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外科外台秘要 >

第124节

外科外台秘要-第124节

小说: 外科外台秘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二十一味捣筛,蜜和丸如梧桐子,饮下三丸,如未下,以热饮投之,即利,三行后, 
以酢饭止之,即定,然后煮饭葱薤食之。忌冷水,猪肉,如蛇蝎蜂螫,取一丸研和,涂之即 
瘥,精魅狐狸之属抛砖瓦,或如兵马行,夜发者是鬼魅,无早晚每日服二丸,只三两日即定 
,仍每日烧一丸熏身体衣服,无忌,以三五丸用绯绢袋子盛,带左臂上,避大虫毒蛇精魅鬼 
气等病。 
又犀角丸,疗痈肿肠痈,乳痈发背,一切毒热肿,服之,肿脓化为水,神方。 
犀角(屑十二分) 川升麻 黄芩 防风 人参 当归 黄 干姜(一作干蓝) 蓼 
实( 
一方无) 黄连 甘草(炙) 栀子(各四分) 大黄(五分) 巴豆(二十四枚去心皮熬) 
上十四味如法捣筛,蜜和,更捣三千杵,丸如梧子,以饮服三丸至五丸,以利为度,或 
不利投以热饮,如利以冷浆水粥止之,未瘥每日服一丸,以意量之,肿消散为度,若下黄水 
,或肿轻皮皱色变,即是消候。忌如药法,效验,不可论之。 
又黄连丸,疗痢,无问冷热并主之方。 
黄连(一两) 茯苓(二两) 阿胶(一两) 
上三味捣筛,以水消胶和,众手丸,曝干,有痢空腹以饮下十五丸,日再,以瘥止,甚 
效。 
又加减麻仁丸,疗积年患气,不能食饮,兼食不消化,风气冷气热气冲上, 癖气并乳 
石气发动,并疗之,服经三四日自觉有效方。 
蜀大黄(锦纹者四两) 人参(二两) 大麻仁(二两) 诃黎勒皮(四两) 
上四味捣筛依法,以蜜和丸,每服十丸二十丸,增减以意量之,以溏利病除,亦不损人, 
雍州王长史常服三十余年,八十岁万病皆无,百无所忌,补理腰脚,服经七八日,腰肾先冷 
者 
又三黄丸,疗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主一切热方。 
春三月用 黄芩(四两) 大黄(二两) 黄连(四两) 
夏三月用 黄芩(三两) 大黄(一两) 黄连(四两) 
秋三月用 黄芩(六两) 大黄(一两) 黄连(二两) 
冬三月用 黄芩(六两) 大黄(一两) 黄连(三两) 
上三味随时月捣筛,蜜和丸如梧子,日服七丸,诸病悉除。 

卷第三十一
古今诸家散方六首
内容:千金小金牙散,疗南方瘴疠疫气,脚弱风邪鬼注方。 
金牙(五分研) 牛黄(一分研) 天雄 萆 黄芩 蜀椒(汗) 由跋 雄黄(研) 
朱砂 
(研) 乌头 桂心 莽草(炙) 麝香(研各二分) 葳蕤 细辛 犀角(屑) 干姜(各 
三分) 蜈蚣(一枚长六寸者炙) 黄连(四分) 
上十九味治下筛为散,合牛黄麝香捣三千杵,以温酒服五钱匕,日三夜二,以知为度, 
以绛袋盛,男左女右,带一方寸匕,省病问孝,不避夜行,涂鼻人中,辟鬼恶毒瓦斯,晨昏雾 
露亦涂之佳。 
崔氏五香散,疗疰忤邪气,或热或寒,时气在骨节间,似瘥似剧,兼主百病方。 
沉香 丁香 麝香 薰陆香 鬼箭羽 当归 豆蔻仁(各四分) 牛黄 鬼臼 橘皮 
金牙(各三分烧) 犀角(屑) 羚羊角(屑) 大黄(各六分) 升麻 桔梗 桃仁(去 
尖皮熬) 光 
明砂(研) 安息香(各二分研) 
上十九味捣筛为散,以汤饮酒随病服一方寸匕,日再服,病瘥即停,亦可蜜丸如梧子, 
服十丸。 
又备急散,疗猝中恶,心痛胀满欲吐短气方。 
大黄(二两) 桂心(四分) 巴豆(一分去皮熬研) 
上三味捣筛为散,取一钱匕,以汤七合和服,当吐下即愈,甚妙。 
紫雪散,疗香港脚毒遍内外烦热,口中生疮,狂易叫走,及解诸石草药毒发邪热猝黄等, 
瘴疫毒疠,猝死温疟,五尸五注,心腹诸疾,腋缓刺切痛,蛊毒鬼魅,野道热毒,小儿惊痫 
,百病方。 
黄金(一百两) 寒水石 石膏(各三斤一本用滑石) 玄参(一斤) 羚羊角(屑) 犀 
角( 
屑) 沉香 青木香(各五两) 丁香(一两) 甘草(八两炙) 
上十味切,以水三斗,煮取一斗,去滓,取硝石四升,芒硝亦可用,朴硝十斤,投汁中, 
微火煎,以柳木篦搅勿住手,候欲凝,入盆中,纳朱砂三两,麝香一两,急搅,即成霜雪紫 
色,以水和一二分服之,以意加减,一剂十年用之,神妙,香港脚乳石天行热病等,服之若神。 
(千金翼有磁石三斤滑石一斤升麻一斤丁香用四两朴硝用四升麝香用二分) 
仙人炼绛雪,疗一切病,肺气积聚咳逆,呕吐脓血,丹石毒发,天行时气,一切热病, 
诸黄胆等,心风昏乱,心怯健忘,四肢烦热,头痛眼赤,大小便不通,烦闷不安,骨节疼痛 
,赤白痢,血痢,热毒痢,宿食不消化,心腹胀满,出气不得,下一切诸毒药香港脚等,饮酒 
多醉困,久痢不瘥,孩子惊痫等,以上和水服之,产后一切诸病,堕胎,和酒服之方。 
朴硝(十斤) 升麻(三两) 大青 桑白皮 槐花(各二两) 犀角(屑) 羚羊角 
(屑各一 
两) 苏方木(六两) 竹叶(两) 诃黎勒 山栀子(三十枚) 槟榔仁(二十颗) 朱 
砂(半大 
两研) 
上十三味,以水二斗渍一宿,煎取一斗,去滓入锅,纳朴硝炼烊,搅勿住手,候欲凝, 
出于盆中搅,入朱砂麝香讫,雪成,收于 器中,密封,有疾量取之,和水服之,以利病除 
,身轻目明,四肢调适,疗一切病,神验,老小量之。(上云入朱砂麝香未见分两) 
近效肾沥汤煮散,主除风下气强腰脚,明耳目,除痰饮,理营卫,永不染时气诸风疾方 
黄 芎 茯苓 五味子 防风 泽泻 独活 玄参 人参 牛膝(各六两) 
麦门冬(去心) 地骨皮(各八两) 桂心 甘草(三两炙) 丹参(五两) 
上十五味切如大豆,分作二十四贴,贴着生姜一两切,杏仁十四枚去尖碎,以水三升煮 
一贴,取一升,去滓澄清,取九合顿服,每日一贴,晚间以气下心胸空妙,十服以后,身力 
不可当,常须护惜将养之,以饮食补之,每年春夏秋冬服一剂,胜服肾气丸二十剂,永不患 
风气,先有诸病,自然除瘥,张中丞自服以来,神效不可言,以为乳石力不可比,今服不阙, 
效验妙。(方云肾沥汤恐须用猪肾汤煎) 

卷第三十一
古今诸家膏方四首
内容:广济神明膏,主诸风顽痹,筋脉不利,疗癣诸疮痒方。 
前胡 白术 白芷 芎 (并切) 椒(去目) 吴茱萸(各一升) 附子(三十枚去 
皮切) 当归 细辛 桂心(各二两切) 
上十味以苦酒渍一宿,令 然,以成炼猪膏一斗,微火煎十沸以来,九上九下,候 
附子白芷色黄,绞去滓,膏成,病在外摩之,在内以酒服枣核大,疥癣等疮皆疗之,并去诸 
风病,亦摩折伤被打等。(崔氏云药滓酒浸服之亦大疗诸病) 
崔氏陈元膏,会稽太守思翊昧死再拜上书 
皇帝陛下,思幸得典郡,视事六年,处地下湿,身病苦痹,饮食衰少,医疗不瘥,命在 
旦暮,苍梧道士陈元卖药于市,思取药摩之,日至再,十五日平复,思男尝堕马,苦为腰痛 
,天阴雨转发,思取元膏摩之,复愈,思妻年四十五,苦心腹积聚,得病三年,思复从元取 
膏摩之,六日下宿食即愈,思铨下郭少苦头眩,思取膏摩,三日鼻中下水二升,所病即愈, 
思知元药验,谨取元本方奉上。 
当归(三两一方陇西者) 生地黄(二斤捣取汁) 附子(三两) 细辛(二两) 桂 
心(一 
两) 天雄(三两去皮) 干姜(二两) 丹砂(一两研) 芎 (二两) 雄黄(二两半 
研) 乌 
头(三两) 苦酒(三升) 白芷(一两) 松脂(半斤) 不中水猪脂(十斤炼去滓) 
上十五味 咀,以地黄汁苦酒渍一宿,取猪脂纳诸药,微火煎之,令十五沸,膏成去滓, 
纳朱砂等末,熟搅,勿令妇人鸡犬孝子恶疾不具足人小儿等见,有人若胸胁背痛,服之七 
所下状如鸡子汁者二升,即愈,久有人苦胁下积聚如杯,摩药十五日即愈,又有人苦脐傍气 
如手,药摩之,去瓜中黄穣者升许,即愈,有人患腹切痛,时引背痛数年,以膏摩之,下如 
虫者三十枚,即愈,又有妇人若月经内塞,无子数年,膏摩少腹,并服如杏子一枚,十日下 
崩血二升,即愈,其年便有子,又疗风搔肿起累累如大豆,以膏摩之,五日即愈,老少患脚 
膝冷痛,摩之五日便愈,又有人若头项痛寒热瘰 ,摩头及病上,即愈,又有人患面目黧黑 
消瘦,是心腹中病,服药下如酒糟者一升余,即愈,内外诸风及腹中积聚,可服之,百病无 
不愈,所疗人无数,不可悉记。 
又乌膏,疗一切疮,引脓生肌,兼杀疮中虫方。 
乌麻油(一升) 黄丹(上好者二两罗之) 蜡(一两炼净滤) 薰陆香(乳头者一两 
末) 
松脂(半两末以上并大升两) 
上五味,缓火煎油三分减一,下铛待冷,乃纳黄丹,更上煎之,又三分减一,又停待冷 
,次纳薰陆香末,上火煎,候销尽,又纳蜡及松脂,看膏稍稠,即点于铁上试,斟酌硬软适 
中,乃罢,先问所患,疮如热,即除薰陆及松脂,疮如久不瘥,此涉于冷,即依方合,其贴 
杖疮者,油若一升,地黄汁半合和,煎黄丹二大两,蜡一小两,余准上法,此膏不须硬也。 
近效莲子草膏,疗一切风,耳聋眼暗,生发变白,坚齿延年,本是婆罗门方。 
莲子草汁(三升) 生巨胜油(一升) 生乳(一升不食糟者) 甘草(一大两末) 
上四味和于锅中煎之,缓火熬令鱼眼沸,数搅之勿住手,看上沫尽,清澄滤,不津 器 
中贮之,云本方有青莲蕊六分,龙脑花三分,郁金香二分,并末,先煎诸药三分减一,次下 
汁及油等,膏成,每欲点,即仰卧垂头床下,一孔中各点如小豆,许久乃起,有唾唾却,勿 
咽之,起讫,即啜少热汤饮,点经一年,白发尽黑,秃处并出,韩庶子处得,每用验。 

卷第三十一
古今诸家煎方六首
内容:广济阿魏药煎方。 
阿魏(四分) 豆蔻仁(七颗细研) 生姜(十二分) 人参(八分) 甘草(八分炙) 
鳖甲(十 
二分炙) 藕汁(二升) 诃黎勒(七枚去核) 牛膝(半斤) 白蜜(一升) 地黄汁(二 
升) 
上十一味下地黄等汁煎,次下药末,微火煎,搅勿住,搅候如饧,于不津器盛,每取一 
匙酒和服之。 
又鹿角胶煎,疗五劳七伤,四肢沉重,百事不任,怯怯无力,昏昏欲睡,身无润泽,腰 
疼顽痹,脚弱不便,不能久立,胸胁胀满,腹中雷鸣,春夏手足烦热,秋冬腰膝冷疼,心悸 
健忘,肾气不理,五脏风虚,并悉疗之方。 
鹿角胶(二斤捣碎作四分于铛中熬令色黄) 紫苏子(二升以酒一升研滤取汁) 生地 
黄( 
一斤取汁) 生姜(一斤汁) 黄牛酥(一升) 白蜜(三斤) 
上六味,先煎地黄汁苏子汁生姜汁等二十余沸,次下酥蜜,又煎三五沸,次以蜜并胶末 
下之,搅令相得,胶消尽,煎即成矣,以器盛之,空腹以酒调二合服之,日再,此药补五脏 
,益心力,实骨髓,生肌肉,理风补虚,耳聪目明,腰脚甚效验,一两剂强健,披览十倍常 
时。 
又主冷气,益气力,温中下气,蒜煎方。 
剥了蒜(二升) 牛乳(五升) 牛膝(一大斤末) 
上三味,以蒜纳牛乳中煎之,候蒜消尽,搅勿住手,下牛膝末,煎成,于器中贮之,食 
前以酒和两匙服。(忌羊血) 
又地黄煎,主妇人丈夫血气劳,骨热,日渐瘦悴方。 
生地黄汁(二升) 甘草(三两炙末) 豉心(一升) 葱白(切一升) 牛酥(半斤) 
藕汁( 
二升) 白蜜(一升) 
上七味,以小便六升煮葱豉等,取二升,绞去滓,次下地黄藕汁,更煎取三五沸,下酥 
蜜,搅勿住手,候似稀饧,以器贮之,每服一匙,渐至三匙,成煎桑枝熬煎汤调和服之尤妙 
,桃仁汤亦良。 
短剧单地黄煎,主补虚除热,散乳石痈疽疮疖等热方。 
生地黄随多少取汁,于铜钵中重汤上煮,勿盖釜,令气得泄,煎去半,更以新布滤绞, 
去粗滓秽,又煎令如饧成矣,此用地黄须肥大味浓者,作煎甘美,东南地黄坚细味薄,作煎 
咸不美。 
近效地黄煎,疗肺气咳嗽,补心肺,令髭发不白方。 
生地黄汁(二升) 麦门冬汁(五升) 生姜汁(五合) 紫菀(三两) 贝母 款冬 
花甘草 
(炙各三两)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大升,去滓,却入锅中,下地黄汁麦门冬姜汁等三十沸, 
下蜜一升,煎如饧成矣,盛不津器中冷,含如枣许,增加量之。(一方有人参三两) 

卷第三十一
古今诸家酒一十二首
内容:(并代茶饮列于下) 
千金天门冬酒,疗五脏六腑大风,洞泄虚弱,五劳七伤, 结滞气,冷热诸风痫恶疾, 
耳聋头风,四肢拘挛猥退,历节风,万病皆主之,久服延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