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让人无法说no的攻心说话术 >

第19节

让人无法说no的攻心说话术-第19节

小说: 让人无法说no的攻心说话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你不小心被人指出错误,而你的身份和地位又不容许你出现这种错误,此时你必须马上将对方的注意力引开,或者将问题巧妙地推回给发问者。
  当两者的对立情绪已经到最高点,就要一触即发时,突然来了一个共同的敌人,反而会使两人化干戈为玉帛。
  谈话高明的一方会马上假设一个共同的敌人,来降低双方的对立感和敌意,因为涉及双方的利益,对方会暂时与你合作,以便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有一名法文老师语言偏激,常常对犯错的学生冷嘲热讽,令那些自尊心强的学生难堪不已,所以在他执教的学校里,他算是一名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不巧的是,某天他讲授法文时,不小心在语法问题上犯了一个明显的错误,并当场被一名昔日被他嘲讽过而耿耿于怀的学生发觉。
  这名学生马上逮住报复的机会,丝毫不客气地指出错误,此时所有的学生都安静不语,想看看平时嚣张跋扈的老师会如何应付。
  这名教师不知如何面对这个窘境,一阵面红耳赤,但他毕竟有很长时间的教学经验,略懂得一些语言技巧上的进退策略。
  过了一会儿他冷静下来说:“噢,看你平时上课心不在焉,想不到居然这么细心,连这么不起眼的毛病都被你发现了,其他同学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疏忽了这个错误呢?”
  这位学生本来是以报复的心态向老师展开攻击,不料竟得到一贯偏激的老师当众赞扬,刹那间一种自豪的满足感溢满胸怀,马上又觉得这位老师其实也有可爱之处,并不是那种人见人嫌的人物。
  这位老师在这故事中发挥他的语言长处,给这位企图让他难堪的学生戴了一顶高帽子,堵塞他急欲让对方当众出丑的嘴巴,最后又补充说:“像这种不起眼的小毛病,必须要仔细认真才不会发生,如果不加以改正,时间一久便容易犯下更大的错误,所以大家要记取今天这个教训。”
  这位老师所使用的说话术可谓高明之极,他接住别人射来的利箭,又反掷回去,并且丝毫不带杀气,以他的这番谈话来看,只会让人觉得他在赞扬某位发现小错误的学生,而不是承认自己失误,从而告诫学生谨慎勿犯,无形中将自己的失误淡化了。这种使对方改变初衷的说话术,便是模糊主题策略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通常,许多人受到指责后,会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如果是德高望重或高高在上之人,往往会利用暴躁的气势压住对方。如果这位老师没有这种随机应变的说话技巧,便无法从容应付,只能恼羞成怒地大加斥责,或者竭尽所能地欲盖弥彰,这样犹如火上加油,使对方的不满情绪更加强烈,造成下不了台的局面。
  如果被语言攻击的人是长者或上司,他们往往会无视真正的问题,而将这件事转化为私人的尊严问题,甚至扩大到道德规范,如此一来,双方极易形成对峙的局面,不利于今后双方的再次沟通。所以,高明的语言大师或善知人性心理者面对此种局面时,一定会故意让对方在语言逻辑上另转他向,从而消减怒气,遏止事态的扩张。同样的技巧可以运用于商业交际中,如果你与对手在语言上陷入对立,这时不妨话锋一转:
  “先生,最近我听到许多消费者对我们合作所制造的产品有强烈的不满,如我们再不改进,会被通路封杀。”对方也许就马上放弃与你的敌对立场,转而共同探讨改进的方法。即使你所说的状况实际上并不存在,也足以让对方重视,在短时间内不再针对你。
  例如甲乙双方正在进行激烈的争论,这时,乙方正准备从正面去驳斥甲方的观点,突然间,甲方不但在态度上发生大逆转,话题也转向另一件与乙方有利害关系的事情,乙方便不好意思用强硬的措词去反驳甲方了。
  如果你身为一名推销员,试图在这一行业里有所作为,同样要掌握丰富的谈话技巧。例如,你正对顾客介绍某样商品,但对方却说:
  “这东西太贵了,另外几种和它效果差不多的商品,却便宜许多。”
  此时你可点头说道:“你说得很对。”
  先听取对方的意见,再运用语言的逻辑,转移对方攻击的力道。接着再对他说:
  “你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你要了解,我们的产品省油省电,又是高性能,在同类产品中,只有我们的售后服务是最先进可靠的。”
  对方会因你开始赞同他的观点而不再排斥你,听了你的介绍后,他会认真地和其他商品作一番比较,即使不买你的商品,也会对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朋友之间,同僚之间,如果必须运用这种说话技巧,你得好好考虑如何更合理地运用。
  例如,你有一位孤僻的同事,从来不肯与人合作,也不愿和人交往,始终对人怀有敌意,而你因为某件事又不得不请他帮忙,那么不妨对他说:“如果你帮忙办成此事,上司会对我们另眼相看,这对我们都有好处。如果我一个人去完成,肯定没有你帮忙来得顺利,万一做不好,上司还会因此而怪罪我们。”
  那位同事听了这番恳切的言词后,就会在权衡利害得失后与你合作。运用语言的逻辑使对方改变初衷,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策略是大家经常使用的,攻心说话术这种技巧,就是要你抓住双方“共同”的心理弱点,使对方判断失误,这样就可以俘虏对方的心理动向,使事情朝着你预设的方向发展。
  萧伯纳:我的思考不值一美元
  有一次,在巴黎名流人士聚集的沙龙上,萧伯纳在那里沉思,一名美国的亿万富翁说:
  “先生,如果你告诉我你在想什么,我就付你一美元。”
  萧伯纳看了他一眼说:“我思考的内容不值一美元。”
  亿万富翁怔了一下,摸不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接着萧伯纳话锋一转,说:“因为我脑中思考的是你。”
  萧伯纳:小姐到底几岁?
  萧伯纳在一次宴会中,遇到一位打扮妖艳的中年妇人靠过来问他:
  “先生,你看我今年有多大年纪?”
  萧伯纳仔细看了她一眼说:“看你的头发只有十九岁,看你的皮肤,不会超过二十岁。”
  那妇人听了高兴得手舞足蹈,于是又问他:
  “那么你看我到底有几岁呢?”
  他说:“反正加起来,不会超过四十岁吧!”
  萧伯纳VS。邱吉尔:赠票
  30年代时,萧伯纳的名着《茶花女》准备在巴黎大剧院上演,这时他派人送两张戏票给当时的首相邱吉尔,并写了一封短笺派人交给邱吉尔,上面写着:
  “亲爱的温斯顿爵士,奉上戏票两张,如果阁下还可以找到一个朋友的话,不妨一起来看演出。”
  邱吉尔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代名相,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三巨头之一,本身具有相当的文学天赋和演讲口才,因此他自然明白大作家的嘲讽之意,于是便回信:
  “亲爱的萧伯纳先生,十分感谢你所赠的戏票,因有约在先,无法前往观赏。不过,如果你的戏能上演第二次的话,我一定和朋友前去捧场。”
  萧伯纳:世界上闹饥荒的原因
  某一天,一名大腹便便的富人对萧伯纳说:
  “先生,我一看到你,便知道目前世界上正在闹饥荒。”
  萧伯纳马上反唇相讥说:
  “先生,我一看到你,便知道目前世界上闹饥荒的原因。”
  华盛顿:攻打美国不能超过三千人
  美国总统华盛顿在一次制宪会议上和众多国会代表讨论国军部队的条文时,一位国会代表提出,在宪法里要规定一条:
  “国家的常规部队,任何时候都不得超过五千人的编制。”
  华盛顿听了后,露出微笑说:“很好,这位先生的建议的确很好。但我认为还要加上一条,那就是,今后侵略美国的外国军队,任何时候都不得超过三千人。”
  邱吉尔:宁可喝下毒咖啡
  英国首相邱吉尔是一位非常风趣幽默的政治家。
  有一次,美国议会里一位对邱吉尔不友善的女议员,在会议休息时,竟然对邱吉尔说:
  “如果你是我丈夫的话,我会在咖啡里放毒药。”
  邱吉尔听了,不假思索就回答:
  “如果你是我妻子的话,我会喝掉这杯咖啡。”
  威尔逊:财政部长在殡仪馆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担任纽泽西州的州长时,他的一个好朋友,也就是纽泽西州的财政部长去世了。
  当威尔逊还沉浸在悲痛的情绪中,正准备去参加葬礼时,忽然电话铃响了,原来是一位政界人士打来的。
  “州长,”那人急切地说,“请让我接替财政部长的位置。”
  威尔逊对此人迫不及待地索讨官位,完全不顾死者的尊严,感到极为不舒服,但他强压住心中的怒火,平静地说:
  “好吧!财政部长目前在殡仪馆,我会通知殡仪馆的,你赶快做好准备。”
  爱迪生:从不计划三十年后的事
  着名发明家爱迪生在他55岁生日时,参加一个各界为他庆祝的生日宴会。
  在宴会中,有记者问:“你的未来计划如何?”
  爱迪生说:“从现在起到75岁,我将专心工作。75岁起,我打算玩桥牌。80岁我将和女人聊八卦,84岁我想每天打高尔夫球。”
  那人又问:“90岁呢?”爱迪生耸耸肩说:“我从来不计划三十年以后的事情。”
  狄更斯:我的职业就是说谎
  有一次,英国作家狄更斯跑到河边偷偷钓鱼,突然,一个陌生人走到他面前问:“怎么?你在钓鱼?”
  狄更斯不加思索地说:“是啊!今天真倒霉,钓了半天,一条也没有钓到;而昨天也是在这个地方,却钓到了十五条大鱼哩!”
  陌生人说:“是吗?你昨天钓得很多啊!”接着他又说:“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这河川专门抓偷钓鱼的,很抱歉,这河川禁止钓鱼!”说着这陌生人拿出本子,准备要给狄更斯开立罚款单。
  狄更斯看到这种情景,连忙反问:“那么,你知道我是谁吗?”
  陌生人被这一反问搞得莫名其妙,狄更斯对他说:“我是作家狄更斯,你不能罚我,因为虚构故事就是我的职业。”
  陌生人没有办法,只好让狄更斯离去。
  林肯:回答一道难题
  林肯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出了超人的才智。
  当时,有一个老师千方百计地想难倒林肯。
  一天上课时,他问:“林肯,你是要回答一道难题呢?还是回答两道容易的题目?”
  不出所料,林肯答道:“回答一道难题吧!”
  “好吧,那么你回答,蛋是怎么来的?”
  “母鸡生的。”林肯答道。
  “那么,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老师,”林肯说,“这已经是第二个问题了。”
  海明威:沙地上的签名
  海明威虽然创作严谨,但生活中却颇具幽默感。
  海明威迁居古巴哈瓦那之后,一位纽约富商慕名前去拜访,坚持要海明威在他的日记簿上签名留念。
  海明威晓得这个来访者是靠房地产买卖而发财的。当时,他们正在沙滩上闲聊,他立刻用手杖在沙地上签了一个名,说:
  “请你收下这个签名,顺便也连地皮一起带回纽约去。”
  海明威:活下去的理由
  有一次,海明威在哈瓦那的一个宴会上,遇到一个没有才华又自视甚高的作家,一直要跟他说话,海明威曾几次想借故脱身,但那位作家仍纠缠不休。
  最后,海明威直接问对方到底要怎么样。
  那位作家便爽快地向海明威表示了他的愿望,他说:
  “海明威先生,我早就下决心要为你写一本传记,希望你死了以后,我能获得为你写传记的殊荣。”
  海明威听了,不客气地回答:
  “我就是知道你想为我写传记,所以我才千方百计,想尽办法也要活下去!”
  莫扎特:不要和我比天赋
  有一位年轻的音乐家兴致勃勃地找到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并请教他:
  “莫扎特先生,我很想写一首交响乐曲,您能告诉我怎样开始吗?”
  这位知名的音乐家听了后,沉吟了一会儿,说:
  “你年纪还轻,应该先多写些小曲子呀!”
  “不!我知道先生您也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写出了非常有名的交响乐作品,那时您才十岁啊!”
  “没错!不过,我在十岁写交响乐时,并没有去请教别人呀!”
  马克·吐温:有些人不是婊子养的
  美国着名小说家马克吐温在小说《镀金时代》里揭露了美国政府的腐败和政客、资本家的卑鄙无耻。
  小说引起了轰动,他在回答记者时,脱口说了一句:“美国国会中,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