睡吧,我去一趟就来。”漱芳说:“昨夜你等于没有睡,送了客早点儿回来,好再睡会儿。”
  玉甫穿好衣服刚下床,浣芳也醒了,嚷着说:“姐夫,你怎么喊也不喊我一声就起来了呀?”说着,也爬下床来。玉甫急忙拿过她的衣服来给她披上。漱芳说:“你也多穿点儿,黄浦滩上风大。”
  玉甫自己换了一件棉马褂,替浣芳也加上一件棉背心儿。刚收拾完毕,陶云甫的轿子已经抬到。玉甫忙将帐子放下,请云甫进房来坐。云甫问了问漱芳的病情轻重,就催玉甫赶紧洗脸打辫子,吃些点心,然后各自上轿,出东兴里,向黄浦滩抬去。
  到了江边,只见一条小火轮船泊在洋行码头,先有一顶官轿、一辆马车,傍岸停着。云甫、玉甫投上名片,黎篆鸿迎进中舱。舱内还有李实夫、李鹤汀叔侄两位,也是来送行的。大家相见就座,说些道别的话。
  不久,于老德、朱蔼人也坐着轿子来了。黎篆鸿一见,就问:“事情办得怎么样了?”蔼人说:“讲妥了,一共八千洋钱。”篆鸿拱手道谢:“费神了。”实夫问是什么事情,篆鸿说:“买两样旧东西。”老德说:“东西总算不错,价钱却够可以的。单是一只景泰窑花瓶,就要三千洋钱呢!”实夫咋舌摇头说:“别去买啦,要它干吗?”篆鸿只是笑笑,没有说什么。
  又说了会儿闲话,要开船了,大家告辞登岸,篆鸿、老德送到船头,云甫、玉甫、蔼人各自上轿,实夫与鹤汀上了马车,互相拱了拱手,就起轿扬鞭,各奔东西。
  李实夫和李鹤汀坐着马车,一直到四马路尚仁里停下。实夫知道鹤汀要到杨媛媛家去,就推说有事,不肯同行。鹤汀也知道实夫的脾气,不便勉强,就别了叔叔,独自进了胡同。
  实夫其实没有什么事情,见天色还早,到哪里去好呢?心想不如还是去叨扰诸十全的一顿便饭吧。当即一直朝西,到大兴里,刚跨进十全家门口,只见客堂里坐着一个老婆子,就是花雨楼见过眯缝着眼睛拉皮条的那个。实夫心里好生奇怪。诸三姐看见,先嚷了一声:“哎哟,李老爷来了!”急忙迎出天井,一把拽住实夫的袖子,拉进客堂。那老婆子见来客了,就起身告辞。三姐也不留她,只说:“有工夫了来玩儿。”三姐送走了老婆子回来,对实夫说:“李老爷,请楼上去吧。”
  实夫到了楼上,房内空无一人。诸三姐一面划火柴点烟灯,一面说:“李老爷,对不起,十全去烧香,也快要回来了。您先抽口烟,我去沏茶。”
  诸三姐正要走,实夫叫住,问她那个老婆子是什么人。三姐说:“如今大家都叫她郭姥姥,是我的姐姐。李老爷可认识她?”实夫说:“我不认识她,不过在花雨楼上见过她几次了。”三姐说:
  “李老爷,你怎么会不认识她?说起来你就知道了。她就是我们七姊妹的大姐呀。从前,我们七个小姊妹,彼此都挺说得来的,就结拜了,大家一起做生意,一起玩儿,在上海也算是有点儿名气的呢。李老爷,您可看见过照相馆橱窗里挂的‘七姊妹’照片,那就是我们哪!”实夫惊讶地说:“你就是七姊妹里的?怎么以前一直没有提起呀?”三姐说:“可不是我一提七姊妹,李老爷就知道了?只是如今的七姊妹,可比不得从前啦,嫁的嫁了,死的死了,只剩下我们三个啦。郭姥姥是大姐,如今落得这个样子。我排行第三。第二个姐姐,就叫黄二姐,算是最好的了:买了几个讨人,自己开堂子,生意倒还挺好的。”实夫问:“现在你大姐干什么?”三姐说:“提起我大姐来,真叫没法儿说。本事算她最大,就是运气不好。前年她还找到了一头生意,刚刚做了两个月,就被新衙门抓走了,说她是拐卖人口,关了一年多,去年年底刚刚放出来。”黎篆鸿因事回家,云甫、玉甫、蔼人等送到轮船码头,拱手道别。
  实夫正想再问,忽听得楼下门铃摇响。三姐说:“十全回来了。”急忙迎下楼去。实夫隔着玻璃窗往下一望,见十全已经进门,后面却还跟着一个年轻俊俏的小伙子,穿着玄色湖绉夹袍,白灰宁绸棉褂。实夫估计是新打的一户野鸡客人,就留心侧耳去听。听得三姐迎到楼下客堂里,跟那小伙子叽叽咕咕地说了一阵子话,却听不清说的是什么。说完了话,三姐就到厨房去沏好了茶,送上楼来。
  实夫站起来想走,三姐拉住了低声说:“李老爷别走哇!你以为这是谁?他就是十全的男人,刚才陪十全一起去庙里烧香。我说楼上有女客,他不敢上来的,就要走了。李老爷,您再坐一会儿,对不起了。”实夫不免失惊,说:“她有这么一个男人!要是他一定要上楼来,怎么办呢?”三姐说:“李老爷放心。他怎么敢上来?就是上来了,有我在这里,也不要紧的。”
  实夫重又坐下。三姐下楼去张罗了一会儿,那后生果然走了。十全送出门口,回身又到厨房跟三姐说了一会儿话,这才上楼来陪实夫。实夫问:“这是你男人吗?”十全含笑不答。实夫还紧着问,十全嗔着说:“你问他干什么?”实夫说:“问问你男人有什么关系?怕有人来抢走你的不成?”十全说:“不要你问。”实夫笑着说:“哎哟,有个男人,稀奇得连问一声都不肯。”十全伸手在实夫的大腿上拧了一把,实夫大叫一声:“啊唷喂!”十全问:“你还说吗?”实夫连忙求饶:“不说了,不说了!”十全这才放手。
  十全走开,实夫又嬉皮笑脸地说:“你的男人倒是实在不错呀,年纪又轻,长相又好,就是一身衣裳,也穿得整整齐齐,你真是好福气。”十全听了,猛地扑了过去,把实夫掀倒在烟榻上,两手在他肋下乱搔乱戳。实夫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哈拉子都流出来了。正不得开交,幸好三姐来问中饭吃什么,十全才讪讪地走开。三姐扶起实夫,笑着说:“李老爷,你也怕呵痒痒啊?跟她男人也差不多。”实夫说:“你还提她的男人呢,就为我问起她男人,她生气了,才跟我吵呢。”三姐问:“你说了她男人什么,惹她生气了?”实夫说:“我说她男人好,没说别的。”三姐说:“你说他好,她只当你调皮,跟她开玩笑,是吗?”
  实夫微笑点头。偷眼去看十全,只见她羞得满面绯红,靠窗坐着,低头在剔指甲。三姐问:“李老爷,中午吃什么,我去叫菜。”实夫随便说了两样,三姐立即去叫。
  实夫抽了两口烟,叫十全坐近前来说话。十全从怀里摸出一张签诗来递给实夫,要他详解。实夫故意问:“可是问生意好不好?”十全嗔着说:“你真坏,我做什么生意呀?”实夫说:“那么是问你男人?”十全猛地又叉起两只手。实夫慌忙起身躲避,连声告饶。十全一把将签诗抢回去,说:“不要你详了。”实夫涎着脸伸手去讨,说:“别动气,我来念给你听。”十全把签诗撂在桌子上,说:“我不听!”实夫把签诗拿过来看了看,正色说:“这个签虽然是中平,诗句倒挺好的,就是上上签①,也不过如此。”十全听说,回头向桌上一看,实夫指着签诗说:“你看,这几句不是说得很好吗?”十全说:“到底怎么个好法,你读来我听听。”实夫忙说:“好,好,我来念,我来念。”取过签诗来,将中间的四句丢开,单念旁边注解的四句:
  
  ①  当时文盲众多,庙宇佛殿里的签诗又大都是些模棱两可、  晦涩难懂的句子,因此把签诗按凶吉祸福分成上上、上、中平、下、下下五个等级,让求签的人拿到签诗以后心里先有个底儿,然后再去找识字的人详解诗文。
  媒到婚姻遂,医来疾病除;
  行人虽未至,失物自无虞。
  念完了,十全还是茫然不解,实夫又逐句讲解了一番。十全问:“什么叫做‘医来’?”实夫说:“‘医来’就是说医生请来了。全句是说:请来了医生,病就好了。”十全又问:“到哪里去请医生?”实夫说:“这个诗签上倒是没有说。你生什么病,要请医生?”十全推说:“没什么病。”实夫说:“你要请医生,问我好了。我有个朋友,内外科都会,真正好本事;随便什么稀奇古怪的病,只要他一号脉,就全明白了。要不要去请他来?”十全说:“我又没病,请医生来做什么?”实夫说:“不是你自己问我到哪里去请医生的吗?”十全自己也觉得好笑。正好三姐叫菜回来,打断了话头。
  吃过了饭,实夫要到花雨楼去吸烟,十全虽然没有再三挽留,却叮咛说:“呆会儿早点儿来,在这里吃晚饭。我等你。”实夫答应着下楼去。三姐也赶过来叮嘱了几句,一直送到大门外。
  实夫出了大兴里,从四马路慢慢地向东走去,刚经过尚仁里口,恰巧碰见罗子富、王莲生、朱蔼人和姚季莼四个人从东边走了过来。实夫还来不及跟他们打招呼,早被季莼一把拉住,说:“妙极了,一起去!”
  实夫极力推托,仍被姚季莼拉进了尚仁里,到了卫霞仙家。只见客堂中央挂一轴神像,四个尼姑对坐宣卷①,香烟缭绕,钟鼓悠扬。实夫心中就已经猜到了几分。季莼让众人上楼,霞仙接见,刚刚坐定,季莼就对大姐儿阿巧说:“喊下去,台面摆起来。”实夫说:“我刚刚吃过饭,怎么吃得下?”季莼说:“谁不是刚吃过?你吃不下么,就请坐会儿,先聊聊。”蔼人问:“实翁是不是急于要用烟?”霞仙说:“烟嘛,我这里有哇!”实夫还让别人先吸,莲生说:“我们都刚刚吸过,你请吧!”
  
  ①  宣卷──也叫“讲经”,是一种小型的家庭佛教仪式。所宣讲的经卷,称为“宝卷”,是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民间讲唱文学,早在唐宋时代即已出现。江浙等地,从元明时代开始,寺庙中每逢佛教节日,就由尼僧或善男信女宣讲“宝卷”,本是一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