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7 >

第7节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7-第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杜聿明集团形单影只。为此,杜一再向蒋求援,蒋也非常心痛他这心腹 

爱将,曾想让白崇禧驰援,白崇禧不想自投解放军的罗网,因此,白不理睬 

蒋的建议,蒋介石只好丧气地复电杜聿明:“现无兵可增,望弟不要再幻想 

增兵。”此时,恰逢平津战役打响,为了稳住平津之敌,11日,中央军委指 

示淮海战役总前委,对杜集团暂时不打,只作防御,并对敌展开强大的政治 

攻势。被围后的杜聿明指挥下的邱清泉、李弥等20万人,弹粮惧缺,官兵饥 

寒交迫,极其困顿。杜要求空中补给,结果是无济于事。1949年初,华东野 

战军于1月6日发起对杜部的总攻。经过 4天战斗, 10日,全歼杜聿明集 

团 20万人。到此,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淮海战役历时66天,解放军共歼敌55。5万人。这一战役的胜利,使长 

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解放,使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上海直接暴露 

在人民解放军的铁拳前。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 

最多的一次战役。 

     淮海战役开始后,华北之敌傅作义集团便成了惊弓之鸟。当时,傅作义 

集团有50余万人,其中有傅作义的嫡系部队,也有蒋介石的中央军,分布在 

东自山海关、西迄平绥路的张家口的长达500余公里的狭长地带上,面临着 

我东北、华北解放军的两面夹击。面对这一形势,美、蒋、傅均有自己的如 

意算盘。美国不愿轻易放弃其在华北的权益,力劝傅坚守平津;蒋介石则主 

张放弃平津、要傅南撤加强江南防线;傅作义的老巢在绥远、察哈尔一带, 

再加上对蒋排斥异己、欲吞并自己深怀不满,因此不愿南撤,但考虑到他与 

西北马鸿逵合不来,故一时间举棋未定。 

     11月4日,蒋介石把傅作义召到南京,委以华北重任,答应他可以接受 

美援;同时蒋、傅都错误地以为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后要休整3个月才能 

入关作战,遂决定暂时固守平、津、张地区,确保塘沽海口,以观战局变化。 

据此,傅作义收缩兵力调整布署,先后放弃承德、保定、山海关、秦皇岛等 

地、以加强张家口、北平、天津、塘沽的防卫,保证西撤或南撤的后路。 

     针对上述情况,中共中央决定乘傅作义犹豫不决的时候就地歼灭傅集 

团,既不让它南进,也不让它西撤。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中共中央决定一方 

面稳住傅集团不让它逃跑,另一方面命东北野战军提前出发,出其不意地将 

其包围,断其后路。为此,中央军委于10月底就已指示东北野战军组成先遣 

队先行入关。11月           日,中央又再次电示林彪,提前于18    21日或22日取 

捷径以最快速度秘密入关,突然包围唐山、塘沽、天津三处敌人。同时,为 

了迷惑和稳住傅作义,中央军委又命令华北野战军撤围归绥,缓攻太原。后 

又令华东野战军暂缓对杜聿明集团的最后进攻。 

     参加平律战役的我军有华北、东北野战军及部分地方部队共约 100万 

人,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平津作战总前委,林彪任书记,统一指挥 


… Page 23…

各参战部队和平津地区的一切党政工作。 

     平津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后一个,它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8年11月29日到12月21日,主要是对傅作义集团分 

割包围,断其退路。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平津战役的第一步方案就是向平绥 

线发起进攻,首先包围张家口,断了傅作义的西逃之路。             月11 日,29 

我华北野战军对张家口外围之敌发起进攻,很快攻下万全、怀安。傅作义为 

了保证他的家底,急忙命令他的王牌军三十五军及两个地方部队火速驰援。 

我军早料到这一着,马上派兵阻截。这时,我东北野战军主力已神速入关, 

先头部队已攻下密云、怀柔。傅作义发觉后大吃一惊,慌忙命三十五军回援 

北平。当三十五军到新保安时,被我军包围,傅作义先后派兵救援,但都被 

挡了回去。中央指示,对张家口和新保安之敌围而不攻,使傅作义不敢舍弃 

其看家实力马上南逃。为了抓住平、津、塘沽之敌不使其逃跑,党中央命令 

我东北野战军主力务必不怕疲劳,不怕挨饿受冻,全力以赴向平津地区挺进。 

从12月12日起,东北野战军先后到达平、津前线。21日,以神速完成了对 

平、津、塘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并占领唐山等地。 

     第二阶段,从1948年12月22日至1949年1月15日,采取的策略是先 

打两头,孤立中间。在完成对敌人的分割包围之后,我军开始歼灭各部被围 

之敌。首先拿傅作义的王牌军三十五军开刀。12月22日,我军第二兵团, 

经过8个小时的激战拿下了新保安,敌军长郭景云自戕,所率三十五军1。9 

万余人全部歼灭。23日,张家口被围之敌想由北向西突围,被我军坚决阻击。 

终于将敌5。4万多人全部歼灭。24日,张家口解放。 

     鉴于塘沽地形对我不利,林彪等建议先打天津,中央军委表示同意,在 

人民解放军包围天津以后,一面肃清天津外围敌人,加紧攻城准备;一面劝 

降守将陈长捷。早在天津被围前,蒋介石派了许多说客劝陈长捷南撤,而陈 

既不愿弃其老长官傅作义于不顾,又不愿在南撤时被歼灭,遂决定凭借坚固 

的城防工事和充足的粮食固守天津。1949年1月 14日,东北野战军集中22 

个师,向天津守敌发动了强大的攻势,仅用40分钟就攻破敌人坚固的城防。 

经29个小时的激战,“固若金汤”的天津就被英勇的解放军拿了下来,全歼 

守敌13万人。15日天津解放,守将陈长捷和天津市长杜建时等束手就擒。 

天津被攻破后,塘沽守敌5万余人从海上逃跑,17日塘沽解放。 

     第三阶段,从1949年1月16日至1月31日,我军和平解放北平。在张 

家口、新保安和天津、塘沽之敌被歼之后,北平之敌就已完全陷入绝境。为 

保护北平这座驰名中外的文化古城免遭战火的摧毁,我军力争以和平方式解 

放北平,并为此向傅作义提出了积极的建议。从1948年8月起,傅作义曾几 

次派人同中共接触,表示愿意和平解决。但他自恃手中还有一些兵力,且对 

蒋介石特别是美国抱有一定的幻想,一直犹豫不决。天津的解放给了傅作义 

以沉重打击,接着我10万大军兵临城下。经过解放军和中共北平地区党组织 

及开明人士的敦促,傅终于抛弃了一切幻想。同时,为保护北京200万人民 

的生命安全和珍贵的古都及文物,傅终于以民族大义为重,接受了解放军的 

和平条件。l月21日,双方达成《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义》。31日, 

在北平国民党守军撤离市区,接受和平改编。 

     在北平和平解放过程中,我军一方面积极与傅作义和谈,另一方面,也 

加紧了攻城的准备工作。党中央要求攻城部队作出精确的攻城计划,要保护 

文物古迹,保护大学。攻城部队和清华、燕京大学师生一起绘制了详细的地 


… Page 24…

图,标明哪里可以攻,哪里不可以攻,指战员人手一册。同时,北平地下党 

一面发动群众开展护校护厂等各种形式的斗争,一面努力作傅作义的工作, 

并深入傅的统帅部了解情况以便随时掌握。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是我党地下 

党员,对争取傅起了特殊的作用。 

     平津战役历时64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基本上解放 

了华北全境并使华北、东北解放区联成一片。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949年1月 

31曰结束,历时142天,歼敌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共154 

万人。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对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 

基本上被摧毁。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 

基础”,预示着新中国的到来。三大战役的巨大胜利,也极大地震撼了世界, 

美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报刊杂志,纷纷以各种形式报道中国三大战役 

的战况,惊呼由此引起的世界政治局势的变化。“这一次将是一个伟大的高 

潮,因为南京政府遭到的悲剧显示出一个时代的结束”——纽约的 《先驱论 

坛报》这样报道。日本、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工人阶级更是齐声称 

赞中国人民的胜利。 

     三大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在三大战役中,以毛泽东 

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抓住战略决战的时机,正确地选定了首战东北战 

场的决战方向,针对东北、华东、华北三个战场不同的特点,制订了风格迥 

异的作战策略,全面运用十大军事原则,高度地实施了作战艺术,创造了解 

决敌军的三种方式,即天津、北平、绥远方式。三大战役中,毛泽东的军事 

思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战 

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在三大战役期间,人民群众 

大力支援前线战争,正是在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三大战役才获得了顺利的发 

展,并使敌人真正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三大战役胜利后,蒋家王朝的末日也就到来了。 


… Page 25…

                                建立新中国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也象一声惊雷, 

传遍了全世界。然而,从人民共和国道路的选择到新中国的诞生,却经历了 

艰难曲折的历程。 

     1840年,英帝国主义发动鸦片战争,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 

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加强对中国的瓜分蚕食,使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饥寒交迫, 

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面临着国破家亡、民族灭绝的危险,人们在苦苦思索:中国的出路何在? 

     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学习的口号,洪秀全 

则举起农民起义的大旗,建立了“太平天国”,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维新 

变法”,孙中山奔走呼号,领导了辛亥革命,然而,这一次次的革命运动, 

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就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资 

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个个破产了。中国人民依旧生 

活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之下,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1917年10月,俄国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十月革命光辉的照耀下,在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1年,伟大的中 

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一个全新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 

产阶级政党。它给中国人民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方向,使灾难深重的中 

华民族看到了希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 

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1922年7月召开的中共二大,在中国现代史上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彻 

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从此以后,中国人民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为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进行了长期英勇不屈 

的斗争。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进行革命就必 

须进行武装斗争,彻底摧毁反动政权。因此,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和推动了 

北伐战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土地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滚出 

中国的抗日战争等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非常重视 

政权建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红色政权,还有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民 

主政权,实质都是人民民主专政性质的政权,它们都是后来的新民主主义共 

和国的雏形。 

     弹指一挥间,历史进入 20世纪 40年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