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悬疑电子书 > 空剑峰 >

第11节

空剑峰-第11节

小说: 空剑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悲剧的开端就是这样。

  他俩怎么了?我们可以猜猜看。事情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证据。小姐身旁躺着一个受伤的、无法活动的男人,她把这人打伤了,能不把他抓住吗?两分钟后他将被带走。

  如果他就是杀死过发尔的凶手,她一定会把他交出。然而,在简短的交谈中,她了解到,那是她的叔父日斯菲尔先生,反抗自卫造成的结果。她没有怀疑这点。她该做点什么呢?此时谁也看不见他们俩。佣人维克朵把住小门,阿贝耳正在客厅的窗口观望,谁也看不见他俩。她会把这个被她打中的男人交出来吗?

  女人生性具有的、无法抑制的爱怜之心,油然出现。为了替他止血,她拿出自己的手帕,替他包扎好伤口。然后,她拿着亚森·罗平给她的钥匙,打开小教堂的门。在姑娘搀扶下,亚森·罗平进了小教堂。她关上门就走开了。这时阿贝耳也来了。

  如果当时或者过几分钟就检查小教堂,不给亚森·罗平喘息的机会,他就掀不起石板,下台阶进入暗室。他一定会被抓住。可是,过了十个小时,大家才进行这项调查工作,而且又相当草率,就这样,亚森·罗平得救了。是谁救了他?就是那位差点把他打死的人。

  打那以后,不管蕾梦蒂小姐是怎么想的,她成了亚森·罗平的救护人。她想不干不行,把他交出也不行。她不能不接着干下去,不然病人就会死在她安置的地下室里。

  她没有停止自己的工作……。照此看,出于女人的天性,她把这项工作当成了她的义务。她做这件事并不难,办法很多,也可以对付任何意外发生的事。她向预审法官描述了亚森·罗平不真实的体貌特征(大家还没有忘记两位小姐对亚森·罗平身材的不同描述吧)。很明显,是她找了不少我不清楚的根据,想到了亚森·罗平的部下(就是那个伪装成司机的人),告诉那个同伙,赶快请医生给亚森·罗平动手术。可以断定,也是她换走了司机用的鸭舌帽,写了一封对她指名道姓的恐吓信。照此推断,谁还会怀疑她呢?

  正当我准备向预审法官谈谈我的想法时,她忽然扬言,出事的前一天,在小树林里见过我。此事引起费叶尔先生对我的猜疑,我便不好再说什么了。是的,这种做法是冒险的,它引起我的关注,让我开始思考她胡说的目的。这种做法很有用,为了拖延时间,不让我说话。她在40天里,给亚森·罗平送过食品和药物。有人问过督威尔药剂师,他出据了为营梦蒂小姐开过的药方。她照料病人,给他换药,直到使他痊愈。

  上面谈到两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已经解决,并且说明了悲剧发生的过程。亚森·罗平在城堡内,获得了不可缺少的帮助,这使他没有暴露,而且死里逃生。

  他没有死,还活着。这是我要说的第二个问题,它与安卜吕美西发生的第二个惨案有关。亚森·罗平还活着,而且逍遥自在,又以头头的身份回到同伙那里。他和从前一样强硬,而且拚死奋战,他的抗拒使我不断陷入困境,目的是使司法部门和人们相信他已不在人世。

  有必要在此强调一点,营梦蒂小姐长得非常漂亮。她被劫后,报纸上登出的照片,样子并不美,也不完整。以后,事情发展了。4O天里,亚森·罗平结识了这位漂亮的少女。她不在时,他很想看见她;她露面时,他为她着迷;她靠在他的身边,他嗅着她身上的气味;亚森·罗平喜欢上了料理他的护士。感激之情变成了爱情,欣赏变成了恋情。她救了他的命,成了他的恩人,也使他在寂寞中得到快乐和安慰。

  他把她当做光明、希望、未来的生命。

  他敬重她,没有村用她的真诚,没有让她去给他的同伙干事。当时那些人行动迟疑不决。他喜欢她,他的顾虑慢慢地消失了。蕾梦蒂小姐当时并没有被他的爱情所打动。以后,随着伤势渐好,他们之间的接触日见减少。他知道伤好以后,总有一天会离开她,为此他痛苦极了。

  他决定采取冒然行动。6月6号,礼拜六,他离开地下室,计划行动。在同伙的协助下,他绑走了这位小姐。事情并未就此了结。这次行动不能露出破绽,也不能让人进行调查、猜测和期待。要让人们以为,蕾梦蒂小姐已经死了。紧跟着出现一起谋杀案。调查人找到了确凿无疑的证据,这是他跟同伙早就策划好的,好像是为他们的头头报仇。这件事干得多么巧妙,有了这件事,可以让人相信

  小姐确实死了。

  仅仅让人知道还不行,还必须让人确信无疑。亚森·罗平知道我会参与,会找到小教堂的地下暗室,弄清他所耍的小把戏。如果地下室什么也没有,他的计划就会付之东流。

  果然,地下暗室有死人。

  同理,当海水涨潮时,小姐的尸首就被冲上岸来,从而让人确定她死了。

  还有什么难题没有解决吗?两道难关不都闯过去了吗?对其他人而言,可能是这样,但亚森·罗平除外。

  正像他所想的那样,我猜到了小教堂里有暗室,而且找到了那里的暗室。当我下到亚森·罗平藏身之处时,他的确已经死在那里了!

  那些认为亚森·罗平已经死了的人,都被他蒙骗了。

  凭我的直觉、推理,我始终没有相信这点。接着,他耍的把戏被我戳破,所有的阴谋就完蛋了。当时我就想,铁镐敲动的那块大石头,怎么会在那个位置上,只要稍稍用力,大石头就会落下,并且正好砸烂假亚森·罗平的脑袋,从而让人无法弄清死者的身份。

  事情很巧,刚过半小时,外面便传来在迪厄埔海边的崖石上,有人找到了营梦蒂小姐的尸首,不上。说是一具替身更为准确。根据只是她手腕上戴的一只金手镯。

  死者面目全非根本无法辨认。上面是我的回忆和认识。前几天,我在迪厄埔《了望》报上看到一则新闻:在美国,有对年轻夫妻,在昂凡耳牟停留时,服毒自杀了。就在那天晚上,死者的尸体不见了。我赶到昂凡耳牟查询,有关尸体失踪的说法,都不太准确。死者的几个亲属验尸后,领走了尸体。那些所谓的“亲属”,可以断定就是亚森·罗平一伙。

  因此,证据确凿。由此可知,亚森·罗平之所以要制造蕾梦蒂小姐被杀案,让人们确信她已经死了,完全出于对她的爱,但他不想让人知道这一点。他想做到这一点,便使出浑身解数,想方设法偷走那两具尸体,用它们来假冒自己和营梦蒂小姐被杀,掩盖事实真相。他可以松下心了,因为不会再有人猜疑他。

  真的没人怀疑吗?有……就是三个想逮捕他的人;在适当的时候,这三个人会提出质疑。一个是贾尼麻,另一个是正在渡海的福尔摩斯,还有本人。

  为了打败这几个人,他制造了三起事件。劫持贾尼麻,绑架福尔摩斯,他叫勃雷杜捅了我一刀。

  剩下一个问题,至今尚未找到答案。为什么亚森·罗平竭力想把“空剑峰”纸条弄走?其实就算他弄走了,也抹不掉在我脑海里印上的五行字。究竟为什么?他是不是怕我通过纸条或上面的记号,找到其它线索?

  以上是安卜吕美西惨案的真相。我再强调一下,以上案情的分析,带有一定程度的假设,这些假设在我独立调查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假如我们只期待证据,等待事情发展,最后再去戳穿亚森·罗平,那么,就会出现这种情形:或者就这样等待下去,或者让亚森·罗平制造出事实,给我们一个根本相反的结果。

  勃脱莱由于父亲遭到不幸,虽然心思很乱,使亚森·罗平气焰暂时嚣张,不过他并没有屈服。大家盼望他讲话,他终究开口了。他公布的事实既怪异又可信,议论既有很强的说服力,又那么合乎情理,叫人无法再对事件作出其它解释。

  文章公布的当天晚上,各家报纸登出勃脱莱父亲被劫持的消息。下午三点钟,勃脱莱收到塞耳堡发来的电报,知道了这个情况。 



本e书由老羊皮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书作者所有                     
   

   
 第五章 跟踪追击 



  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勃脱莱茫然失措。文章发表之前,他已作好了各种防范工作,他认为父亲不会被劫持。塞耳堡的朋友们受托保护他的父亲,为了防止意外发生,从不让他单独外出活动,就连收到的信件,也先由他们检查,所以,他不可能发生危险。

  会不会因为他在对敌斗争中情绪太冲动,防范不周?还是亚森·罗平为了争抢时间,故意制造声势,吓唬对方?不管怎么说,这种打击实在叫人受不了。晚上,勃脱莱悲伤过度,他一心想出走,去寻找行动机会,看看究竟怎么回事。临行前,他给塞耳堡的朋友发了封电报。八点钟,他在圣·拉乍耳下了火车,等了几分钟,又乘上另一列快车。

  一个小时之后,他下了车,在站台上买了一份晚报,随便翻阅时,发现上面有一篇奇怪的公开信。这封信,是亚森·罗平借用报纸,针对他上午发表的文章所做的答复。

  社长先生:

  我根本就不认为,一个极普通的人,在昌盛时代无声无息的人,能在这个衰落的年代,为社会增光添彩。要是没有触犯社会公德的私情公开出来,人们的不良兴趣也就不会越轨。假如连个人的隐私都要遭到站污,那么,又如何去维护公民的权利呢?

  有人会说这是尊重事实,但对我来说,不过是为自己开脱责任,寻找一个借口罢了。如今个人稳私已被公开,我也可以直接了当地发表自白了。

  毫无疑问,蕾梦蒂小姐没有死,我很喜欢她,没有她的爱,我去烦恼和悲伤。

  不错,面对那个小人物勃脱莱,我不能不说,他那非凡的调查才能实在令我佩服。

  我们的见解没有差异。谜被他解开了,事情该了结了吧?

  我的内心遭到了极大创伤,精神上受到了严重折磨。我在此强烈要求,不要再居民心不良地公开我珍贵的感情和诚挚的心愿。为了得到蕾梦蒂小姐的爱情,为了让她忘却受其叔父和苏珊小姐的欺负,摆脱琐事的围拢,脱离不幸的生活,为什么以前我从不提它,因为我不想无事生非。我需要安宁。蕾梦蒂小姐也会忘掉那段屈辱的日子。她对生活充满理想。不论世界上有多么美丽的首饰,多么难得的珠宝,凡是她喜爱的,我都会为她找到,跪下来奉献给她。她将享受幸福,也会把爱给我。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再次重申,我需要安宁。所以,为了和平,我向我的对手伸出了橄榄枝,同时依旧耐心地忠告他们,假如他们不理睬我,那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再谈谈哈灵敦先生。他是个非凡的年轻人,美国巨富昂库莱的秘书。巨富吩咐他去欧洲收集那些可以找到的古代艺术杰作。他注定没有好运气,遇上了我的好友弗德列科思,也就是我本人。他得到了不真实的消息,是说有个叫日斯菲尔先生的人,打算出售四张卢兵思的油画,但必须用复制品交换,而且,对外不能透露这宗买卖。我的好友弗德列科思(我本人),还促使日斯菲尔先生下决心把小教堂卖掉。

  弗德列科思很诚心,哈灵敦先生很直爽,双方交易顺利完成。卢兵思的油画和小教堂的石雕,最终按照要求运抵目的地。哈灵敦先生却因此被关进牢房。

  眼下,应该把这位美国人放出来了。他是一个被人欺骗的小角色。该受指责的是那个巨富昂库莱,由于他担心对自己不利,秘书被抓走之后,他一直没有表示异议。另外,我还要向我的好友弗德列科思即本人贺喜。由于在他事先从那个让人鄙视的昂库莱先生手里得到了五十万法郎,因此社会公德得到了维护。

  尊敬的社长先生,实在对不起,我的话太多了,向您致以诚挚的敬意。

  亚森·罗平

  这封信很有份量,勃脱莱要像研究空剑峰密码那样,认真对待这封信。他很明白,一个正确的道理,如果没有必要,亚森·罗平不可能无缘无故向报社写信。随着事态的发展,迟早有一天,其中的缘故必定会亮出来的。他如何能让这封令人瞩目的信发表呢?他的用意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驱使他讲述自己的遭遇,坦白自己的爱情呢?现在去追究这个问题,还是应当探究他为哈灵敦先生开脱?或是应当细心挖掘信中的内在含意,找出他的险恶用心?

  小伙子坐在包厢里,几小时一声不吭,越想心里越不安。这信使他困惑不解,似乎是冲他写的,有意把他引入歧路。对手就在面前,却不直截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