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元首与战争 作者:[英]戴维欧文 >

第2节

元首与战争 作者:[英]戴维欧文-第2节

小说: 元首与战争 作者:[英]戴维欧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瓦尔特.赫维尔大使: 二十年代初学生时期加入了纳粹党,1923年和希特勒一起在兰德斯堡坐过一段时间的牢,后来移居爪畦当上了庄园主,从爪哇返回后在里宾特洛甫外交部里任职一在本书描写的这段期间里,他在希特勒的大本营中任联络官。
    莱因哈德·海德里希: 党卫军将军。是卡尔登勃鲁纳的前任,党卫军帝国安全总局局长,他是对·生杀予夺之权’最感兴趣的人,所以在全德建起了令人畏惧的警察组织。1941年10月被任命为被占领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帝国保护人,在那里从事改革,1942年6月,被英国培训的特务暗杀。他就是灭绝营的幕后军师,没有一点值得同情的地方。
    海因里希·希姆莱: 党卫军最高长官,警察头子,1943年8月后兼任内政部部长。纳粹党报负责人。马克斯,阿曼说:‘希姆莱认为自己的责任是消灭纳粹意识的一切敌人,他执行这项任务时非常沉静,不带个人情感——既没有憎恨也没有同情.’他是个想入非非但又具有组织天才的罕见人物。
    汉思。耶舒恩纳克将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十六岁那年当上了陆军中尉,他似乎是由于光辉的事业而显赫一时,1939年他当上了空军参谋长,1943年8月自杀身死。
    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将军: 是个道地的士兵,他对于元首忠贞不渝,从1939年至最后一直任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他具有深谋远虑的战略洞察力。于1946年在纽伦堡被处绞刑。
    特劳德尔 荣格夫人: 希特勒的秘书中最年轻的一位,她是在格尔达·达拉诺夫斯基1942年结婚时进入希特勒大本营的。她和希特勒的男仆汉斯·荣格结婚,1944年寡居,一直到最后都和希特勒在一起。
    沃尔夫·荣格海军上校: 1943年8月28日前是约德尔的海军参谋,1944年夏,当阿斯曼在7月20日受伤后治疗期间,再次任此职。
    思斯特·卡尔登勃鲁纳博土: 党卫军将军。帝国安全总局局长海德里希的继承人,可是他本人只对情报工作感兴趣,对治安和处决工作不感兴趣,这样使‘盖世太保”的缪勒在治安和处决方面的影响越采越大了。
    威廉·凯特尔: 陆军元帅。一直任最高统帅部长官。他很会发挥辅助作用,他把军事和战略方面的事明智地交给约德尔。由于他勤奋和忠诚,在纽伦堡和约德尔一样受到绞刑。
    艾伯特·凯塞林: 陆军元帅。在对波兰,法国和俄国的入侵中,他握有重要的空军指挥权。1943年——1945年任德国驻意大利军队的最高司令,1945年3月他从伦斯德手中接过了西线总司令之职。因为对意大利公民犯下了战争罪,1947年被判处死刑,后来减为无期徒刑。1952年被赦免。
    古恩特·汉斯·克鲁格: 陆军元帅。他是士兵的好指挥,和隆美尔一样——在战场上总和士兵一起作战,但他在政治上也是个有野心的人。他曾为各种密谋集团打听消息,但是本人不参加活动。由于害怕失败了的1944年7月20·日谋杀案牵连到自己,他服用了氰化物,永远闭上了他那双蓝眼睛。至死他对希特勒的崇拜也未减少。
    沃纳。科本博士: 罗森堡在希特勒大本营的代理人。1941年他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整理了元首讲演记录。
    卡尔·科勒将军: 从1944年到最后任德国空军参谋长。他是个从士兵晋升上来的严厉而干练的巴伐利亚人。
    冈瑟·科尔登将军: 1943年耶舒恩纳克自杀后,任德国空军参谋长。他死的很惨,1944年施道芬堡的炸弹在桌子底下爆炸时,炸坏的桌子碎片将他穿死。他是德国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的创始人。
    西奥多·克朗克: 海军中将。1942年9月以后任海军总司令驻希特勒大本营的常驻代表。
    汉斯·克莱勃斯将军: 最后一个陆军参谋总长,希特勒死后,他同俄国人在柏林会谈,然后自杀。
    沃纳·克赖普将军: 1944年8月1日至9月21日任德国空军参谋长,1944年9月20日希特勒将他从大本营战务会议中除名。
    汉斯·海因里希.拉麦斯博士: 兴登堡政权中的留用人员,宪法专家,身为帝国总理府首领。他是第三帝园中一位最为重要的文职官员。
    罗伯特·莱伊博土: 党的组织部门首脑,1933年他接管工会,将工会变成德国劳动阵线。
    海因兹·林格: 在柏林陷落前一直是希特勒的男仆。
    伯恩哈德·冯·洛斯堡上校: 约德尔的陆军参谋官。
    维克多·卢策: 1934年继被害的恩斯特·罗姆任冲锋队褐衫党头目。他是个酒徒,又是个饶舌的人,他对党卫军的评论曾惹起过希姆莱的不悦。1943年死于车祸。
    恩斯特·迈赛尔将军: 在陆军人事局任布格道夫的副官,为人沉静而富有理智。由于他在隆美尔之死中的不光彩作用,遭到战后作家的粗暴对待。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陆军元帅,由于他在波兰(1939年)、西线(1940年)和在俄国战役中表现出的进攻方面的才干,人们普遍称他是德国参谋总部造就出的最优秀分子,
    奥托·梅斯纳博士: 和拉麦斯一样是兴登堡时代的留用人员。任总统府首脑。
    埃哈德·米尔契: 陆军元帅。汉莎航空公司的奠基人,1933年受希特勒和戈林的指派秘密建设德国空军。他和戈林进行过几年的激烈竞争,虽然他竭力隐瞒家谱中的一个严重缺点,1944年还是被免职了。(他是纯正的雅利安人,但是为了隐瞒他是由他母亲和他母亲的舅父的不正当关系所生,他接受了流行的相反的传说。)
    瓦尔特·莫德尔: 陆军元帅,戴单眼镜,受过高等教育,具有现代世界观,是曼施坦因的对立派,每当需要坚守某一战线或夺回某一战线时,希特勒就派人去找莫德尔。
    西奥·莫勒尔教授: 只有莫勒尔在1936年曾医好过希特勒的胃功能失调。希特勒不顾别人对他的批评,指派他为自己的内科医生,直至最后。
海因里希·缪勒:党卫军将军。卡尔登勃鲁纳领导下的盖世太保头子,在战争的最后几天失踪,此后再没露面。
    弗雷德里希·保罗斯: 陆军元帅,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带领他的第六军团向苏联投降。
    卡尔—杰斯科·冯·普特卡默: 海军上将:从1935年到1938年6月,当希特勒的海军副官:从1939年年8月到最后,第二次当希特勒的尉官—是希特勒班底中活下来的最重要的见证人之一.
    埃里希·雷德尔: 海军上将。当希特勒1933年取得政权时,他已经是海军总司令了,任职刚好十年时被迫辞职。
    汉斯.腊登休伯: 党卫军旅长,希特勒大本营中的警卫,负责保卫希特勒的人身安全,他企图以巴伐利亚人迷人的外表掩盖他野蛮的搞阴谋的本质。
    约希姆·冯·里宾特洛甫: 1938年以后任德国外交部长,虽然他明知道希特勒的外交政策在很多方面注定要失败,可是每次又都让元首把他压服了。1946年在纽伦堡受绞刑。
    沃尔弗罗姆·冯·里希特霍芬: 陆军元帅。他可算是最坚强的德国空军机组指挥官,他首先指挥空军的一个军,继而指挥空军部队。哪里战斗最激烈,希特勒就把他派到哪里,希特勒还愿意听这位陆军元帅对他在陆军中的对手的夸大其词的抱怨。
    埃尔温·隆美尔: 陆军元帅。1939年至1940年任希特勒大本营的司令,在对法国的进攻中,及时指挥一个装甲师,打了一场虽鲁莽但光辉的战役。在北非又取得一次全胜,而且规模更大,直到缺少给养,再加上同盟国坦克和飞机优势,才被击退。他对希特勒忠心耿耿,始终如一,可是他对最高统帅部和约德尔的仇恨在1944年达到了病态的程度。受别人牵连卷入了1944年7月20日的密谋活动中,结果,当年10月服毒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阿尔弗雷德 罗森堡: 罗嗦的纳粹党哲学家。科赫的死对头,特别是当罗森堡任被占领的东方领土部长时,不得不和他打交道之后。他是个臭名昭著的反犹太分子。
    格德·冯·伦斯德: 陆军元帅。直率,英武,忠心,可是在后来的几年中,年纪大了,为人随和了。伦斯德是早期服役的德国土兵。希特勒喜欢他,确实信任他——三次任命他为高级指挥,但是为了权宜之计又三次解除其职务。从1942年到1945年(1944年夏有一很短的间断时间)任西线总司令。
    弗里茨 沙克尔: 图林吉亚的地方长官,1942年希特勒指示他负责帝国劳动力开发计划。这个沙克尔以合同,引诱和奴役等手段取得了成就。被绞死在纽伦堡。
    卡尔一奥托·索尔: 外观是个典型的纳粹分子——粗壮,有力,残忍。先是托特的人,然后成了军火部斯佩尔的左右手。对日期和统计数字的非凡记忆力使他成了希特勒的宠儿之一。
    尤利乌斯·夏勃: 1925年加入纳粹党,当希特勒的副官和勤杂人员,直到最后。由于他智力太有限,不会搞阴谋,在元首随从人员中,他赢得了元首的高度重视。
    威廉·夏特博士: 希特勒参政史学家谢尔夫的副官。谢尔夫在1944年7月20日受伤后,由夏特代替出席希特勒的战务会议达好几个月之久,但是由于他和贝克。戈台勒以及库尔特·冯·哈麦施坦因将军的友好关系,他成了许多秘密情报的来源。这些情报直接从希特勒的大本营送到了敌人手中(可能是无意的)。
    瓦尔特·谢尔夫将军: 最高统帅部首席历史学家,1942年希特勒命令他写帝国战争史。可是他从未着手于此事,而且是按他的命令,希特勒战争会议的大部分速写记录在1945年5月被烧掉了。
    鲁道夫·施蒙特将军: 1938年后任希特勒的德国武装部队的首席副官,1942年后兼任陆军人事局局长。他作为希特勒私人顾问所起的作用必须认真研。1944年7月20日爆炸使他受烧伤失明,拖了很长时间才死去。
    斐迪南·舒埃纳尔陆军元帅: 象莫德尔一样,舒埃纳尔通常被派驻其他将领打败仗的战区,而他通常能取得胜利。
    克里斯塔·施罗德: 1933午后当希特勒的私人秘书。1945年4月22日之前一直和希特勒在一起,这时奉命离开柏林。尽管她伶牙俐齿,对战争的进展作过狡诈的评论,希特勒对她还很热情。
    阿图尔·赛斯一英夸特博士: 说话态度文静的奥地利律师,被1938年德国奥地利联盟作为纳粹的同情者推进了维也纳的高级办公室,赛斯一英夸特1940年5月18日前一直任汉斯·弗朗克驻波兰代表,然后,希特勒任命他为驻荷兰总督,在纽伦堡被绞死。
    弗朗兹·冯·索恩莱纳博士: 外交官。在1944年赫维尔由于飞机坠毁而负伤,在养病期间,他代替赫维尔工作。
    艾伯特·斯佩尔: 尽管很年轻,被希特勒命名为柏林建筑师。他爱虚荣,野心勃勃,总想出人头地。毫无疑问,他象戈林一样风度翩翩,具有组织能力。1942年希特勒精明地任命他为军备部部长托特的接班人。可是希特勒在生命的最后几周里,对他失望了。
    路德维希·斯顿普弗格医生: 希姆莱部门的一位著名外科医生,从1944年10月,他开始给希特勒治病。
    弗里茨·托特博士: 希特勒主要的民用工程师,按他的命令修筑了高速公路,后来又在1938——1939年间修成了西壁。1940年3月希特勒提名,让他领导一个新的军备部。当托特1942年2月在一次飞机坠毁中死去时,斯佩尔继承了他的职务。
    尼古拉斯·冯·伏尔曼将军: 1939年8,9月份,勃劳希契任命他为驻希特勒大本营的代表。
    汉斯·埃里希·伏斯海军中将: 1943年3月1日继克朗克任希特勒大本营的海军代表。
    爱德华·瓦格纳将军: 德国陆军军需总监,直任到'944年7月20日炸弹阴谋失败后自杀为止。
    瓦尔特·瓦尔利蒙将军: 约德尔的最高统帅部作战局的代理人。瓦尔利蒙深觉应该占有约德尔的地位(按理说,那个位置是他的)。
    恩斯特·冯·威兹萨克: 1938年后任外交部里宾特洛甫的国务秘书。1943年初开始任德国驻梵蒂冈大使。
    约哈纳·沃尔夫: 是希特勒私人秘书中年纪最大的一位。
  卡尔·沃尔夫: 党卫军将军。希姆莱人事部首脑,1943年年初以前任党卫军驻希特勒大本营的代表——那时他被一桩婚姻丑闻所牵连,从1943年9月开始任纳粹占领的意大利的警察局长。
    库特·蔡茨勒将军: 1941—1942年在苏联战线上任装甲军参谋长时,由于他精力极为旺盛而得“雷公”绰号。1942年希特勒把他从伦斯德的参谋总长的岗位上由法国调回,继哈尔德任陆军参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