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成端妃这杯具 作者:米豆儿(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8-25正文完结) >

第12节

穿成端妃这杯具 作者:米豆儿(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8-25正文完结)-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努力绷着个脸,喝了一口茶就放下了杯子。

    朱厚熜也没太在意,握着曹洛莹的手闭眼躺在软榻上,要不是他跟个痴。汉一样一直摸着曹洛莹的手,她都要以为皇上睡着了。

    朱厚熜这几日因为废后的事着实是累着了,原本都已经放假了,又把礼部尚书夏言给弄了进来,处理废后的事。

    没想到夏言一被宣那边跟他斗得正酣的张璁得到消息也闲不住,要求进谏也搀和到这件事里来。

    原本他将这有矛盾的两人都提起来就是为了达到平衡,用夏言来制约现在已经是首辅的张璁,还经常利用一些事情来激化两人的矛盾,然后通过他俩的争斗将两人的事情都掌握的一清二楚,却没想到这次麻烦到了自己,自己发话就是要废后,这两人虽然都认同,但关于用什么理由、怎么处置、怎么进行,却是矛盾重重,夏言向来能说,所有的御史加到一块儿都吵不过他一个,而张璁就是从礼部发的家,对于这一块的问题也是十分熟悉,两人各有各的理,于是就干起了仗。

    朱厚熜每日不仅要看两人回家之后写的针对对方逐条批驳的折子,白天还要忍受他俩一起进谏的吵闹,这个年当真是过得十分头疼,吵了三四天自己实在是受不了了,心情十分不爽,把两人都狠狠的骂了一顿,这才消停了,这也是为什么废后的旨意直到初六才发下来的原因,要不是这两个干了几天的架新皇后早就走马上任了,哪还会让包括曹洛莹在内的当时亲身经历此事的人担惊受怕好几天。

    圣旨发下去了还不算完,又把两人弄进来商量了上元节以后封后大典的事,好在经过之前的一顿臭骂,这两个人有所收敛,这次倒是快,今天早上又用了半天就定了下来。

    这事一了,朱厚熜才彻底放松了心情,忙不及的就把曹洛莹招来了,这还没到晚膳的点儿呢。

    即使皇上闭着眼,曹洛莹也是正襟危坐的样子,丝毫不敢懈怠,精神高度集中,刚刚又被灌了一碗水,现在只觉得饥。饿。难。耐,刚好黄锦进来通报晚膳送到了。

    两人相携去了偏殿,曹洛莹一看,这才初八呢,就已经吃上元宵了。

    十几个碗里放着不同口味的元宵,曹洛莹好久没吃这东西了,跟尝稀奇一样,每种都要了一颗,好在只有鹌鹑蛋大小,否则快二十颗一定是吃不完的。

    曹洛莹惊喜的发现还有好多水果味儿的呢,水果像煮化了一般,稍稍咬破一个小口子黏黏稠稠的果酱就流的满嘴都是,酸酸甜甜的一点都不显得甜腻,嚼的时候又发现里面还有一粒粒入口即化的果肉,曹洛莹觉得好吃的都要把舌头咬掉了。

    朱厚熜吃这东西都吃了二十多年了,当年还在安陆的时候就差不多是这些花样了,所以略略吃了两颗是个意思,就让旁边的小太监盛了饭,这十几年来尚膳监上下都知道这位皇上的习惯,所以饭菜也都是备好的,没一会儿他面前就摆满了平时的菜色。

    看着曹洛莹正埋头一直跟元宵战斗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笑,一边吃饭一边看她,发现她最喜欢吃水果味儿的,想着一会儿要交代下去,明早再上一些果馅儿的。

    曹洛莹吃的时候没感觉,吃完了才觉得有些吃撑了,朱厚熜看她吃的差不多了,让人过来收拾桌子,也没急着去寝宫,而是把她带往另一个房间。

    曹洛莹进去之后看见满屋子的字画,下角都盖着他的印,知道都是他的大作,看样子这里应该不是他处理公务的地方,估计是平日里写写画画休息的地方,这才稍稍的放开了一些,大着胆子看向墙上的字画。

    朱厚熜在旁边轻笑:“爱妃觉得这些字画如何?”

    曹洛莹觉得看起来都挺好的,但真要她说出个一二三,她还真说不上来,但该拍的马屁肯定不能漏,于是也笑着回他:“婢妾看来自然是定好的。”

    好在朱厚熜没有继续准问要她细说,而是走到了桌边,看来是准备练字的样子,曹洛莹松了一口气,上前帮他研磨。

    朱厚熜就写了两页大字,估摸着时间差不多,曹洛莹不会积食了,这才放了笔。原本他现在放假每日里听听曲看看戏就成了,是没兴趣舞文弄墨的,不过今日看这丫头元宵吃的有些多,糯米最是不好克化,怕她积了食,这才走到这屋里来耗费这些时间的。

    这会儿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就再也懒得装模作样下去,拉着曹洛莹回到寝殿该干嘛干嘛。

    *一刻值千金,朱厚熜想到前寝宫外挂着的那几个胖娃娃,只觉得内心一片火热,动作不由得激烈起来。

    曹洛莹惊异于皇上今日的急切,不过想到自从正旦节那天之后,这都一个多星期了,皇上这还是第一次开。荤呢,也能体谅,毕竟正是二十七八岁的年纪,所以放软的身子任他予取予求。

    朱厚熜终于觉得满足了的时候,曹洛莹早就失去意识了,把曹洛莹圈在怀中,平时不老实的手这时附在她的肚子上打圈,热切的期盼着里面能有一个小生命。

    看着似乎身体有些不适而皱眉的曹洛莹,朱厚熜的思绪飘向朝堂,想着各方势力,最后却不知为何他的脑子里又是两个胖娃娃在咯咯笑着的样子。

    第二日曹洛莹睁眼看见皇上开始,就觉得他有点不正常,看着自己笑的一脸慈爱的模样,虽然平时他最自己也总是笑着的,但今天真心有种不一样的感觉,怎么说呢,就觉得他全身都散发着一种父爱的光辉?被自己这种想法弄得浑身恶寒,曹洛莹觉得自己可能是昨天被折腾太久了现在有点不清醒。

    早膳的时候她挺开心的,又有牛奶喝,还有水果馅儿的元宵,一会儿就将早上的不对劲给抛在脑后了,吃完了以后还有些意犹未尽,元宵比昨日的少了好多。

    因为是初九,上元节(元宵节)从今日就要开始了,往后一直到正月十六每日都有不同的活动,所以用了早膳朱厚熜倒是没有再留她下来伴驾,他从今天开始又要忙的脚不沾地了。

    曹洛莹回到自己偏殿的时候就看见屋檐下挂了许多宫灯,模样比昨日看过的许多灯样还讨巧,昨天她就格外青睐那些动物样式的花灯,没想到今日挂的全都是各式的动物,只有正中的一盏不是,是瓜瓞绵绵的。曹洛莹看得羞红了脸。

    春华喜气洋洋的把她扶了进去。

    冬雪也笑的灿烂:“娘娘,这是今天一大早银作局送来的呢,说是皇上说您喜欢,专门让他们送的。”

    曹洛莹想到那个瓜瓞绵绵的灯,有些发愁,自己还小呢,现在怀孕肯定不好,最后她还有些大不敬的想,今年都十三年了,是不是皇上有什么问题啊?

    旁边的侍女们感受不到自家娘娘的担忧,脸上都喜滋滋的,曹洛莹看她们这样,想着今天也没她什么事,于是给他们六个人每人都赏了三两银子,早早的放她们去外面看灯了。

 第十五章 上元节

    正月十五这一天,朱厚熜一大清早就起床了,沐浴更衣焚香剃须,力求在臣民们面前展现自己最完美的一面。

    连朱厚熜都要这么讲究,后宫的妃嫔们就更是一大清早的就要起来折腾自己了。

    曹洛莹起床后穿上昨晚就已经准备好的白绫袄,头上也只插了一支玉梅簪,站在铜镜前,觉得自己还挺俏的,整个人美滋滋的。

    上午的宴飨上,宫妃们就不用说了,一些外臣的夫人们,看见后座上换了一个人也都之前的表现一样,曹洛莹微微在心中感叹,都是好演员啊。

    不过很快她就没心思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了。

    因为已经升为了昭仪,她的位子也连带的向前移了几位,又由于现在她的圣宠正浓,所以位子排在另外两个昭仪之前。

    笑着与陈昭仪和江昭仪打了招呼,这才坐下。

    一旁的江昭仪主动来找她说话。曹洛莹也笑着与她搭话,聊聊花样,说说胭脂水粉,再互相恭维一下对方的衣着,时间打发的倒是也快。

    没一会儿她就感觉到自己的左侧也有人落座了。

    一扭头,好嘛,熟人。

    她和另外两个昭仪赶忙站起来福了礼。

    康嫔笑着让她们坐下:“快快坐下吧,都是姐妹,哪那么多礼。”

    三人只是笑笑,没一个把她这话当真。曹洛莹想着她的禁足时间还没到竟然就提前出来了,看看上面后座上的方皇后,想来应当是她所为,因为不巧正直正月,前朝早放了假,后宫又因为接二连三的节庆忙做了一团,所以封后大典就被推后了。想来此时放禁足的妃嫔出来,除了能告知阖宫上下她成了新任皇后,最重要的是彰显皇上待她的与众不同,她竟然能说动皇上撤除此前的意旨。

    康嫔倒是没有多关注另外两个,只笑眯眯的看着曹洛莹:“之前多有不便,妹妹升了份位,都还没去到声恭喜呢,姐姐给你准备了礼物,等过两日就让抱琴给你送去。”声音略大。这不是在跟曹洛莹说送礼而是在告诉她们,她已经全面解禁,而不是只有今天被放出来过节。

    曹洛莹被她笑的头皮发麻,脸上却不露声色的笑道:“劳烦娘娘费心了。”

    康嫔拿着帕子捂着嘴笑:“这算什么费心那,初九的早上天还没亮呢,一堆人摸着黑就去妹妹的院子里挂宫灯了,那才叫费心呢。”

    此话一出,曹洛莹明显感觉身边的气氛冷了许多。

    曹洛莹有些恼火,觉得康嫔不长记性,脸上也笑的越发灿烂:“康嫔娘娘整天在闭门抄书怕是不知道,这宫中上下早就处处张灯结彩了,只有我们这咸福宫和刘选侍的长安宫……”说着看了康嫔一眼再也不说话。

    康嫔面上一僵,再也做不出原先言笑晏晏的姿态,曹洛莹看着她板起的脸一笑,再也不与她说话,扭头继续找江昭仪说话,江昭仪估计是害怕引火上身,在曹洛莹找她聊天的时候跟个锯嘴的葫芦一般,不再多言,哪还有之前康嫔来之前的样子。

    曹洛莹在心中微微叹气,也不再为难她,自己开始吃着面前摆放的糕点。她敢这么下康嫔的面子,主要是因为自己在咸福宫已经呆不了几天了,康嫔不再是她的顶头上司还有什么好怕的,再加上她才被放出来,曹洛莹不相信她这么快就会不长记性在正月里就对自己怎么样,所以这才没了往日低眉顺眼的姿态。

    之前的德嫔,现在的方皇后坐在上面的座位上,也没管她们俩之间的官司,反正闹得不大,后面那些外臣的夫人们也都听不到,看着两人互下面子,对她来说,正好。

    曹洛莹很快就将这些放在了脑后,正旦节的时候因为出了那档子事,当时她整个人都惶惶不可终日,这次听着台上热热闹闹的吹拉弹唱,看得十分尽兴,讲的是穷书生和含辛茹苦的母亲的故事呢,曹洛莹看着看着就想到了当年她爹还没考上进士的时候,一开始还觉得挺有意思的戏,到后来因为想到这辈子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爹娘,就红了眼,好在演到母子俩的穷困生活,母亲每日将自己的饭都省下来给儿子吃呢,一圈妇人都觉得十分感人,还有好几个拿着帕子在偷偷拭泪呢,是真感动的哭了还是展现自己善良的一面没人知道,反正曹洛莹红了的眼睛不再显得突兀了。

    到最后自然是欢欢喜喜的大结局,书生及第,母亲也算是熬出头了。

    一圈妃嫔和官太太们都在鼓掌,上面的戏子们也都十分开心,得了一圈赏呢。

    皇后赏了十个金叶子,才升职的宸妃和丽妃各赏了五个金豆,其他的六个嫔都赏了十两银子,两个婕妤各赏五两银子,曹洛莹十分肉疼的让春华放了二两银子到托盘上,正旦节的时候她还是个贵人呢,连赏银的资格都没有,现在升了昭仪,就得朝外拿钱了,有些叹气,升份位,浪费钱啊。

    这一下午曹洛莹足足掏了十两银子出去,不过想想排在她前面的那十几号人,也就没那么憋闷了。

    晚上九点的时候,有小太监进来禀报说前面皇上已经领着文武百官向午门那边去了,方皇后大手一挥,她们这些妇人们也浩浩荡荡的跟在后面朝午门走去。

    午门前一大早就汇集了许多百姓。曹洛莹到的时候,下面乌压压一片尽是人头。

    昨日已经连夜架起了鳌山万岁灯,万盏琉璃灯被叠的足有十三层高,成了一座灯山,因为外形看起来像鳌,所以也就被叫做了鳌山灯。

    自永乐年间开始,每年正月十五,皇帝站在午门上,陪同下面的臣民们观灯,已经成为了一项仪式。

    曹洛莹看着鳌山灯,只觉得她屋檐下挂着的那几盏宫灯简直弱爆了,自午门向外看去,整个北京城都灯火通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