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绿皮人 作者:马铭 >

第2节

绿皮人 作者:马铭-第2节

小说: 绿皮人 作者:马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没肺的阿卡眼里。可是没心没肺有时恰恰容易弄出事儿来。 
  他瞟了一眼远处大海上的那个岛屿,在临近傍晚的夕阳下,黑石岛竟泛出些迷也似的光亮。他要去的就是那个地方。 
  *** 
  自从60多年前世界上发现了第一个感知能力超常的所谓“蝙蝠人”以后,在近50年的时间里,全球各地陆陆续续声称发现了“蜗牛人”、“鱼人”、“变色人”(又称“蜥蜴人”)及“牛人”,这种人长着三个胃。最离奇的恐怕要算非洲南部某地发现的,类似于仙人掌似的“智能植物人”,必需冠以“智能”二字,以区别医学领域里的那种植物人。在紧随其后的研究和分析中,有些被确认为是特殊人类族群的个体变异;有些则是功能的延伸,而更多的则是与古代巫术有关的把戏。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智能植物人”。经观察,这种充分具备了高级智慧的“植物”,或者形状与人类不同的某种动物……名称在这里比较难以确定,它在人们观察了若干天后竟不翼而飞了。与此同时,存储在计算机里的所有观察资料一并消失。于是,世界舆论一致认为,那种“智慧体”恐怕来自外星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人们观察对方的同时,对方肯定也在观察人类。人类最终什么资料也没得到,对方很可能攫取了想要的一切。否则的话,那几天“老老实实”被观察和记录的过程就无从解释了,几乎所有的人都提不出反证。 
  在差不多同一个时间里,地球空间站的各国专家们也在努力地搜集有关资料。首先是“地月”及木星、火星。其间不乏难以解释的反常现象,好在人们不像过去的人类一样对什么都大惊小怪了。综合所有的新发现及其反常现象,全球制定了以“研究、接纳、共处”为方针的共同行动纲领。以此面对太空或地球本身的所有难解之谜,尤其是外星球生命体! 
  它标志着全人类的进步。 
  之所以在这里强调以上内容,仅仅是想让诸位有个心理准备,以免话说出来把谁吓一跳……小莫菲“渐渐变得不是人了。” 
  注意,这可不是“古代”常常用来骂人的那句话,它是摆在眼前的,不知应该称之为“可喜”还是“可怕”的变化。 
  小莫菲迁住到黑石岛上的全部原因皆在于此。必须纠正一下的是,他迁来的时间已经近半年了。阿卡只不过刚刚发现而已。 
  但是很糟糕的是,那大胡子看见了自己的绿皮囊。小莫菲在驶向黑石岛的途中,满脑子都是这个倒霉的失误及其可能带给自身的可怕后果。 
  黑石岛渐渐迫近,最后一抹夕阳就要逝去。回头往远处看,悬浮在滨海小城上空的那颗人造小月亮银光初露。 
  小莫菲不知怎么就叹了一口气。 
  幸亏在小城,若在大一些的地方,自己的秘密估计已是满城风雨了。无孔不入的记者能把你折腾个半死。不过也不一定,自己一旦亮出那身绿皮,吓得半死的恐怕就是对方了。 
  这身绿皮此刻就在他身上。 
  他像剪下一块小布头似地把绿皮剪下来一块,方才去“城堡”就是借用父亲的实验设备进行化验。其结果没有什么稀奇的,绿皮的化学结构与一般的海藻无甚不同。换句话说,自己假若真的由人变成了某种姑且称之为X的生物,那么这X十有八九是海藻或海带。 
  他为自己将要变成的那种东西啼笑皆非。 
  两个老一些的莫菲丝毫没有觉察出他的异常,这证明自己掌握情绪的功夫还是可以的。的确,在整个变化的过程中,他身上人的特质丝毫不曾消褪。对对,充其量有一些缺乏耐性,依照他过去的性格,听完两位“莫菲先生”的争吵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他望着夜幕初降的海面,一任海风吹拂着脸颊。大腿上有些痒,他隔着裤子(当然,也隔着绿皮搔了搔),直到他发现自己完全不必如此的时候,才十分畅快地脱去了所有人类用来遮羞的东西,露出了那具墨绿油亮并雄性十足的躯体。 
  从肩胛骨往下一直到脚尖,尤如涂了一层绿色的油膝。假若白天他突然出现在太阳浴场的沙滩上,说不定人们会把他当成一个冒出水的“蛙人”(潜水员)。小莫菲本身就是潜水员,真这么以为也不算错。所不同的是,他现在下海根本用不着那些累赘的潜水用具,就像鱼用不着氧气罐和脚蹼一样。 
  一切变化都是不知不觉间降临的。 
  没有必要再去追索那是哪一天了,总之也是个搔痒痒的时候吧。他发现那个被搔的地方突然像葡萄破了似地挠下了一块绿色的皮,但绿皮下边没有像葡萄那样是水质的东西,它的下边是自己的皮。这个发现非同小可,小莫菲险些吓晕过去。 
  正常的人不应该有这层东西呀! 
  那天,他从自己身上剥下了大大小小40多块绿皮。如果把这些东西按照它们原来的位置拼接起来,那无疑是一张完整的“人皮”。这个发现搞得他惊恐万状。 
  他褪下“皮”后对着镜子进行外部检查,一点也没看出自己和他人有何不同,只是身体白得不太象话,像是在看不到阳光的地窖角落捂了10年似的,脖颈处有一条分界。 
  直到如今他依然搞不明白自己为什么长了一层绿皮而无所觉察?说不定那正是“变化”的第一特征呢?是的,在他剥下绿皮后,整个人便生出一种不适感,那是一种不太好形容的感觉,估计和鱼儿离开海水晒在太阳下的感觉差不多。万幸的是自己长着能呼吸新鲜空气的肺而鱼没长。 
   
  

  黑石岛是一座没有什么景致的荒岛,岛上的石屋据史书记载,原本是一种被称作“犯人”的人住的,他们之所以被送到这里,史书称之为“流放”一一都是些深奥难懂的词汇。 
  假如把人流放到荒岛上是一种惩罚的话,实现它的前提就是不给那些犯人气垫船(车此刻应称之为船)——小莫菲的分析离真实仅一步之遥。但是他永远不会明白,那个时候海上只有一种木船,这种木船的航速连气垫船的百分之一也赶不上。于是,在小莫菲眼中儿戏般的这块水面,在那些犯人的眼里几乎就是迢迢万里的天涯了。 
  小莫菲从6岁那年神奇地失踪了7天后,对大海的依恋就与日俱增了。那时候气垫车(或曰气垫船)远不如现在的棒,所以他时常对父母说:“要是能到黑石岛上玩玩就好了。” 
  祖父便大声回敬道:“那对你来说应该不成问题呀,小东西。” 
  这句话的暗示性十分明显,就如同莫菲家族的“黑话”。在小莫菲的整个成长过程中,这种“黑话”始终伴随在他的耳边萦萦不去。 
  此间他完成了一名优秀男人所应受的所有教育,而后出入意料地选择了潜水员这个知识含量不算太高的职业。 
  莫菲老爹对外界宣称:“莫菲家族很有可能是鱼变的。” 
  又是一句外人不明其意的黑话。 
  后来气垫车一代比一代好用了,祖父就对孙子说:“你可以去石屋看看啦,那座岛说不定没有外人说得那么恐怖。” 
  一句半开玩笑的话,使小莫菲最终找到了一块风水宝地。他经常一夜一夜地呆在岛上不回家。可是真该死,怎么就让大胡子阿卡发现了呢? 
  而且那家伙居然看到了自己的绿皮囊! 
  情况不妙!这可是迄今为止任何人也不知道的秘密,包括父亲和祖父! 
  小莫菲抚摸着身上这层光滑的绿皮,努力地驱赶着内心的不愉快。他隐约觉得事情并非糟得不可收拾,因为自己毕竟保留着那层美丽的正常皮肤,阿卡真要是信口开河,到处乱嚷嚷,他只需像健美运动员那样往人前一站就万事大吉了。甚至还可以指着阿卡的鼻子对众人说:“你们想知道什么是神经不正常的长舌妇吗?请往这里看!” 
  阿卡准完! 
  想到这里,小莫菲对着墨蓝色的大海笑了,而后将气垫船的自动调节系统摆弄了一番,然后打出一声响亮的口哨跃入了大海。等一会儿上岸时,气垫船将十分听话地蛰伏在石屋门外,像一条忠实的苏格兰牧羊犬。 
  小莫菲每天都要在大海里畅游一番,不管是该游泳的时间还是不该游泳的时间。这现象很像人的肚子饿了便思饮食一样。不不,这么说极不准确,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毒品的吸食者犯了毒瘾就会发作一样,没有办法,只有这个说法比较符合小莫菲的实际。请他原谅。 
  不过还好,大海毕竟不是毒品,小莫菲更不是吸毒者,根本的区别就在这里。再说了,潜海百分之百不属于犯罪。 
  小莫菲很快就潜到了水深30米的地方,在这里,他的视觉器官开始“工作”。糟糕,这么说很容易使人坠入五里云雾,认为小莫菲的视觉器官平时不会“工作”。不不,他的视觉器官健康无比,和你我他没有任何不同之处。这里想指出的是,大海的深处是没有光亮的,晚上尤其漆黑如墨,而小莫菲视觉器官的特殊功能,这时开始发挥作用,可以在下潜至30米处渐渐看清周围的一切。 
  估计多数人已经明白了,小莫菲的眼睛和许多鱼类及海洋生物一样,在无光的水中可以看清一切景物。至于那个30米,目前还不太好解释,反正每一次都是潜到这个深度便开始看清东西了。周身的压力和长期的潜海经验告诉他,这里大约是30米。 
  当然,现在的小莫菲已经用不着什么潜海的经验了,那是过去初出茅庐时的事。现在不必了,完全不必了。一定要说清楚的话,可能这样说比较易于理解:鱼在海洋中生活用得着潜海经验么?当然不用。 
  小莫菲现在便和鱼一样。 
  对水压的适应,对水温的适应,呼吸及其所有海洋动物应该具备的生存条件,他统统具备。甚至他也常常捉几条小鱼小虾来解解馋。真的,正应了我们前面说过的那句不太高雅的话:小莫菲渐渐变得不是人了。 
  他倒底应该属于什么动物呢? 
  他偷偷进行过X光检查,结果证实,他的肺依然是肺,毫无变化。他不明白自己在水中究竟靠什么呼吸,莫菲什么地方长了腮?他听人说有一种腋下长腮的人,被称之为“鱼人”。后来这个说法迅速地被否定了,说是一帮专搞恶作剧的“网虫”(国际互联网上的痴迷者)们干的。再往前推,据说有一个很会写东西的作家,好像是丹麦人,他写了一部童话,说是有一种像美女那样的鱼,人首鱼身。 
  小莫菲很想会会这个鱼美人,但是很遗憾,那毕竟是个童话。 
  总而言之,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归属于什么种群,是人类还是鱼类?是“鱼人”还是“人鱼”?好像都不是。一想到这个问题他就十分茫然,不仅茫然,而且还十分孤独。 
  是呀,至少到目前为止,他还没听说海中有第二个自己这样的人,或鱼。 
  就在这时,他发现了那条“鬼头鬼脑”的怪物。他叫不上那家伙的名字,总之是一条深海的动物吧? 
  小莫菲狡猾地绕过一丛珊瑚,向对方摸过去…… 
  *** 
  小莫菲大约深夜一点钟才回到城堡。 
  他其实完全可以在岛上的石屋里将就一夜,那里有全部的生活设备。可是不知为什么,没准儿就是那种尚未得到科学解释的“异体信息传导”这种现象一度被称之为“第六感觉”,还有人生拉硬扯地把它和气功混为一谈。小莫菲对这一类稀奇古怪的现象一向不以为然,可是今天晚上他多少有些信了。 
  他觉得家里可能出了什么事。当然,后来的事实证明并没有什么“信息传导”,他回来的原因完全是因为不希望再次被阿卡之流窥见自己的秘密。可是,家里出事却是真的! 
  莫菲老爹,也就是小莫菲那可爱的祖父,此刻已处于一种不死不活的状态。 
  这就是所谓的命中注定吧,事情偏偏出在家里没有女人的时候。母亲,以及家中唯一的那位“公主”去撒哈拉大沙漠度假去了。 
  如今全世界正在搞一项拯救撤哈拉的活动,属于旅游项目。大致内容是,每一个旅游者都有义务在大漠的边缘开辟一块以你的名字命名的“绿洲”,那怕这块“绿洲”只有巴掌那么大。前提是必须“包活”。母亲和妹妹便是为青史留名而去的。据说这项活动非常见效,太空站发回地球的新闻称:“偌大的撒哈拉大沙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明显变小,两年前栽下的树木已蔚然成林了!值得一提的是,那里森林的树种几乎包括了世界上已被发现的所有植物种类。照此发展下去,撤哈拉变成世界植物博物馆将是不成问题的事……” 
  那篇新闻稿长得让人生气,其实它的核心内容就是上边那几句话。 
  不过现在已经不是说这个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