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古代电子书 > 元秀公主 作者:繁朵(纵横2012.8.1完结) >

第174节

元秀公主 作者:繁朵(纵横2012.8.1完结)-第174节

小说: 元秀公主 作者:繁朵(纵横2012.8.1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因如此,渠国公便不得不多划些产业给这个李合,免得在八姐面前失了面子,丢了渠国公府的脸,也是丢了赵郡李氏的脸。”元秀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行啦,这些儿小事没什么可听的,你只管告诉本宫这李合为人品性如何罢?”

“去渠国公府宣旨的差使是邱逢祥干的,老奴虽然打探了些那位郎君的为人,但却未见过人,只晓得去李子反甚远,但究竟是望族子弟,又是嫡出之子,想来便是有些骄纵,但在金枝玉叶面前总是知礼的。”东平公主生母早故——她的生母魏才人在世的时候也不怎么得宠,因此在宪宗诸多子女里时常都是被遗忘的那一个,魏才人因不得宠,早早就郁郁而终,东平公主在宫里便一向属于失势的一个,鱼烃却是先为文华太后内侍,后来又跟着丰淳,从东宫到紫宸殿——对这么一位公主,还真不是太放在眼里,尤其东平公主为驸马人选犹豫了这么久,最后却选了一个怎么看都不会入选的李合,难免有畏惧丰淳与元秀之意,丰淳心中多少有些恼怒,这恼怒让鱼烃觑在了眼里,这会自然而然也带了出来。

元秀知道他是有意提醒,微微一哂,道:“八姐虽然性情比七姐柔顺,却也不是没主意的人,她既然选了这李合想来是有些特别之处的。”

“阿家说的是,老奴想东平公主到底是帝女,眼光总不差的。”鱼烃恭维了一句,正琢磨着元秀的意思是不是顺势抬一抬那李合的名声,也免得外人议论宫中委屈了东平,却听前面一人笑嘻嘻的迎了上来甜甜道:“阿家来了?大家已经等候多时!”殷勤的问候了元秀,这才迎着鱼烃亲亲热热的叫了一声鱼监,鱼烃笑眯眯的应了,只是元秀却似笑非笑瞥了眼那年轻内侍,也不理他,直接进了殿去。

那内侍见元秀未曾理睬自己,微微一怔,但随即又殷勤道:“大家这会不在正殿,却是在东面阁子里等着阿家呢。”

紫宸殿虽然是梦唐历代帝王所居之处,但元秀也是来过几回的,也不必他跟上来引路,就径自向东边阁子走去,到了阁子前,便见里面点着灯火,门口侍卫见是元秀公主,忙行了礼,打开了阁门让她进去,只见迎面先是一张落地紫檀木雕太平有象的底座驮了八折绘连绵山河的屏风,意喻着江山太平,转过了屏风,便见丰淳穿着家常袍服,坐在了上首,面前小几上放着瓜果冻饮,里面放了两个冰盆,煞是凉爽,阁子里只有鱼安源一个侍奉,见到元秀进来赶紧行礼。

元秀摆手免了他,向丰淳行了个家礼,丰淳让她在下首备好的席上坐了,看了眼采蓝采绿,两人忙识趣的退了出去,鱼安源也退下,只剩鱼烃在旁伺候着,丰淳这才有些哭笑不得的问元秀:“你与与五嫂斗气都两日了,怎的还不消除?”

“五哥从前也不大喜欢皇后,每回我劝你莫要总是去赵氏那儿,五哥总不以为然,怎么如今就忽然与皇后好得这样蜜里调油一般了?”元秀撇了撇嘴角反驳道。

“从前我与子节相敬如冰时你在旁边急着,如今我与子节好了你又不高兴。”丰淳哑然失笑,“这做兄长的可也太难了些。”

元秀哼道:“如今朝野上下都知道帝后和谐,五哥成日里与皇后好得极了,连带着看臣妹也是不顺眼了,自然就觉得做兄长难了。”

“九娘这样说来,是怕帝后和谐了便对你疏远了么?”丰淳见她这半赌气的模样微微摇头,“子节虽然好,但你是我唯一亲妹,那是任谁都不能比的。”

元秀忍不住道:“五哥究竟为了什么对皇后态度转变这样大?”

“不过是想通了些旧事。”丰淳不欲多言,含糊道,“从前六宫之权也不是不在她手里,如今不过多在蓬莱殿住了几回罢了,究竟储君还是出自中宫的好。”

元秀皱了皱眉,这番话虽然是她意料之中甚至早先也是支持的,但若传了出去……她抿了一抿嘴,道:“我今儿来寻五哥是有几件事要说——郑美人小产的事情这会我还没查清楚。”

丰淳听得小产二字微微皱了下眉,见阁子里如今只有鱼烃一人低眉顺眼的添着酒菜,便直言道:“从前因先帝孝期,宫里没有进新人时,从来没有出过这样的事情,就是在东宫时,我并不算宠爱曹氏,鑫郎究竟也长这么大了,赵氏小产也是新人进宫后的事情,早先看着那五个人都还不错,但现在看来貌美心慈这句话倒有些可笑了,这件事情你查是要查清楚的,只是知道了是谁不要张扬,来告诉了我再计较。”

元秀知道他这么说是怕自己年少气盛,两个妃子小产的也是自己的亲侄儿,若是查到了结果贸然嚷出来,打草惊蛇不说,丰淳已经将怀疑的目标放在了那五个新人身上,这五人都是世家大族出身,到底也是得罪了一家。她心下有些儿不快,淡淡的道:“五哥,且容我多嘴一句——新人都是望族之女,原本宫里的老人,除了皇后,似乎都是小门小户的人家吧?”

她话中之意很是清楚,丰淳皱了下眉,摇头苦笑道:“罢了,明儿我叫子节私下里去给你陪个不是罢……”

元秀心头一阵郁闷,她忽然发现自己当初为王氏说了太多好话如今竟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只是丰淳既然已经认定了自己是在因迁怒而怀疑皇后,如今再说也没意思了,她只得勉强继续说下一件事:“我想问五哥一件旧事——当年咱们母后甍逝,先帝为此赦了郭家年纪最小的舅父……那位舅父如今可是在太原?”

在她想象里,郭家好歹也是在长安显赫多年的,郭十五郎又是郭守膝下的嫡幼子,听穆望子话里话外的意思,郭家没出事前,原也是个整日里走马斗犬的纨绔子弟,长安城里认识他的人决计不会太少,何况郭家出事时郭十五郎也已经十七岁了,已经长成,就是后来有所改变想必也变不到哪里去,虽然照着穆望子的说法,郭十五郎与丰淳联系密切,但这么一个人留在长安即使住的隐蔽,时间长了总有被认出来的时候,想来应该是一直在太原坐镇的。

只是丰淳听了她的话,手中酒盏竟有些不稳,还是旁边鱼烃托了一把才扶住,他也无心就饮,放下了酒盏沉声道:“你为何忽然问起了他来?”

元秀微微吃惊,丰淳说的是他——虽然如今他是天子了,可照穆望子说的,郭十五对丰淳帮助极大,又是两人的长辈,私下里总也该叫一声舅父吧?

“是穆望子告诉你的,还是杜青棠?”丰淳目光如电,低声厉喝!

元秀在长安的行动自然是瞒不过丰淳去,她对丰淳知道自己的行踪也不例外,只是蹙眉问:“这位十五舅与五哥你……”

“十五舅?”丰淳目中厉色渐敛,取而代之的是极为复杂的情绪,他轻叹了一声,“阿煌不要多问了!”

元秀皱起眉:“为何?”

“也不要叫他十五舅。”丰淳凝视着案上酒盏,缓缓道,“不要问我原因——你就当这个人,早已死去便是!”

“……”元秀听出他语气里的郑重,沉默下来,丰淳定了定神,试探道:“你不会无缘无故的提起他来……究竟是谁在你面前多了这个嘴?是穆望子,还是杜青棠?”

“我以为五哥会先问我去玢国公府做什么。”

“你是我梦唐帝女,身份尊贵,深宫大内都畅通无阻,去一个国公府又如何?”丰淳眯起眼,淡淡的道。

元秀思忖片刻:“五哥,可见过长生子?”


元秀公主
正文 第二百六十四章 宪宗皇帝
'更新时间' 2012…06…12 22:59:47 '字数' 3516

“这位贵主的气度到与那丰淳小儿不同。”入夜后,满天星子,玢国公府后宅书房中放着冰盆,四角各点一盏碧纱灯,杜青棠的脸色在灯火下泛着淡淡的疲惫之色,他整个人倚在隐囊上,对不远处正临帖的杜拂日感慨道,“尚未及笄能够堪破只手遮天与天日之别,聪慧两个字倒也不算全是恭维。”

这间书房甚是宽大,杜观棋犹如影子般侍立在角落里,却是难得未曾与杜青棠唱对台戏,而是目光灼灼,警惕四顾。

“当初叔父亲自出马劝说贵主下降河北不成时,可是在家中讥诮了许久贵主气度浑然不似皇室中人、丝毫不知为国尽力的。”相比之下,临帖的杜拂日却神态自若,他一边落笔一边语气平淡道,整个人举止犹如行云流水般连贯自然,杜青棠在他背后嘿嘿一笑,忽然道:“拂儿可知贵主临走时向我多问了个问题是什么?”

杜拂日淡然道:“叔父这样窃喜,莫非贵主向叔父征询了私事?”

“拂儿啊……”杜青棠叹息着,指节在榻上敲了敲,方道,“做叔父的一直都知道你聪慧,也一直叫你藏拙,你为何始终不肯听?似你这样,将来贵主下降之后,依旧处处一针见血,须知道贵主不同叔父,乃是少年女郎,面皮最拨薄不过,你这样无趣,岂不是要步了当初郑敛后路?”

杜拂日终于笔下一顿,他不动声色的将紫毫放到旁边笔架上,将写坏了的一张宣纸团起丢入案下篓中,这才皱眉道:“贵主下降?”

“贵主又不是不知道你至今尚未婚娶,而且兄长与长嫂早逝,你的婚姻之事自然由我来做主,贵主既然问出此言,自然是对你有意——一个少年女郎都已经鼓足了勇气开口,我虽然不喜丰淳小儿,念在了文华太后的面子上,也只能不舍的将你推出去了……好在这位贵主虽然比之当初的文华太后还差得远,不过美貌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拂儿……”杜青棠说的兴高采烈,杜拂日却依旧面色平静,思索片刻道:“所以,这就是正堂里那个雨过天青绘海棠春睡美人瓠被贵主临走时砸了泄愤之故么?”

“贵主年轻,心思被说破,总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杜青棠不怀好意的问,“拂儿可是对此事不喜?”

杜拂日拿起旁边备好的清水浣了浣手,转过身来,在下首的席上端正的跪坐下来,道:“叔父一直劝说我不要入仕,从前的理由是今上因文华太后故不喜叔父,惟恐我踏入其中受池鱼之累,为何如今又要为我争取入仕的机会?”

杜青棠眯起眼,敛了戏谑之色,沉声道:“你当真以为我的一句戏谑之言,就能让贵主决定下降于你?如今可不是前朝,就是前朝,你尚主的机会也不大,否则宪宗皇帝膝下自昌阳公主起到云州公主,共有四女与你年纪仿佛,宪宗皇帝当初为昌阳公主宁可选了崔家那个绣花草包都未曾选你——前朝我势力太大,不宜再锦上添花,今朝我却恰好恶了今上,尤其这一位,还是今上的掌上明珠……”

“正是因为如此。”杜拂日好整以暇道,“叔父这样开口,自然有把握。否则杜家丢脸不要紧,恐怕今上正好治叔父一个不敬之罪!叔父与今上斡旋这许多年,莫非会晚节不保么?”

杜青棠似笑非笑:“这么说若是贵主主动提出下降于你,你也不想拒绝了?”

“那位贵主当得起叔父聪慧机敏的称赞,而且极有主意,叔父口才虽佳,没有十分的理由怕也很难说服她。”杜拂日却没有理会他的戏谑,而是若有所思,“何况是终身大事?”

他拿起面前的凉茶自斟自饮了一盏,闭目片刻,忽然道:“叔父莫不是又拿了推。背。图之事,哄骗贵主?”

“你如何会想到推。背。图?”杜青棠饶有兴致的问,“贵主主动提出下降你,可以有很多可能,譬如说,像当年昌阳公主对崔风物一样,被你风仪所折服,又或者像云州公主对郑纬,始于一次英雄救美……你虽然自小被我故意压制与隐瞒,不许在外人跟前崭露头角,但我城南杜氏子弟本就不俗者众多,你更是我亲自教养长大,旁的不敢说,风仪容貌放到了全长安也是一等一的,何况高冠瀑布下,燕九怀行险招,还是你救了贵主,还是我这些年来的要求让我唯一的侄儿过于妄自菲薄了?”

杜拂日与燕九怀在高冠瀑布下的争斗旁人或者不知,但杜青棠只此一侄,却是说什么也要多加关心的,自然了如指掌,包括元秀公主也被卷入其中他也有所了解。

“并非妄自菲薄,而是对元秀公主有所了解。”杜拂日心平气和道,“论风仪家世,贺夷简比之长安诸人其实也不差,更重要的是,长安诸人之中,恐怕无人能够比贺夷简对这位贵主更真心,贵主正当年少,虽然身份尊贵又有倾城之姿,在这个年纪,正是怀春之时,却对贺夷简丝毫不加动心,又岂是轻易被风仪、救助之事打动之人?”

杜青棠淡笑着道:“也许是贺夷简恰好不是她所恋慕的那一类郎君,譬如昌阳公主偏爱崔风物那种谪仙般的气度,那么对于能够慷慨高歌、击匣而舞的壮士便兴趣不大。”

杜拂日摇头:“燕郎曾经告诉我一件事,贺夷简离开长安前,特特向他买过一个消息。”

听到燕九怀,杜青棠也不禁眉头一皱:“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