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玩主_嘉靖皇帝传 作者:王海江 >

第108节

玩主_嘉靖皇帝传 作者:王海江-第108节

小说: 玩主_嘉靖皇帝传 作者:王海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分。”皇帝只顾下棋,不懂他的意思。又过了一会儿,海瑞再一次拿起一子放到对方的老帅一旁道:“将军,琼州钱粮减三分!”就这样海瑞细心下棋,使自己的棋略处于上风,又使皇帝的棋不至于无路可走。他每将皇帝一次军,都要顺口喊出那句话,喊多了,皇帝终于听清了他的意思,但仍然装糊涂,认真地与他厮杀。双方你来我往,皇帝的兴趣越来越高。这时,嘉靖皇帝抓住海瑞的一个漏洞,提起棋子兴奋地喊道:“将军!琼州钱粮减三分。”

  海瑞拍着手高兴地说:“皇上,您同意了?”

  金口玉言的皇帝哪敢反悔,他微笑着向海瑞点点头,将琼州的税赋减去三成。

  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正月,皇帝的四子、景王载圳不幸病逝,年仅二十九岁。皇帝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悲痛不已。他一生先后育有八子,真正成人的只有裕王载垕和景王载圳。现在只剩下裕王一人,嘉靖皇帝想想不觉有些悲哀。景王载圳婚娶十几年,却无一子,那么大的一个封国无人继承,藩地不得不被废除。从小小的藩国联想到整个大明江山,皇帝不免有些后怕,现在自己也只剩下一子了,如果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这大明江山……皇帝不敢再想下去,他再也无法支撑心灵的大厦,很快卧床不起。

  徐阶派御医给皇帝认真诊治后问道:“皇上的病重吗?有没有办法医治?”

  御医谨慎地说:“皇上的病可能是忧虑所至,只要能够解开皇帝的心结,他就会好些的,否则,光吃药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既然皇帝的身体主要是心忧所至,徐阶便召集内阁辅臣商讨,怎么样才能让皇帝开心呢?袁炜试探着说:“也许皇上有很多话要对天上的神仙说哩,我们是不是多写些青词,告诉天地诸神,了却皇上的心愿。”

  也是依靠写青词而成为内阁大臣的李春芳则道:“皇上病卧龙榻,文武百官应该都去慰问,表达自己对皇上的忠心,让皇帝放心,只要皇上一放心,郁积的心结不就解开了吗?”

  徐阶点点头,认为这个办法可行,有助于让皇帝宽心。那一天,文武百官都集中在西苑,按官职大小排队向皇帝进表。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跪在皇帝的病榻前喊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开始的时候,嘉靖皇帝还感到欣慰,口称“平身”,以作回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越来越觉得这种枯燥的仪式似无尽头。起身往外看看,那排队问候的大臣如长龙一般,哪有尽头?他暴躁地挥手道:“免了,免了,朕还没有死哩,谁让你们如此折腾朕的?”

  在皇帝身边侍候的德兴赶紧扶着皇上道:“皇上息怒,奴才让他们退下就是了。”

  后面的臣僚听到皇帝的呵斥,停止进拜,一场献忠闹剧就这样结束了。

  德兴跟随皇帝时间长了,深知皇帝的内心。这天一早,他兴冲冲地跑到皇帝的病榻前道:“皇上,皇上,真是吉祥啊!恭喜皇上啊!”

  嘉靖皇帝不知是怎么回事,问道:“你有何喜呀?这么高兴?”

  德兴仍然抑制不住兴奋地说:“奴才在兴献帝旧庙前的东边明柱上,发现一棵又肥又大的白灵芝!”

  嘉靖皇帝听后,精神一振,即刻坐起来道:“这是神灵赐福哩,不可乱采!”他立刻下床,让德兴搀着到献帝旧庙前烧香磕头,做完一套法事。然后又令礼部按照一定的程序将那棵灵芝采摘下来,送到玄极宝殿奏谢天地诸神赐“仙芝”下凡,并将这棵“仙芝”供奉在太庙。上次遭受呵斥的文武百官闻知皇帝如此重视仙芝,终于找到了表示忠诚的机会,纷纷上书皇帝,对得到仙芝一事大肆称贺。哪知大臣们的无妄吹嘘,愈来愈使皇帝以为那棵灵芝的重要,他禁不住下谕说:“这是朕二亲(即父母)大德……致天地神灵赐恩如鉴,才有仙芝降生在亲庙里呀!”兴献皇帝的旧庙从此成了神灵宝地,皇帝谕令将其扩大规模,重修一新。竣工后,将原名睿庙改为玉芝宫,宫门称为芝祥,前门称为宝庆,后殿称为大德殿。在后殿厅堂中央供奉着皇帝二亲(即父母)的神灵。

  睿庙灵芝的发现,治好了嘉靖皇帝的心病,他的精神又开始振作。廷臣们获知,心里踏实许多,朝廷诸事又能按部就班地去做了。而皇帝对自己一病就卧床不起甚是担忧,能下床行走后,他想到要在有生之年,能亲自回老家承天府祭拜父母双亲,那才能真正了却尽孝的心愿。

  徐阶听说后,极力阻止道:“皇上龙体刚刚康复,便要长途跋涉,这是万万不可的呀,皇上一定要慎重!”

  嘉靖皇帝坚定地说:“朕意已定,如果再不回老家,恐怕朕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徐阶宽慰道:“只要皇上注意休养,龙体一定会恢复得更好,等到那时,再回承天祭拜先帝也不迟呀。再说皇上快要迎来花甲之年,这可是举国上下的大事呀!有上天保佑,皇上一定能够长命百岁,福泽大地的。”

  皇帝想想自己的身体,也就不再坚持。但他看到徐阶一味地阻止自己的行动,心里总觉得不舒服,认为徐阶没有严嵩好用。他不能不为下一步考虑,为万民社稷着想。皇帝毅然将裕王的老师、礼部尚书高拱擢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并入阁参与机务。高拱以前曾任翰林编修,在裕王行完冠礼时,被召入宫里为裕王讲学。他生性率直,处事干脆果断,深得皇帝的赏识。同时皇帝又将以写青词出名的吏部尚书郭朴迁升为武英殿大学士,入内阁。安排好这一切,皇帝便一心用在醮斋上,欲寻找长命百岁之方。内侍太监们更是看透了皇帝的一举一动,极力讨得皇帝的欢心。北京的五月,正是百桃上市的季节,宫里准备的尽是像王母娘娘做寿一样的既白又大的寿桃供皇帝食用。这天晚上,嘉靖皇帝感到郁闷,到殿外的台阶上纳凉。他望着天上的星星,对化成神仙充满着幻想。这时,服侍他的太监德兴惊喜异常地跑出来对皇帝道:“皇上,皇上,奴才正在为皇上叠龙袍,突然看见里面有一个大仙桃,真是怪哩!”

  皇帝接过仙桃,左看看右看看,这只桃与凡桃就是不一样,周身充满着仙气,细嫩得像仙女的娇容,正在望着他笑哩,皇帝兴奋异常地说:“嗯,从天上掉下来的仙桃,这是上天赐的福呀,真是太好了!”

  德兴谄媚地道:“皇上吃了这仙桃,一定能够长命百岁的!皇上,您吃了它吧!”

  嘉靖皇帝眉头一皱道:“既然是上天赐给朕的,就不必急嘛。叫人先将它供在太庙五日,以谢天神!”

  人们看皇帝如此相信和喜欢天降的仙物,想着法子使皇帝高兴。第二天,宫里的一只白兔一次生两仔,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太监却把它当异象禀报给皇帝。果然,皇帝得知喜不自胜,连连说:“天赐白兔,实乃长寿之物呀!”

  原来,皇帝将这些异常之物都看作是长寿的象征了!有一大臣为了讨得皇帝的欢心,跑到郊外找来两只小白鹿,谎称是宫中的白鹿所生,上奏皇帝表示祝贺。

  嘉靖皇帝心情一好,不再病态恹恹了。他得知自己喜欢的白鹿也添了两仔,顿时觉得祥瑞的光环罩在皇宫的上空,提笔在奏折上批道:“奇祥三赐,天眷非常!”这不同寻常的天赐,使皇帝受宠若惊,他特谕令礼部尚书高拱通知文武百官,在太庙举行感恩天赐祥瑞大典。

  文武百官出现在太庙前,有人抬头一望,惊奇地喊道:“快看哪,天坛接到了天神放下来的天梯!”众人抬头望去,果然在天坛园丘之上,有一座发亮的梯子直插云霄。

  海瑞一看到那拔地而起的天梯,找到徐阶讥讽地问道:“这就是严嵩罢相后,你辅佐皇帝做的第一件大事吧!”

  徐阶辩解说:“这是皇上自己定的事,谁也无法阻挡,除非你是神!”

  海瑞不满地道:“皇上,皇上?身为辅臣,应该对皇帝说明,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嘛,如果仍由皇帝的性子,那还要辅臣有何用呢?”

  徐阶被海瑞说得无言以对,反而激将他道:“你身为朝廷大臣,也可以直接上疏皇帝陈述自己的意见呀,也许皇帝会听的。”

  在这次感恩祥瑞大典上,百官个个上表称贺,只有海瑞木讷讷地站在他们中间,望着那些繁杂的仪式发呆。

  八月初,皇帝的身体有很大的好转,他把这全归功于天赐祥物之上,每天祭神醮斋,都盼望能有仙物下降。但多日无果,皇帝便有些精神不振。德兴看在眼里,最怕皇帝急出毛病来。这天,他突发灵感,心生一计,将两颗皇帝常服的丹丸分别藏在龙床的两个角落里,等给皇帝整理床铺的时候,大惊小怪地叫道:“皇上,皇上,快来看啊,真是神哩,在龙床上竟有两粒仙丹。”

  皇帝疑惑地道:“真的吗?是你刚才在床上发现的?”

  德兴肯定地点点头。

  嘉靖皇帝又厉声对身边的其他侍从道:“你们说是真的吗?如有半句假话,朕要你们的命!”

  面对严厉的皇帝,侍从们早已吓得战战兢兢,但都一口咬定这是天上的神仙降临的仙丹。有一个侍从还站出来说亲眼看见早晨有一道亮光从宫殿划过,想必那是天仙送药丸来的吧!

  嘉靖皇帝信以为真,转疑为喜,洋洋自得地说:“这正是天梯接通了天堂,才有天仙下凡赐朕灵物。天意难违,朕只有笑纳了!”他生怕得罪上天,亲自到太极殿烧香拜神,感天谢地。然后又立刻谕令礼部道:“近朕床上有仙丹两粒,经查证这都是苍天所赐的呀!为谢上天的恩惠,再行庆典以告诸神。”

  礼部迅速将一个精致的紫檀木小盒送到西苑,用红绫将丹丸包好放入盒中。在太庙庆典的那天,文武百官都跪在诸神的铜像前叩头三次,然后由皇帝亲口将两颗仙丹服用。皇帝还当场宣布了一个重大消息:在适当的时候,将亲自登天梯上天与诸神握手共贺佳节!到那时,大明王朝将迎来风调雨顺,盛世太平!

  户部主事海瑞一听皇帝的计划,气得浑身颤抖。他找到徐阶道:“你身为首辅,必须阻止皇帝的异想天开,否则,皇帝因为登天而亡,你首辅怎么向天下交代?”

  徐阶解释说:“造天梯是对皇帝六十大寿的献礼工程,现在天梯造好了,皇帝不去登,谁登?我说你也不要无事找事,去惹皇帝生气。”

  海瑞坚定地说:“不行,皇帝身体本来就不好,不能让他去冒险登天。”

  徐阶保证说:“那天梯的材料都是从外地运来的最好的竹木,坚硬结实,万无一失。如果皇帝得以与神仙相见,肯定会长命百岁,我大明江山不就永远无忧无虑了吗?”

  海瑞激愤地道:“连号称能长命百岁的真人都一个个地死了,更不要说一般的人了。我看自古没有一个皇帝能长生不老的,所以皇帝也不必煞费苦心。”说完,气愤愤地走了。可是到哪儿去呢?海瑞想,哎,干脆去见见裕王,也许他能说服皇上改变主意的。

  自从景王病逝,裕王的皇太子地位便无人与其争锋了。嘉靖皇帝也有意识地锻炼他的能力,常常派他到灾区视察,在朝廷查账,所有的事情裕王都做得很出色,深得皇帝的喜爱。海瑞来到裕王府稍事寒暄,便对裕王道:“裕王爷,你就不能劝劝皇上取消登天祭拜,回到大臣中来吗?”

  裕王无可奈何地说:“父皇求仙求神是要达到一种境界的,这不仅对他的健康重要,同时也是为了天下社稷的平安啊!我只能在他登天的时候保护他,但不能阻止他。”他想到自己府上的侍卫良德,到那一天是可以派上用场的。

  海瑞无奈地退出王府,他想着自从严嵩被罢相以来,皇帝整天沉溺在修玄之中,根本无时间过问朝廷大事,如果长期这样,北虏南倭还会卷土重来。他注意到,由于嘉靖皇帝不分青红皂白,对与自己意见有悖的言官都严刑拷打,发配边疆,有的甚至抄家杀头,以至朝廷大臣中没有一人敢于直言,皆随着皇帝的喜好而为。当务之急是要将皇帝从沉迷神道中拉回来,恢复朝廷的正常秩序。他为了惊醒皇帝,决定在奏疏中将语言尽量说得凌厉尖刻,以刺痛皇帝已经麻木的神经。

  海瑞的奏疏递上去后,估计自己的生命难保,带了二十两银子到同乡、礼部尚书王弘海的府上道:“如果我有个三长两短,就拜托你给我料理后事吧!”

  同乡王弘海劝他说:“朝廷比你官大的人多得很,你何苦要冒这个风险呢?还是随大流吧,以免自己吃亏!”

  海瑞两手一摊道:“但我的奏疏已经递给皇帝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