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与电影一起私奔 >

第4节

与电影一起私奔-第4节

小说: 与电影一起私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落花哀悼青春,铁轨最能勾起现代人在路上的艰辛与无助。
  日本著名导演山田洋次曾说,他年轻时在一个偏僻的山村车站等火车,那昏黄路灯下的空寂的车站让他铭心刻骨地体验了天涯羁旅的感伤。他当时就下决心,一定要把这种感受用电影的语言记录下来。在他此后的众多影片中,长长的铁轨、悠远的汽笛声和车站常是他营造背井离乡情绪的最佳场面。田壮壮在他的新版《小城之春》里,以一列火车进入“小城”的车站开始,虽只几个镜头,却是十分成功的“序幕”。从情景上一下就表明了那个年代的面貌特征,同时自然地暗示出男主角从“外面”进入的身份,还将一个大时代的感伤,也就是整部影片的基调不动声色地铺平了。
  铁轨连着远方,连着故乡,也连着更遥远而陌生的他乡,通向曾谙的旧景,更通向未知的新地以及无奈与惶惑。
  在无名或有名的车站,在登车与送行的特定情境,无论是阴晴雨雪,无论是欢笑与凄凉、有泪与无泪、有声与无声,最后都是一条铁轨将彼此一隔两断。汽笛一声,柔肠寸断,所有的人都是天涯孤旅。
  1999年的暮春,我在贵州省黔东南苗侗族自治州西北部的施秉县采访,上下舞阳峡谷风光的绮丽与当地百姓刀耕火种的贫困让我耿耿难眠。几天后,当我在车站与当地淳朴的百姓和官员告别,在火车汽笛的长鸣声中,我觉得我满怀的惆怅已寄寓在了这里某个贫穷而秀丽的山川一角,它永难再与我重逢……车站的人潮将渐渐退去,所有的日子也都将被甩到大山的褶皱里。一条铁轨穿越时空将把我带回我的生活圈子,人生苦短,铁轨带我们见识过的东西很难再见。我倚窗而望,眼前喧嚣的月台上是很多卖小饰物的苗侗族姑娘,她们穿着鲜艳而廉价的衣裙,在蒙蒙细雨中踩着站台上杂沓的水渍漠然地叫卖着,透过迷蒙雨雾,我看见,一条条长长的铁轨湿漉漉的,像延伸的记忆,更像离人的泪眼。
  日本的降旗康男是一个颇有“铁轨情结”的著名导演,中国影迷熟悉的大明星高仓健就与他合作拍摄过《车站》、《夜叉》和《铁道员》。我曾经迫不及待地在一个夜晚一口气连看了《车站》和《铁道员》,也许是因为期待太高,这两部尚算感人的影片,并不能使我满足。尤其是《铁道员》,这部有些温馨和感伤情调的影片,本该是一个小人物的史诗,却没有拍摄出那种荡气回肠的气韵沧桑。高仓健仿佛生来就没有年轻过,过于注重刻画他老年的孤独和悲凉,反缺少了一种岁月的纵深感,使人物有些平面化,削减了情感的冲击力,感人的程度反不如同样是高仓健主演、只表现了男主角很少老年时期的《海峡》。1999年,降旗康男曾到中国访问,他在谈到《铁道员》的主题时说:“像‘铁道员’这样的普通人,他们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工作,他们的寂寞、悲伤没人能够理解,这部影片体现了日本的民族文化精神,我希望‘铁道员精神’不仅能使人们认识过去,也能帮助人们把握现在。”我想,导演太注重影片的教化作用了,对围绕铁道这个典型环境中的人物缺少更细腻入微的生命关照,或者关照得不够到位。真可惜了这样一个绝好的题材。
  在中外各种以车站、铁轨为背景的影片中,有一部没有实际意象的电影倒是十分出彩。这就是贾樟柯的杰作《站台》,影片以一种暗喻的方式,向我们诠释了一代人成长的迷惘与感伤。没看该片之前,它对我最大的吸引除了贾樟柯的名字,就是对“站台”这个背景的戏剧化憧憬和迷恋。待到看罢影片,才知道火车站的站台是根本不存在的,“站台”竟是来自20世纪80年代的一首流行歌曲的名字,指的是人生意义上的站台。影片开始,男主角崔明亮等人在表演《火车向着韶山跑》,此时,这些年轻的文工团员甚至还未见过真正的火车。后来,他们在走穴演出的经历中才看到穿山越岭的火车,为此而狂呼疯唱。



铁轨无声远去(2)



  从某种意义上说,影片也颇似一个站台,一个20世纪80年代流行文化尤其是歌曲的大站台。从朗诵诗《风流歌》,表演唱《火车向着韶山跑》,到港台和内地的流行歌曲《美酒加咖啡》、《是否》、《秘密》、《成吉思汗》,以及拿来当影片名字的《站台》,可以说那个时代的重要的流行文化的符号都一一在“站台”上展示。在像纪录片一样自然逼真的书写下,让人不无怀念地看到了自己曾经的青春,有些酸涩,有些快乐,有些孤独,更多的是躁动、困惑、感伤和无奈。正像《站台》这首歌曲所唱的:“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这是我所见过的,没有站台和长长铁轨的实景却颇具“站台”神韵、充满人生况味的当代华语电影的经典。
  铁轨的意象就是人在路上、生活在他乡的符号化的注解。在我看来,至今还没有人把其中特有的寓意极其迷人和感人地拍摄出来。我满怀信心地期待着,因为铁轨带给人的感受确实太丰厚了。


***************
*第二篇
***************

性爱在婚姻中究竟占有多大的位置呢?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爱与平等的基础之一。无论如何,“性爱”不仅是“爱”,还是婚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已被当今的多数国人所认同,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关涉到一个人,尤其是男人的尊严。《蓝》台湾海报


《蓝》台湾海报




玫瑰在心(1)



  二十多年前,我读到巴乌斯托夫斯基的名作《金玫瑰》(旧译《金蔷薇》),在这部既是小说又是散文和创作札记的著作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首篇《珍贵的尘土》。
  《珍贵的尘土》讲的是一个孤独的老男人用毕生的时间怀念和祝福一个女孩的凄婉故事。这篇译成中文仅有六千多字的短篇,竟充满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受长官委托,退伍士兵沙梅将长官八岁的女儿苏珊娜带回法兰西,在与苏珊娜分别很多年后,沙梅沦落成一个昼伏夜出的城市清洁工。一天,在夜晚的桥边,他与苏珊娜意外重逢了,当时她正被情人抛弃,陷入哀伤。在与苏珊娜一起相伴的五天中,沙梅感到生活中充满了明媚的阳光,他安慰她,并想方设法帮助这对情侣和好。当苏珊娜终于被情人接走后,沙梅开始保留每天在银匠那儿收集到的废弃尘土。在临终的几年里,沙梅夜以继日地从这些收集的尘土中,筛出金沙,铸成一小块金锭,用它打成了一朵精致的玫瑰,花边的细枝上还有个小小的、尖尖的花蕾。沙梅清楚地记得自己的母亲曾对他说过“这样的玫瑰世界上不多,可是谁要是拥有它,就一定有福,不只是这家人,就是谁碰一碰这朵玫瑰,都会带来幸福……”他要将这朵金玫瑰送给苏珊娜,祝愿她幸福。然而,直到沙梅孤独地死去,这朵金玫瑰也没能送到苏珊娜的手上。它被银匠拿走卖给了一位作家,作家把其写成了札记,于是有了这个伤感的故事和后人的欷慨叹。
  玫瑰向来具有多重的寓意,在《珍贵的尘土》中,“金玫瑰”代表着深挚的爱与祝福,巴乌斯托夫斯基以抒情的笔触书写了真情、浪漫的忧伤和温暖。作为一种美丽的精神,小小玫瑰的内涵和象征是十分悠远的。沙梅的“金玫瑰”最终虽打造完成但无法送达,人们对爱的追怀与对幸福的祈愿也多是保留在诚挚的内心。
  “十年浩劫”结束后,表现“文化大革命”创伤的影片《泪痕》曾引起轰动,片中塑造了一个感人的女性形象—孔妮娜,为了像狗一样活下去,她不惜装疯卖傻,以精神病人的面貌示人。游荡街头的孔妮娜总是手执一朵玫瑰,口中唱着《心中的玫瑰》,看似疯疯癫癫,实则表达了对被迫害致死的爱人的无限怀念。孔妮娜的扮演者是曾主演过《舞台姐妹》、《青春之歌》的谢芳,可以说这是谢芳登上事业高峰的“第二个春天”,成为当年最具人气的影坛女明星,而《心中的玫瑰》也是风靡一时的“时代之歌”。“在我心灵的深出,开着一朵玫瑰,我用生命的泉水,把她灌溉栽培……”;“心中的玫瑰”成为劫后余生的代名词,成为坚贞、理想和信念的象征。
  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从电视的某个节目里看到介绍美国电影《开罗的紫玫瑰》,男主角从银幕上跳到影院的观众席上,与女主角互诉衷肠的戏剧化场面让人既新鲜又激动。多年来,我一直想看到这部影片,直到过了十几年后,才通过影碟看到这部伍迪·艾伦最浪漫的电影。事实上,我写这篇文章的缘起也是要说《开罗的紫玫瑰》(ThePurpleRoseofCairo),应该说这是一部表现影迷与电影情缘的最具想像力的影片。
  柔弱而耽于幻想的女招待塞西利娅和丈夫双双“下岗”,不思进取的老公除了赌博就是虐待塞西利娅。在一个经济大萧条时期,在这样一个偏僻小镇,生活的一切都是暗淡无光的。惟一能使塞西利娅忘却现实烦恼的,就是独自去看电影。一部名叫《开罗的紫玫瑰》的冒险影片让她深深沉迷。在反复观看这部影片中,有一天,银幕上的男主角汤姆突然走下银幕,向塞西利娅表达了自己感激和爱慕之情。塞西利娅和汤姆双双离开了电影院,由此,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失去了主角的电影全乱套了,全体人员停下来怠工,电影厂长带着主创人员四处寻找汤姆,劝说他回到电影世界。汤姆也处在了两难之中,他不愿回到银幕世界,但对现实世界又无法适应。塞西利娅遇见汤姆的扮演者吉尔并爱上了他,但她的内心也是充满矛盾:汤姆是影片中虚构的人物,是虚拟的真实;而有着汤姆形象的吉尔却又是实实在在的好莱坞明星,两者显然都不是塞西利娅生活的好伴侣。经过一番现实与影片的风波,每个人物最终各归其位,汤姆回到银幕,吉尔回到好莱坞,一无所得的塞西利娅只能回到醋意大发的丈夫身边。
  影片的结尾让人欣慰中不无辛酸和感伤,作为铁杆影迷的塞西利娅,与其说是对电影热爱,不如说是想通过电影逃避烦恼的现实生活。在经过一番与电影中人的浪漫历险之后,她又回到了严酷的生活中。她不愿面对冷漠而平庸的现实,别无选择地还是坐到了电影院里,她又看到了新的电影,她又有了自己的沉浸、陶醉和梦想。
  据说,白玫瑰代表纯洁天真,红玫瑰代表热情真爱,黄玫瑰代表珍重祝福和嫉妒失恋。我想,开罗的“这一个”“紫玫瑰”应该是代表着其原本意义上的浪漫真情和珍贵独特。有人评论说,伍迪·艾伦是个悲观主义者。虽然他的影片几乎全是喜剧,也总喜欢在影片最后让观众从悲剧中看到希望和幸福的幻影。但从本质上说,他的影片是对悲惨现实的一种苦涩无奈的反映,是一种“含泪的微笑”。对此我是认可的,但《开罗的紫玫瑰》让我想到一种烦恼人生中最实际的活法,就是对超越现实生活的另一形态的痴迷与沉浸。所有的无聊和空虚都源自缺乏信念与目标,缺乏一种痴迷与沉浸的精神。在我看来,塞西利娅选择回到电影院并不是简单的逃避,它是对一种嗜好的痴迷,是信念和追求,像歌曲中唱的是让“心中的玫瑰”盛开在心中。



玫瑰在心(2)



  古人说:人无癖不可以交,是谓无深情也。我们生活的很多烦恼就在于“无癖”和“无深情”,何谓“癖”和“深情”,就是痴迷与沉浸,就是心中有“玫瑰”,尽管有些虚幻,但它使我们活得充实、平和与平安,这何尝不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追求和幸福观呢?



温暖的河流



  20世纪的80年代初,我读了美国作家欧斯金·考德威尔的小说《温暖的河流》。这是一篇翻译成中文不到八千字的短篇,表现的是一个青年男子在试图结束和告别一个女子的脉脉温情时,发现了潜藏于自己内心深处的爱意。故事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没故事,只是一个青年心理变化的过程。那朦胧的情感始终糅合着对一条温暖河流的感觉,通篇弥漫着浓郁的诗情。我大概读过两至三遍,有的段落,差不多都可以背诵。小说营造的幽暗而温暖的氛围,以及简洁而颇为传神的意识流叙述至今不忘。比如,写到“我”在紧张又激动地等待女主角格瑞琴的父亲说话时,“格瑞琴把她的椅子朝我挪过来一点,她动作轻柔,悄无声息。江水的暖气升起来了,在寒夜里就像一张毯子似的裹住了我们。”作品结尾是“我”对格瑞琴的情爱蓦然顿悟后的表白,结尾两句是:“……我要马上到江边去,用手去摸摸那流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