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资治通鉴全译 >

第2节

资治通鉴全译-第2节

小说: 资治通鉴全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纪十九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下永淳元年(壬午、682)
唐纪二十则天顺圣皇后上之下垂拱三年(丁亥、687)
唐纪二十一 则天顺圣皇后中之上长寿元年(壬辰、692)
唐纪二十二则天顺圣皇后中之下神功元年(丁酉、697)
唐纪二十三则天顺圣皇后下久视元年(庚子、700)
唐纪二十四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中神龙元年(乙巳、705)
唐纪二十五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下景龙二年(戊申、708)
唐纪二十六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下景云元年(庚戌、710)
唐纪二十七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上之中开元二年(甲寅、714)
唐纪二十八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上之下开元六年(戊午,718)
唐纪二十九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中之上开元十四年(丙寅、726)
唐纪三十五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中之上至德元载(丙申、756)
唐纪三十六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中之下至德二载(丁酉、757)
唐纪三十七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下之上乾元二年(己亥、759)
唐纪三十八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下之下上元二年(辛丑、761)
唐纪四十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上永泰元年(乙巳、765)
唐纪四十一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下大历九年(甲寅、774)
唐纪四十二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下大历十四年(己未、779)
唐纪四十三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二建中二年(辛酉、781)
唐纪四十四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三建中四年(癸亥、783)
唐纪四十五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四建中四年(癸亥、783)
唐纪四十六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五兴元元年(甲子、784)
唐纪四十七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六兴元元年(甲子、784)
唐纪四十八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七贞元元年(乙丑、785)
唐纪四十九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八贞元三年(丁卯、787)
唐纪五十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九贞元八年(壬申、792)
唐纪五十一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十贞元十年(甲戌、794)
唐纪五十二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十一贞元十七年(辛巳、801)
唐纪五十三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上之上元和元年(丙戌、806)
唐纪五十四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上之下元和四年(己丑、809)
唐纪五十五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中之上元和七年(壬辰、812)
唐纪五十六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中之下元和十二年(丁酉、817)
唐纪五十七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下元和十四年(己亥、819)
唐纪五十八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中长庆元年(辛丑、821)
唐纪五十九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长庆三年(癸卯、823)
唐纪六十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上之下太和三年(己酉、829)
唐纪六十一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中太和八年(甲寅、834)
唐纪六十二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下开成三年(戊午、838)
唐纪六十三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中会昌三年(癸亥、843)
唐纪六十四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下会昌四年(甲子、844)
唐纪六十五 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四年(庚午、850)
唐纪六十六懿宗昭圣惠孝皇帝上咸通元年(庚辰、860)
唐纪六十七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中咸通九年(戊子、868)
唐纪六十八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下咸通十一年(庚寅、870)
唐纪六十九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上之下乾符四年(丁酉、877)
唐纪七十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中之上广明元年(庚子、880)
唐纪七十一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中之下中和二年(壬寅、882)
唐纪七十二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下之上中和四年(甲辰、884)
唐纪七十三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下之下光启三年(丁未、887)
唐纪七十四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上龙纪元年(己酉、889)
唐纪七十五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中景福元年(壬子、892)
唐纪七十六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下乾宁二年(乙卯、895)
唐纪七十七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上乾宁四年(丁巳、897)
唐纪七十八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中光化三年(庚申、900)
唐纪七十九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中之下天复二年(壬戌、902)
唐纪八十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上天复三年(癸亥、903)
唐纪八十一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下天元年(子、904)
后梁纪一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上开平元年(丁卯、907)
后梁纪二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中开平二年(戊辰、908)
后梁纪三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下乾化元年(辛未、911)
后梁纪四 均王上乾化三年(癸酉、913)
后梁纪五 均王中贞明三年(丁丑、917)
后梁纪六 均王下贞明五年(己卯、919)
后唐纪一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上同光元年(癸未、923)
后唐纪二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中同光二年(甲申、924)
后唐纪三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下同光三年(乙酉、925)
后唐纪四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上之下天成元年(丙戌、926)
后唐纪五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上天成二年(丁亥,927)
后唐纪六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中之下长兴元年(庚寅、930)
后唐纪七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下长兴三年(壬辰、932)
后唐纪八潞王下清泰元年(甲午、934)
后晋纪一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上天福元年(丙申、936)
后晋纪二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上之下天福二年(丁酉、937)
后晋纪三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中天福四年(己亥、939)
后晋纪四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下天福七年(壬寅、942)
后晋纪五齐王中开运元年(甲辰、944)
后晋纪六齐王下开运二年(乙巳、945)
后汉纪一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上天福十二年(丁未、947)
后汉纪二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中天福十二年(丁未、947)
后汉纪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下乾元年(戊申、948)
后汉纪四隐皇帝下乾三年(庚戌、950)
后周纪一太祖圣神恭肃文孝皇帝上广顺元年(辛亥、951)
后周纪二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中广顺二年(壬子、952)
后周纪三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下显德元年(甲寅、954)
后周纪四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中显德三年(丙辰、956)
后周纪五世宗睿武孝文皇帝下显德五年(戊午、958)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
  周纪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
  '1'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1'周威烈王姬午初次分封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国君。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臣司马光曰:我知道天子的职责中最重要的是维护礼教,礼教中最重要的是区分地位,区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什么是礼教?就是法纪。什么是区分地位?就是君臣有别。什么是名分?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
  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纪纲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四海之广,亿民之众,都受制于天子一人。尽管是才能超群、智慧绝伦的人,也不能不在天子足下为他奔走服务,这难道不是以礼作为礼纪朝纲的作用吗!所以,天子统率三公,三公督率诸侯国君,诸侯国君节制卿、大夫官员,卿、大夫官员又统治士人百姓。权贵支配贱民,贱民服从权贵。上层指挥下层就好像人的心腹控制四肢行动,树木的根和干支配枝和叶;下层服侍上层就好像人的四肢卫护心腹,树木的枝和叶遮护根和干,这样才能上下层互相保护,从而使国家得到长治久安。所以说,天子的职责没有比维护礼制更重要的了。
  文王序《易》,以乾、坤为首。孔子系之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言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春秋》抑诸侯,尊王室,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以是见圣人于君臣之际未尝不也。非有桀、纣之暴,汤、武之仁,人归之,天命之,君臣之分当守节伏死而已矣。是故以微子而代纣则成汤配天矣,以季札而君吴则太伯血食矣,然二子宁亡国而不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故曰礼莫大于分也。
  周文王演绎排列《易经》,以乾、坤为首位。孔子解释说:“天尊贵,地卑微,阳阴于是确定。由低至高排列有序,贵贱也就各得其位。”这是说君主和臣子之间的上下关系就像天和地一样不能互易。《春秋》一书贬低诸侯,尊崇周王室,尽管周王室的官吏地位不高,在书中排列顺序仍在诸侯国君之上,由此可见孔圣人对于君臣关系的关注。如果不是夏桀、商纣那样的暴虐昏君,对手又遇上商汤、周武王这样的仁德明主,使人民归心、上天赐命的话,君臣之间的名分只能是作臣子的恪守臣节,矢死不渝。所以如果商朝立贤明的微子为国君来取代纣王,成汤创立的商朝就可以永配上天;而吴国如果以仁德的季札做君主,开国之君太伯也可以永享祭祀。然而微子、季札二人宁肯国家灭亡也不愿做君主,实在是因为礼教的大节绝不可因此破坏。所以说,礼教中最重要的就是地位高下的区分。
  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名器既亡,则礼安得独在哉!昔仲叔于奚有功于卫,辞邑而请繁缨,孔子以为不如多与之邑。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卫君待孔子而为政,孔子欲先正名,以为名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夫繁缨,小物也,而孔子惜之;正名,细务也,而孔子先之:诚以名器既乱则上下无以相保故也。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易》曰:“履霜坚冰至,”《书》曰:“一日二日万几,”谓此类也。故曰分莫大于名也。
  所谓礼教,在于分辨贵贱,排比亲疏,裁决万物,处理日常事物。没有一定的名位,就不能显扬;没有器物,就不能表现。只有用名位来分别称呼,用器物来分别标志,然后上下才能井然有序。这就是礼教的根本所在。如果名位、器物都没有了,那么礼教又怎么能单独存在呢!当年仲叔于奚为卫国建立了大功,他谢绝了赏赐的封地,却请求允许他享用贵族才应有的马饰。孔子认为不如多赏赐他一些封地,惟独名位和器物,绝不能假与他人,这是君王的职权象征;处理政事不坚持原则,国家也就会随着走向危亡。卫国国君期待孔子为他崐处理政事,孔子却先要确立名位,认为名位不正则百姓无所是从。马饰,是一种小器物,而孔子却珍惜它的价值;正名位,是一件小事情,而孔子却要先从它做起,就是因为名位、器物一紊乱,国家上下就无法相安互保。没有一件事情不是从微小之处产生而逐渐发展显著的,圣贤考虑久远,所以能够谨慎对待微小的变故及时予以处理;常人见识短浅,所以必等弊端闹大才来设法挽救。矫正初起的小错,用力小而收效大;挽救已明显的大害,往往是竭尽了全力 也不能成功。《易经》说:“行于霜上而知严寒冰冻将至。”《尚书》说:“先王每天都要兢兢业业地处理成千上万件事情。”就是指这类防微杜渐的例子。所以说,区分地位高下最重要的是匡正各个等级的名分。
  呜呼!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然文、武之祀犹绵绵相属者,盖以周之子孙尚能守其名分故也。何以言之?昔晋文公有大功于王室,请隧于襄王,襄王不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不然,叔父有地而隧,又何请焉!”文公于是惧而不能违。是故以周之地则不大于曹、滕,以周之民则不众于邾、莒,然历数百年,宗主天下,虽以晋、楚、齐、秦之强不敢加者,何哉?徒以名分尚存故也。至于季氏之于鲁,田常之于齐,白公之于楚,智伯之于晋,其势皆足以逐君而自为,然而卒不敢者,岂其力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