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河汉三箫 >

第47节

河汉三箫-第47节

小说: 河汉三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暂时容忍,以便蹑踪前去,查探万洋山的魔穴?
  正当他难以取决之际,龙虎异丐忽然黯叹一声,开口道:“师弟,你回去吧……尔后勿再以愚兄生死为念……”
  瞎丐明宇低头垂泪,半晌,猛地抬头,惨然而毅然地道:“帮主!你太受苦了……假如小弟是你,小弟宁可……”
  贈虎异丐魏晋猛然抬头,嘴唇连动,似乎想说什么,但忽又黯然一叹,垂下头去。
  那黑衣蒙面人却嘿嘿一笑,冷然道:“明大挟,你的头脑也太不清楚了,你们帮主是贪生怕死的人吗?他要能够自戕,他能活到今天吗?”
  瞎丐明宇怒声道:“想必又是你们施了什么挟制手段!”
  那黑衣蒙面人得意地道:“一点不错!你们帮主的忍垢偷生,全是为了你们。咱们山主当面交代过,魏帮主倘若自寻短见,则丐帮弟子一个也别想活命!”
  瞎丐明宇怒火狂腾,一瞪白眼道:“敝帮上下,一个也不在乎!”
  那黑衣蒙面人嘿嘿一笑,道:“好,那你就带着你们的帮主走吧,本护法保证决不出手拦阻!”
  说罢不屑地一哼,将头转向一边。
  瞎丐明宇转向龙虎异丐魏晋道:“帮主,小弟带着你闯!”
  龙虎异丐魏晋黯然摇了摇头,道:“师弟,不别费心了,这事是没有办法的。”
  瞎丐明宇作急地道:“帮主,你平常不是主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么?”
  龙虎异丐魏晋一叹道:“话虽如此说,但这种势将动摇本帮根本之事,岂可乱来?何况现在问题还不仅关系本帮命运,愚兄于来此之前,曾有三十位患难朋友被指命以生命为愚兄担保,愚兄倘不回去,怎对得起他们?……”
  沈元通听了这话,又惊又怒,同时暗喊道:“好险!我几乎做出使魏伯伯遗恨终生之事!”
  于是他只好放弃出手救出龙虎异丐的念头,而暗下盘算蹑踪前往魔穴的计划。
  瞎丐明宇听了这番话,也怔立当场,不言不动。
  这时,那黑衣蒙面人却又开口道:“明大侠,你们已经定下了抢救贵帮帮主的计划,是不是?”
  瞎丐明宇闻言又是一惊,额上立时沁出了汗珠。
  黑衣蒙面人语音变得更为峻峭地道:“你们的计划是:调集贵帮所有好手,在附近数县境内遍布暗椿伏线,根本无须追踪,也能查出我们的行踪,一有发现,便全力围攻。是这样的吗?
  可是山主智慧过人,早就洞悉了你们的阴谋,贵帮散布穿这附近的弟子,早由山主另行派人,悉数制住了。”
  瞎丐明宇白眼连眨,额上冷汗如雨下。
  那黑衣蒙面人向瞎丐看了一眼,嘿嘿冷笑着又道:“山主对于此事原极震怒,但体验你们是出于对魏帮主的一片忠心,只要你们今后认真办事,便可免予追究。贵帮那些被制弟子,都只须在背心轻轻一拍,便可复原,千万不要乱来,否则丧了性命,又要埋怨咱们心黑手辣了。”
  龙虎异丐魏晋忧急地道:“师弟速即回去,不可误事。”
  瞎丐明宇凄然道:“帮主!难道我们就这样由人摆布驱策下去么?……”
  龙虎异丐魏晋一阵激动,忽然大声道:“师弟,忍耐一时吧!武林中只要庐山沈家不倒,只要沈老前辈与我那元儿在,任何灾难都不会延续太久的……”
  沈元通听了这话,不禁热血沸腾,泪下如雨。
  那黑衣蒙面人嘿嘿一阵不屑的冷笑,将龙虎异丐魏晋的话头打断。
  瞎丐明宇呆了一呆,遂即道:“帮主请善自保重,小弟这就告辞。”
  语毕走出舱房,跳上原来的小船,含悲带愁而去。
  沈元通这时已相好新的藏身之处,移身飘到舵房后面,以适当角度向全船监视。
  龙虎异丐魏晋一身功力已废,折腾了半天,已是疲惫至极,进入僵舱未久,便自浑然入睡,发出了沉重的呼吸之声。
  沈元通想起龙虎异丐魏伯伯平日是何等英雄人物,如今竟落得如此惨况,受人挟制,生死不得,心中不由一阵裂痛。
  等了许久,这只大船仍未见有开动迹象,沈元通正自想不通之时,忽然湖边岸上,暴起一红一蓝二簇火光,直冲云汉,在数十丈高空,炸成万点火星,反罩下来,不久又归于沉寂。
  ——这显然是某种联络讯号。
  果然这时便听得那黑衣蒙面人道:“丐帮瞎丐已经离去,快放下小艇,我们也应走了。”
  他话声才落,后舱之中,立见那四个比较年青的黑衣蒙面人抬出一捆黑忽忽之物,向水中一甩,那捆东西落水自动鼓起,原来竟是一艘用油布制成的软筏。
  那年老为首的黑衣蒙面人首先跳下软筏,四个比较年青的也随着跳入。
  不久龙虎异丐魏晋亦由那担任守望之人扶出船舱,跳入筏中。一只小小软筏,满满挤了七人。
  油布软筏吃水虽深,却无下沉之虞,只见四只长桨挥处,水花飞溅,那软筏如怒矢一般,向湖岸射去。
  待软筏去远之后,沈元通走出舵房,搜查之下,发现这艘大船上业已空无一人。
  他兀立中舱,正自猜疑不定之际,忽有一股烟火之气,冲鼻而来。他反应极快,立即飞步上前,掀开一块船扳。船板下,浓烟起处,一蓬火花,正带着嗤嗤之声,迅速地向前舱移去。
  他见此情肜,立即明白是怎么回事,不由笑念道:“这样一艘豪华的船,竟以火药将它炸毁,真也舍得。”
  他本待弹熄那星星之火,将这艘大船保全下来,忽又觉得不对,如果这只大船没有按照他们的计划毁去,岂不引起他们的疑心,提高了他们的骛觉,也增加了自己蹑踪的麻烦?
  于是,他立即纵身出舱,跳落湖面,踏波而行,向软筏的去向赶去。
  他内功修为精深无比,略运神功,便可循声跟踪,无须与前面的人相距太近。
  这种循声跟踪的方法,虽然极耗真力,但他为了确保行藏的不致暴露,也就顾不得许多了。
  他之所以要这样谨慎,是有他的理由的,因为他要在神不知鬼不觉之下,摸清万洋山的一切措施设置,以证实他心中的设想——“万洋山主”就是“万家生佛”应成伦,而“万家生佛”应成伦,也就是那阴谋组织的主使者,他的杀父仇人。
  他知道,“万家生佛”应成伦已成了今日武林中的新偶像,要想将他入罪,或向他寻仇,如不先抓到确实的证据,一定不能便天下人信服,甚至会引起武林公愤。而这种搜取证据的行动,必须特别隐密,否则,对方一有警觉,事情就难办了。
  万洋山这个阴谋组织委实太不简单,但就解送龙虎异丐魏晋回山的这件事上,便透出无穷的诡秘。
  他们押解着龙虎异丐,不但一路上昼伏夜行,而且每晚上路之时,沈元通都发现押送之人,除了那年老蒙面人之外,其余四个蒙面汉子都已由新人接替,显见这些蒙面汉子亦属外围分子,只是奉命行事,分段负责,根本就不知被押解者为谁,目的地何在?
  沈元通发现了这种情形,越发暗佩那暗中主谋者的心机细密,心中也就更增加了几分戒意。
  如此五个蒙面人押解着龙虎异丐在前急急兼程,沈元通在后遥遥暗随,一路东南而行,走了三个夜晚,始进入山区。山区内警戒极严,几乎是五步一椿,十步一卡,即使狡如鼠狐,也难偷渡。
  幸好沈元通轻功之高绝,已入化境,身形展开,有如淡烟,借着林木隐蔽,仍能长驱直入,通行无阻。
  在这人烟绝迹的山区之中,又走了整整一天一夜。天亮之后,来到一排插天削壁之前。押解龙虎异丐的一行人,并未因削壁的横拒而停止行动,一直向削壁脚下走去。
  沈元通见了不禁感到奇怪,那知微一怔神之间,前面的人竟忽然失去了踪迹。
  他知道削壁下必有蹊跷,却不敢马上接近,唯恐误中对方诡谋,暴露行藏,功亏一篑。
  等了约有半盏热茶时间,见壁脚下没有丝毫动静,这才长身走出隐身树林,向削壁下纵去。
  削壁底下,矮树数丛,树丛发面,光滑的削壁俨然屹立,竟一些也看不出有甚么异状来。
  沈元通心中不服,神功暗运,日光如电,立即看出石壁上有一条缝隙。缝隙形作半环,细如发丝,如果不是沈元通功力深厚,目光如炬,又加是有心人,万难发现。
  毫无疑义,这里便是龙虎异丐和那几个蒙面人消失的所在了。
  沈元通满意地一笑,跨前两步,单掌运力,向隙痕环绕的那块门形石壁按去。不想一按之下,那块石壁竟然纹风未动。他不觉一怔,捏指一弹,发出闷沉之声,显见石壁其厚无比。
  接着,他又试按了几个可疑之处,依然无效。
  不得其门而入,他只有摇摇头,望壁兴叹。
  蓦地就在这时,他搭在壁上的手掌,忽然感到微微一颤,他一惊缩手,只见那块门形石壁竟在这一瞬之间,自动的陷进了一寸,并正不停地向内缩去。
  沈元通知道里面有人开门出来,连忙闪身飘出五丈,隐身在一丛矮树之后,双目精光熠熠,凝神监视。
  那石门退到适当的位置,一声轻响,突然隐没不见,现出一个岩洞,随着岩洞的出现,便见三个黑衣蒙面人走了出来。
  三个蒙面人走到洞口同时停步,一字横立,当中的一个蒙面人扬声发话道:“武陵别府总管,这厢恭请少年侠士,入洞待茶!”
  沈元通闻言骇然一震,想不出自己在何时何地露了形迹。
  他年纪虽轻,这时却显出他镇静的工夫来,他静伏原处不动,想先证实那黑衣蒙面人所招呼的是不是他。
  那黑衣蒙面人等了半晌不见有人回应,轻咦一声,右手一挥,右边那个黑衣蒙面人立即退回洞去,迅即又走了出来,先向中立的蒙面人点点头,接着又抬手向沈元通藏身之处一指。
  敢情洞口附近每一寸土地底下,都有消息与洞内相通,任何地方受了惊动,都可由洞内查察出来。
  沈元通万万没有想到,在最后的一刻,败露了行藏。但这时已只有豁将出去,也不待那当中的蒙面人再次开口,立即一声长笑,站起身来,道:“小生误入宝山,惊动高人,深为歉然。恭请未敢克当,如蒙允予入洞参观,感无涯矣。”
  口中说着,脚下缩尺成寸,一闪便到了三个蒙面人面前。
  三个蒙面人没有想到沈元通身法如此之快,一惊之下,都不禁猛退一步。
  沈元通露了这一手,三个蒙面人再也不敢怠忽,一起收起狂态,正正经经地侧身肃客。
  沈元通毫无所惧,昂然举步,向洞门内走去。
  沈元通从容前行,三个蒙面人并排跟随于后,入洞未及一丈,只觉身后一暗,察地一声轻响,洞门已经关闭。
  他再是艺高胆大,这时也不由得警惕之心大起,默运神功,护住全身,双目神光熠熠,不住地扫视着四周的动静。
  但见此时行走于一条极长的甬道之中,两边石壁晌,牛烛高烧,甬道顶上,到处都是石钟乳的断痕,前方甬道末端,透入天光,显见这条甬道,乃是由一条天然的穿山岩洞改建而成。
  走了约莫二盏热茶时间,便走完甬道,进入一座山谷之内。
  这座山谷,形势天成,广约百十丈,削壁陡立环抱,完整隔绝,处身其中,有如坐井观天。
  四周石壁下,除了八个较大的洞口而外,另有门户数百,显然都是谷中人的居室。
  且放眼谷中,通道纵横,一片苍翠,气候亦较外界暖和得多。
  三位黑衣蒙面人,领着沈元通,走进谷地中央的一座红墙绿瓦的精舍,宾主分别落座,未待招呼,立有一个十二三岁的清秀小童奉上香茗。
  沈元通接茶在手,一股清香直透鼻端,引得他渴念大动,这是他从未有过的现象,不禁心神一凛,惕意暗生。
  他丝毫不动神色,极其自然的举杯饮了一口,随即放下茶杯,脸现轻笑,静待对方开口说话。
  主位上那个似是为首的蒙面黑衣人见沈元通饮过香茗,目中透出一抹满意之色,含笑开腔道:“少侠武功绝世,不知是那位高人门下?”
  沈元通知道他是明知故问,也就一笑答道:“小生沈元通,武林未进,特来候教。”
  那蒙面人哈哈一笑,道:“原来是庐山沈少侠光临,真是失敬了。”
  话音一顿,接着又道:“沈少侠知道武陵别府是什么地方么?”
  沈元通有心多求了解,闻言忙道:“小生初履江湖,见闻浅陋,敢请见告。”
  那黑衣蒙面人得意地一笑道:“武陵别府是万洋山主屯驻属下的所在,沈少侠既蒙莅临,便是一家之人,老朽连佑三、牛辉、马耀等,理应以真面目相见……”
  语毕揭去面上黑巾,现出一个年约七八十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