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于川作品集-涨停板,跌停板 >

第19节

于川作品集-涨停板,跌停板-第19节

小说: 于川作品集-涨停板,跌停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翟谑呛鸵桓銎挠谐删偷难д叩纳矸荽笙嗑锻ィ恢老衷谒降郊柑旎灰淮瓮嘧恿恕
  刘一晨不待周游招呼,很随便地在周游大班台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来
  宋宁给刘一晨端进来一杯茶,刘一晨谢过了,捧起杯子很响亮地吸溜了一口。
  “无事不登三宝殿,怎么今天想起到我这儿来啦?”
  周游甩了一根烟给刘一晨。
  刘一晨放下茶杯,借着周游桌上的台式打火机点着了烟。
  “怎么,老板越做越大,这架子也越来越大了,连老同学来拜访一下还得事先请示请示?”
  刘一晨一开口就是他那永远改不了的腔调。
  周游已经习惯了他那种讲话的方式,也不和他计较。
  “是不是又有什么‘利空’消息要先象我透露透露?我这几天还就盼着‘利空’哪!”
  周游笑着说。
  刘一晨不以为然地瞥了他一眼,深深地吸了口烟。
  “你还别一天到晚的这么得意,别以为国家就永远会这么放任你们投机圈钱,早晚这股市还得规范,不信你就等着瞧。”
  真是个“刘利空”,一张嘴就这么不招人待见。周游心里这样想着,脸上却依然带着平和轻松的笑意。
  “刘老师,您今天不是来给我上政治经济学课的吧?”
  周游揶揄了刘一晨一句。
  “要是有你这么个学生,我还不得把脸塞进裤裆里去?”
  刘一晨不屑地撇撇嘴。
  周游和刘一晨总是这样,一见面就互相攻击,大约是老同学的关系,彼此说起话来都不给对方留面子,不过尽管俩人在对待中国股市的发展和运做方式上观点相左,却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关系,见了面就吵,脸红脖子粗的,可过后俩人又好象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照样往一块凑合,然后又吵,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刘一晨今天来找周游其实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下午刘一晨要去参加一个经济研讨会,会场离京广中心不远,因为会议是一点开始,他怕时间赶不及,就提前从他那远在西三环附近的家里骑自行车出来了,出门前他就打好了主意,中午到他这个老板越做越大的同学这里打打秋风,蹭顿中午饭。
  “最近怎么样,弟妹好吗?”
  周游比刘一晨大两岁,一向以师兄自居。
  “她呀,刚下岗。”
  刘一晨有些无奈的样子。
  刘一晨的妻子是他们上大学的时候认识的,当年是他们学校大门对面一家小副食商店的售货员。那时大学生们生活普遍比较艰苦,家在外地的刘一晨生活更是困难,每月的助学金大部分用来买书,剩下的钱连在学校食堂吃饭都不够,于是,他就经常去副食店里买挂面回来自己煮着吃,时间一长就和卖挂面的女孩子混熟了。有时候人家看他挺艰苦,小伙子饭量大,粮食定量不够吃,就间或地在他买面时不收,或者少收他的粮票,这让刘一晨感动得不成,民以食为天吗。为了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刘一晨经常把学校周末发的免费电影票送给那个卖挂面的姑娘,自己却在礼堂外面傻站着,等电影散了场骑自行车送人家回家。渐渐地两个人就有了那么点意思,只是谁也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这事后来被同宿舍的同学发现了,大家就跟刘一晨起哄,倒是周游觉得应该帮帮他这个有些愚钝的同学,一次班里发电影票,正好他和刘一晨的那张挨着,他就把票给了刘一晨。
  “和人家一块看吧,省得老在外面傻站着!”
  周游到现在还记得当时刘一晨差点激动地把他抱起来。
  那晚电影演的什么刘一晨已经不记得了,实际上那场电影他和那姑娘都没顾上看,礼堂的灯一黑,不知谁先主动的,两个人就抱在一起了,让人家后排的同学一个劲儿地抗议。
  后来为了女朋友,毕业时刘一晨想方设法留北京,为此硬着头皮读了研究生,然后又留校任教。工作一年之后,他们结了婚,生活虽然不富裕,却也和和美美,老婆给他生了对龙凤胎,一儿一女一支花,让刘一晨好一阵子乐。
  “怎么下岗了?”
  周游很关切地问。
  虽然现在以刘一晨的身份和地位,也不会在乎老婆是否下岗,但毕竟他老婆年纪并不算大,下岗总不是什么很愉快的事情。
  “唉,其实也不能说是‘下岗’,人家叫‘待退休’。”
  刘一晨叹了口气。
  现在很多企业因为效益不好,负担过重,就让那些年龄尚未达到退休要求,又确实没有什么重要作用的员工提前退休回家,领取比原来工资低很多的“待退休”金,等达到了退休年龄再正式退休。
  “她年纪不轻了,又没有什么学历,自然首当其冲。”
  刘一晨苦笑着说。
  两个正在读书的孩子,花消不小,现在老婆又办理了“待退休”,全家就指望着刘一晨一个人挣钱了,虽说现在大学教授收入还可以,他又经常有些稿费贴补家用,但谁会嫌钱多呢?特别是老婆突然间没了工作,心情很失落,整天在家跟他发脾气,让他觉得是不是她的更年期提前到来了。
  刘一晨这些日子可真是乐不出来了。
  “你没给她想想办法?”
  周游同情地望着他的同学,刘一晨虽然被人称作“刘利空”,在他们从事证券交易的圈子里,很多人,尤其是那些坐庄的机构都对刘一晨恨之入骨,但周游很了解他的为人,从本质上说,刘一晨还算得上是个正人君子,没有什么邪的歪的,至于他鼓吹的什么“泡沫”理论,在周游看来不过是学术上的一家之言,最多也就是刘一晨企图在金融理论上独树一帜,引人注目的一种手段,就象在一片欢笑声中忽然传来一阵嚎啕大哭,一定会吸引许多人的目光,却不一定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家的欢乐。中国股市现在还没有期货指数和卖空机制,所以,只要刘一晨不改变他一贯的“利空”作风,就永远不会有券商和机构喜欢他,更不会有谁拉拢收买他,他就只能永远靠他那点工资和稿费过日子。
  “想什么办法,现在下岗的多了,都找关系,通路子,重新上岗,国家负担得起吗?”
  刘一晨倒是一贯地忧国忧民。
  “不是政府鼓励‘再就业’吗?”
  周游觉得刘一晨实在过于迂腐。
  “那你也得自己有本事啊!我老婆有几斤几两我还不知道?就是让她摆摊儿卖个‘大碗儿茶’都不行!”
  刘一晨一筹莫展地锁紧了眉头。
  周游知道刘一晨是那种很要面子的人,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施舍,而且对他这样靠经营证券起家的人就更不感冒,他原想从经济上帮衬老同学一把,却又怕对方不领情,闹个自己下不来台。嘴张了张,终于把话没有说出口。



第二十七章
  中午,周游请刘一晨在公司里吃了顿简单的工作午餐。
  不是周游吝啬,更不是因为刘一晨总是鼓吹“利空”言论而故意慢待他。周游了解他这个同学,一向艰苦惯了的刘一晨最怕的就是到豪华饭店大吃大喝,而且他这人还有一个毛病,不能吃荤腥油腻的东西,一吃立刻过敏,十分钟之后就得上厕所,二十分钟之后浑身上下就会起满了疙瘩。下午他还要在研讨会上发言,周游可不打算让他受罪出丑。
  简单的工作午餐是宋宁和公司里干杂务的阿姨端到周游办公室里来的。细心的宋宁知道刘一晨的饮食习惯,特地为他安排了几样清淡的素菜。
  “谢谢啦,小宋!”
  刘一晨看着自己面前盘子里的菜,很满意地笑着对宋宁表示着感谢。
  “您总是吃这些素菜,营养可不够。”
  宋宁表现出女性特有的怜悯之心。
  “哎,你可不知道,人家刘大教授这是‘养生之道’,没看见报纸、电视上最近总报导说,目前发达国家最流行的就是素食?不吃动物脂肪,人能活一百五十岁!”
  周游在一旁拿刘一晨打趣。
  “从这点上看,我们刘大教授又领先了一步。”
  刘一晨用手里的筷子指点着周游,摇摇头。
  “你呀,为长、为老都不尊,你的员工能跟你学出好来?”
  宋宁听了刘一晨的话立刻表示抗议。
  “刘教授,我怎么不学好了?”
  刘一晨自觉失言,连忙改口。
  “不,不,你小宋当然例外了!”
  宋宁这才觉得心理平衡了一些,对着刘一晨皱了一下鼻子,轻轻“哼”了一声,转身走了。
  “看你,打击一大片,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吧?”
  周游幸灾乐祸地笑着说。
  吃饭的时候,两个老同学又闲扯起来,谈论的无非是过去的一些人和事,比如谁升了局长,谁当了经理,谁成了博士生导师,谁在国外混得吃救济金,等等,等等。
  聊着聊着,话题就又扯到有关证券市场上来了。周游平常最怕的就是和刘一晨谈论这个话题,他实在是听厌了刘一晨那一套滔滔不绝、貌似精辟的理论,可似乎他们坐到一起又总是避免不了触及到这个话题,也难怪,所谓三句话不离本行吗,一个从事证券业务的和一个从事金融理论研究的碰到一起,不谈论这个又怎么可能呢。
  “最近又忙着跟谁‘重组’呢?”
  刘一晨嘴里嚼着一根纠缠不清的菠菜,含混地问。
  “怎么,你怕我不搞重组就活不了啊?”
  周游挑战似的盯着他。
  “那还用说,著名的‘周重组’吗!”
  刘一晨皮笑肉不笑地回答。
  周游吃了一块红烧肉,故意把嘴“吧嗒”得很响。
  “瞧你那吃相儿,没吃过肉啊?”
  刘一晨明知周游是在向自己示威,却成心这么说。
  “对了,我没吃过肉,我吃肉过敏。”
  周游笑得差点把嘴里的肉喷出来。
  刘一晨也不生气。
  “攻击别人的生理问题能给你带来这么大的乐趣?”
  周游忽然觉得他和刘一晨此刻就象两个斗气的小孩子,既幼稚,又可笑。
  “你呢?还不是整天把打击股市当作一种乐趣?”
  周游不甘示弱地反诘着。
  刘一晨停止了咀嚼,很严肃地盯着周游。
  “你别把高尚和庸俗混为一谈,好不好?”
  刘一晨一向是以忧国忧民的、有良知的经济学家自居的,他最讨厌别人说他是为了出风头,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而反对股市的发展。事实上刘一晨也确实发自内心地认为,目前中国的证券市场还不健全,投机成分过高,操纵市场的现象比比皆是,当然为了自己的理论更具说服力,也为了能够扩大自己的影响,对某些现象和问题难免以偏概全,或者夸大了事实,但他坚持认为自己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今后中国股市健康发展在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现在听周游又在攻击自己反对过度投机的动机,刘一晨大受刺激,立刻反戈一击。
  周游知道一场没有结果,但一定激烈非常的争论又是不可避免的了。
  刘一晨还是他那老一套,什么“泡沫经济”、“畸形发展”啦,什么“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亚洲金融危机的不争事实”啦,总之一句话,就是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已经到了一个非治理不可,非规范不可的危急时刻了。
  “我的周大老板,你不要总是因为自己是过度投机的既得利益者,就讳疾忌医,听不得半点反面意见,等到真的有朝一日这种证券市场的虚假繁荣破灭了,到那时侯,国家的经济,人民的生活,乃至我们整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将会遭受多么沉重的打击,你想过没有?没错,那时候你周老板或许还是周老板,经济危机也好,金融危机也罢,都不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威胁,可还有数以亿计的普通百姓啊,他们怎么办?难道你就忍心看着他们成为你们这些投机家崩溃中国经济的牺牲品吗?!”
  刘一晨一脸的激愤,似乎他面前的周游就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一般。
  周游冷冷地看着刘一晨,他觉得不可思议,刘一晨似乎把自己当作了救世主,而把他周游,或者是他代表的那些机构投资者看作是万恶之首,罪孽之源,似乎他们的存在才是那所谓危及“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简直比当年的满清政府、国民党反动派还可恶。
  “您老人家对我的口诛笔伐是不是可以暂时告一段落?”
  周游不紧不慢地说。
  “就是审判罪犯,也还允许自我辩护吧?”
  “我又没缝上你的嘴,你说好了!”
  刘一晨一提起自己的理论观点就兴奋异常,脖子上的青筋崩得老高,让人看了总以为他在和别人吵架。
  周游喝了一口汤。
  “人家管你叫‘刘利空’,真是恰如其分!”
  周游用目光制止了又要发作的刘一晨。
  “我承认,目前股市上确实存在着一些象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