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古代电子书 > 元秀公主 作者:繁朵(纵横2012.8.1完结) >

第26节

元秀公主 作者:繁朵(纵横2012.8.1完结)-第26节

小说: 元秀公主 作者:繁朵(纵横2012.8.1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街买艺,也不肯如此……嗯,如此便宜行事!千里迢迢带着唯一的弟子远来长安,却差点连自己都埋下来!这种不知变通的愚蠢脑袋活该他被老夫算计!你再看看他教导出来的可意徒弟!那燕九怀在长安市井也算颇有名气,说的好听,什么探丸郎翘楚、赤丸魁首……混了这么多年,还不是市井之徒!”

“叔父今日提起师父来满腹怨气,可是朝中有什么难事?”杜拂日未理会他的牢骚,淡然一笑,直截了当的问道。

杜青棠果然住了嘴,半晌才叹了口气:“韦造不听劝说,今日就要上奏请丰淳小儿将元秀公主许与贺夷简!”

“尝闻元秀公主乃圣人胞妹,圣人爱之怜之远逾众主,而如今藩镇割据各地使君日益骄横,犹以河北三镇为最,就算是真正的金枝玉叶下降,也未必会得礼遇,圣人自是舍不得。”杜拂日了然的点了点头,他虽然未曾出仕,也未下场考取功名,受杜青棠影响,对朝堂中事却也不陌生,此刻自然接得上话。

“丰淳小儿原本为君的资质气度就远不及宪宗皇帝!”杜青棠语气轻蔑,“何况他登基时才多大?现在才几年?毫无一国之君当断则断的气度!韦造偏偏一心一意要扶持他成为明君……啧啧,幸亏他才登基就把老夫赶下台,否则做他的宰相,老夫迟早会被他累死!不累死,也会被气死——若是换了宪宗皇帝还在世,根本不用臣下进言,就会设法促成此事,然后借机离间河北三镇,使其自顾不暇,同时腾出手来,挨个收拾其余的那些最不听话的藩镇……如今藩镇虽多,但再无三镇如河北般世代通婚交好,犹如一国,使长安无从下手!这般天上掉下来般的机遇,身为天子,丰淳小儿自己不长眼睛看不出来,臣下进言,他却还要囿于兄妹之情不肯纳谏!宪宗皇帝泉下有知,也会被如此不肖子孙气得吐血!”

杜青棠显然对此事心怀恚怒,一口一个丰淳小儿,破口大骂,毫无尊敬之意。

“叔父劝说韦相无果,难道不会想其他办法?”杜拂日神色淡然,显是早就习惯了杜青棠在家中的口出狂言,摇头道,“我却不信。”

不提此事还好,一提此事杜青棠便悻悻道:“前几日托了燕家小儿,那小儿倒也不愧是市井之中长大,昨日元秀公主车驾才出宫廷就被他得到消息,自平津长公主府邸出来后就被燕家小儿引到了崇义坊,见倒是见到了,可这位贵主虽然是昭贤太后养大的,鈒镂王家的风范却连半分都未学到!”

他忿忿然:“老夫不过见燕家小儿调戏她跟着调笑了几句,贵主居然砸了老夫特意带过去的全套秘色茶具,还让老夫在那里换了身衣裳……对了,观棋这个月的例钱你不必给他,昨日眼见主人危难非但束手旁观,居然还当着贵主主仆的面说老夫是自找的!真是岂有此理!老夫养这样的管家……难道是专门丢自己脸的吗?”

杜拂日浑然不受他罗嗦影响,提醒他说正题:“叔父与元秀公主谈得如何?”

“唉,李家的女儿是怎么养大的还用说么?锦绣堆里养出来的金枝玉叶,一个比一个娇贵却半点不思为国尽忠!”杜青棠更加失望,“河北三镇虽然尾大不掉,但这百年来换来换去,也脱不出我汉室中人之手,那贺夷简与你同岁,听说长得也算相貌堂堂,又是贺之方独生爱子,不需要像贺之方一样杀兄戮弟就可顺利继承魏博节度使之位,如此人才有哪一点配不上贵主?说起来两人还见过一面,偏偏贵主不愿意!”

“贵主是这么说的?可有说缘故?”

杜青棠哼了一声:“她若同意昨晚回宫后就该去寻丰淳小儿主动请缨,韦造也不至于到现在都没到,必定是因为所奏内容激怒丰淳,如今正在紫宸殿上跪谏!”

他长叹,“这招对付如太宗皇帝之流或许觑准了机会还有用,可如今御座上的那位……”

杜青棠了然的摇着头:“不过是平白受一回羞辱罢了!”


元秀公主
正文 第四十二章 赐婚
'更新时间' 2012…03…21 21:48:07 '字数' 2272

“五哥!”

韦造到底还是被拖出了殿,丰淳帝怒不可遏的捏断了御案上的朱笔,面色冷厉,气氛一时间僵住,因元秀就在旁边,鱼烃连给她使眼色让她先走都不敢,只好心里不住祈祷丰淳莫要迁怒于她。

静了片刻,元秀张口叫了丰淳一声,丰淳的脸色,却渐渐缓和下来,疲乏道:“你怎么忽然过来了?”

“我……”元秀张了张嘴,丰淳却误会了她的意思:“上回甘露殿是我心急了点,你既然已经回来就不用放在心上,当天我另有事情还没来得及与你说……鱼烃!”

鱼烃原本正在暗暗抹汗,乍听丰淳叫自己的名字,忙肃然道:“奴在!”

“午膳与阿家一起用。”丰淳吩咐道,“添几道阿家爱吃的。”瞥了眼元秀,丰淳眼中却露出一丝戏谑来,“多备荤腥,莫像观中一样全是清淡素食!”元秀出宫回宫都没有特意派人告诉他,不过丰淳显然对她这段时间的经历了如指掌。

采蓝、采绿都跟着松了口气,知道丰淳并不怪罪元秀方才未听他的话返回珠镜殿去了,然而见元秀还要说话,采蓝忙拉一拉她衣襟,元秀见鱼安源已经机灵的递上一支饱蘸朱砂的新笔,究竟敛了任性,没有继续盘问韦造之事,欠身道:“那我先回珠镜殿去,一会再过来陪五哥用膳。”

“嗯。”丰淳点了点头,他手边还堆着一摞折子,随手取了一本,似想起了什么,“蛮儿在你那里?”

“我回去正是要打发她去七姐那里。”元秀道。

“不用,她若是想跟来就叫她跟来。”丰淳漫不经心道,“大姐府上的事情闹得够了,也该有个结果了。”

元秀吃了一惊:“大姐似乎不想蛮儿知道!”

“那么她就不该为了一个娈童扫了驸马的颜面!”丰淳冷笑,元秀顿时语塞,底气不足道:“可是我当初答应大姐……”

丰淳淡淡道:“你就说是我召蛮儿见驾的!”

等元秀郁闷的离开,丰淳立刻丢下手中批到一半的折子,森然笑道:“韦造、卢确?一个吏部尚书加中书门下平章事,一个门下侍郎……今春关中雨水不足春耕困难、山南盗匪层出不穷、国库空虚……一件件正事皆视而不见,劝说朕下降公主安抚河北倒是一个比一个勤快!莫非我李家的金枝玉叶千宠万爱之中养出来就是专门用来和亲的么!”

“大家息怒!”鱼烃亲手端上类冰白瓷绘迎春茶碗,里面新沏的茗香袅袅,正是贡品蒙山紫笋,丰淳接过呷了一口,冷笑道:“平津的事,长安如今可是已经满城风雨?”

“回大家,奴照大家吩咐,使人假托公主府中旧仆,在全城诸坊之中议论此事,市井中又有人自行添油加醋,如今长公主为娈童仙奴扫驸马韦坦颜面之事,已经沸沸扬扬……”鱼烃小心的瞥了眼丰淳脸色,迟疑道,“只是……”

丰淳哼道:“只是什么?”

“只是,大家今日邀阿家同用午膳,不是正要与阿家提起驸马之事么?如今长公主闺誉败坏,固然让韦家、卢家都面上无光,可谣言汹汹,也已经影响到了宫里未下降的阿家……”

“所以朕要召蛮儿来见驾。”丰淳眼中闪过一丝冷色,“那日陪元秀出宫的侍卫来报贺夷简在东市阻拦车驾追问元秀身份,朕就知道会有人支持如他所愿……原本以为这时候让平津府中传出之事闹大,可以将此事盖过,若那贺夷简当真打探到了元秀身份,也将因此却步求娶之意,却没想到贺夷简没来,朕的肱骨之臣,曾为朕之师的韦相居然也……”

他重重冷哼了一声,吩咐道:“记下来,平津长公主妇德有亏,不事舅姑,不尊驸马,为一己之私而失皇家体统……着降为公主!另赐其夫韦坦金帛若干以示安慰,再给那个什么仙奴一杯鸩酒!”

鱼烃忙走到一旁另一张案前,奋笔疾书,将他所言一一记下,却听丰淳又吩咐道:“另外朕记得,那卢确的长孙似乎与蛮儿年岁相仿?”

“承仪郡主年十二,卢侍郎之长孙卢却敌年十一,相差不到半岁。”鱼烃心下一惊,已经明白了丰淳的意思。

丰淳满意点头:“年岁仿佛又是亲眷,亲上加亲,再好不过!既然如此巧合,那就记下来,过几日寻个机会给他们赐婚,毕竟平津是朕的长姐,又早已开府别居,这种涉及后院之事,朕也不好过多干涉,但卢确是其外祖父,相信为了卢却敌,卢确也会对未来孙媳周围的品行多多关心关心的——毕竟是朕的姐姐,虽然这回她闹得太不像话,削了先帝亲封的长公主,好歹也要给她些安慰嘛!”说着,年轻的帝王冷冷一笑,吐了口气,这才低头重新批了下去。

“奴记下了!”鱼烃暗自心惊,承仪郡主郑蛮儿,长安谁不知道她是平津长公主的掌上明珠,是出了名的又刁蛮又难缠,偏生她身份放在那里,想不理都不行。如今郑蛮儿才十二岁,许多人家就已经开始提防着自己儿子被长公主看中,以至于被迫娶她了。

而卢家是五姓七望之一,所谓范阳名族,涿郡高楣。卢确身为家主,掌专经堂,其女即是宪宗已故的卢丽妃、平津长公主的生母,他的长孙卢却敌,乃是整个卢家第三代最出彩的子弟,据说三岁能诵诗、五岁成句,八岁即得卢确亲口称赞文采斐然四字!被卢确殷切冀望,许为卢家俊才。别说是如此人物,当年平津长公主及笄之岁,卢家何尝是没有年纪相仿足以尚公主的子弟?

全因梦唐公主生活奢靡放纵,而平津长公主少年时品性就可见其端,卢确为家族和睦故再三请求,卢丽妃才劝说先帝选择了郑敛。足见卢家虽然有金枝玉叶的外甥女,却是半点都不想做帝婿的。

如今丰淳却在平津长公主府谣言沸沸之时,先降平津为公主,复下旨赐婚郑蛮儿与卢却敌,这分明就是报复卢确赞同将元秀公主下降魏博节度使之子贺夷简!鱼烃暗自吞了口寒气。

你们想要我将最疼爱的妹妹作为筹码嫁去河北?别忘记你们子孙的婚姻,未尝不是也捏在朕的手里!

御案后,丰淳一边飞快的批改着案头堆积的奏折,一边满怀恶意的想到,尤其平津长公主这些年来行事张扬,固然是因为她是先帝长女,也与她的外家是卢家不无关系,不过外甥女和嫡长孙比起来,究竟哪个更重要?

丰淳含笑将批完的奏章小心的放到一旁,不使未干的朱砂沾到其他地方,他相信卢确还不至于太糊涂!

至于韦家嘛……


元秀公主
正文 第四十三章 和离
'更新时间' 2012…03…21 23:15:31 '字数' 2989

郑蛮儿身穿茶黄色对鸟菱纹绮绣罗衫,一条丁香色藕丝裙直束到腋下,头上挽着垂练双髻,腕上系着一对银铃,随行动叮当作响,清脆悦耳。在她手里,还抱着一只浅色虎皮花纹的猞猁,不时伸出粉嫩的舌头舔着嘴,蹦蹦跳跳的跟在元秀身后进入紫宸殿的偏殿,笑嘻嘻的行了个家礼,叫道:“五舅舅!”

丰淳换了一件八成新的联珠野珠头纹锦袍,摘了软幞,露出里面束发锦带,面色已经恢复如常,看起来比实际年纪要略年轻些,含笑应道:“隔了些时候不见,蛮儿似乎又长高了许多?”

他自己有三子而无一女,原本对宗室中的小郡主小县主也确实宽容些,只是郑蛮儿年岁比元秀也少不了多少,比起徐王和利阳公主来还要大点,平时又和丰淳见的不多,所以丰淳其实也记不得上回看到她时多高了,只不过随口一说。

然而郑蛮儿听了却大喜看向元秀道:“九姨,我就说将裙子系高一些,五舅舅定然觉得我又长高了一截,是也不是?”

“你本来比起上回见你五舅舅也是长高了。”元秀此刻穿的却是联珠花树对鹿纹锦裁的胡服,腰间束着栗色蹀躞带,显得轻盈利落,丰淳看到便奇道:“怎么换上胡服了?”

元秀懊恼道:“刚才穿的宫装才要出门时却被昨日挑的猞猁抓出了丝,想想还是胡服方便些。”

丰淳见不是大事,便点了点头,吩咐鱼烃:“传膳。”

郑蛮儿在最下首跪坐下来,乌黑的眼睛看了看元秀又看了看丰淳,突兀道:“五舅舅你还生九姨的气么?”

“……”元秀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丰淳瞥她一眼,含笑问郑蛮儿:“蛮儿今日前来莫非是要为了替你九姨赔罪?”

郑蛮儿认真点了点头:“蛮儿不知道九姨怎的惹了五舅舅不高兴,只望五舅舅念在九姨和蛮儿都在那只能食素的清忘观待了这么久的份上,莫要再生气好么?”

这回丰淳是真心笑出了声,看着元秀道:“哦?九妹和蛮儿这半个月竟过得如此清苦?”

“清忘观中清净怡然,三姑和蔼可亲,我住着觉得不错,若不是蛮儿吵着要回来,七姐又亲自去了,我才不想这么快回来!”元秀强撑着不肯承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