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高红十系列 >

第24节

高红十系列-第24节

小说: 高红十系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排查范围,几乎没有帮助,具有同特征的人太多了!

    多,便无从下手;少,才好做工作。少的前提是:准确。

    老徐特别关注被撬坏窗栅栏上的痕迹——痕迹中的一类:工具痕迹。从痕迹推断出作案

工具,从工具找作案人。

    此痕迹很特殊!

    从林祥家窗栅栏取下的两根被撬坏的扁铁上,共有六处呈咬合状又是相对应的挤压痕

迹,每处“牙印”宽4.5mm,这窄窄的“牙印”边缘不整齐,“咬”面也不光滑,一个

“牙印”距另一个“牙印”外侧距离约33mm。四个上下左右对称的咬痕为一组,共有三

组。换句话说:犯罪嫌疑人持一种有四个接触点的工具在窗栅栏上“咬”了三口,就把两根

护窗的扁铁撬弯扭断,然后登堂入室干坏事。该工具很趁手,几乎不用多费力气,就达到目

的!

    这是个什么样的工具呢?面对扭弯的扁铁,老徐和他的年轻助手平冈苦苦思索,不同于

以往见过的钳子、扳手、撬棒等规格工具,痕迹不对,那会是什么呢?

    想象那两天老徐和他的助手一定“痴”了,整天脑子里转悠那几处“咬痕”,想象出形

形色色的工具会留下那“咬痕”,到五金商店寻,到工地上找,把找到可撬窗栅栏用的东西

拿来实验,再把出现的痕迹同现场痕迹进行比对。痕迹不对!有的接近,接近不等于是。

    按照想象设计出一个怪怪的工具:一个柄上,焊四个“爪”,“爪”宽4.5rnm,

“爪”与“爪”相距33mm。此工具留下的痕迹很接近现场痕迹了。徐高工端详自己的设

计,摇摇头,它太丑,又嫌太复杂。那四个“爪”的材料就很不现成。尽管犯罪分子为了窃

财肯动些脑筋,但制造的工具不会如专业人员设计的那么复杂。取材会拣方便得到的,加工

也尽可能简单。还得再往别的材料上想想。

    老徐反复想:扁铁痕迹上牙与牙之间33mm的距离说明什么?老虎钳不会有距离,各

种扳手也不会有,因为这些工具或撬或钳或夹的着力处没有距离,是实的,没有空一一空!

一道闪电划过老徐脑海,怎么没想到空,空心的东西一一管子!老徐拉着平冈到工地又去翻

找,痕迹鉴定上测定“牙”与“牙”的距离33mm,算下来,刚好是中空一寸的管子,而

“咬痕”4.5mm设想应该是管壁的厚度!那一刻真是豁然……管子的断面当然不够整齐,

也不够光滑了。

    当老徐和平冈把一寸管子取来一堆,在被撬扁铁前比比划划时,相信距第二个思维飞跃

不远了一一管口开槽!

    在管口中间开一个槽,槽的深度和宽度以刚好夹住窗栅栏为宜,也就是说,扁铁的宽

度,基本等于槽口的深度,扁铁的厚度,基本等于槽口的宽度。当然还有余地,可以撬棍式

或其他样式的护窗铁栅栏。

    破案是“后发制人”采访更是滞后,你不可能与破案同步,不可能体验彼时彼地老徐和

平冈的思维过程和情感起伏,一定不会是直达目的的过程,也一定不会是平静如水的情感走

向;会有枝枝叉叉和曲曲折折,走进枝枝叉叉走出曲曲折折,才最有味道,可惜采访者永远

无缘获得。采访听到的都是完成时,都是板上钉钉后的回溯,这回溯已经把原汤原味倒掉

了。何况我的采访在案发两年之后,两年之中又有多少破案的惊险与精彩棵在两年前的案子

上,会如落叶有一人高吧?

    徐林生高级工程师做出了一个一尺长的、管口开槽的工具样品,他把这样品公诸于众,

向领导和侦查员“演示”,并坚信嫌疑人持此工具作案!

    做到这一步,除了经验、专业知识、细致、想象力、楔而不舍、工作热情、责任感外,

还得有那么点无私。否则,万一错了呢?

    老徐没想。

    三、穿糖葫芦——串并案件

    在老徐和他的年轻同事苦思冥想那个撬栅栏的工具时,侦查员们没有闲着。

    803副总队长秦士冲提出,可否将高层建筑日撬的案子串并一下?

    串并,是破流窜作案、系列案件很有效的手段。在串并中把可侦破信息扩容。认定是一

个或一伙人作的同类案件,此案现场勘察、调查访问、赃物流失上没有“抓手”,彼案上可

能有,用彼案的“抓手”推动此案的侦破。

    重要的前提是同类案件认定要准确。

    6月16日,大雨倾盆。

    徐汇分局刑侦支队的领导和技术员将在天平地区发生的高层建筑扳撬窗栅入室盗窃的案

件——一共排出十余起——一一复勘现场,重点是扳撬窗栅的工具痕迹。

    想象这不是一件容易事情。星期四白天,可能有住户家里没人,得到工作单位将户主请

回家,户主对案子还没破掉的警察多半心怀不满口出怨言,侦查员便在这冷言冷语的“洗

礼”中,冷淡目光的“照耀”下默默工作。不好听的话权当耳边风,刮过就无;权当窗前

雨,下过就干。他们的心思全在被撬坏窗栅栏上,在那各式各样的“咬痕”上。他们要看清

楚“咬痕”,记牢那“咬痕”,在心底一一比对、认定。走时他们不会忘记对户主讲:对不

起,打搅了。再会。有刁蛮户主会问他们还要打搅多久再会几次案子才能破掉?他们只能默

默在心里回答,没看见我们尽力了么……默默如同车前窗勤谨拂动的雨刷。

    也有住户家里陈设豪华,地板砖地毯纤尘不染。侦查员进屋前要在拖把上把鞋底的泥巴

擦净,再开始工作。

    在复勘高安路47弄某幢楼21层被盗现场时,侦察员发现扭曲的窗栅栏已被住户修复,

并重新油漆过。他们没有上火也没有嫌麻烦,买来香蕉水,反复擦拭,使那犯罪证据——窗

栅铁条恢复原状。

    (事后发现,6。14案、一连串高层被盗案突破的转机就在这一擦一拭之中。)

    当晚,盯在本案现场的总队领导王军又将803刑科所的平冈和徐林生接来,把复勘后认

定大致接近的六个现场再一一看过,准确认定完全相同的案件。

    一共认定三起,高安路、番禹路和吴兴路这起。三起案子进出口一样,撬窗栅工具痕迹

一样,发案时间都是下午,鞋印也相同——狄爱多那旅游鞋、7号。

    当晚,召集这些被盗户主在天平派出所开会,回忆被盗财物情况,越细越好。

    高安路47弄某楼21层居民详细列出他家被盗物品清单,有珠宝首饰、债券、国库券

等,其中讲到定活两便存单引起侦查员注意。被盗户主说,1993年2月8日在工商行徐汇

支行购买七张定活两便存单,每张面额500元。他记得号码是连着的,自家用钱取走其中五

张,另两张于5月17日被盗。他记得前边的号码是34565(姑且算这几个数字)。

    侦查员连夜到工商银行徐汇支行查找高安路被盗户主购买定活两便存单的原始单据。被

告知,原始单据统统收到闵行的单据库房里。

    徐汇刑侦支队的侦察员胡济南、顾煌冒着大雨赶到闵行仓库。打开库房门,他们倒吸一

口冷气用堆积如山形容眼前的票据半点不夸张。他们只有下决心做移山的愚公了。

    多亏那家被盗户主记性好,记得的号码缩小了查找范围,不到两个小时,原始底单露

头:34565一35至34565一41。

    四、谁是取钱人

    6月17日,依旧大雨如注。

    大雨挡不住破案的进程,甚至挡不住作案的手脚。

    就在当日白天,徐汇接连两家被盗,一家是著名电影演员秦柏家,贼撬她家窗栅栏时,

碰倒了窗台的奶瓶,保姆连声喊叫,受惊的贼逃了。

    另一家是市府某局干部。家里没人,贼抱走一台录像机。

    太嚣张了!贼同侦查员玩起游击战了。你破你的,我偷我的;偷得到走,偷不到逃。

    17日的案情绪侦查员一个信息、一个动力——此贼果真是连续作案的惯盗,串井案子

的谋略是对的;必须尽快破案,不能让他(们)祸害更多的居民。

    从工商行的电脑上查出,高安路被盗户主家的两张定活两便存单早在案发第二天——5

月18日就被人取走,是在静安区南京西路工商行第二储蓄所取走的。号码已经销掉。再到

兑付行查底单,兑付行告知,底单有两联,一联留存兑付行,一联转回发售行交割。再追转

回发售行的那一联——功夫不负苦心人,这句老话终于显灵。在找到的那一联背面有取款人

的签名、地址、身分证号:“张明,住虹桥路11l弄2号502室”。

    此时已是6月18日白天。

    有性急的侦查员赶到虹桥路,到那里一查,根本没有111弄,顾煌又到上海市局户政处

口卡科调档,查出全市所有的张明,其中一人住虹桥路1111弄2号502室,再看那张取款

联上的签字,111中间那个1笔划粗些,像是两个1挤在一起——随便划两下子,赶紧把钱

取走。

    追根寻源找张明,查他个底朝天。

    张明。现年30岁,1983年因盗窃被治安拘留。1985年因抢劫被劳动教养。1991年住

家搬到徐家汇路,后又搬到长宁区某新村。

    再查他的笔迹,和取款联上的签字系同一人。

    从发案到现在,所有努力像一只大手,拨开云雾砍断枝蔓,已经逼近目标。

    五、新村守候

    18日晚8点,王军副总队长、一支队刘道铭队长及徐汇蔡荣寿副队长带人到张明可能

露头的几处地方守候。

    王军、刘道铭一路守候在长宁区某新村。通过里委干部认定,此住宅是张明近来较经常

的住地。当晚,张家挺热闹,张明妹妹、妹夫结婚后回门,请了些朋友在家里玩乐。里委干

部说,张明好像不在家,他回到家一般把鞋子脱在门外,门外没有他的鞋子,想必没有回

家。

    怎么办?

    冲进去抓人,万一人不在,连里带外的人都不能动,都要在里边守住——弄不好可能走

漏风声,惊了同伙。还是在外边等,等他出来,或等他回来,动静较小,可进可退,比较主

动。

    安排人分头把守新村的几个出口,耐心等候。

    歌声、乐声、笑闹声从那窗口传出。后半夜,声音渐弱,灯光渐稀渐灭。

    王军等停在车子里,不能抽烟,无处吃饭,倒成了蚊子的美味佳肴。谁身上揣着一盒清

凉油登时成了宝贝。几班人换下来,已是后半夜4点,有人心生疑虑:人不在,等下去有意

义么?要不要改戏?

    王军坚持等下去,他说,张明就是出去玩,后半夜总归要回来。即便他不回来,也不能

动地方,等到天亮,打听清楚情况,再做安排。

    就这么一直熬到天亮。通过里委干部再去打听,得知昨晚张明在家,正商量怎样进他的

家门,发现他出来了。出来正好,埋伏了一夜又饿又困的警察一下子来了精神,扑过去,抓

住张明,把他扭进警车。

    此时是19日上午10点,天晴了。

    依法搜查。侦查员从张明家搜出一些被盗赃物,有17日才偷到还未出手的录像机,有

金银首饰,有狄爱多那旅游鞋,7号,有作案时戴的细纱手套。更令人振奋的是,在张家壁

橱的一个马甲袋里掏出一个管子,管口开槽,与徐林生高工凭想象模拟制作的那个几乎一模

一样。人人惊呼:太像了!好像徐高工看到过的。

    最欣慰当是徐林生高工。

    不少警员一块石头落地:案子破了。

    往下按常规作法,加大审讯力度,让他承认6.14案犯罪事实。

    七个小时下来,张明交待了一系列高层撬窃的案子,交待了作案经过,案发地理位置、

楼层特点、室内陈设,盗窃赃物去向……他边交待,侦查员边调查取证,证明其口供基本属

实。可是他唯独不谈6。14行凶杀人一案。

    是以轻罪掩盖重罪?还是有其他嫌疑人?

    刑侦技术人员又把张明家的狄爱多那与6.14现场的狄爱多那鞋印进行比对,同是狄爱

多那旅游鞋,同是7号尺码,连新旧程度也极为相近,但磨损情况不同,这是科学的结论,

不以人的意志、不以侦查员急于结案的心情为转移的科学。既无情又有情。盗窃与杀人虽然

同是犯罪,但罪与罪不同,惩治的手段也不同。欠债还钱,杀人抵命,抓住真凶,给予应有

的制裁,才能体现法律的公正与威严。错了,将搭进另一条不该搭进的性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