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

第5节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第5节

小说: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你听我或任何人说话时,不要一味接受,你要善用分辨力去听,找出事实的真相。一旦你观察到什么不是宗教,那么,终其一生就没有任何传教士或书本能欺骗你,没有任何恐惧再创出幻觉,使你迷信与盲从。要发现什么不是宗教,必须从日常生活着手,然后再往上攀。要走得远必须从近处开始,而最近的一步,就是最重要的一步。因此到底什么不是宗教?仪式是宗教吗?一而再地举行祭供是宗教吗?

    真正的教育是教导你“如何”去思考,而不是教你去思考些“什么”。如果你知道如何思考,如果你真的有那种能力,你就是一个自由的人。如果你能从教条、迷信、形式等当中解脱出来,你就会发现什么才是宗教。

    宗教仪式显然不是宗教,因为当你在进行仪式时,你只是在重复着别人传给你的东西。你可能在进行宗教仪式时得到某种程度的喜悦,就像有些人在吸烟或喝酒时得到的快感一样。可是这是宗教吗?

    当你在进行宗教仪式时,你是在做一个连你自己也不明白的事,因为你的父亲及祖父是这么做的,所以你也照样去做了,如果你不做,他们会责备你。然而这并不是宗教,不是吗?

     什么是庙宇?庙宇是一个由人类依自己的想像雕刻出来的形象。这个形象可能有象征意义,但是它毕竟只是一个形象,而不是真相。某个符合、某个字眼,并不代表这件事的本身。“门”这个字,并不是门这样东西,不是吗?我们到庙里去膜拜什么?一个有象征意义的形象。但是象征的形象并不是真相,请注意,我并不是在责难。既然这是事实,又何必在乎谁有资格到庙里去?不管那个庙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不管是婆罗门阶级或非婆罗门阶级,谁会在乎?

    你知道,年长的人把象征的东西变成宗教,然后在其中互相争执、打斗、诽谤,可是上帝并不在那儿。上帝从来不存在于形象中。因此,膜拜象征或形象并不是宗教。

    信仰是宗教吗?这是一个更复杂的问题。我们从浅处开始,现在要深入一些了。信仰是宗教吗?基督徒以某种方式信仰,印度教徒以另一种方式信仰,佛教徒,他们又以另一种方式信仰。他们认为自己都是非常虔诚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的庙宇、神祗、象征及信仰。这就是宗教了吗?相信不同的神明就是宗教吗?你是怎样得到这类信仰的?因为你的父亲及祖父是这么信的,或许你读了某位教主所说的话,你就信以为真了。大部分的人都相信,因此你也信了。你从不像读别的那样去探索经书上说的话,你就是不想弄清楚什么是真相。

    我们现在已经认清宗教仪式不是宗教,盲目的信仰不是宗教。盲目的信仰使人类分裂。基督教徒是具有信仰的,但是他们与其他信仰的人,甚至同一种信仰的人产生分裂。印度教徒永远充满了敌意,因为他们认定自己是婆罗门阶级或非婆罗门阶级,是这种身份或那种身份。因此盲目的信仰带来仇恨、分裂、毁灭,很明显的,这绝不是宗教。

    什么是宗教呢?如果你把窗子擦干净了,如果你停止表面上的宗教仪式,放弃所谓的信仰,停止盲目追随任何领袖人物或灵性上师,然后你的心就像这面窗子一样,是干净的、明亮的,你就能从其中看得清清楚楚。

    如果你的心不被形象、仪式、信仰、符号、言辞、重复诵念的咒语及所有恐惧占据,那你所见到的就是真实的、永恒的、不受时间限制的东西,你可以称它是上帝。但是这种境界需要极大的洞察力、了解及耐心,只有那些真心想探索什么是宗教,并且夜以继日追根究底的人才能知道。什么是宗教?其他的人只是滔滔不绝地说说而已,所有表面的装饰品、祭供和摇铃等,都不过是毫无意义的迷信。你的心必须革新一切所谓的宗教,然后你才能找到真相。



第五章  富有创意的不满

    你有没有非常安静地坐着不动过?你试试看,静静地坐着,背脊挺直,然后觉察你的心念在做什么。不要去控制它,不要阻止它从一个念头跳到另一个念头,或是从一件有趣的事跳到另一件有趣的事,你只需要注意你的心念是如何活动的。你什么也不必做,只要观察它,就像坐在河岸边上观看河水流过一样。在河水中有好多东西,游鱼、落叶、死掉的动物;但是河水是一直活动的,你的心念就像它一样,永远不肯安定,像蝴蝶般从一件事飞舞到另一件事上。

    假如你听到一首歌,请问你是怎么听的?也许你喜欢这个歌者,他也许有一张很好看的脸,也许你领悟了他唱的歌词含义,但是在这一切事物的深处,譬如当你深入听一首歌时,你其实是在听音与音之间的寂静,不是吗?同样的,你也可以试试非常安静地坐着,没有烦躁不安,不要移动手脚,而只是觉察心念。这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如果你把它当成一件好玩的事、一件有趣的事,你会发现,你不需要任何努力,就能使心念安歇下来。然后所有的压抑、审判和评估就消失了。心处在这种安静的状态,它必定是静止的,然后你就会明白什么是喜悦。你知道喜悦是什么吗?它就是欢笑,对万事万物都感觉快乐,没有任何原因的快乐,同时能感受生活的喜悦,也能直接深入于另一张脸孔,而没有一点恐惧。

     你有没有真的看过一个人的脸?你可曾深入于你的老师、你的父母、大官、仆人、穷人的脸,然后看看会怎么样?大部分的人都害怕直接看着别人的脸,别人也不喜欢我们那样去看他们,因为他们害怕。没有人想剖露自己,我们都把自己武装起来,藏身在多重的神秘、痛苦、渴求和期望的背后。非常少数的人能直接深入于你的脸孔且面对微笑。

     微笑及快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一个人的心智缺少一首歌,生活就变得极为乏味了。你可以从一间庙拜到另一间庙,从某个丈夫或妻子转换到另一个,寻找新的老师或上师。但是如果你得不到内心的喜悦,生命的意义就很小了。寻找内心的喜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们大部分人的不满都是极为浮面的。

      你明白不满是什么意思吗?了解不满是很困难的事。因为大部分的人把不满导向了某一个特定的方向,因此它被抹杀了。也就是说,我们惟一关心的其实是把自己安置在一个安全的地位,有着稳定的利益和声望,以为这样就可以不被干扰了。这种情况在家庭、学校都有,老师不想被打扰,因此他们总是依循成规。但是人一旦真的感到不满时,一定会开始探索、质疑,于是就一定会有波动。可是只有从真正的不满之中,才有创新的才能。

     你知道创新的才能是什么吗?只有当你不被强迫去做一些事情时,你才具有主动创造的能力,但并不一定是什么伟大的事,伟大的事可能以后才会发生。当你在种一棵树,发出自然的善心,对一个背负重物的人微笑,从路中移开一块石头,或是在路中抚慰一只动物,主动创造的力量便展开了。如果你想了解创造力这个不平凡的东西,你就必须从这种生活小事开始做起,只有当你心中存有很深的不满时,你才会采取主动,从主动中再产生创造的才能。

     不要害怕不满足,你要滋养它,直到火星变成火焰,然后你就能永远对所有的事都不满——对你的工作、家庭、追求金钱、地位、权力等传统感到不满足,然后你才会真正开始思考、醒悟。但是等你年长之后,你会发现维持这种不满的精神是非常困难的。你有孩子要教育,还要考虑工作上的需求,你的邻居及社会的意见都在左右你,不久你就开始失去不满的火焰。当你感觉不满时,你会打开收音机,你去寻找灵性上师,你做祭供,你参加俱乐部,你喝酒、追求女人,你去做任何可以消灭不满的火焰的事。但是缺少了这种不满的的火焰,你就永远不会有主动创造的才能。要寻找真理,一定要对旧有的秩序做一番革新。但是你的父母愈有钱,你的老师的工作愈稳定,他们就愈不希望你革新。

     创造力并不只是绘画或写诗而已,这些都是好事,但是意义不大。重要的是,你必须彻底不满。这种彻底不满乃是主动力开始产生,一旦它成熟时,就变成了创造力。这是发现真理、上帝惟一的道路,因为具有创造力的境界就是上帝。所以一个人一定要具备这种不满,但是其中含着喜悦,你明白吗?人一定要彻底地不满,但是却不抱怨,而是带着欢乐,喜悦和爱。会不满的人大部分是极为乏味的,他们总是抱怨某件事不对劲,不是希望处在较好的环境,就是希望情况有所不同,因为他们的不满是很肤浅的。而那些完全不知道不满的人,他们的精神早已死了。

     如果你能从年轻时就革新,在你年长时,还能保持你的不满,并带着喜悦的活力及深挚的情感,那么你不满的火焰就会带来不寻常的意义,因为它会累积,它会创造,它会为你的生命带来新的东西。为了达到目的,你必须有完善的教育,这不只是准备考试或向成功的目标迈进,而是帮助你思考并且给你空间的教育,这儿所说的空间,不是一个大一点的卧室或高一点的屋顶,而是让你的思想成长的空间,使你的思想不被任何信仰或恐惧所捆绑。

    问:不满的情绪会妨碍思想的清明,我们要如何克服这种障碍?

    克:我想你没有真正在听我说话,也许你关心的只是自己应该如何发问吧!你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做同样一件事,那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见。如果我说了什么话,你不爱听的,你就把它摆到一边去,因为你的脑子已经被自己的问题占满了。如果发问的人听清楚了我所说的话,如果他真的感受到不满、愉快及创造的内在本质,我想他是不会问这个问题的。

    不满的情绪会妨碍思想的清明吗?如果你想从思想中获得一些东西,你可能清明地思考吗?如果你的脑子只关心如何得到某个答案,你可能清明地思考吗?还是你一旦不求结果或答案,不想获得任何东西,你就能够清明地思考了?

     如果你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如果你有特定的信仰,你是否可能清明地思考?譬如,你以印度人或基督教徒的身份来思考。但是如果你的思想不受拘束,不像猴子被拴在柱子那样,你就可能有清明的思想。当你的心中没有偏见,也不刻意寻求答案,你就可以清明地思考了。这一切代表着,你的心如果不再追求任何形式的安全保障,不再被恐惧所捆绑,你就能够清楚、简单而直接地思考了。

    所以从某方面来说,不满的确妨碍清明的思考,因为你感觉不满,就会去追寻答案,当不满的感觉升起时,你痛恨自己的心思被打扰,于是你不惜代价想得到平静,但如果你这么做的话,清明的思考就不可能产生。然而,如果你对所有的事都不满,包括对你的偏见、你的信仰及你的恐惧都不满,而又不刻意去寻找解答,那么这份不满便会带领你的思想集中焦点,并不是集中在特定的事物或方向上,而是你的思想过程会变得非常简单、直接和清楚。

     不论年轻人或老年人,大部分人会不满都是因为我们想要得到些什么,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知识、更好的汽车、更高的薪水。我们的不满是源自于想得到“更多”的欲望。因为我们想要的太多,所以我们不满足。但是这种不满与方才所说的不满是不同的。那种想得到更多东西的欲望,才会妨碍清明的思考。但是如果我们不满,不是因为我们想要一些东西,而是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工作、对赚钱、对追求地位权力、对传统、对我们拥有的及我们可能拥有的等等都不满意,如果我们不是对某样特定事情不满意,而是对所有事物都不满意,那么我们会发现我们的不满将带来清明的思想。我们一旦不再盲目接受或跟随,而是不断质问、研究、透视,在其中就会产生洞察力,继而产生创造力和喜悦。

     问:什么是自知之明?我们如何能够得到它?

     克:你们能不能看到这个问题背后的心态?我并不是不尊敬发问的人,但是让我们来检查一下这个问题背后的心态。“我如何能够得到它?我要付多少钱?我必须做什么?我必须做些什么牺牲?我必须遵守什么戒律或练习什么样的静坐,才能得到它?”

     这是一个机械化的、平庸的心智所问的问题,所谓的宗教人士都是这么思考的。但是自知之明并不是这样得到的,你不能用努力或练习来收买它。

     如果你观察一下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