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英华之歌 >

第41节

英华之歌-第41节

小说: 英华之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水?〃秦大勇还没喝到水,亮亮的眼睛已经潮湿了。在这炮火连天的激烈战斗中,还有群众舍命上战场来给战士们送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啊!王永泰也很激动,赶忙迎上去,接下挑子,使劲握住来人的大手轻声说:
  〃老乡,这可不是您来的地方!放下水,赶快躲开这儿到安全的地方去吧!〃
  挑水人抹抹脸上的汗水和尘土,笑着说:
  〃副营长,你快指挥战斗去吧!同志们也不能动窝儿来喝水,我挨个儿送到他们跟前去。那边吴大山老汉也送水去啦,他比我还危险呢。〃
  说着,送水人把头上的羊肚毛巾一摘,擦擦脸上的尘土和汗水,露出满脸皱纹--原来是个六十多岁的老汉。他笑着,从系着褡布的怀里掏出两只粗瓷大碗,用双手从水桶里舀出两碗温开水,头一个送到秦大勇唇边:
  〃好小伙,不许动弹!我喂你喝上几口水,再喂别人……〃
  大勇趴在战壕边上,端着大枪,仰起脸,一口气喝了半碗水,小花脸儿甜甜地笑了。
  〃冯大伯,您怎么没有撤退?怎么到这危险的地方来了?来,咱们一块儿喂战士们……〃一个悠然和缓的声音,把王永泰惊呆了:这不是卢司令员么!这个时刻,他怎么来到这最危险的前沿阵地!
  〃啊,司令员,您怎么到这危险地方来了!〃
  冯云霞的父亲冯章荣老汉早认识卢嘉川,对他有很深的感情。此刻,他举着水碗的手颤抖着,〃是林书记叫我送水来的。她也要来,我看她那身子不方便,坚决没叫她来。柳明把她拦住了。这二位妇女都在这村里哪,我女儿也在这儿。她们那儿有地下医院--柳明正在给伤号动手术哪。〃
  小林没有离开这个村子?卢嘉川心里一阵灼热:好个倔强的女性,认定了的事就是不改变。一个想法忽然在头脑里闪了一下--把她抱在马上立刻拖走,拖得远远的……他立即笑自己的梦想、幻想。战斗正激烈,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他,一个胜败攸关的指挥员,怎能离开战场!怎么能够去关怀不是爱人的爱人……刹那间的情思逝去,卢嘉川平静地叫跟随在身边的警卫员小顾、小毕拿出三个搪瓷缸子,叫他们帮助冯大伯逐个给战士们舀水喝。他悄悄视察着战场情况,他已经看过李良法那边,这会儿转到王永泰这边来。简单地和王永泰交谈了几句后,就和冯章荣老人一起,分头给战士们喂起水来。秦大勇噙着泪水,哑着嗓子说:
  〃司令员,这儿太危险了!敌人马上要扑上来,你快到安全点儿的地方去吧!〃
  王永泰也焦急地劝卢嘉川,快离开前沿阵地,并一再向他保证完成狙击任务。
  卢嘉川没有出声,在隆隆炮声中,微笑着把一碗一碗盛满情意的水送到战士们干燥的唇边,鼓励他们说:
  〃同志们,辛苦了!你们真是好样的……〃
  冯章荣老人也挨次送着水,挨次在战士们耳边念叨着:
  〃孩子们,你们打得好啊!喝吧,喝吧,喝足了,狠狠地揍狗日的!给咱中国人争气,给乡亲们报仇!〃
  战士们嘴里喝着司令员和老人送来的水,眼里都忍不住涌出了热泪……
  喂罢了水,卢司令员刚刚离开,冯章荣在战壕里还没有走,忽然,一种异常的气味冲到每个战士的鼻子里。一直在前沿阵地密切监视敌人的李良法营长,高喊一声:
  〃敌人放毒气啦!快防毒!〃
  战士们立即解下腰里的毛巾,赶紧蘸上水或者尿堵在口、鼻上。
  听到李良法的喊声,王永泰猛地跳到冯章荣老人的身边,迅速用自己的毛巾蘸上水放在老人的嘴上。〃快!卧倒!用它堵上鼻子、嘴!〃
  老人不听,却一把扯下毛巾,转手把它捂在王永泰的嘴上,喘息着,断断续续地说:
  〃副营长,你,你还要指挥战斗,我--我不要紧……〃说着,老人踉踉跄跄地跌倒在地。王永泰俯下身,立即又把湿毛巾捂在老人的口、鼻上,自己就用盖水桶的破布捂上了口、鼻。
  〃哎呀,林书记呀,小林呀,你们知道不,狗日的敌人放毒气啦!一会儿也许要攻到村里啦!你们快--快下地道里去吧!你,你那么重的身子--快,快……〃冯章荣老人在枪炮惊天动地的巨响中,忽然像个孩子似的跳起身来,向村里跑去。跑得那么轻捷、快速,一边跑,一边喊。沿着通向村里的交通沟向前蹦蹿疾走,等见到林道静就向她传递着危急的信息。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
  吴庄的吴大山老人是道静最熟的堡垒户。开始,他为了道静的安全,在他屋后的菜窖里,挖了一个洞。敌人常常拂晓包围,当道静带着小冯来到他家时,他成夜地为她们站岗放哨。一旦发生敌情,立即叫他的孙女儿和道静、小冯进到可以容三个人的小洞里。然后他在外面用萝卜、白菜和破筐旧篓子杂七杂八的物件堵严洞口。这个洞,道静只钻过一次。那是小冯不在,村庄被敌人包围了,她一个人无法突围出去的时候,老人叫她和孙女珠子下了洞。当敌人在外面嗥叫、骚扰的时候,道静坐在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的湿地上,想:从战斗中抬下来的伤员,要送到很远的分区卫生部的各个医疗所去,既费周折,又费时间,使伤员得不到及时救治。为什么不可以把老人这个菜窖改成一座地下治疗所呢?安定县是靠近大城市的交通枢纽,敌人扫荡频繁,如果在一些工作基础好的村庄打洞,还可以把洞和洞连接起来变成地道(她听说其他地区已经这样做了),那么,造成一座座地下长城,一座座地下医院,平原根据地岂不就如虎添翼?岂不和山区一样有了可靠的屏障?她听说,为了攻下一座岗楼,我们部队有时会从附近村庄把地道一直挖到岗楼下面,然后用炸药轰掉它。想到这儿,道静兴奋得忘了洞里难闻的潮气和难忍的窒闷,拉着珠子的小手笑道:
  〃珠子,鬼子包围了你们村子,你怕么?〃
  〃不怕。有姐姐你,有爷爷,我不怕。爷爷可胆大呢,他常跟村里的民兵去岗楼打鬼子。〃
  〃要是把你家这个菜窖挖大了,再通到你家屋里,你愿意么?〃
  〃姐姐,这干什么用?〃珠子的头挨着道静的肩膀,撒娇似的仰脸问。
  〃不告诉你,有大用处。珠子,你说,你爷爷能同意么?〃
  〃姐姐,你要干什么爷爷没有不依的。他恨鬼子杀了我爹妈,他喜爱八路军,八路来了,我们家才吃上饱饭。他更喜爱你,你要天上的星星,他都敢去给你摘下来--这不是我说的,是爷爷说的。〃
  道静忘了地面上正在烧、杀、抢、掠的敌人,心里充溢着一种科学家发明了什么技术似的喜悦。敌人走了,吴大山下到菜窖把道静、珠子拉出地面后,道静顾不得询问敌情,一把拉住老人的胳膊压低声音说:
  〃大伯,我有件事要求您,您能答应么?〃
  老人两眼放光,忘了敌人刚才拿枪托子打他肩头的疼痛,核桃样的皱脸,一下子舒展开来:
  〃闺女,有什么事说吧,要吃王母娘娘的仙桃,有天梯,我敢上天给你摘去!〃
  〃大伯,是这样……〃
  道静把她在洞里的设想说了,吴大山高兴地说:〃这主意好!光是一些'蛤蟆坑'、'望天猴'顶不了多大事;挖地道,再把地道连接起来,里头再挖上几间小屋,用弯弯曲曲的迷魂阵包围起来,伤员在里面养伤保险多了。〃
  〃大伯,你不怕你家屋子受损伤?挖了地道,房基就不结实了。〃
  老头儿急了:〃闺女,你把我老头看扁了。人命还不知怎样呢,那几间破房,叫它出力抗日才有劲儿哩!〃他把在外扛活的小儿子找回家来,又找来抗日积极的堂弟吴永贵,一夜时间,就把炕洞打通到外面的菜窖里;把菜窖的口堵死、加厚,挖了通气眼,菜窖变成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地下室。吴家兄弟带头,接着又动员了其他农民,时间不长,吴庄村里许多条地道挖通了。
  卢嘉川叫林道静离开战斗中的吴庄,她坚决不走的原因就在于:这个村庄有了地道,有了地下医院。她找来柳明和俞淑秀。柳明,在分区卫生部的指挥、协助下,在这村临时地下医院里布置了手术室。俞淑秀和其他干部一起动员了民兵、青抗先等群众组织,当战斗激烈时,他们就冒着连天炮火,纷纷跑到各处道沟、掩体里,背下、抢救下一个个伤员,并把他们迅速送到〃医院〃来。
  柳明和其他医生立刻迅速、麻利地给一个个抬下来的伤员做着手术--鲜红的血液,一针针缝合起来的断肢残臂,……柳明低着头,在一盏吊起来的马灯照明下,忘了时间,听不见紧一阵,慢一阵的枪炮声,她想也没想也许敌人会攻进村里来,攻进这个地下医院……她只有一个念头:伤员刚一受伤就得到治疗,就动手术,这会减少感染,会使伤口愈合得快。在这种忘我的工作中,她忘了自身巨大的痛苦。她的精神全部投入自己深爱的事业中,这是治疗痛苦的最有效的方法。
  道静、俞淑秀有时在地道里也充当起〃护士〃的角色来。一会儿协助柳明拿钳子、镊子,一会儿又去烧水,消毒器械……柳明更忙,一个接着一个,给伤员做手术。三个人,全然忘了自己,忘了吃饭、喝水。她们清楚:就在不远的村外,李良法、王永泰正在艰苦地狙击敌人,村里房屋也被炮弹炸掉不少,还有几处着了火。道静后来又增加了一项工作:她时而下到地道里去看看伤员,时而上到地面,组织担架队、自卫队抬担架,把伤员顺着道沟送到十几里外几个比较安全的村里去。时而,还要看看房子连房子的墙壁打通了没有。若有房子着起火来,她还要急忙带着小冯组织留下的村民去救火。她和俞淑秀,还有妇救会、农会、青救会的十多个留在村子里的区县干部,除了组织救火,还要分头组织留在村里不肯离家的老头、老太太烧水、做饭。吴大山老人自告奋勇,一趟趟顺着村里通向村外的道沟,冒着生命危险,送水、送饭。和他一起送水的还有小冯的父亲冯章荣,他的眼睛好了,身体也健壮了。两个老汉高兴得哼着小曲,颠颠地跑在道沟里。听着激烈的枪炮声,看着呼啸而过的火花,不像正在紧张的战场上,倒像在听在看过年的声声鞭炮。
  秋水村离吴庄不过二十里。不少伤员抬到这个村子来。汪金枝带领一帮中青年妇女忙活开了:把伤员安置在腾空了的大房间的炕褥上,根据伤势轻重,有的给他们擦去脸上、身上的血迹;有的给他们喂水喂饭;有的还要去接大、小便……过去,姑娘、媳妇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经过小俞、柳明、汪金枝,还有林道静等女同志一年多来不断地帮助、教育、开导,年轻的女人渐渐变了,敢于冲破父母、公婆的限制,参加识字班,参加妇救会,干起各项抗日工作来。汪金枝自从跟马宝驹结了婚,人们清楚她对争取马宝驹有功,没有人敢再轻视她,她的威信越来越高。年轻的姑娘、媳妇成天在她的小院里出出进进,亲热地叫着〃汪主任〃、〃大嫂子〃、〃大姐姐〃,不过几个月,那个〃破鞋〃汪金枝不翼而飞了.
  秋水村还有一幅动人景象:
  关大妈家里养了一条驴腿,因为是四户人家共养一头毛驴,所以才有这幽默的说法。吴庄战斗这天,正轮到毛驴牵到她家。战斗打响后,枪炮声震天动地,窗户纸被震得哗哗乱响,但关大妈脸上却露着少见的喜色。因为她知道,敌人已钻进了咱们大部队设下的圈套,大的胜利就在眼前。这一天她不断跑进跑出地给毛驴加草添料,想叫它吃得饱饱的,等天黑后,好叫它驮东西去慰劳战士们。这一天,毛驴偏偏总是战战兢兢地不好好吃草,每当大炮一响,就吓得脖子一缩、大耳朵一支棱、尾巴一甩、全身颤抖。大炮又响,毛驴的耳朵、脖子、尾巴又是一缩,一支棱,一甩打……笼子里的老母鸡也吓得总(上大下多)着翅膀,一声声地怪叫着。关大妈看到驴和鸡吓成这个样,站在槽子边,忍不住忿忿地骂了起来:
  〃该千刀万剐的东西!中国人怎么着你们啦?你们跑到中国来,这一趟子糟害!连鸡呀、驴呀这些哑巴畜生也碍着你们啦?〃
  〃妈,你跟谁说话哪?〃关大妈正自言自语地对着毛驴骂日本鬼子,女儿小曼急匆匆地跑进门来,〃妈,咱们的队伍在吴庄跟那多的鬼子打起来啦!你知道么?是咱们成心跟他们打的呀,跟他们泡到天黑,把他们都打迷糊啦,咱们就罐里捉王八--把他们全捉个干净。妈,你这个老婆子,什么也不知道!就知道跟你那鸡呀、驴呀瞎叨叨……〃
  关大妈随手给了小曼一巴掌,唾道:
  〃臭丫头!'老婆子'也是你叫的么?我什么也不知道,就你知道?别逞能啦,妇救会比你们儿童团矮半截不成?看你有多大能耐,一天价就知道跟你那些大姐儿呀、小妹子呀瞎嘀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