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梅花上将张自忠传奇 >

第40节

梅花上将张自忠传奇-第40节

小说: 梅花上将张自忠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克侠道:“我看也未必,师长应该有信心才对。”    
    张自忠苦笑了一下,双手一摊:“现实摆在这里,哪里看得出有一点指望。”说着打了一个呵欠。    
    张克侠道:“荩忱兄,我听说你由于心情不舒畅,最近还抽上了这个……”他做个“烟枪”的手势:“是不是有这事?”    
    张自忠做出一副无奈的姿态说道:“唉!人生已如此,我不这样排遣心中苦闷和烦恼,又能用什么法子呢?”    
    张克侠正色道:“荩忱兄,我有一句话,不知你愿不愿意听?”    
    张自忠道:“老弟可以说是我最钦佩的有数几个人中的一个。过去你的话,我张自忠可以说是言听计从,有什么话,尽管说。”    
    张克侠道:“我的话可能很不中听。”    
    “没关系。要骂你尽管骂,只要骂得对,我也会听。只要不骂我是汉奸我都受得了。”    
    张克侠诚恳地道:“荩忱兄,你不应该自暴自弃,去沾染上这不良嗜好。你是一条汉子,是个英雄,不要让自己变成孬种,变成狗熊。做一个人,就应该自珍自重,顶天立地。不要因一时的挫折而灰心丧气,颓废而不自拔,来日方长,是非可明。现在有许许多多的朋友、师长,都在为你奔走,为你请命,你怎么能自甘堕落呢!对得起关心你的朋友、师长?对得起国人吗?对得起你自己的良心吗?!你应该三思啊!”    
    张自忠听此话,呆呆地坐在那里,许久没有说一句话,虎目中眼泪却潸然而下。张克侠坐在一旁,也不去打扰他,望着泪流满腮的张自忠,也不说一句安慰的话。    
    良久,张自忠一抹眼泪,站起身来,诚恳地向张克侠深深一揖:“感谢吾弟的金玉良言,使小兄如大梦初醒。小兄知错了。愿从今日起当觉今是而昨非。重新振作起来,不负家人、师长、朋友和国人的厚望。”    
    张克侠站起来,望着张自忠那毅然而坚定的目光,激动地和张自忠紧紧握手:“我知道,你会听小弟的劝告,不然,那就不是我熟识的荩忱兄了。”    
    张克侠同张自忠谈了许久。最后张克侠道:“据我所知,冯先生、宋先生都十分关心你,还有许许多多的朋友都在关心你,在为你剖白,为你设法,我也当尽力为你设法。我这就去找冯先生。你一定要相信,会有转机,会有回前线的一天,三十八师全体弟兄都在期盼着你。你不会是孤立的。”    
    张克侠告辞走了,张自忠亲自送到门口,依依惜别:“不知我们弟兄,何日能重见呢?!”    
    张克侠道:“会有这一天的,也许,我们弟兄还会并肩战斗在抗日前线的。”    
    张自忠叹了一口气:“但愿有那一天吧!”    
    


第六部分:泯恩仇再救庞炳勋漫漫金陵路 下(1)

    张克侠在南京办完事便马上去第六战区找冯玉祥。他见到冯玉祥后,便向冯玉祥谈起张自忠的情况。    
    张克侠对冯玉祥道:“虽然蒋先生在接见荩忱时已明确表示,不再追究他在北平的事,但却把他在南京晾起,这实际上形同软禁。宋先生也曾电南京,要求让荩忱回部队,但蒋先生却不予答复。现在南京方面,仍对荩忱不利。这次我到南京,一部分军界人士,仍然认为他临危受命,一度出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与北平市长和日军谈判,是‘逼宫’,是汉奸,主张‘严惩不贷’。军中也有不稳情绪,由于张自忠不能及时返回部队,李文田也想当军长。如果不叫荩忱回部队,对抗战不利,是消极因素。现在五十九军师以下的军官和老三十八师的士兵都盼着荩忱回去。良将难求,希望老长官见见张自忠,并向委座建议,让他速返部队,以安军心,以利抗战。”    
    冯玉祥道:“我在济南同他见过一面,并写了一封为他说情的信给蒋先生。荩忱是代明轩受过,宋明轩不该这么做。我马上去一趟南京,了解情况后找蒋先生言述其返队之必要性。”    
    冯玉祥果然返回南京,又一次去见张自忠。张自忠向老长官汇报了到南京的经过,并表达了亟想回前线杀敌报国的决心。    
    冯玉祥说:“你也别急,我当尽力向委座解说,争取你回部队去。”    
    冯玉祥来见蒋介石,向蒋介石汇报了一些战区的情况后说道:“听说张自忠现在还在南京闲住。他可是代长官受过,国人对他多有误解。这可是一员勇将呀,应该让他上前线杀敌,宜速叫他返回部队,以安军心。这样对抗战有利。李文田也是我的老部下,但他是干参谋出身,没有带兵打过仗,不宜让他带领这个部队,还是让张自忠回去为宜。”    
    蒋介石道:“张自忠的情况我都晓得了,我让他在南京把身体养好了再说。让他回部队的事我考虑考虑再定。”    
    冯玉祥也不好坚持让张自忠立即返回部队,以免引起蒋介石的猜疑弄巧成拙。    
    冯玉祥从蒋介石那里出来,回到寓所,恰好宋哲元又派石敬亭到南京来活动让张自忠回部队的事。石敬亭听说冯玉祥在南京,便来见老长官,请他在蒋介石处说说。    
    冯玉祥对石敬亭道:“我就是为荩忱的事回南京的。我才从委座那里回来。我把荩忱的事都说了,蒋说考虑考虑。我不能多说,以免引起他不必要的猜疑,反而坏事,欲速则不达。只有等他再考虑考虑再说吧。”    
    又一个为张自忠鸣不平的人从西安专程赶来了,那就是曾由张自忠礼聘“出山”,担任过察哈尔省政府秘书长和天津市政府秘书长的马彦翀。    
    马彦翀在西安得悉张自忠的处境,便由西安赶赴南京。他把张自忠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天津市市长从政的情况,极为详尽地写了一个报告,一到南京便去找张群,把写的报告交给张群,托他转呈蒋介石。    
    张群道:“马兄放心,兄弟一定把兄的报告立即呈送委座,并将恳求委座能够接见我兄,倾听兄的当面陈述。”    
    马彦翀道:“那样最好。兄弟就万分感谢了。”    
    张群道:“马兄为国家栋梁之材而不辞辛苦,万里奔波,兄弟这举手之劳,如都不能作,岂不愧对故友么。”    
    马彦翀道:“那就拜托了。”    
    果然,没有几天,张群派人来请马彦翀。见了马彦翀后,张群很高兴地对马道:“委座已认真地审阅了马兄的报告,要亲自接见马兄。看来张自忠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了。”    
    马彦翀也很高兴:“蒋先生什么时候接见在下?”    
    “就是现在,我陪你去。”    
    当下张群陪马彦翀乘车来到灵园。蒋介石在灵园竹林中接见了他们。    
    蒋介石来了以后,张群和马彦翀起立相迎。    
    张群对蒋介石道:“委座,这位便是马彦翀先生。”    
    马彦翀深深一揖:“马彦翀参见委座。”    
    蒋介石客气地说:“彦翀先生请坐!”    
    蒋介石坐下以后,张群和马彦翀才坐了下来。    
    蒋介石坐下以后,开口说道:“彦翀先生是为了替张自忠剖白,专程从西安赶来,万里不辞,很够义气。中正十分欣赏你的勇气。”    
    马彦翀欠身道:“义之所在,赴汤蹈火,当应不辞。”    
    蒋介石道:“你的报告,我已认真地拜读了。很好。”    
    马彦翀道:“张自忠在察哈尔任省主席,在天津任市长,都是我任秘书长。不要说丧权辱国,即使有贪赃枉法,请政府先办我。”    
    蒋介石道:“我已明白。你这么做很好,我会妥善处理的。”    
    蒋介石接见以后,马彦翀来见了张自忠,告诉了他见蒋介石的情况,对他进行了一番安慰。张自忠对马彦翀不辞辛苦,不远万里专程从西安赶来为他申辩感谢不已。    
    几天以后,钱大钧到山西路来见张自忠。    
    钱大钧的突然前来,令张自忠颇感意外,不免心中忐忑。    
    钱大钧道:“ 荩忱兄,我是奉命前来慰问你的,这些日子,你多受委屈了。同时我还给带来一个好消息。”    
    张自忠道:“谢谢委座的关怀,自忠待罪之身,不知有何好消息可言。”    
    钱大钧从身边皮包里摸出一张纸来,却是一张由蒋介石签署的委任状。    
    钱大钧道:“委座亲自签署,任命张自忠为军政部中将部附。”    
    张自忠立正听完钱大钧宣读的委任状,敬了一个军礼,双手接过委任状。    
    钱大钧和张自忠握手:“祝贺你,荩忱兄。”    
    张自忠抑制住内心的激动:“谢谢!谢谢钱兄的照顾。”    
    钱大钧道:“委座对你很关心,他让我转告你,可以接见记者,发表南来感怀,借以平息当日舆情的冲动。”    
    张自忠很是激动,对钱大钧道:“委座这样宽宏大德,我只有战死才能报答。”    
    军政部隶属行政院,并由军事委员会兼领,是国民党的军事行政机构,主管全军的编制装备、军需补给、兵工兵役等事宜。何应钦任部长,陈诚、曹浩森任次长。部附一职,低于副职,有如助理,虽名位不低,但并不承担实际责任,是一个挂名闲差。    
    尽管如此,这个任命仍给张自忠以不小的安慰,总算从中看到了一线前景。    
    从9月到10月,张自忠在南京,经历着他人生最为艰难、痛苦的一段人生历程。五十九军全体将士,亟盼张自忠归队。在张自忠长期不归的情况下,一些将士产生急躁情绪,军心动荡。代理军长李文田因张自忠迟迟不能归队,也想正式就任军长,但又惧怕众将士不服,因而想另谋他法,四处活动。    
    五十九军出现了危机。    
    


第六部分:泯恩仇再救庞炳勋漫漫金陵路 下(2)

    黄维纲、刘振三将李文田想拉走五十九军的情况秘密地向宋哲元作了报告。宋哲元闻之大惊,当即电黄、刘,要他们防范李的行动,并告诉他们一定要掌握好队伍,现在正积极设法使张自忠早日归队。    
    李文田的行动,使五十九军广大官兵极为反感,他们更加急切地盼望张自忠归来。    
    为了给南京方面施加压力,五十九军竟然闹起独立来。黄维纲、刘振三两个师长和李致远、董升堂、张宗衡等将领共同议定,拒绝任何人调动,声言非张自忠亲来不可,甚至连宋哲元的命令也拒绝执行。    
    在这同时,他们还联名要求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鹿钟麟给蒋介石去电,要求准予张自忠回五十九军。    
    10月下旬,宋哲元从泰山回到大名总部,见五十九军拒不听从指挥,只好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直接给各个旅单独下达命令,让各部过黄河入冀南作战,结果全军五个旅有四个旅不听调动,只有黄维纲师长拗不过宋哲元的情面,勉强带了一个旅过了黄河,但过河以后也因官兵闹情绪而未继续前进。      
    同时,五十九军各部都派人到南京打听消息,并且和张自忠联系,有的人甚至主张把张自忠直接接回部队,领导抗战。    
    还是张自忠得知部队的情况后,对各部队来的人都分别一一叮嘱,要他们一定要服从军令,严守纪律,努力抗战,不要意气用事,要以大局为重。并且告诉大家:“委员长待我很好,你们不要担心,我现在有过……我的冤枉,只有一拼与死,拿真实的战绩,才能洗白干净。你们像目前这样闹下去,对我反而不好。只要有可能,我会回来和弟兄们共同杀敌。”    
    张自忠的话使五十九军各部改变了态度,过黄河参加了反攻邢台的战斗。    
    蒋介石本意是不想让张自忠回五十九军。关于五十九军军长的人选,开始他打算让秦德纯担任。秦德纯有自知之明。他晓得,五十九军这支队伍,是张自忠创建的,与张自忠的渊源极深,从两位师长黄维纲、刘振三和旅长李致远、张宗衡、董升堂、李金镇、朱寿芳、祁光远等以及团长们都是张自忠一手训练的,只有张自忠是带好这支队伍最好的人选。所以秦德纯坚持不就。蒋介石叫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就此事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各方面都趋向于主张让张自忠重返五十九军。    
    11月12日,中国第一大都市上海沦陷。国民党军向西溃退,日军分兵两路跟踪追击,直逼中国首都南京。    
    早在淞沪会战后期,蒋介石即预感南京不保,因而决定迁都重庆。11月20日,国民政府正式发表了迁都宣言。但鉴于重庆地处西南一隅,交通及通讯联络十分不便,为了方便抗战指挥起见,大部分军政核心机构暂迁至汉口办公。    
    随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