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26三国演义经营谋略 >

第14节

26三国演义经营谋略-第14节

小说: 26三国演义经营谋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国演义》既褒扬了不计资历选用人才的典型孙权,也讥笑了另一个只务虚名的典型——刘表。刘表从小就好与名士结纳,和其他七人当时被称为“江夏八俊”。其实那七人是徒有虚名,《三国演义》里没有他们建功立业的蛛丝马迹,从未帮过刘表什么忙。 结交这样的“名士”,除了给刘表头上增加几道“光环”,满足他的虚荣心外,没有任何用途。因此刘表也就成了“虚名无实”的假英雄,真草包,一击而溃。岂不知“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如果你是真干事业,为什么不“取其道不取其人,务其实不务其名”呢? 
  举贤要出以公心 
  《三国演义》对鲁肃推荐庞统写得颇有深度。周瑜临死之前,特意写信给孙权,推荐鲁肃继任大都督。鲁肃却力荐庞统。他对孙权说:“肃碌碌庸才,误蒙公瑾重荐,其实不称所职。愿举一人以助主公。此人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谋略不减于管、乐,枢机可并于孙吴。往日周公瑾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现在江 南,何不重用?”鲁肃的做法,简直使那些惯于搞“武大郎开店”的人无法理解。放着高官厚禄不要,却主动让位,找—个才学超过自己的人代替自己,鲁肃可谓“愚”!但是正是在这种“愚”里,见到鲁肃的“忠”,见到鲁肃的“公”,见到鲁肃的广阔胸怀,见到鲁肃爱惜人才、举贤荐能的好品德。 
  诸葛亮有句名言:“忠益者莫大于进人。”(《诸葛亮集·称姚仙教》)他对此身体力行。庞统与诸葛亮齐名,诸葛亮不但没有心存嫉恨,反而积极为庞统施展才华创造条件,一心把他拉到刘备这边。《三国演义》第57回写道,诸葛亮到柴桑口为周瑜吊丧,回来时在江边邂逅庞统。当时庞统还是一个“白身”,诸葛亮留下一封信与他,嘱咐道:“吾料孙仲谋必不能重用足下。稍有不如意,可来荆州共扶玄德。此人宽仁厚德,必不负公平生之所学。”后来他又在刘备面前极力夸赞庞统:“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学,胜亮十倍。”这些言语和行为,更加显示了诸葛亮性格的丰满和完美,更能激起后人对诸葛亮的高山仰止之情。联想到庞统在死难前对诸葛亮的猜忌,不免使人感到庞统的猬琐和狭隘。 
  对鲁肃、诸葛亮的所作所为,《三国演义》注入了作者个人的赞美之情。举贤荐能,是为国为民的公事。只有“公天下之心,然后能举天下之贤”(《风宪忠告》)。非贤莫能举贤,举贤者更贤,这是《三国演义》向人们提出的一个更高层次的观点。 
  选才有道,致才有方 
  《三国演义》中出色的管理者,在考察、选拔、罗致人才上有一套办法,概括起来有如下一些。 
  观察 
  听言观行,察能考绩,是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的常用方法。 
  相貌不能作为选才的依据,但一个人的气质、仪表、精神面貌,特别是言行,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 人的思想、品德、才学和见识。俗话说,形能传神,言为心声,而行动又是人物思想和性格特征的具体表现。《三国演义》善于从这些方面突出人物的鲜明个性,并且描写了以此选拔人才的许多成功的例子。 汜水关前,关羽要求出战华雄。书中对关羽有一段描写:“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三尺,丹风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这形象,这气势,严如天神一般。曹操评价:“此人仪表不俗”,因而坚持让关羽出战,果然斩了华雄。 
  曹操听说有人与典韦大战,从辰至午,又战到黄昏,不分胜负,大惊。随后又亲到战场,“见其人威风凛凛,心中暗喜”。这才设计收服,得了许褚。曹操移驾许昌,途中被徐晃拦截。曹操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第14回),接着让许褚出马与之交锋,两人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从而认定徐晃是位将才。派人把他争夺到自己手下。这“一听一看”和“一看一试”,对于古代的一位武将来说,已经能够比较客观地衡量他的本领。在今天,也不失为考察和选拔人才的最直接的方法之一。 
  对于文臣谋士,《三国演义》中多是通过面谈识别和考察。 
  荀彧投奔曹操,“操与语大悦,曰:‘此吾之子房也’!遂认为行军司马。”曹操请郭嘉来到兖州,“共论天下之事”。孙权得了鲁肃,“与之谈论,终日不倦”。到了半夜,孙权请教天下大计,鲁肃言简意赅,谈了争夺天下的战略。孙权听后“大喜,披衣起谢”,“次日厚赠鲁肃”。刘备通过与诸葛亮隆中一席谈 话,确信诸葛亮并非“有虚名而无实学”(第38回),遂坚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最终识邓芝,是通过询 问,认为他能够执行联吴抗魏的外交路线,因而派他“往结东吴”,重修蜀吴之好。 至于到一个人的治所考察了解一个人,《三国演义》中也不乏其例。张飞就曾受刘备派遗,去巡视荆南诸县,亲自看庞统办案。粗鲁之如张飞,从考察中也了解到真实情况,发现庞统是一个被屈沉的人才。这说明“听言不如观事,观事不如现行”。深入下去,实地考察,是选拔人才的更可靠的办法。 
  考试 
  通过考试,区分良莠,是一种客观、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三国演义》第10回有这样一个情节:夏侯惇带典韦来见曹操,极力夸赞典韦勇力过人。曹操就“令韦试之”。典韦“挟戟骤马,往来驰骋。忽见帐下大旗为风所吹,岌岌欲倒,众军士挟持不定;韦下马,喝退众军,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巍然不动”。曹操不由赞扬道:“此古之恶来也。”(恶来乃商约王之臣子,以勇力闻名)当下封为帐前都尉。 
  在庆贺铜雀台落成的宴会上,曹操曾别出心裁,考试部下的文臣武将。他以西川红锦战袍一领作为奖品,让武将射箭争夺。整个武官分为两队:曹氏宗族俱穿红,其余将士俱穿绿。大家你争我夺,最后绿袍队中的许褚和徐晃获胜,接着曹操又令文官以纪念铜雀台落成为题目,进献诗章,以显示其才学和见识。 
  曹操这里运用的考试有两个特点:一是公开,二是公平。这就为大家造成了一个在公众监督下的、平等的竞争机会,对每个人使用同等的衡量本领的尺度。这如同体育比赛,参赛者在一定规程、规则的制约下,在相同时间、相同场地、相同器材、相同气象条件下争夺名次,无一人可以例外。跳高就讲横杆面前人人平等,赛跑就讲跑表面前人人平等。最后的胜利,靠的只能是真本领、硬功夫,滥竿充数的东郭先生混不下去,拉关系、靠后台、走后门在此行不通。任何不公平的裁判,都处在众目睽睽之下,任何偏私行为都会受到公众舆论的谴责。这样造成的平等竞争机会,才能产生货真价实的尖子,才能更好地促进人才的成长和优异成绩的涌现,也才能推动事业的发展。 
  访求 
  隐居林泉,不入时俗,常常是古代一些士大夫的处世之道。因此访询拜求,是广泛网致高贤的一种途径。荀彧向曹操推荐了程昱,曹操便派人到乡中寻问。“访得他在山中读书,操拜请之”,程昱终于归顺。曹操攻下冀州后,令人遍访冀州贤士,得到崔琰。刘备取得荆襄之后,求贤而得马良兄弟。孙策为请张昭、张紘,先是“令人赍礼往聘”,然后“亲到其家”,“力聘之”,终于如愿以偿。诸葛亮高卧隆中,刘备三访三请,才换来卧龙出世腾空起,“一声长啸安天下”。 
  招聘 
  招聘是广开才路的一个好办法,可以引来许多有用之才。 
  曹操陈留起兵,先向各地发矫诏,“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两字。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即象落雨一样汇集而来,乐进、李典、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都是在那时投到曹操麾下的。在兖州时,曹操也“招贤纳士” ,遂有荀彧、荀攸、于禁等人来投。孙权“承父兄基 业,广纳贤士,开会馆于吴会”,“延接四方宾客”,“由此江东称得人之盛”。 
  推荐 
  推荐是利用人才的“共生效应”连锁发现人才的有效措施,常常收到一而十、十而百的好效果。 
  曹操经荀彧推荐得程昱,程昱继而推荐郭嘉,郭嘉又推荐刘晔,刘晔又推荐满庞、吕虔,满庞、吕虔又共同推荐毛阶。就这样,曹操的智囊人物短时间便济济一堂。 
  周瑜向孙策推荐了“江东二张”(即张昭、张紘),向孙权推荐了鲁肃,鲁肃接着又向孙权推荐了诸葛瑾,张紘又推荐顾雍。以后“连年以来,你我相荐”,文得阚泽、严畯、薛琮、程秉、朱桓、张温、骆统、吾粲等;武得吕蒙、陆逊、徐盛、潘璋、丁奉等。这些人都成了东吴集团的骨干力量。 
  诸葛亮没有出山前,有司马徽的两次推荐,有徐庶的走马推荐,其雄才大略已经先声夺人,在刘备的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这就为刘备的三顾茅庐和重用诸葛亮打下了铺衬。 
  自荐 
  自荐在《三国演义》中也是选才得贤的办法之一。关羽在汜水关前,正是靠大呼出战,才引起曹操注意,斩了华雄,初露头角。徐庶在新野县城迎着刘备,长歌而来,歌中唱道:“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这正是一首自荐诗。如果当年关羽、徐庶摄嚅不言,那么他们的才能,还不知要费 多少曲折,才能为世人所知,甚至可能屈沉一生。 《三国演义》还通过一些情节片断和人物刻划,提醒人们注意自荐可能出现的弊端。西川的张松,自荐出使许昌,其实他是别有他图,怀中揣着个人的小算盘。东吴的孙桓,魏国的夏侯楙,都曾吹得天花乱坠,自请出战,其实都是草包一个,结果导致了失败。 
  争夺 
  在千方百计选拔人才和网罗人才的同时,曹操、刘备、孙权各集团都施展种种计谋,设法挖去对方的人 才。曹操为了夺走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送美女十人,金帛无数,更赠赤兔宝马,封官汉寿亭侯,真可谓费尽心机。 姜维原是魏将,诸葛亮爱才心切,决心收服姜维。他“思之良久”,打听到姜维是个孝子,其母又在冀县,便派魏延虚张声势,诈攻冀县,把姜维赚到冀县。然后施展一系列计谋,造成姜维降蜀的种种假象,逼得姜维无处可去,只得投降。 
  在《三国演义》里,对人才的争夺有时真是达到了不挥手段的地步。曹操得知徐庶很有才能,为把徐庶夺到自己手下,他按程昱的计策,星夜搬取徐母到许昌,先是以礼厚待,企图让徐母写信召来徐庶;一计不成,又赚得徐母手迹,仿其字体,伪造书信,终于把徐庶骗到许昌。周瑜见诸葛亮计谋高超;曾经令其兄诸葛瑾去说服诸葛亮,让他“弃刘备而事东吴”。无奈诸葛亮不为所动,反而要劝说其兄归附刘备。周瑜看夺 争不成,才决心要除掉诸葛亮。忽视这个重要情节,一味责备周瑜忌贤妒能,不符合《三国演义》所塑造的周瑜性格的全貌。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以丰富的事例和令人信服的情节,从正反两个方面突出宣扬了选贤任能的正确标准,即唯才是举。这和现代成功管理者的选才标准是异曲同工,没有什么大的差别。这种今天和过去的彼此认同,说明了“唯才是举”的正确性和强大生命力。            
3、“兵不在多,在于调遣耳”     
  ——孜孜以求用人艺术 
  用才必先选才,选才是为了用才。管理者的任务, 就“在于运用每一个人的才干,以当十,以十当百, 发生相乘的效果”(美。杜拉克语)。用才是对人管理的核心。如果说,管理在理论上是门科学,在实践上是门艺术,对人有效的管理是艺术中的艺术,那么用好人才则是更进一层的艺术中的艺术。因此,管理者必须孜孜以求用才的艺术。 
  用好人才,一要使用得当,根据一个人才能的方向和大小安排适当的工作,并搞好人才匹配;二是要尽其所能,通过激励充分挖掘人才才能的潜力;三要允许人才在一定情况下的流动。 
  一部《三国演义》随处可见用才的警句名言和驾驭人才的艺术描写,从而引导现代管理者结合自己企业的实践,去咀嚼,去捉摸,去深思,从正面吸取宝贵的借鉴,从反面引起足够的警觉。 
  (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专业对口,用人之长东吴的孙策临死前给弟弟孙权遗言:“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这里,正是反映了在识人基础上的用人之长。 
  《三国演义》中所塑造的周瑜的形象,是青年英雄,血气方刚,才华横溢,不愿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