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阿里巴巴: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郑作时 >

第14节

阿里巴巴: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郑作时-第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化腾——创业的第一年里,我们一直喂不饱那只小企鹅(QQ的卡通形象),赚钱的模式看不到。那个时候时间好像过得特别快,稍微一来,就一个月过去了,意味着你又要给员工发钱了。
  为了那只喂不饱的小企鹅,我们到处去蹭服务器,还到各大高校网站的聊天室里去灌水。起初很多人还看不上QQ,一边用一边嘟囔着‘这垃圾,要不是上面美眉多,我才不用呢’。女孩子是吸引男孩子的动力,破解了用户的感受,QQ的量就腾腾地往上窜。
  梁建章——携程赚钱蛮顺其自然的,最难的倒是人力资源的整合。
  我们一直把收购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策略。我们所说的收购完全是一个整合,取决于我们的消化能力,我们只能一年收购一个。要让收购来的公司全面地融入进来,发挥它自身最大的能量。
  五年后我还是希望能在西湖上喝茶。我们公司一直希望能培养一群优秀的青年,希望在座的能够胜任,而我能再次在西湖上游船喝茶
  甄荣辉——昨天游西湖时在船上我们五个说起,我们的钱也是一笔一笔赚回来的。当时每次看到竞争对手的广告,我心里会很疼。你可以抢走他的客户,但不能不做他的广告,因为他有钱可以烧。


第三届新贵们(2)
  以前做学生,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打工了,有事可以问老板;等到自己做了老板,有事情不明白,也不敢说出来。最大的问题还是找人和炒人鱿鱼。
  创业的每个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挑战,第一个挑战是建立团队,怎么样让员工融入团队;第二个挑战是组织架构的调整。现在公司大了,每6至9个月我们就要调整一下公司的组织架构,花很多时间在管理上,最主要最核心的是人力资本。我把钱比作空气,人力资本比作水,没有空气你会死,没有人力资本你死得不会很快,但还是会死。
  相比第二届西湖论剑,这一届的论剑显然要不那么理想主义一些,就像照例的主持人张蔚说的那样,如果说前两届的西湖论剑论的是剑法的话,这一出的西湖论剑论的是刀法——可能不那么漂亮,但都是致命的。
  不过马云在当时的表态却是豪情万丈。当时的媒体记录下的是他这样的说法:
  马云依然瘦小,依然健谈,依然激情飞扬。可西湖论剑大会上几张熟识的老面孔消失了,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五位年轻的少壮派,是五份漂亮的网络运营图表。网络不再只是烧钱的主,网络开始盈利了。
  东道主阿里巴巴总裁马云雄心勃勃地期望———本届西湖论剑将成为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转折点。网络的核心是服务,是要赚钱的,要期待盈利,盈利了还要考虑持续盈利。
  卧虎藏龙的中国互联网每天都给人带来振奋,马云兴之所至扬言明年要将“西湖论剑”改头换面,再创办一个电子商务的“丐帮大会”,“把电子商务还给商人”让更多尝到了互联网好处的商人来谈网。


第四届未来的气息(1)
  第四届西湖论剑的最大特点有两个:一个是孙正义加入,一个是第四届西湖论剑是闭门会议,没有像往常那样对外界开放。
  没有人知道巨头们在闭门会议中谈了些什么。孙正义没有参加会议以后的记者招待会,此次会议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中国网络游戏的巨头陈天桥同样也没有。因此对于这次会议来说,公开的记者招待会多少有些无趣,缺乏了巨头们演绎,同时又刚刚度过互联网的冬天,媒体们似乎拿不出多少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来。相对细节的“上市”成为记者招待会上的主要话题,以此为主线,记者们追问着留下来的巨头们——携程的梁建章、TOM的王雷雷、百度的李彦宏和东道主马云。
  这是一个看起来颇合时宜的老话题,其时梁建章的携程进入了上市准备期;百度的李彦宏也准备要上市,而且很快,围绕着这个中国的搜索引擎会发生一场美国搜索引擎巨头google对它的收购风波;而阿里巴巴的上市则一直是互联网业界关心的话题。
  但种种的蛛丝马迹表明,这场记者记者招待会没有抓住巨头们心里的主题。
  已经有很多迹象说明为什么第四届西湖论剑会是一个闭门会议了。正如我们在前面已经看到过的,从2003年开始,互联网投资进入又一个高潮,风险投资们再一次对网站打开了钱包;网络游戏一下子成为中国互联网最赚钱的领域;孙正义开始对手上的股票进入大规模的清理,不少股票被他清理掉,同时他又开始了一轮大规模的投资,陈天桥就是他这一轮投资的一个点;孙正义的那一次到杭州是由他投资的、同样是杭州的企业——不过他们更主要的是做硬件——UT斯达康的几位中国高管陪同坐一架包机到的;而孙正义到杭州后对媒体说过,他看好互联网的下一浪是宽带,他还说过,软银已经在宽带上投资了30亿美元,手上还有17亿美元的现金。
  甚至还包括第四届西湖论剑的主题:下一浪。
  真正的答案出现在大半年之后,读者可以在本书《网商时代》一章中看到,从2005年上半年开始起,中国媒体开始注意到一股WEB2。0之风从美国开始吹过来,一些更具有“互联网精神”的美国人把这股风看到是对整个互联网现状的彻底颠覆,因此他们把它叫做这样一个针对相比的名字,WEB2。0意味着现在的互联网被他们视作WEB1。0,进而我们可以想像,在他们心目中,现在的互联网格局就像比尔·盖茨淘汰微软的WINDOWS95、98一样,“一旦成为过去,结局只有被淘汰。”
  同样我们也可以想像的是,出现在公开媒体上的趋势,早已经出现在了互联网巨头的心里。不善言词的孙正义当然不会把他心目中的互联网全新格局表达给媒体——事实证明,他也不希望把这些表达给媒体,因此第四届西湖论剑成了一个闭门会议。如果用围棋来做比方的话,孙正义在2004年做的事是为互联网的下一浪布局。正如我们在第一章看到的那样,或者在他的心里,2004年他已经开始琢磨一个我们在第一章提到的那个亚洲系了。
  甚至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孙正义的这一次到中国,包括他的参加西湖论剑,都是在为他的这一局布点。我们另外可以注意到的一点是,第四届西湖论剑的参加嘉宾并不像以前那样有一个明显的主题,除了我们上面已经看到过的TOM的王雷雷、携程的梁建章、百度的李彦宏和东道主马云外,还有刚刚在易趣网失去决定权的邵亦波、当时因为成为首富而名满中国的盛大陈天桥。
  在这个名单里,我们看到了好几个我们在第一章中提及的互联网亚洲系中可能出现的名字:陈天桥、李彦宏(他的百度可能是作为这个系的搜索引擎中国部分出现,而因此我们也可以想象为什么百度会拒绝GOOGLE的收购)、邵亦波(他在易趣决定权的失去使他获得了在互联网亚洲系的电子商务部分担任一个角色的可能)。
  甚至与孙正义坐一架包机来杭州的UT斯达康,也是孙正义的这个局中的一粒重要的棋子。数年前,这家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周绍宁曾经给作为记者去访问的作者花了几个小时讲述一种叫做“WACOS”的技术,而这种技术在作者看来,正可以做为孙正义的这个互联网亚洲系中把城市与互联网主干道联系起来的一个实现。
  好了,到了这里我们应该已经把第四届西湖论剑的主题“下一浪”解释得足够清楚了。可以想像,这一届论坛中的真正主角是孙正义,这个互联网的亚洲精神领袖把本届的西湖论剑这个互联网茶馆租了下来,为他的互联网亚洲系做一个布局的开场。因此我们从这一届西湖论剑里,已经可以闻到了隐隐约约的火药味。
  因此可以推想的是,在这一届的西湖论剑真正的会场——那次闭门会议中发生了一些什么:和马云在北京见孙正义一样,孙正义与这些中国互联网的精英们此次的见面,谈的都是对互联网的下一浪,也就是宽带和相关的应用的看法。主角无疑还是中国的精英们,因为孙正义要的,就是他们在自然状态下的反应。之所以孙正义会到西湖论剑这样一个本来应该公开的场合中来见这些精英,是因为西湖论剑已经被定义为一个互联网的茶馆。而人们在茶馆中的状态都是放松的,孙正义要看的,也就是在放松状态下他们对互联网的看法。


第四届未来的气息(2)
  未来的事实将会证明我们的这种推想有多少现实性——我们可以看看,未来在第四届西湖论剑中出现的名字,有多少会最后成为孙正义投资的公司。但无疑百度对“GOOGLE”收购的拒绝证明我们这种推想得到某种程度的印证。
  第四届西湖论剑的有趣,在于它再一次证明,优秀者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走在了前面,而他之所以走在前面,是因为他看得远,并敢于为他看到的东西迈出自己的步子。而在这个方面,我们不得不说,马云和孙正义就是这样的人。


秘密制造淘宝(1)
  2003年6月12日,eBay正式入主易趣。在2002年以3000万美元收购了易趣33%的股份以后,在此时又是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易趣余下的67%的股份,控股了易趣。
  在一个月以后的《互联网周刊》上,记者陈钢发表了一个评论。对这桩价值一亿五千万的交易进行了高度评价。他是这样介绍交易双方的:
  eBay(电子湾)公司成立于1995年9月,是一家电子商务网站。其经营口号惊人,号称“希望能帮助地球上任意人完成任意商品的买卖交易”。在问世不到7年的时间里公司高速发展,取得了傲人的业绩:目前在线交易商品1。8万类,约700多万件,从一美元的打折磁盘到500万美元的飞机几乎应有尽有;公司拥有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4200万注册用户,诸如新加坡的买主通过其交易平台向美国的卖主购买商品的事件早已不足为奇;在诸多电子商务公司苦苦寻找盈利途径之时,电子湾2001年全球年度销售额已超过90亿美元,盈利9000万美元;目前,电子湾公司业务已经进入24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个人、企业商品在线交易市场。
  易趣是1999年8月开通的一家国内电子商务网站,是其CEO邵亦波和总裁谭海音哈佛MBA毕业后,回国在上海共同创建的。迄今为止公司已成为拥有440万注册用户,日均成交金额达250万人民币,35万件商品同时在线,1200万日浏览量的大型专业电子商务网站。易趣产生之前,邵亦波和谭海音分别曾在世界著名咨询公司波士顿和麦肯锡就职。在网上交易尤其是C2C领域,易趣一直执国内电子商务之牛耳。
  陈钢认为,易趣和eBay的结合,是强强联手。仅仅是一年以后,eBay收购易趣两倍股份的股份,却花了五倍的钱,足以说明易趣在这一年中的成长。
  而差不多就在这个时候,在阿里巴巴,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也正在酝酿。在阿里巴巴的内部网上有人发出了一个贴子,警告阿里巴巴的员工们说:“注意,有一个制作思路与阿里巴巴极为相似的网站正在迅速地聚拢人气,它的名字叫淘宝。”很快这个帖子在阿里巴巴内部网论坛的BBS上有了几十个跟贴,越来越多阿里巴巴的员工注意到了这个网站。
  “议论越来越多,可是我们不作声。最后,终于有人把网上的议论搬到了网下来,几天以后,我注意到有人在我们的休闲吧里议论这件事。而此时已经有人已经对阿里巴巴高层在此事上的麻木不仁感到了愤怒。他们为什么对这样一个网站不闻不问?已经有人在这样问了。“马云描述当时的情况。
  “不过有老员工已经看出了一点端倪。也许是他们那些判断传播开来,对气氛造成了一点影响。所以这种议论又小了下去。很明显,在阿里巴巴的各个部门里都少了那么一两个人,而这个叫淘宝的网站的所有服务人员又都是用金庸武侠小说里的名字来作他们的网名。根据这两点,有人已经猜出淘宝就是阿里巴巴的网站。”一位阿里巴巴的创业元老这样描述说。
  这个秘密制造淘宝的故事差不多已经成为阿里巴巴成长史上的一个经典段子。2003年2月,大约有十名阿里巴巴的员工被一个一个地叫到马云的办公室,等待他们的是马云和公司的几位高管。桌上反扣着一份文件。马云告诉他们的是同样的话,说公司有一件秘密任务需要他们去完成,如果你愿意去做,那么就在桌上这份文件上签字;如果不愿意去做,那你可以离开办公室。但无论是否愿意,你都必须承诺保密,如果你签了这份协议,那就必须单独与一个团队工作一阵子,甚至连家人也不能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