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元首与战争 作者:[英]戴维欧文 >

第28节

元首与战争 作者:[英]戴维欧文-第28节

小说: 元首与战争 作者:[英]戴维欧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伦敦东部炼油厂作为新的攻势的开始。
    雷德尔海军上将已预见到入侵必将失败,但自己又无能为力。因为希特勒的海军副官曾秘密通知他说,正在修建俄国战役的元首大本营。9月6日这位海军总司令来到总理府,阐述了(如果入侵英国失败了)德国应该轰炸英国的地中海阵地,以及从海上和空中集中封锁英格兰诸岛的种种理由(缴获的盟国文件证明,这二着是英国最害怕的)。雷德尔至今没有试图劝阻希特勒攻打苏联,这位海军上将在他的日记里提到这一举动时,谨慎地写成“S问题”;但是,他提醒希特勒,攻打俄国和入侵英国同时进行是不可能的,海军希望在波罗的海解冻时攻打俄国,因为这可以使俄国海军处于劣势。希特勒同意把这件事告诉最高统帅部并使这位海军上将相信,如果他放弃入侵英国,他将在当年冬天把英国从地中海赶出去,他第一次提及德国和意大利必须先于英国人——以后是美国人——在亚速尔群岛,加那利群岛和佛得角群岛搞到据点。雷德尔对他的下属这样总结的:“元首入侵英国的计划决不是非实施不可的,因为他确信,即使不入侵,英国也能降服。”
    当雷德尔于9月10日用轻快的语调宣布,海军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英吉利海港集结部队的运输任务时,希特勒更加犹豫不决了,的确,这叫希特勒大吃一惊,因而他乐于接受人们对海军提出的怀疑,诸如驳船能否经得住风浪,可能刮秋季大风之类。希特勒再次将这个重大决定延期三天,并归咎于天气和英国空军防御力量,事实证明海军把9月份的天气预报的确搞错了——海军圆滑地称当时的天气为“极其反常”,希特勒则更进——步说成是“令人恼怒的”(我们怀疑他可能是怀着感激之情说的),因为这种条件,只利于守卫者。
    当希特勒于14日下午3时把他的指挥官们再次召集到总理府时——陆军元帅米尔契被授权代表戈林,戈林仍在英吉利海峡沿岸,他阐明了为什么就连打败英国空军这项基本要求都没有达到,他还不肯正式取消入侵。他开始对政治形势作一番概括综述:“莫斯科对目前战事的发展不满意,他们希望我们流血乃至死去。”他之所以给罗马尼亚以军事援助是因为德国需要那里的石油,给芬兰以援助是因为要搞好波罗的海的力量平衡。当很难预见未来的时候,任何事情都会发生。“新的冲突十分可能”:但是他镇静地期待着它们。他期望美国的规模不大的重新装备——大部分是海军——在1944年以前不见成效,他当然也不想让战争持续那么久。“我们已经达到了目的,因此我们没有兴趣延长战争。”他使他们回想起,帝国元帅曾希望连续五六天都是好天气,但却一直没能得到;这就使得敌人的战斗机防御力量能够在每次挨揍之后得以喘息。虽然英国战斗机的确切数目并不肯定,但是英国皇家空军遭到惨重损失却是肯定的。从现在起要打一场神经战,以轰炸机的轰炸加上入侵的威胁渐渐拖垮英国人民。“如果(伦敦的)八百万居民发起疯来,就能导致大败。如果我们得到好天气并能压倒敌人的空军,那么即使小规模的入侵也能创造奇迹。”因此,他提议,至于最后取消入侵行动还要等几天再说。如果全部取消入侵,敌人就会得到消息,他们神经紧张的程度也将大大减轻。他仍不肯批准戈林的参谋长耶舒恩纳克提出的对伦敦居住区进行饱和轰炸的请求。“那是我们最后的报复!”他想要首先轰炸象火车站和自来水公司、煤气公司这样的关键目标!“暂时不轰炸居民!”三天之后,希特勒把入侵延期到“另行通知”。他的指挥官们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从现在起只须继续以入侵威胁英国。事实上,希特勒的心思在别的地方。
    1940年9月和10月期间,驻莫斯科的外交官们报告说,希特勒对匈,罗领土纠纷的维也纳裁决和对罗马尼亚的承诺——无疑矛头是对准苏联的——加深了苏联对希特勒的怨恨。9月中旬,负责“东方外籍军队”的情报机关的一份秘密报告,提供了俄国敌意行为的确切根据,在红军里的反德宣传非但没有减少,相反在日益加强,而且还给希特勒和戈林画了漫画:把他俩画成“纳粹九头蛇”(九头蛇:   出自希腊神话,喻不能一举根除的大患一译者)和杂食性的“法西斯鲨鱼”,闯入了红军营房,甚至闯进了新占领区。此外,最近在8月,红军号召参加芬兰战争的老战士和红军一起“反对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创建一个不再有剥削的苏维埃欧洲。”德国情报机关还获悉,在8月2日最高苏维埃的一次会议上,莫洛托夫和国防委员克里门特·伏罗希洛夫元帅曾详细介绍了俄国西方前线工事,以使他们的听众放心,同时另有一些人警告不要相信德国,因为“据有些情报说,他在西方胜利之后,会开始对俄战争。”“的确”,这些人继续说道:“在我们西邻的这个贼开始她的进攻之前,我们必须开始进攻。”
    在东方经过严密伪装的德国集结,预期在10月末可以告一段落。在熟悉的“分散过于密集的西线部队”的红色标题下,勃劳希契在9月6日以个人名义签署了一项马上再往东方调遣几个师的命令。更为重要的是,冯·包克陆军元帅的集团军司令部要从波森移过来担任指挥,还要调来两个军团——第四军团和第二军团,加入第十八集团军。这就使东方前线的兵力达到三十五个师,其中有六个装甲师。就在同一天,约德尔将军命令谍报局欺骗俄国特务,向他们提供德国大部分兵力都在南线的假情报,这些俄国特务对向东线调集军队有浓厚的兴趣,这样,俄国人将“得出我们有能力随时以强大的部队保卫我们在巴尔干半岛各国的利益,免遭俄国人毒手的结论。”
    事实上,由于战略的需要,约德尔的作战局建议,入侵俄国的初期,主要的军事努力应该在北方,尽管把兵力集中在南方会有效地解除俄国对罗马尼亚石油的威胁。后来在9月份,洛斯堡上校在他呈给约德尔的战役草案(“弗里茨”)中解释说,在北方,有更好的公路和铁路设施,俄国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影响就能很快消除,又有可能与从揶威北部出发途经芬兰进入俄国的第二十一集团军合作,尤其是在北方的进攻会很快把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置于德国的炮火射程之内。洛斯堡提议要占领俄国一整块领土,直至易于防御“亚洲俄国”的一条线为止。在战术上,德国人必须阻止俄国人把兵力撤退到他们广阔的内地去,如同他们1812年在拿破仑大军到来之前那样。
    无疑,洛斯堡计划形成了希特勒后来的宏伟侵俄战略的基础。(遗留下来的唯一副本现在俄国档案馆里.这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别的战后史学家没有注意到这份材料.)这位上校提出的在普立伯特沼泽地北面的重大突击内容如下;“用两个集团军从华沙东部的总分界线向柯尼斯堡进攻,在南翼的集团军应是最为强有力的(聚集在华沙周围和东普鲁士南面的集团军)并配有大量的装甲部队和机械化部队。”后一个集团军将在合适的时机向北推进,从背后把俄国军队在北方切断。洛斯堡预言,普立伯特沼泽地南部的俄国军事抵抗将是十分软弱无、力的,德国谍报局事先在这里的颠覆活动激起的乌克兰境内的骚动,将给俄军带来困扰。战役的下一步战略及其最终目标,必须视俄国在德国最初的猛攻之下是否投降,以及何时投降而定。据希特勒的副官说,希特勒本人不是曾叫嚷过,“对于这个庞然大物,如果我们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它的垮台就会比我们所期望的还快!”
    只给莫斯科留下一种可能一一先采取攻势,破坏德国已经完成一半的入侵准备,或者只消用空中部队入侵罗马尼亚油田,这.也许是最好的办法。德国要抢在苏俄之前行动,这个任务由德国在罗马尼亚的军事使团来完成。但是,洛斯堡认为,俄国人会由于政治原因,在紧靠边界处试图阻挠德国的进攻,否则他们会放弃刚刚在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获得的侧翼阵地。     ’
    在罗马尼亚,国王在维也纳裁决引起的危机中逊位了,残忍但却廉洁的伊昂·安东奈斯库将军被任命为国家领袖。安东奈斯库秘密请求希特勒用现代化的德国坦克和大炮把罗马尼亚军队武装起来,并向德国借用教员和军官。他将以把部队专门部署在俄国边界来作为报答。当凯特尔在9月19日下午把这些请求送给希特勒时,希特勒按照洛斯堡的提议,决定派往罗马尼亚约一个师的德国部队,作为“军事使团”,此外,要把缴获的波兰武器供给罗马尼亚,而不供给他们德国的新型优良武器,因为希特勒仍然怀疑罗马尼亚人可能用这些武器对付他们的邻国。在罗马尼亚还要驻扎德国空军使团。同一天,最高统帅部颁发了一份文件,说明这些使团的名义上的任务是帮助罗马尼亚人重新组织和训练他们的部队,而“真正任务”——对罗马尼亚和德国使团成员都不要交待清楚——是:
    1.保护油田以免遭第三国的攫取和毁灭,
    2.使罗马尼亚军队有能力完成与德国利益相关的计划中严格规定的特殊任务,
    3.一旦我们被迫与苏俄作战,在罗马尼亚国土上为德国和罗马尼亚部队的军事行动做准备。
    应当提醒读者,即使在这个时期,也没有下达攻打俄国的最后命令,希特勒只是仍在准备军事机器。但是,正如E·M·罗迫逊曾经评论的那样:“将东方战役的机器开动起来所产生的后果是不能忽视的。部队已聚集在边界的两侧,并且政治形势在进一步恶化,只有某种不幸而非常的事件,才会取消他一生中最想干的冒险。”

                              永远的千年帝国—元首与战争—第二部—莫洛托夫
莫   洛   托   夫
    1940年11月维亚契斯拉夫·莫洛托夫对柏林进行了一次注定要倒运的访问。这次访问前的六周,希特勒的外交政策混乱到无法解脱的程度。对不列颠诸岛,他几乎放弃了直接攻击,德国空军杀气腾腾的轰炸又没造成明显的墙倒屋坍,希特勒、西班牙和意大利只好商议打击英帝国外围的办法了。他在三国公约中把日本拉入轴心国,显然是提醒美国不要干预,他甚至摸索同法国结成联盟的可能性。这是人们清楚的。可是,对他更加坚定地引诱苏联也参加三国公约里来,我们能作何解释呢?这是对他在军事击败和引诱之间的现实主义选择呢,还是为了迫使英国屈服、因而使希特勒得以把没有分散的力量集中用在东线呢?
    对边缘解决办法起促进作用的有雷德尔将军——大概还有戈林,他常常提到那次同希特勒进行的“三小时争论”,他力主来一个对付苏联的战役,尽管争论的日期仍然不清楚。9月初期,雷德尔就同希特勒研究那些对德国来说是悬而未决的战略问题,26口,当他前来就这个问题进行秘密长谈时,他相信对于苏联用安抚还是比暴力更高超的办法。德国今冬在美国被唤醒之前,应该把英国人赶出地中海,支持意大利夺取苏伊士运河,然后通过巴勒斯坦进入叙利亚。那时土耳其就会由德国任意摆布了。“那时俄国问题将呈现出困难的一面。俄国基本上是害怕德国的”——希特勒同意这一点。那时,好象不必对俄国北部发动什么进攻了。看来希特勒同意这个方案:那时候他们可能请俄国转向波斯和印度——也是英国的外围。对俄国来说,这地方要比波罗的海重要得多。这位海军上将离开后,元首对海军副官普特凯默捉到这次会见很有启发,因为符合他的观点,而且能使他看出来他是多么正确。
     边缘战略的关键,无论怎么说,在于意大利,而意大利是由墨索里尼统治着,他目空一切,手伸得很长,超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意大利曾高傲地拒绝接受希特勒为他攻打埃及提供的一个装甲军——这次进攻于9月13日开始,四天后停止。希特勒计划让法国参加对付英国的联合战争,为保卫北非而战——那个月末,英国海军企图让夏尔·戴高乐的自由法国部队在达喀尔登陆,维希决心予以击退。由于维希决心的激励,希特勒才拟定了这个作战计划。当然计划也要根据意大利的不信任情绪消减程度而定。北非属于意大利的利益范围,意大利对那儿的法国军队的裁军要求,不要降低调门,也不想让驻扎在土伦的法国舰队出海。
    法德合作最难逾越的障碍,在于无论意大利还是西班牙都郑重提出,要大块的法属非洲领土:西班牙期待得到全部法属摩洛哥,才肯对英宣战。在另一方面也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