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古代电子书 > 元秀公主 作者:繁朵(纵横2012.8.1完结) >

第14节

元秀公主 作者:繁朵(纵横2012.8.1完结)-第14节

小说: 元秀公主 作者:繁朵(纵横2012.8.1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鸿元君在自己的静室外接待了元秀,玄鸿年过百半,不知是否因长年诵经静修的缘故,显得比实际年纪要年轻许多,望之如三十许人,肌肤细腻,眉目清秀。

她头顶莲冠,身披玄袍,袍色素淡无饰,座下紫金飞鹤炉中吐烟袅袅,衬托出几分飘飘欲仙。

元秀听昭贤在世时提过,这位三皇姑永寿公主乃是先帝宪宗之姊,未出家时性格温雅,好诗书辞赋,擅画碧桃,深受她祖父懿宗宠爱,与宪宗关系也极好。

永寿公主韶华下降,夫家是河东裴氏,亦是本朝名门,婚后与驸马相处和睦,先后诞下二子,只可惜长子长到了六岁时夭折,不久后,裴郎子也因病去世,永寿公主悲痛过度,卧榻不起,下人照看次子疏忽,让那才四岁的孩子抓了金珠塞吞下而不知,待太医赶到,次子已活活痛死,永寿公主经这番打击,心如死灰,料理完次子丧仪后,便向已经登基的宪宗请求出家,宪宗苦劝无果,就把这座离长安不远的清忘观给了她。

玄鸿出家,是因不堪忍受夫去子亡之苦,倒并不刻意远离红尘,见元秀进来,也没称她施主,而是直呼其排行:“九娘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我想随姑母一起出家。”元秀张口便道。采蓝、采绿在她身后频频给玄鸿使眼色,玄鸿露出一丝诧色:“你想学嘉城?《大洞真经》与《黄庭经》你看过么?”

元秀道:“从前没看过,如今开始看就是。”

“你人都跑来了,我也不能赶你走。”玄鸿不理会采蓝、采绿的比画暗示,沉吟了片刻,却爽快同意她留下,“不过清忘观虽然是我主持,但女冠也不是你想做就做的,你先住下来,什么时候把这两卷经读透了再说。”

元秀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倒是愣了一愣,才答应下来。

玄鸿便叫瑶光带她们去厢房里住下,采蓝留了个心眼,借口有东西落在了马车上,让采绿陪元秀先去,自己往观门走了几步,见元秀三人离远,忙折回玄鸿之处。

玄鸿果然还在等她,道:“九娘是怎么回事?”

“阿家与五郎拌了几句嘴,加上云州公主趁机讥诮,一时气不过,又不肯去与五郎赔罪,才闹着要出家,昌阳公主因此把她劝到元君这里来,还请元君设法阻止,莫要让阿家真的做了女冠!”采蓝欠身答道。

“呵,九娘快及笄了吧?怎么还是这个脾气。”玄鸿听了,眼神恍惚了下,有些失笑。

采蓝却急了:“元君,阿家不过是一时赌气,只怕这会已经有点后悔了,不如让她住上两日,元君找个借口把她赶回宫里去,奴也好劝说阿家与五郎和解。”

“九娘是你们服侍大的,她的脾气你们还不知道?”玄鸿摇了摇头,“先帝与昭贤太后宠她宠得厉害,养就了气性极大,没这么容易哄好。如今就算心里后悔了,我若直接赶她回宫,她也多半会另外挑个道观去待,皇家又不是只有一座清忘观,嘉城明年就满二十了,先帝允她双十时仍旧决意出家,便将城南二十里的无尘观连同附近良田皆赐予她,她可不会觉得出家有什么不好。”

采蓝想到嘉城公主那痴迷道家恨不得天下人都舍宅为观的模样顿时一个激灵:“元君的意思是?”

“昌阳既然把人哄到了这里,清忘观难道还养不起你们几个?叫她住着,如今已经是二月了,等到端午,宫里照例要送东西过来,到时候我叫她代我回宫还礼,九娘总不好意思拒绝,再叫王皇后与昌阳公主在她面前说些五郎御体似欠安的话,让她自己心软去探望,到时候你们在旁说说劝劝,不就是了?”玄鸿微笑着道。

采蓝迟疑道:“这……到端午还有三个月,时间可也太长了些,五郎那边……”

“五郎就这么一个胞妹,他是天子,还会和九娘一样计较不成?”玄鸿哑然失笑,“再说,到时候九娘先去探望五郎,也算是服软了。”

采蓝总觉得不太对劲,这时候不是应该劝说元秀速速还宫,至少与丰淳和解了再出来住么?吵架之后不去认罪也就罢了,索性还跑到城外道观长住,摆明了是与兄长、妹妹置气。云州那边且不去说,丰淳那儿,一个赵氏必定是不放过这机会来挑唆的。

可玄鸿元君说得轻描淡写,元秀又是倔强的脾气,再一想嘉城公主,采蓝只得勉强道:“还请元君费心。”

清忘观因只有玄鸿元君与玄鸿从前宫女这些女冠,连门口的道童也是附近皇庄上挑来的女童,厢房不免陈旧,元秀赌气而来,东西带的都不齐,采蓝采绿都不提请人修缮,采买也故意挑些差的,只盼着元秀没吃过苦,在这儿住上两日便受不得委屈,自己动念回宫里去。

谁知道元秀虽然住得不适应,为了赌一口气,却皆忍了下来,连《大洞真经》、《黄庭经》,也向瑶光讨了日夜苦读,竟是一副铁了心要斩断红尘出家为女冠的模样,采蓝几次去向玄鸿禀告,玄鸿却只是推说端午再说,次数多了,采蓝不免觉得玄鸿别有心思。

她和采绿都要近身伺候元秀,无法脱身,采蓝思来想去,这日趁着元秀专心抄经,让采绿单独伺候,自己悄悄出了清忘观后门,找到了于文融:“你回长安一趟。”

于文融在观外早已住得心急火燎,此刻听采蓝提到长安,连话都没听清楚,高兴的差点跳了起来:“阿家想通要回去了?”

“哪有那么好的事?”采蓝一点他额头,叹道,“阿家不肯走,玄鸿元君倒像是想长留她住下,这怎么行呢?我和采绿脱不开身,只能你回去。”

于文融顿时垮下脸来:“阿姐你太抬举我了,我回去有什么用?”

“又不是叫你去宫里,你去长公主那边,请长公主来一趟。”采蓝思来想去,玄鸿元君不靠谱,昌阳公主没劝好,也只有年岁最长的长公主能指望了。


元秀公主
正文 第二十二章 持斋
'更新时间' 2012…03…11 15:59:30 '字数' 3106

于文融一心盼着元秀回宫,办事自是迅速,翌日平津就带着郑蛮儿到了清忘观,先去见了玄鸿,接着便直扑元秀处。

客房里,元秀还在对着《大洞真经》琢磨,郑蛮儿当先推开了门,高高兴兴的叫道:“九姨,我想你怎么十几天都不见人影,也不再去看我,原来躲到这里来了!”

元秀不由愕然,放下了笔,却见后面平津也跟了进来:“小九也在这里?”平津面色惊讶,反倒让元秀弄不清楚她的来意了:“大姐怎么来了?”

“还不是蛮儿?”平津笑吟吟的一指郑蛮儿,“早先昭贤太后过世,她感了风寒,病得厉害,未能去哭灵送别,因此心里一直惦记着不安,这不,如今她好了,我想想靖陵到底远了些,何况也不是她能轻易去祭拜的,所以带她到三皇姑主持的道观来上几柱香,持斋三日。”

“蛮儿真是有心了。”元秀一头雾水,她怎么也看不出郑蛮儿对昭贤有如此感情,便问道,“不过大明宫里就有三清殿供奉着,大姐为何舍近求远?”

这问题可难不倒早有准备的平津:“哦,你不知道,前日五郎已经搬回东内了。”

元秀立刻住了声,丰淳不喜昭贤太后,看来平津也知道,所以才不带郑蛮儿去三清殿祭祀,甚至连城中的道观也不去,却特意跑到了城外来,这解释倒是说得通。

她把平津母女是采蓝、采绿叫来的怀疑消散了些,便关心起她们来:“持斋三日?那就要住在观中了,大姐早些不说,我也好叫采蓝采绿替你们先收拾下,三姑这里的客房,因少人来住,都破败下来了,我看除了我这间,旁边几间只怕下雨天还得漏水。”

郑蛮儿听了,一脸津津有味:“那岂不是与自雨亭差不多?”

“可没那么有情趣。”元秀警告道,“如今还有些残寒在呢,再说大半夜里一身水浇在你身上,你就不觉得好玩了。”

“这也没什么,不过三日工夫。”平津抬头看了看窗外天色,“这三天也未必会下雨。”

因是持斋,平津母女也就带了四名使女进观,加上采蓝、采绿,赶着把元秀隔壁的客房收拾了几间出来。

郑蛮儿却缠住元秀,闹着要与她一起睡,元秀被逼不过,只得答应了她。

这个活泼得过了头的外甥女住过来,元秀的抄经自然是抄不下去了,郑蛮儿是独女,这段时间,因昭贤太后之故,宗室里歇了宴乐,她和其他郡主、县主的往来也随之减少,正是闷得发慌,乍遇见了年纪相仿的元秀,兴致勃勃,谈兴大发,单是描述几日前飞郎抓了一只老鼠便花了两个时辰,又用一个时辰来形容自己看到那只半死不活的老鼠时的惊惧,以及为了不伤飞郎之心,还得忍着恶心夸赞它——

“九姨你不知道,事后我叫人把飞郎按在艾叶水里足足洗了小半个时辰,飞郎被洗得连叫都叫不出来了!”

“嗯,长公主府里怎么会有老鼠?”元秀敷衍着问道。

郑蛮儿道:“好像是从其他地方抓来的。”

“这可不好,飞郎单是那身皮毛就很值几金,你胡乱放它出门,别叫人抓去了。”元秀提醒道。

“不会的。”郑蛮儿很有信心,“飞郎机灵的很,再说养它就是为了出猎,若是不中用,被人抓去剥了皮,也免得在猎场上叫我出丑!”

元秀一想:“春猎咱们是赶不上了,秋猎也许可以参加,只是你到底有几只猞猁?别到时候没个带的。”

“我自己就养了飞郎,因它生得最好看。”郑蛮儿道,“不过母亲另外叫人养了几头,着人好生驯养的,所以不用担心。”说着,她像是想起了什么,“九姨似乎没有猞猁?”

元秀叹了口气:“之前年纪小,狩猎去了也只有看得份,索性就没养。”

“昭贤太后就是太小心了。”郑蛮儿说话一向直接,元秀早知这点,已经没力气与她计较,便听她同情道,“回头我替九姨挑只好的,或者九姨现在就开始养?”

“回头再说吧。”元秀淡淡的应付着。

平津与郑蛮儿果然在清忘观里吃了三日斋饭,又添了昭贤太后的灵位,每日去上一柱清香,如此到了第四天,元秀打发人去问平津,用不用帮她收拾。

没过多久,却见平津带着郑蛮儿一起过来了:“你惦记着叫我们收拾,怎么自己反而忘记了?”

元秀奇道:“我收拾什么?”

“当日你自己说的,清忘观客房简陋,看这天气,指不定这两日就要下雨,你怎么还能住在这里?”平津绝口不提元秀出家的事,正色道,“持斋什么时候不可以?正好跟我们一道回去吧,蛮儿这三天都粘着你,一时间怕也舍不得,不如你干脆随我去常乐坊,替我好好收拾这个磨人精!”

一旁郑蛮儿也叽叽喳喳的缠上来,就要拉元秀起身。

元秀懵了半晌,随即明白过来:“大姐当我是三岁孩童么?这样就要糊弄我回去?”

“你不回去,难道还当了真不成?”平津的泼辣,比昌阳更胜,若不是来时听了鱼烃的劝说缓缓图之,早在第一天就直接拉人了,哪还有什么心思在这里陪着吃上三天斋饭?如今见不能装作什么事都没有的哄元秀走,索性直说,“就没见过你这样的金枝玉叶!云州说恼了你,你不高兴,打她一顿又怎么样?竟怄得自己来出家,传了出去没得叫人笑话你连宜安都不如!”

她这么一说,元秀顿时十分下不了台,赌气道:“我偏要在这里长住,三姑已经许我,只要把《大洞真经》与《黄庭经》读透,就正式收我入门!”

平津可不吃这套:“三姑不过是哄你,想着你读透这两卷经的时间也该清醒了,可我瞧你一个人在这里读来读去怕是读傻了!”

“我就不走!”元秀干脆耍赖。

平津眯了眯眼,看了眼郑蛮儿,郑蛮儿会意,上前抱住元秀手臂,笑嘻嘻的道:“好吧,九姨不走,我也不走,叫母亲一个人回去,我留在这儿陪九姨,如何?”

元秀没想到平津会来这一手,这三天,郑蛮儿缠得她发昏,别说抄经,那是连一刻空闲都没有,本想着忍过三天送走了她们也罢,却没想到平津没能把她糊里糊涂的骗回去,却使出这个杀手锏来,愣了一愣,才道:“这儿如此清苦,你怎可留下?”

“不要紧,九姨能忍受,我一样可以。”郑蛮儿笑得眉眼弯弯,却是听了母亲的话,一定要和她耗下去了。

元秀暗叫头疼,但她也不甘心就这么轻易被平津将住,瞥见平津含笑看着自己,一咬牙:“好!你想留下便留下!”

果然郑蛮儿看她这么干脆,顿时一怔,下意识的看向母亲。

平津倒是笑容不改,道:“既然你们两个都留下,虽然是三姑这里,但不是公主府,也不能太过淘气,蛮儿你出来,我叮嘱你几句。”

元秀只盼着娇生惯养的郑蛮儿受不得苦,又或者平津舍不得这个掌上明珠,回来告诉她改了主意,只可惜郑蛮儿疑惑的出去,进来时却双目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