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30三国论 >

第3节

30三国论-第3节

小说: 30三国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山东起事,长沙太守孙坚举兵北上。荆州刺史王睿素遇孙坚无礼,孙坚过而杀之。南阳太守张咨闻孙坚至,不与军资,孙坚怒而斩之。孙坚至鲁阳,投为袁术麾下。袁术得据南阳,使孙坚屯鲁阳。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孙武之后。黄巾起,为朱俊佐军司马;凉州乱,为张温参军事,以董卓不逊,欲张温斩之,张温未从。军还,出为长沙太守,封乌程侯。 
  诸军畏董卓兵强,莫敢先进。曹操乃引兵西进,欲据成皋。张邈遣卫兹分兵随之。曹操到荥阳汴水,遇董卓部将徐荣,与战不利。曹操中箭,卫兹阵亡,死伤惨重。曹操到酸枣,为诸将画策:袁绍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大谷,全制其险;袁术率南阳之军经丹水、析县入武关,以震三辅:三军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张邈等不能用。曹操的计策是可行的,只是他尚缺乏号召的实力和威信。 
  以张邈为首的酸枣诸军是表现最差的,说袁绍也胆怯可能不准确。袁绍作为盟主,进屯河内,应该说是一马当先了。王匡进逼董卓,按理是承袁绍旨。《三国志·文帝纪》注引《典论》帝《自叙》曰:兖豫之师战于荥阳,河内之甲军于孟津。董卓遂迁大驾,西都长安。兖师应为曹操,豫师为孔伷,河内之军该指袁绍、王匡。同盟不过是个松散的组织,成员各有心腹事,袁绍难做到令行禁止,就别说曹操了。王匡、曹操相继失败也势必要影响义军的斗志。曹操离开酸枣,到扬州一带招募兵马,后进屯河内,与袁绍会合。酸枣诸军食尽而散。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汉景帝子鲁恭王之后;姿貌甚伟,知名海内,受党锢迫害;党禁解,事大将军何进。《三国志·刘表传》曰:灵帝崩,刘表代王睿为荆州刺史。《后汉书·刘表传》曰:孙坚杀王睿,诏书以刘表为荆州刺史。前者略,不知刘表是怎样任的;后者详,说明是朝廷任的,而朝廷为董卓把持,朝廷之任,实际就是董卓之任。但我对后者有些怀疑,刘表可能不是董卓任的,而是袁绍任的。刘表若是董卓遣来,袁术、孙坚会坚决拒之,不会有什么犹豫。孙坚杀王睿,袁术近水楼台,他不自取荆州,等董卓来安排,不大合逻辑。义军有盟,袁绍为盟主,袁绍有所谓的表封表拜的权力,袁术若自行其是,必然要冒犯袁绍,所以他在等袁绍的安排,即望袁绍能让他遂心。但袁绍却遣刘表入荆州,这让袁术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拒之背盟,听之则无利。袁氏兄弟的矛盾应该是由此而生。 
  《三国志·臧洪传》曰:刘岱、孔伷、张邈、桥瑁、张超等在酸枣设坛结盟,共推臧洪操盘歃血盟誓。裴松之批语曰:于时此盟止有刘岱等五人而已。《魏氏春秋》横内刘表等数人,皆非事实。刘表保据江汉,身未尝出境,何由得与臧洪同坛而盟乎?裴松之认为《魏氏春秋》的说法不符合事实,其一是会盟止有五人,刘表等必不在内; 其二是刘表在荆州,未尝出过境。我认为《魏氏春秋》的说法可能符合事实,其一是《臧洪传》说得很清楚,会盟不止五人,故刘表可能在其内,曹操随张邈,亦有可能在其内;其二是会盟是由张邈、张超兄弟发起的,紧随袁绍的大盟之后,酸枣诸军基本就是会盟的成员,孙坚约在此时杀的王睿,故刘表很可能还未赴荆州。《三国志·刘表传》及注引《汉晋春秋》曰:曹操挟献帝都许,刘表虽遣使贡献,然北与袁绍相结。治中邓羲谏刘表与袁绍断,刘表曰:“内不失贡职,外不背盟主,此天下之达义也。治中何独怪乎?”刘表不想背盟主袁绍,说明他参加了义军。他若是初平元年(190)正月参加义军,也就完全有可能与张邈等结盟。当然这是一种推测,刘表像孙坚后为义军成员也是可能的。刘表曾受党锢迫害,袁绍则营救过受党锢迫害的人,后二人皆事大将军何进(刘表以大将军掾为北军中候,袁绍以大将军掾为侍御史)。据此,我认为袁绍任刘表是说得通的。 
  《后汉书·袁术传》曰:刘表到荆州,上袁术为南阳太守,袁术又表孙坚为豫州刺史。我在这里提及的是时间次序,至于刘表上袁术为太守,我仅顺便一说,袁术为后将军,不大会接受。因灵帝末,刺史提在郡守上,拥一州军政大权,部分刺史改为牧(注一)。袁术要做得是牧伯,他后来便自为扬州牧、徐州伯。《三国志·许靖传》曰:关东州郡起兵,御史中丞许靖出奔豫州刺史孔伷,孔伷卒,依扬州刺史陈温。由以上两条可知:刘表到荆州,孔伷死,袁术以孙坚为豫州刺史。袁术不得袁绍以其据荆州,故趁孔伷死,自占豫州,以免再落后。后袁绍遣周昂为豫州刺史,与袁术争。二袁矛盾激化,兵戎相见,义军同盟开始向割据演变。 
  袁绍、韩馥等以献帝受制于董卓为由,谋立宗室幽州牧刘虞为帝。曹操和袁术皆反对。 
  孙坚率荆豫兵,与董卓军数战。初平二年(191)二月,董卓终不敌,弃城西走,屯黾池。孙坚进洛阳,清理废墟,分兵出函谷关,乘胜追击。袁绍遣周昂袭豫州,孙坚遂停止西进,回屯鲁阳。            
第5章 董卓败亡     
  初平二年(191)四月,董卓见孙坚不追,乃使董越、牛辅等将分守黾池、安邑诸县,以御山东,而自从容回长安,自为太师,号尚父,位在诸侯王上。董卓僭拟天子车服,封拜宗族,使列朝廷。筑郿县坞,储满财宝粮谷,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三国志·董卓传》)尝于宴饮时,就坐中杀人。尽毁洛阳和长安的铜人、铜马、钟架及流通的五铢钱,改铸小钱,因质量太差,致使钱毛物贵,货币不再流通,生民困苦。司徒王允密与司空荀爽等谋诛董卓。王允字子师,太原祁县人,通经习武,曾任豫州刺史,与皇甫嵩、朱俊共击黄巾,后事何进。 
  董卓自知杀人过多,恐为人害,出行常以吕布护卫。董卓虽爱吕布如子,然性烈气狭,因其一次小过不遂心意,便拔手戟掷之。吕布敏捷,躲闪而过。吕布笑脸道歉,董卓怨解。吕布由是怀怨。董卓又使吕布守中阁,吕布与侍女私通,恐事发觉,日益不安。王允与吕布同乡,故行笼络以诛董卓。吕布见王允,露不满之意。王允遂请为内应,吕布许之。 
  三年(192)夏,献帝有疾新愈,大会百官未央殿。董卓至,王允使吕布刺杀之,夷三族。王允独揽大权,露有骄色。 
  董卓重用蔡邕,蔡邕不得已而事之。王允谓其为阿附者收将杀之。公卿惜之高才,多有相救。王允悔欲止,而蔡邕已死狱中。 
  董卓女婿中郎将牛辅屯陕县,奉董卓令,分遣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进屯河南。董卓死,吕布遣兵击牛辅。牛辅抵挡一阵,终因恐惧而携金宝逃亡,左右劫财,斩首送长安。李傕等抄掠而还,见主皆亡,遣使诣长安求赦。王允欲遣散之,有人劝其曰:“凉州人素惮关东兵,一旦解兵,必人人自危。可以皇甫嵩为将军,率之屯陕以安抚之,而徐与关东通谋,以观其变。” 王允曰:“不然。关东举义兵者,皆我盟友耳,若安凉州屯陕,使关东见疑,甚不可也。”(《后汉书·王允传》) 
  时百姓讹传,当悉诛凉州人。李傕等益惧,不知所为,欲行解散,各返其乡。校尉贾诩曰:“诸君弃军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献帝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晚也。”(《三国志·贾诩传》)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善运机谋,董卓以为讨虏校尉,随牛辅屯陕县。李傕听其计,乃率兵西进,路与董卓部将樊稠等合,众十余万,十日攻破长安。吕布东奔逃命,王允被俘受害。 
  献帝诏李傕为车骑将军,郭汜后将军,樊稠右将军,张济镇东将军,并封列侯。李傕、郭汜、樊稠共擅朝政,张济出屯弘农。韩遂、马腾降,率众入长安。诏韩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马腾为征西将军,遣屯郿县。不久,韩遂、马腾袭长安。郭汜、樊稠出战,韩遂、马腾败还凉州。 
  兴平二年(195),诸将开始争权。李傕疑樊稠暗通韩遂、马腾而杀之。郭汜自疑,遂攻李傕。李傕劫持献帝,郭汜扣留公卿,二人相攻连月,死者万数。李傕自为大司马。张济赶来说和,欲献帝东迁弘农。李傕许之。诏李傕出屯弘农曹阳;张济为骠骑将军,还屯陕;郭汜为车骑将军,杨奉为兴义将军,董承为安集将军,并护驾东行。郭汜复欲胁献帝都郿县,杨奉、董承不听。郭汜遂与李傕和,追至曹阳,欲劫回献帝。杨奉原为白波帅,遂急招河东白波帅韩暹等,与李傕、郭汜大战,保献帝至河东。 
  建安元年(196)秋,因饥荒断粮,诸将护献帝至洛阳,河内太守张杨以粮相迎。迁张杨大司马,韩暹大将军,杨奉车骑将军,董承卫将军。 
  王允有计除奸,却无谋安政,俯仰间前功尽弃,又使李傕、郭汜继续乱政。枭雄豪杰见献帝穷途末路,遂起而逐之。            
第6章 群雄兼并割据     
  初平二年(191)春,袁绍、韩馥等立宗室幽州牧刘虞为帝,遭刘虞固辞。袁绍等又请其领尚书事,承制封拜,复受拒绝。灵帝时,宗正刘虞、中军校尉袁绍、讨虏校尉盖勋同典禁兵,三人曾谋诛宦官,因盖勋外迁京兆尹而未遂。这说明袁绍与刘虞关系密切。刘虞称号,袁绍将获大利。为另立,袁绍向曹操、袁术征求过意见,二人各怀心志,皆拒之。刘虞字伯安,东海郯县人,光武帝子东海恭王之后;初为幽州刺史,迁宗正,后复拜幽州牧,平定叛乱,广恩宽政,使民悦年登,拜太尉,封容丘侯;董卓秉政,迁大司马,进封襄贲侯。 
  前面第二章里说过,灵帝何皇后生长子刘辩,王美人生次子刘协。灵帝不喜欢刘辩,喜欢刘协,有废嫡立庶之意。灵帝死,何皇后、何进才使刘辩得立。袁绍为何进党,自然要拥护少帝,后又反对董卓废立,故与献帝关系不亲。《三国志·袁术传》注引《吴书》及《三国志·公孙瓒传》注引《吴书》曰:袁绍为立刘虞,云献帝非灵帝子。袁绍故欲趁机另立,以获重权,进不能克董卓,至少退可据守山东,以成东西两朝。袁绍计不成,一是因刘虞过于善良,不谙纷争之术;二是因群雄诡谲,袁绍难以驭之。 
  袁绍见孙坚打败董卓,进入洛阳,欲成大事,遂遣周昂为豫州刺史,袭取豫州。袁术召孙坚与公孙越击之,公孙越阵亡。 
  对史书记载袁绍遣周昂袭豫州一事存在时间和人名上有出入的问题,我这里采取《三国志·公孙瓒传》注引《典略》载公孙瓒表袁绍罪状中的说法。公孙越何许人也?公孙越乃公孙瓒堂弟。 
  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曾与刘备同师卢植,在幽州讨贼有功,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刘虞出幽州牧,施仁爱,罢省屯兵,而公孙瓒但务聚徒以自强,二人渐不相平;董卓秉政,拜公孙瓒奋武将军,封蓟侯。时刘虞子刘和为侍中,在长安。献帝使其潜出诣刘虞,令将兵来迎。刘和路经袁术,说献帝意。袁术赞之,但留刘和,令刘和作书与刘虞,让刘虞遣兵来一同往西。刘虞得书,乃遣数千骑诣刘和。公孙瓒知袁术有异志,劝刘虞勿从,刘虞不听。公孙瓒惧袁术闻而怨之,亦遣堂弟公孙越将千骑诣袁术以自结,并且阴教袁术执刘和,夺其兵。由是刘虞、公孙瓒益有隙。 
  公孙瓒悉公孙越死,认为祸起于袁绍。公孙瓒遂出兵入勃海,端了袁绍的老窝。袁绍在同袁术争,另有图冀州意,暂不想触动公孙瓒,故以所佩勃海太守印绶授公孙瓒堂弟公孙范,欲以结援。公孙范遂以勃海兵助公孙瓒。 
  袁绍阴教公孙瓒逼韩馥,以迫韩馥及早让位于己。公孙瓒遂由勃海将兵向安平,韩馥迎之,为公孙瓒所败。韩馥惶遽。袁绍自河内还,军临延津,使荀谌等诣韩馥,为陈利害。韩馥素恇怯,知两雄来争,自不能保州,乃让袁绍,袁绍遂领冀州牧。袁绍架空韩馥,收用其属下沮授、审配、田丰、荀彧等。沮授为袁绍陈霸业计曰:将军据冀州,东取青州,西取并州,北取幽州,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天子回洛邑,以此号令天下,无人能敌。袁绍大喜。是时年号初平,袁绍字本初,自以为年与字合,必能克平祸乱。韩馥自知失势,辞袁绍,往依张邈。后袁绍遣使诣张邈,有所计议。韩馥以为图己,乃自杀。公孙瓒屯兵广宗,后青州黄巾入勃海,遂回击之。袁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