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古代电子书 > 锦春 >

第57节

锦春-第57节

小说: 锦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平差点背过气去,心想这位铁面御史说话怎么比奈何先生还要气人,可偏偏人家是奉着圣意来的,他这个相府大管家也不敢为主出头。那乐伎更是吓得脸都白了,弹出的曲子都走了调。

    楚清秋却是淡淡一笑,挥挥手让那乐伎退下,又叫人搬来椅子请燕铁衣坐在一旁,并亲手为他斟满了茶杯,斟得相当满——宽宏大量从来都不是用来形容他的。

    燕铁衣看着即将溢出的茶水,忽然醒悟到自己今天是来求人的,只好哀叹一声,皱起脸说道:“相爷,既然您的病好了,是不是该回朝堂看看,好多大事等着您决断呢。”

    “哎哟,燕大人这话说得可就过了,国家大事那是要圣上才能决断,我等只不过打打下手而已。”楚清秋自己端起茶杯美美地喝了一口。

    燕铁衣想起身陷危地的二弟,便没了与楚清秋斗嘴的心情,一咬牙,直接问道:“勐卯土司乞求归顺朝廷一事相爷怎么看?”

    “呵呵,我怎么看很重要么?”楚清秋依旧淡淡地笑着,仿佛此事真与他无关似的。

    看看左右没什么人,燕铁衣无奈地苦笑道:“相爷,我燕家上下也没一个喜欢那什么土司千金,可这事关舍弟的性命,我们也是迫于无奈啊。您放心,我爹娘都说了,土司千金只有做妾室的份,再加上我二弟对沐小娘子的情义,绝对不会有亏于她。”只要进了燕家的门,管她是谁的女儿都得老实听话!

    “不会亏吗?”楚清秋终于收起了虚伪的淡笑,换上一抹冷笑,“燕大人以为春风只是冲着燕家少奶奶的名分才要嫁给令弟吗?”

    燕铁衣讪讪笑道:“当然不是,沐小娘子对锦衣也是深情一片,所以嘛,她定能谅解我们的一番苦心。”

    “谅解不等于接受,二公子的安危固然重要,可春风下半辈子的幸福同样重要。”

    “相爷,燕某保证……”燕铁衣还想多说些话以证明他们不会对二女一视同仁,楚清秋却朝他摆了摆手。

    “我与燕大人所看重的不同,此事难以一致。不过,我倒有一个法子,如果燕大人同意,想必也能勉强解决问题。”

    “啊,相爷请说!”

    楚清秋转过脸来,带着堪称艳丽的笑容,说道:“救二公子脱困是迫在眉睫的事,我也不想误事,就先允了这桩婚事。等那土司女到了京师,进了你燕家的门……”他端过燕铁衣面前那杯满满的茶水,泼在地上,重又斟上适宜的容量。“呵呵,然后嘛,该消失的就消失,有些人、有些事还是眼不见为净的好。”

    “您、您是说……这可不行!我燕家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燕铁衣先是大惊而后大怒。他并非胆小怕事,只是不愿违背祖训。燕家开府两百余年,虽也出过妻妾争宠、嫡庶失和的龌龊事,但从没有因此出过人命。祖宗有训,燕家人只杀敌人,不杀自己人。

    “不行?”楚清秋两眼一眯,寒光微露,“如果燕大人要做圣人,楚某也无谓独做奸人。燕大人肯与我合作,这事定能人不知鬼不觉;既然不肯,就别怪我把这事做得尽人皆知,给燕家祖宗蒙羞!”

    “你……”燕铁衣气愤地指着他,身子起了一半,却又坐了回去,气鼓鼓地不知在想什么。

    “怎么?燕大人不相信楚某做得出来?”楚清秋又激了他一下。

    “哼,我当然相信楚相爷做得出来。”燕铁衣沉住气,说道:“可我不相信沐小娘子真愿意承受楚相爷这个大人情。相爷不会真想为着一个蛮夷女子与沐小娘子失和吧?”

    楚清秋没有说话,端起茶杯慢慢啜了一口。沐春风当然不会同意他这么做,可为着她未来的幸福,该做的事他一定会做。

    燕铁衣细细地观察着,见楚清秋脸上没有露出一丝慌张或犹豫,自己的心里便忐忑起来。他对抓了弟弟的刀灵云也可说是恨之入骨,如果现在有机会杀了她,他不会手软;可一旦她成了他的弟媳,他又怎么可能坐视别人暗算于她?

    “欸,楚相爷,我可否见见沐小娘子?”燕铁衣见无法说服楚清秋,决定另外设法。

    “见她做什么?”

    “楚相爷,这事说穿了还是要看沐小娘子的意思,如果她并不介意,我们又何需在这里苦恼呢?您说,是不是?”燕铁衣挤出些笑容,试图缓和与楚清秋的关系。

    “哼,可惜了,她不在京师?”

    “不在京师?她去哪里了?这时候她怎么还能离开呢?”燕铁衣又惊又怒,二弟生死难料,未来的弟媳居然还能有闲心出去游玩?

    “她去云南了。”楚清秋的声音还是平平的,没有丝毫的起伏。

    “去、去云南?她去做什么?”燕铁衣有些糊涂了。

    “唉。”楚清秋长叹一声,“她刚得知二公子失手被擒时便央求我去救人,可这乃是国事,我怎能私下行动?她一怒之下便悄悄离开,留下书信说是要自己去云南救人。嘿嘿,燕大人莫不是以为她去游山玩水?”

    “相爷就让她去了?您怎么能让她就这么去了呢?要是路上出了什么事……”燕铁衣的脸有些红,但心里又感到欣慰,沐小娘子的行事虽然有些冒失,但总算是有情有义的表现,不枉二弟对她一片真情。

    “哼,我怎么可能让她去做傻事?早派人去追了。唉,只是一路上阴差阳错,等找到人时已经到了云南境内。如今她非要亲眼证实令弟安然无恙才肯回来,我也是没法了。”

    “她……还想着要救人?”燕铁衣心里欢喜与不安交织在一起。能把二弟救出来当然好,可要是弄巧成拙……

    “燕大人不想救出令弟吗?”楚清秋像是知道他在心里想些什么,故意问道。

    燕铁衣从没有这样局促过,再一次讪笑道:“我当然希望锦衣能早些被救出来。可这一次事关重大,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呵呵,燕大人还是想着联姻的法子更好?”

    “楚相爷可以怪我太自私,但如果不能保住亲弟的性命,燕某怎有脸面去见燕家的列祖列宗?”燕铁衣没有含糊,他虽为沐春风的举动而感动,但没有什么能比二弟的安全更为重要。

    楚清秋听了他这话却哈哈大笑起来:“燕大人以为用这样的方式救出令弟就有脸见燕家的列祖列宗了?”

    燕铁衣的脸色顿时黑得可怕,“相爷此话何意?”

    “燕家自第一代英山侯开始,几乎代代都有良将,代代都有英烈。”楚清秋看着燕铁衣,讥笑不已。“如果令弟不幸在云南为国捐躯,必然能为燕家再添荣耀,可结果却要靠着与敌人联姻来换取活命的机会,燕大人觉得你燕家祖宗会为此感到欣慰?”

    “这又不仅仅是为了活命!这也是为着圣上收服百夷、平定西南的大计!为国事而舍小我,这有何见不得人的?”燕铁衣的黑脸瞬间又变成了红脸。

    “是哦,是哦。”楚清秋变本加厉,竟然拍起了手掌。“赫赫有名的将门虎子成了和亲将军,兵不血刃便收服敌军,真是好办法!将军除了能打战还能和亲,真乃天朝大幸,燕家列祖列宗也一定会为后人勇于献身而含笑九泉。”

    “你、你……”燕铁衣顾不上官阶尊卑,用手指着楚清秋,却一时想不出反驳之词。

    楚清秋却突然神色一凛,“也许燕大人真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妥,可令弟也会这么想吗?”

    燕铁衣也是一愣,手就举在半空中,整个人都僵住了。过了一会儿,他猛然收回手拍着桌子叫道:“那你说怎么办?你说怎么办?”

    “我明白,燕大人其实也想有一个既能救出令弟又不会令圣上龙颜大怒的法子。”

    “哼,废话少说!你有法子?”燕铁衣嘴上骂道,心里却又升起一丝希望。

    “呵呵,方法都是人想出来的,不过这需要燕大人的帮忙。”楚清秋又笑了,却是今天最为和蔼可亲的笑容。

    燕铁衣满腹疑虑地看着这个俊美得不像话的男人,心想:“难道说状元一定要比榜眼聪明吗?”

第七十一章 万事只欠东风吹

    郭皇后和燕太妃坐在亭子里乘凉,一边说笑一边看着不远处正在玩耍的几个皇子,为首的正是诚王赵珞,但其中身份最高贵的却是郭皇后所生的太子赵炽。

    “太子真是越来越像圣上了,您看他说话做事都跟小大人似的。”燕太妃笑道。

    “唉,我倒宁愿他像诚王那样活泼些,毕竟还是个孩子。”郭皇后半是欢喜半是埋怨。

    “哎哟,可别学那小子,就知道惹我生气。”燕太妃佯装生气,“前些日子非吵着要拜师学艺,三天两头往宫外跑。”

    “听说诚王找的是相府的奈何先生,那位的武艺连圣上都称赞过。”郭皇后也笑了起来,诚王的调皮事宫里尽人皆知。

    燕太妃轻轻啐了一口,说道:“越是本事高强的师父越是看不上他这个调皮鬼。”

    “娘娘未来的二弟妹就是相爷的学生,拜师一事还不容易吗?”

    燕太妃微微低头,叹道:“未来的二弟妹吗?这事悬啊……”

    郭皇后也知道燕家二公子在云南发生的事,表情有些尴尬,劝道:“娘娘不必担心,那土司女儿铁定是做妾室,楚相爷也是知道的。”

    “唉,皇后有所不知,当日提亲时,沐家小娘子就曾言明不许我二弟纳妾,那不挣气的小子也是满口答应。唉,都是些小孩子……”

    郭皇后愣了一下,也幽幽道:“是啊,都是些小孩子……”小孩子不明白现实的残酷,但也因此敢说出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亭子里的气氛有些压抑,郭皇后琢磨了一下,觉察出燕太妃有请自己做说客的意思,但圣上最忌后宫干政,便想着要委婉地拒绝。

    “圣上究竟会怎样论断,我也不知晓。但圣上与沐小娘子的父母有旧,平日对她也格外怜爱,这事也必定不会让她吃亏,娘娘还需放宽心。”

    燕太妃低低地笑出声来,却又话锋一转,问道:“福宁宫里的长春堂怎么改名叫洄溪堂了?”

    郭皇后脸上一僵,有些不自然地笑道:“洄溪有不老泉之称,这名字吉利。”

    “哦。记得以前先帝最爱带我在长春堂的楼上看风景,从那里看御花园真是美不胜收。”

    “是吗?”郭皇后把眼神转向她的儿子。她没有从洄溪堂楼上看过御花园的风景,甚至连洄溪堂都没有进去过。不过,没关系,她有太子就行。

    “啊,真是巧,我刚想起来,沐小娘子的娘亲单名正是一个洄字,听说她和她娘亲长得很像。”燕太妃的“惊讶”就像冬天最刺骨的风,呼啦啦地刮进郭皇后的耳朵。

    百夷勐卯土司刀思法请圣上为其二女和英山侯二子指婚才肯归顺朝廷的要求,遭到了宰相兼枢密使楚清秋、三司使芮国公郭淳、枢密副使英山侯燕定北等人的强烈反对,认为这么做是堕了朝廷的威信,长了百夷人的狂妄。

    几经商讨,皇帝赵瑾也不得不做出退让,让前线军队先尽力拯救燕锦衣,并以武力收服百夷人;如果做不到,就只能答应百夷人的要求,以保万全。

    燕定北毕竟是以儿子的安危为重,率先同意,楚清秋也不好再坚持,只能连夜修书给奈何,要他们尽快行动。

    京师里暗潮涌动时,勐卯城内也并不平静。

    这一日,土司府的大门打开了,二姑娘刀灵云穿着艳丽的衣裙,像一只骄傲的金孔雀骑着马儿走了出来,在她四周都是健壮的护卫,却有一骑与她并肩。

    门外的百姓不论正在做什么都慌忙停下,毕恭毕敬地弯腰向刀灵云行礼。在这座城池里,除了神灵,土司和他的家人便是最高贵的存在,许多人甚至不知道皇帝是干什么的。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真的打从心眼儿里敬畏高高坐在马背上的人,乔装成百夷人藏身其中的沐春风便是这样。她的头上照当地人的风俗缠了一块毛巾,遮住了大半张脸,正偷偷从毛巾的边沿抬眼向上看,想看看这个胆敢和她抢丈夫的二姑娘究竟生得什么模样。

    可只是看了一眼,她的眼瞳便如同刚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一样,猛地一缩。她眼里已经没有了刀灵云的半点存在,看到的只是刀灵云身边那个略显得有些憔悴和忧郁的俊朗少年。

    可只是看了一眼,她便收回视线,低下头,咬紧嘴唇,不让任何人看到她那惊喜交织的神情。同时,她还伸出一只手紧紧抓住身边的无情,以免他会忍不住露出马脚。

    刀灵云身边的俊朗少年正是被囚禁多日的燕锦衣。此时的他也骑在一匹马上,一边听着刀灵云向他介绍勐卯城里的特色,一边仔细观察着左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