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 >

第11节

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第11节

小说: 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劳龃 T鼙油纯蓿谕孪恃顾凳翘焐ノ乙玻圆〔痪茫旁苡职埽罅客卵馈
  我们常说主帅无能,累死三军。袁绍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他出身世家,自命不凡,却又学无术。表面上尊贤百士,并不能广纳众议,摆善而固执,缺乏自知之晨,地位愈高就愈加自以为是而害已害人。
  他的谋士很多,以沮授、田丰最为卓越。但是,不遇明主,非仅不能发挥所长。反而易招杀身之祸。因为看不见的那一只手。势必假借昏庸愚昧的主人,来杀死追随他的高明智囊。沮授居于地缘的关系,一出仕便在袁绍营中,偏偏又获得提升,在袁绍身边,实在是很大的不幸。田丰原本在朝廷为官,曾任侍御史。不满朝政混乱,辞职返乡。袁绍起义时,礼聘田丰。担任别驾职务,劝袁绍迎献帝,不获采纳。不知道再度辞官,或者沉默少言,仍然力劝袁绍不要与曹操决战。被袁绍关在牢中,袁绍大败,竟然以“吾不用誓言,果为其所笑”为由,逼田丰自杀,曹操以寡胜众,实际上是袁绍自己打败自己。曹操与袁绍都不是心存汉室的人,同质性很高。那一只手,自然偏向曹操,使袁绍自乱而大败。
  50.袁绍生前不立继承人,引起内斗,后果如何?
  袁绍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字显思,出守青州;次袁熙,字显奕,出守幽州;三子袁尚,官显甫,留在身迹。袁绍死时,谋士审配、逢纪立袁尚为大司马将军,领冀、青、幽、并四州牧。袁谭不服,引兵攻打袁尚。二人亲自交锋,袁谭大败。派人身曹操投降,曹操大喜。假意以女许婚,并自领冀州牧。袁谭打败袁尚后,要计回冀州。曹操大怒,写信解除婚约。并且后兵追击,不准袁谭再度求降。不久斩袁谭阵中,袁尚和袁熙,星夜奔往辽东,郭嘉向曹操进言,不必加兵。辽东必杀二袁,提头来献。果然不出所料,辽东太守公孙康,因袁绍常有拼吞辽东之心,怀疑二袁来此相投,终将夺鹊巢。待二袁来时,先埋伏刀斧手,于席间砍下两人的首级,用木匣装好。派人送到易州,来见曹操。
  没有家产的人,立不立继承人,根本无所谓。反正没有东西可以争,大家并不在乎由谁来继承?家产丰厚时,最好生前就立下继承人,预防后患。由三子平分,势力必然单落,灭低竞争力。所以旧制太多传给长子,以确保原有的势力。袁绍坐拥冀、青、幽、并四州,可谓庞大。三子又不是同母亲所生。难免增加冲突的可能性。袁绍是后妻刘氏所生,形貌后伟。甚为袁绍喜爱,所以留在身边,刘氏常催袁绍立袁尚为继承人,却以质长立幼,经常成为乱源。因此犹异未决,一再拖延。袁绍临终,刘氏逼迫袁绍立袁尚为嗣。这才引起兄弟相残,同归于尽的惨剧。慎选择班人,顺利交接,都是领导人生前应该办妥的大事,千万不能大意。
  51.郭嘉神算,自己却不幸早死,有什么启示?
  曹操的众多谋士当中,郭嘉是曹操最欣赏的一位。初次见面,畅谈天下大事时,像称赞为建立大业的好帮手。他是荀彧的同乡,原本在袁绍处。由于袁绍好谋而不能决断,所以辞别袁绍,随曹操征服吕布,从此所献计策,都十分有效。曹操也言听计从,尤其是列举袁绍的十败,与曹操的十胜,充满浓厚的马屁味道,更令曹操心满意足。远征沙漠时,因为水土不服,染病不起。于是留在易州养病,待曹操战胜单于,返回易州,郭嘉已死亡多日。曹操大哭,说“奉孝死,乃天丧吾也”。郭嘉当时只有卅八岁,令曹操十分伤悲。后来赤壁之役,曹操惨败,还捶胸大哭说:“袁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他认为倘若郭嘉在,在致有这样的失误。弄得多谋士,都默然自惭,不敢回话。
  郭嘉追随曹操十八年,却中年夭折。这是继关羽无论曹操如何厚待,坚持要离去之后,对曹操的重大警惕。告诉他品德不修,贤士终将离去,就算是十分投缘,那一史看不见的手,也将不会放过,让他病死途中。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便是诸葛亮快下山了。如果郭嘉依然健忘,而且神算无比,请问孔明会下山吗?下来和郭嘉恶斗,有什么意思?从这个角度看周瑜,应该有更深一层的体会,不服孔明,只好自己生气而死。
  关羽为核心的时期,即将转换为以孔明为重心。形势比人强,并不是人力完全可以控制的。尽人事以听天命,连孔子都这么想。曹操能不能如此,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
  52.刘表为什么誓杀刘备?他不是十分敬重刘备吗?
  刘表字景升,坐镇九州,兵强粮足。也是当时的汉室宗亲,说起来和刘备是亲戚。刘备兵败,接受孙干的建议,来荆州投刘表。暂住新野,并产下一子,取名刘禅。刘表有二子,长子刘琦为前妻所生,为人离贤,而柔儒不足成大事。次子刘琮为后妻蔡夫人所生,颇为聪明。要废长立幼,惟恐碍于礼法。请教刘备如何是好?刘备不知道蔡夫人躲在屏风后面偷听,率直说出废长立幼,是取乱之道。并说蔡夫人娘家势大,可缓慢削灭,不可溺爱少子而乱了局。蔡夫人十分怨恨,与弟蔡瑁商议暗杀刘备。派人在宾馆上写反诗一首,向刘表禀报,刘备有反叛的意思。让表大怒,拔剑发誓必杀刘备这个不义之徒。不久冷静下来,寻思刘备徒不作诗,可能是有心人离间之计,要蔡瑁不可造次。刘备返加新野,十分后悔自己失言。这时蔡瑁派人来请,说是刘表要请吃饭。刘备不去,反而容易引起怀疑。所以由赵去率领三百军士,以资保获。到了宴会场所,发现刘表不在,由两位公子引一班文武官员出迎,预先埋伏军马,要对刘备不利。幸亏幕赛伊籍,好意誓告刘备,才得脱险。刘表对刘备再敬重,身旁的人不一定都秉持同样的态度。蔡夫人为了自己儿子的未来,蔡瑁为了保全自己的权势,都可能产生不一样的念头。谁叫刘备一时警觉性不够,介入人家的家务事呢?我们常说清官难继家务事,意思是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内容各不相同。身为我人,根本弄不清楚。最好不要轻易介入,免招祸患。
  53.刘备为什么投靠刘表?的卢马从那里来?
  曹操评论当时的知名人士,指出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又说袁术是冢中枯骨,刘表虚名无实。他认糖果备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和他同样是英雄人物。但是刘备东奔西走,始终不受重用。最后来到刘表的地盘,虽然受到很好的款待,却不能有所作为。可以说除了地缘的关系,找到孔明以外,简直是闲渡时光,无所事事。但是,话说回来,很可能就是这样,才能够出乎意料之外地,获得孔明。
  说起来孔明还是刘表的亲戚,不知道是孔明看不上他,还是他看不上孔明?反正两人的频率不接近,对面也不相识。或许故意安排给刘备,也说不定。
  的卢是一匹特殊的马,眼下泪槽,额边还生有白点。会相马的人,说它人妨主。原来的主人,在江夏战役中,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刘备见其雄骏夸赞为千里马。把它送给刘表,有人劝它不可接受,退还给刘备,并且要留守新野,互相支援。刘备骑着的卢,迳往新野。伊籍告诉他刘表听说此马妨主,所以才退回来。怎么可以乘坐呢?刘备回答:“凡人死生有命,岂马所能妨哉?”伊籍深为折服。不久将蔡瑁要杀害的险谋,告诉刘备。刘备逃走后,蔡瑁在壁上题一反诗,谎报为刘备所写。刘表大怒,伪装有事请刘备商议。刘备不敢不从,由赵云同前往。席间伊籍又来告急,要刘备赶快从西门逃走。刘备来不及通知赵云,飞身上的卢便加鞭速行。结果的卢不但不妨主,反而创造了奇迹。
  54.为什么桃园三结义阶段,天下以关羽为重心呢?
  人类在不懂得组织之前,已经过着群居的生活。有如没有气球以前,宇宙就已经充满了各种气体一样。那时候人类的生活秩序,取法于自然。因为人类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当然按照自己的规律,形成生活的秩序。科学逐渐发达,人类制造的气球,也愈来愈坚牢、美观、实用。但是气球里面的气球,仍然来看大自然的气体。不过是成份的选择,稍有不同而已。人类的秩序,逐渐产生各自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后汇集成了群体的共同意识。于是开始建立一样的显秩序,却对显秩序的来源,逐渐模糊、陌生,甚至于忽略、否认。也就是对原有的陷秩序,由于无形开迹,而不敢承;或者有意回避,把它称为看不见的和,神秘而难以难定。
  秦始皇把秦帝国这个超大型的气球创造出来,果然光彩触目。却也由于种种原因,很快就遭毁灭。汉高祖把里面的气体得新抽换和组合,改头换面,把标志改为汉帝国。以黄老思想为主轴,建立十分良好的是显秩序。不断与隐秩序互动,倒也顺利取得彼此的协调。传到桓、吴二帝,气球内的气体,产生重大的排拒作用。大量有德有才或无德有才的人,不能朝廷所重视,求职无门。低落东奔西闯,争夺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黄巾作乱,成为各种势力纷争的导火线。门阀贵胄、割据各地的世家、以及各种英雄豪杰,趁机而起。超大气球之外,出现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气体,互相撞击和兼并。
  表面上看起来,曹操、孙权和刘备,是合面上的人物,个个有理想,也有相当的实力。但是,真正的核心人物,则非关羽莫属。这是一般人不容易看出来的奥妙之处,恐怕关羽自己也不清楚,从来不敢如此认定。想想看,虚构一下,如果关羽投靠曹操,情况会怎么样?天下很快就被曹操统一了,是不是?
  若是关羽和孙吴联手,刘备根本就不成气候。趁曹操还站不稳时候,先帮助孙坚打垮董卓,再随孙策收复江东,然后杀袁绍。除曹操,天下也就统一了。
  问题是这样的统一,果真符合人民的愿望吗?真的是合乎天意吗?曹操搞坏了社会风气,孙吴父子以意气相投来收纳人才,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
  关羽注定要和刘备结义,来促使曹操和孙家父子反省。吕布的早死,则是提醒关羽。武艺高超,还需要品纯高尚。否则人上有人,何况英雄的情绪不安,心神不宁,也可能造成无路可走的绝境。关羽举足轻重,却只惟一的选择,要跟着看起来最没有实力的刘备。这当中的道理,才值得我们细心品味,用心加以体会。
  桃园三结义阶段,天下的重心,安放在关羽的身上。从这一个角度来看,就知道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操控世界。明眼人抓住这个重点,自然知所进退。可惜大多数人。几乎都是开眼瞎子,整天自以为是地东奔西闯,白忙碌一生。看事情必须入木三分,不能单看表面。读《三国演义》,应该看出那一只看不见的手,到底在转化些什么?世道人心,从这里体会,自然顺乎天理。
  55.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做些什么?
  天下的事情,不论大小,都有一个道理存在。大到宇宙的广大,小至昆虫的微细财贸不如此。事物易见而有迹,道理却是难知无形。一般人只看重有形有足迹的事物,庶不知最终的决定力量,实际上来自看不见的道理,我们把它称为看不见的手。这一只看不见的手,并不是人所能够控制的,却成为人人所共同行走的大道。
  这一只看不见的手,先使刘备、关羽、张飞这三个素不相识的汉子。聚合在一起。藉着张飞和关羽的大打出手,刘备的谦卑劝阻。促成了三人的因义结盟,依年龄结为生死兄弟。他们的义气,感动天地。但是,他们的誓言,却种下了不幸的祸端。那一句“虽非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共同心愿,在人间传为美谈,老天父听起来,确实十分不以为然。从人心的角度来看,表示三人都没有二心。然而站在道心的立场,显然是一种私欲,而不是公心。这三个人仍待时间的考验,有机会却并无把握,可以成就大事。
  何皇后的兄长何进将军,心中常怀有除掉十常侍的大恨,这一只看不见的手,先让他有机会拥立刘辨登上皇帝大位。再使何太后出面为十常侍求情,才想出号召四方英雄豪杰,带兵进京除去官党的计策。于是引狼入室,把西凉刺史董卓上引进京城。十常侍狗争跳墙,杀了何进。曹操趁乱杀入内宦,东汉末年的宦官的势力,因此澈底灭亡。
  董卓仗着军多势大,闹得京城内外惶恐不安。这一只看不见的手,为了使他早日毁灭。安排李肃说动吕布,杀丁原,拜董卓为义父。大家拿他没有办法,曹操自愿以呈献宝刀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