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古代电子书 > 一脉香 作者:淡樱(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2.21完结) >

第89节

一脉香 作者:淡樱(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2.21完结)-第8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不说巫女受到陛下宠爱,此回成亲的规格俨然接近公主大婚。
    十里红妆,绢花漫天飘洒,铜鼓唢呐热热闹闹地敲响、
    两人坐在精致而华丽的喜辇上,并不像寻常迎亲那般,新郎官骑着高头大马走在前头,而新娘子羞答答地坐在喜轿中。考虑到谢五郎的眼睛,本来是打算让一个命好之人牵马前行,与谢五郎一说,谢五郎拒绝了,最后改成了两人一起坐喜辇。
    向来只着白衣的谢家五郎今日着新郎官的红袍,红衣墨发,端的是面如冠玉,俊朗无双。
    路边看热闹的姑娘们都不由得看痴了,极度羡慕谢五郎身边的崔锦。然而,当目光落到崔锦身上时,羡慕的眼神中又添了几分佩服。
    试问当下,又有几个女子能做到像崔锦那般?
    在郎君最为落魄之时,义无反顾地嫁给他,且成亲当日,还能与自己的夫婿携手同坐喜辇,只着一袭火红嫁衣,没有过于繁复的装饰,连喜盖头也不曾披上,只有从鬓前钗垂下数缕精致小巧散发着盈盈珠光的明珠,衬得巴掌大的小脸美如画,让男人慕之,女人羡之。
    百姓们看着喜辇上的这一对,都不禁在内心感慨能配得上谢五郎的女子,当崔锦如是,反之亦然。这世间唯一能配得起对方的只有他们自己,何为天生一对,何为金童玉女,何为三生良缘,这便是!
    崔锦低声说道:“倒是没料到你会想出这样的法子。”
    袖下的手被一道力轻轻握住,崔锦眉眼微挑,是谢五郎在袖下握住了她的手。只见谢五郎云淡风轻地道:“当初我许你的承诺,从未忘过。”
    崔锦一怔。
    谢五郎旋即问道:“不记得了?”
    崔锦轻笑一声:“若我不记得了,你该如何?”
    谢五郎轻哼:“夜里你便晓得。”
    崔锦轻咳数声,脸微微发烫,她说道:“我记得的,你说我要凌驾于世俗之上,你便与我并肩同行。”那一日她听到此话时,心里头是震撼的,完全没有想到曾经高高在上对女子不屑一顾的谢五郎竟然会说出这样的一句话来。
    她侧首凝望着他。
    此时非彼时,当初的谢五郎早已改变,为她而改变。
    她不禁扬唇微笑,反握住谢五郎的手。
    谢五郎露出温柔的笑容,只听他低声道:“至死不离。”
    街道两旁的人听不到两人的对话,只知喜辇上的两人亲密无间,再也无他人插足的余地。尤其是想到那一日谢五郎对天起誓让鬼神见证——此生此世只要崔锦一人,当场百姓都不由钦羡不已。
    想必如今的谢五郎与崔锦之间心中也只容得下对方吧。
    有人不禁低声感慨道:“谢家五郎与巫女大人能成此姻缘,恐怕是上天早已注定,不然又怎会纠缠多年仍未断呢?果真是由鬼神所庇佑的。”
    周遭的人纷纷附和。
    在所有人都没有注意的时候,有一道黑色的人影悄悄地离开了人群,往僻静的角落里走去。只见那人身姿挺拔,然,背影却有几分落寞。
    幕篱之下是一张丰神俊朗的脸,正是如今炙手可热的忠义王——闵恭。
    。
    谢府。
    身为高门望族的谢府,门口自是气势磅礴,如今府邸张灯结彩的,囍字也贴得格外张扬,门口等着五郎迎亲归来的下人们笑容满面的,眼神里十分自豪。
    要晓得他们家的五郎娶得可不是一般的姑娘,是巫女大人呢。没有巫力的五郎娶了巫女,夫妻一体,以后谁还敢拿巫力说事?
    其中一人忽然拍了拍脑袋,说道:“哎呀,差点忘了,这边是布置好了,五郎那边的府邸呢?以后新娘子久居的可是五郎那边的府邸呢。今日成亲拜堂才选在了本家,待三朝回门后便直接回五郎的府邸了。”
    另一人扑哧的一声,笑出声来。
    “此事哪里轮得到你操心,虽然与寻常娶妻不一样,但这些事情都是由我们主母亲自操劳的,又怎会出纰漏?”似是想起什么,那人压低声音又道:“五郎向来少归家,此回娶了妻,兴许与本家的关系会缓和一些……”
    话音未落,铜鼓唢呐鞭炮声已然接近,方才还在窃窃私语的几位下人登时住了嘴,点燃了垂挂在府邸门口的长鞭炮,雾气冲天,喜色连绵。
    喜辇进了谢府。
    喜堂上满堂贵客,若是没有见过世面的,来到此处怕是会吓得双腿发软,随便一望,哪个不是赫赫有名的,哪个不是名门显贵?
    崔锦自是不在意这些,她环望喜堂,并没有见到闵恭。
    她默默地在心底低叹一声。
    “怎么?”谢五郎的声音在她耳畔响起。
    崔锦不由一惊,没想到谢五郎的心思如此敏锐,她不过是在心底叹了声,谢五郎竟然就察觉出来了。她低声说道:“没怎么。”
    谢五郎说道:“等拜堂过后你便回喜房里,满堂宾客不用在意,谢家其他弟兄会应对。如今非朝堂,你无需太累。”
    崔锦心中微暖,悄悄地捏了下他的手掌心。
    接下来便如谢五郎所说那般,在喜堂之上,崔锦无需操心,今天她只要当一个新娘子就够了。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相拜。三拜一结束,崔锦被送进了喜房。
    台上的龙凤烛滋滋地燃烧着,旁边放了许多吉利之物。
    月兰扶着崔锦在喜床边坐下,她笑吟吟地说道:“大姑娘,方才阿墨与奴婢说,再过一刻钟郎主便回。阿墨还特地说了,郎主不会让大姑娘久等的。”
    崔锦含笑道:“恒郎对外头的宾客倒是敷衍,哪有新娘子刚进喜房,不到片刻新郎官便跟着进来。如此太显猴急,恐怕不过几日满燕阳城都知谢家五郎的清高孤冷只是皮子,内里……”
    “吱呀”一声,喜房的门被推开。
    月兰一望,轻呼了一声,竟是谢五郎。
    “内里什么?”
    谢五郎迈进喜房,踱步走前。阿墨给月兰使了个眼色,月兰便识趣地悄无声息地离去。房门一关,喜房中便只剩崔锦与谢五郎两人。
    崔锦笑道:“恒郎不是说一刻钟么?我前脚刚进喜房,恒郎后脚便到。”
    谢五郎慢慢地在崔锦身边坐下,问:“内里什么?”
    崔锦见他如此执着,索性说道:“恒郎内里如何恒郎自个儿知晓,还用得着我说么?”
    谢五郎低笑出声:“也不必说了,”顿了下,他又道:“将合卺酒取来,*一刻值千金。我内里如何,阿锦等会便能知晓。”
    崔锦取来合卺酒,挑眉说道:“我倒是担心,黑灯瞎火的,五郎又目不能视物,以前又不曾试过……”
    谢五郎气定神闲地说:“且试试便知。”
    合卺酒一喝,钩子上的红纱垂落,勾起了满室的春情旖旎。
    。
    翌日清早。
    崔锦一醒来,还未出声便已然有人压在了她的身上。她定睛一望,眼前是一张放大的脸。谢五郎淡笑道:“醒了?”
    崔锦想起昨夜,只觉脸颊发烫。
    她推开谢五郎,刚想坐起时,方发现此刻自己身上未着衣物,连肚兜也不曾有。晨起的寒气袭来,她打了个哆嗦。紧接着,谢五郎的手便将她揽到了怀中,另一只手摸来锦被。
    崔锦又打了个哆嗦,道:“恒郎,你的手好冰。”
    谢五郎说:“天生如此。”
    崔锦一听,仔细地回想了下,与谢五郎相识这么多年,似乎每次碰到他的手都是冰凉的。她道:“可有寻巫医瞧过?宫里的御医呢?”
    谢五郎不以为意地说:“说是自娘胎便落下的疾病,汤药针灸也试过,只是没有任何效果。”他搂紧了崔锦,含笑说道:“有你在,手便不冰了。”说着,他的手在崔锦身上游移,冷得崔锦惊呼连连。
    五郎刚起,正是情浓时,佳人在怀,五郎不由多说便开始轻柔慢捻,惹得惊呼连连变成了娇喘连连。待浓情褪下,两人尽兴地相互依偎。
    谢五郎挑眉问:“如何?”
    崔锦嗔了声,却是不语。
    谢五郎低笑。
    半晌后,谢五郎取来一个宝蓝如意纹锦盒。
    崔锦微怔,问:“这是什么?”
    “你打开看看便知晓。”
    崔锦打开锦盒,不由一怔,盒子里正躺着一物——是当初还在洛丰时,谢五郎送她的卷云梳,是谢家的传家宝之一。
    她当时离开谢五郎,也不曾将它带走,想着两人缘分已尽,这些信物带着也无用,索性不带。没想到时隔数年又重回到自己的手中。
    谢五郎握住她的手,说道:“这一次不许再丢下了。”
    崔锦心中微动,倾前身子,在他唇上落下一吻,沙哑着声音说道:“不再负君。”

  ☆、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人早起敬茶时是崔锦第二次见到谢五郎的生母齐氏。
    第一次是她昨天与谢五郎二拜高堂时,匆匆地看了一眼。齐氏与燕阳城中的世家夫人并无不同,也是那般高贵端庄,若是硬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话,也只有一点,齐氏比崔锦想象中要和气得多。
    崔锦原本想着自古婆媳难相处,到时候倘若齐氏给她难堪了,看在谢五郎份上,稍微忍一忍,横竖因着巫女身份,又有皇帝的允许,她与谢五郎成亲后便住在谢五郎的府邸上,无需与谢家本家一起相处。即便齐氏不喜她也无大碍,以后也见不着多少次。
    崔锦给齐氏敬了茶。
    齐氏笑得很是慈祥,亲亲热热地拉着崔锦的手,说道:“以前总想着五郎会娶个什么样的儿媳回来,如今真娶回来了,我当母亲的也心安了。以后你们小两口便好好地过日子,你们那边若是缺什么便与本家这边说,无需操心。”
    说着,齐氏又对谢五郎说道:“既然娶了媳妇,以后便好好对她。”
    齐氏含笑道:“阿锦,你不必担心,五郎若是欺负你了,尽管跟娘说,娘替你出头。”齐氏让身边的阿嬷拿出一套头面,黄金点翠的样式,每一小件都是极其精致的,那翠羽魅影生辉,一看便知是价值□□的好东西。
    齐氏说道:“此乃当年高祖赐下的,我们谢家一代传一代的,如今你嫁给了五郎,这套头面也该给你了。”
    “谢谢娘。”崔锦接过,应了声。
    齐氏又说:“好了,新婚燕尔的,也无需在我这儿多呆了。这几天的晨昏定省也不必了。”
    谢五郎打从进屋敬茶之后便一直没有吭声,直到齐氏如此说了,他方淡淡地道:“儿子先告退了。”两人离开后,崔锦与谢五郎慢慢地走在穿山游廊中。
    谢五郎走得极慢,袖下牵着崔锦的手。
    过了会,谢五郎忽道:“我等会出去处理点事情,晚膳时方能回来。”
    崔锦询问:“是……太子的事?”
    谢五郎说:“只是小事。”
    崔锦应了声。
    谢五郎又温柔地道:“昨夜累着你了,你今日便在房里歇着。我知你想念家人,再过两日我便陪你回娘家。”微微一顿,他又道:“陛下许了你半月的假吧。”
    崔锦不由笑道:“朝中大臣本该是七日的,陛下念着我新婚,嫁的人又是恒郎,便宽限了几日。其实陛下念在我的情分上,实则看的还是恒郎的面子。”
    有关巫力一事,皇帝待谢五郎始终是宽容的。
    谢五郎捏了捏她的掌心,并未多说什么。
    。
    崔锦昨夜被折腾了一夜,今早又被折腾一次,如今的确有些乏了。打从前几年去边关开始,她便极少有时间歇着,来燕阳后忙着上朝,忙着与同僚周旋,每日都是天未亮鸡未鸣便起,极少有现在这般可以眯眼的时间。
    崔锦回了新房后,宽了衣,几乎是沾床便睡。也不知过了多久,崔锦睡得迷迷糊糊的,月兰走了进来,轻声叫道:“少夫人,少夫人。”
    崔锦睁开眼,问:“何事?”
    月兰说道:“大夫人派人过来传话,说是让少夫人过去一趟。”
    崔锦登时彻底醒来,也不知齐氏打什么主意。她冷静地道:“侍候我梳洗,另外让人通传一声,就说我片刻便到。”
    月兰担忧地道:“少夫人,大夫人会不会趁着郎主离开故意给您下马威呀?”
    崔锦失笑道:“母亲并非愚钝之人,且我又非寻常媳妇。”
    月兰笑嘻嘻地道:“也是,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呢。”
    片刻后,崔锦便到了齐氏那儿。齐氏笑着说道:“瞧瞧娘的记性,年纪一大便总是忘事。昨天夜里刚从库房取出来的黄金点翠头面,夜里我还每一件亲自清点了一遍,没想到还是落了一件。”她对身边的阿嬷使了个眼色。
    阿嬷上前,递上了一个小锦盒。
    齐氏说:“这套头面统共有九件,取自天长地久的美意,落了一双点翠耳坠。”
    崔锦笑了笑,说道:“媳妇定会仔细收好的。”
    齐氏慢慢地喝了口茶,说道:“五郎出去了?”
    “是的,说是有些小事要处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