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古代电子书 > 孤芳不自赏 >

第27节

孤芳不自赏-第27节

小说: 孤芳不自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条白绫。”

    “王后娘娘,万万不可!”王后身边跟随多年的老侍女穆拉猛然跪倒,膝行到王后身边哭着伏道。

    顿时,大殿中哭声一片。

    东林王缓缓回头,开口道:“楚雷。”

    “楚雷在,大王。”侍卫长楚雷只道东林王要下令撤退,高声应到。

    东林王却沉吟着,忽问:“百姓如何?”

    “大王?”

    “王弟的军队,屠杀平民吗?”

    “叛军入城,告示所有人留在家中,不得探头窥望,并不进入民宅。不趁机作乱的百姓,性命应该无碍。”

    东林缓缓点头,又问:“官员呢?素日与王弟不和的,可遭到了屠门之祸?”

    楚雷听见外面厮杀声越来越近,大王不思躲避,却还在磨蹭,不由露出焦急神色,但君臣有别,只好皱眉禀道:“听说官员的宅子都被看守起来,那些叛军将领对官员都很熟悉,一路上见一个抓一个,不知囚在哪里,性命应该暂时无忧。大王,时间宝贵,请大王移驾。”

    “能移到哪去?”东林王苦笑道:“自授意丞相出城迎接北捷,寡人已猜到会有此刻。寡人过于相信兄弟之情,兵权外放而导致今日,能怪得了谁?可叹我东林大乱在即,只盼……”

    话音未完,喧哗声猛得增大,犹已厮杀到眼前一般,又骤然停止。

    一切安静得近乎诡异,所有人的心往下一沉。

    轰!殿门被忽然推开,跑进一个吓得浑身发抖的小太监,跪着颤声道:“大王,启禀大王……他他他……”

    王后脸色煞白,心里也明白大势已去,反而镇定下来,抹着眼泪站起,挥手就给了小太监一个巴掌,冷冷道:“有事奏报,只管清清楚楚报来,哆嗦什么?”垂下的手五根芊芊玉指拽得凤袍发皱,现出发白的关节。

    小太监脸上顿时肿了半边,口齿却真的伶俐了一点,磕头道:“奴才该死,奴才该死。启禀大王,镇北王爷求见。”

    虽知道镇北王军已经攻了进来,但此刻听见镇北王三个字,众人还是震了一震。

    王后凄然道:“他来了倒好,想是要亲手杀兄杀嫂。”

    “大王!”白发苍苍的右丞相楚在然猛然高呼一声,扑到东林王脚下大哭道:“老臣当日苦劝大王莫对镇北王下那道严令,以免精锐尽叛,大王心痛两位王子之死不听劝阻,派桑谭出城颁令,如今果然遭来我东林大祸。事到如今,老臣再进一言,若大王不从,老臣立即一头撞死在大王脚下。”

    东林王叹道:“你哭的是什么,寡人心里明白。爱子惨死,蛛丝马迹指向王弟,寡人一时糊涂起了疑心下了严旨,逼反十万刀口舔血的精兵,导致国家大祸。如今看来,老丞相所言极是,王弟要夺这王位又何必杀我二子,十万精兵在手,回师反扑都城就可篡位。”

    “大王!”王后惊呼:“难道大王到现在还不相信楚北捷的狼子野心?杀我王儿的定然是他。事到如今,怎么大王竟糊涂了?”

    “就是事到如今,寡人才不糊涂了。”东林王沉声对王后喝了一句,低头看着脚下泪流满面的楚在然,叹道:“但国事已有变动,一切无法挽回。卿还有什么进言,尽管说吧。”

    楚在然身体剧颤,咬牙道:“老臣斗胆,请大王下达王令,让位与镇北王。”

    “什么?你疯了?”旁人皆震,群情顿时汹涌。

    “楚在然,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楚相快快收回此言,您老糊涂了!”

    “老臣没有发昏,大王。”楚在然抬头看着默不作声的东林王,老泪纵横道:“四国纷乱多年,东林军曾三番四次攻占他国,结下深怨。如果东林发生内乱,国力稍显微弱,仇敌群起报复,四国中第一个被灭国的,就会是我东林啊。为了我东林,请大王自愿让位,以免酿成内乱。老臣……老臣说出这等叛逆之语,自知死罪,甘愿立死。”头重重在打磨得闪闪发亮的大理石地板上连磕几下,声声见血,染得满脸鲜血。

    白发血容,狰狞中无限凄凉。

    王后等本欲叱骂,见他这般模样,蓦然心中发悸,都不忍地别过脸去。

    殿中一时无声。那小太监还跪在地上,一直打着哆嗦,怯生生道:“大王,镇北王爷……还在殿外。”

    众人心中凛然,殿外毫无动静,空气中却充满了风暴前的诡异,隔着一重墙,谁知墙倒后是何等地狱。

    东林王长叹一声:“罢。请他进来吧。王后及其他人都到殿后去,右丞相留下。”

    “大王……”王后轻轻低呼一声。

    “王后去吧。”

    众侍女搀扶了王后离去,偌大的殿里只余东林王和楚在然。不一会,听见大门被轻轻推开,外面熊熊火光扑进眼来,略一闪,火光隐去,大门重新关上。

    面前已经站了一人,一身满铺尘土的盔甲,面容俊朗,气势不凡,手按腰间宝剑,叹道:“王兄见了北捷,心里滋味一定很难受吧。”正是为东林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镇北王。

    见东林王不语,楚北捷轻轻苦笑:“其实北捷见了王兄颁下的王令,心里的滋味又何尝不和王兄一样?”

    “大错已成,追悔不及。”东林王别过脸,朝楚在然淡淡道:“右丞相,你起草吧。”

    “谨遵王命。”楚在然提笔,也怔了半日,放下了笔。他为大王起草王令数十年,经验丰富,偌大的长篇文书,中途毫不停顿一气呵成,待停笔,一篇洋洋洒洒的让位王令已成,上面滴着几滴老泪,化成几点墨迹。

    楚在然放下笔,捧着王令,必恭必敬跪到东林王身前双手递上:“大王……请大王用印……”声音哽咽。

    东林王瞥一眼面无表情的楚北捷,他兄弟感情亲厚,向来一同谈笑国事,不料竟有今日。他掏出大王玉玺,在这道决定东林未来的王令下用了印,连同大王玉玺一共交给楚在然,强笑道:“交给东林下一任国主吧。”

    楚北捷静静站在远处。自从楚在然提笔,他就没有说过一个字,仿佛是被念了咒语般成了雕像,只有一双怎么望也望不透的眼睛,注视着大殿内的每一个动静。

    接过楚在然双手递上的大王玉玺和让位王令,楚北捷默然良久,忽然抬头道:“王兄,我能否用这个宝座,向王兄换两样东西?”

    东林王转头凝视他,动唇:“你说。”

    “一样是王兄的允诺,绝不追究这次攻城众将的过错,东林一切如常。”楚北捷道:“至于我,我乏透了,再也不想留在朝廷,请允我归隐。”

    “不追究叛军,你认为我会答应?”

    楚北捷信任地点头道:“问罪这批军队的猛将,将削弱东林军力,招来更大祸患。王兄若不是为免生灵涂炭,怎会甘愿让出王位?唉,我虽是无双猛将,论为王,却远远不如王兄的胸怀。”

    东林王深深凝视楚北捷:“王弟要的另一样东西,又是什么?”

    楚北捷的脸痛苦地抽搐了一下。

    “镇北王府,东侧小院内,桌上的……”他轻道:“一把古琴。” 



孤芳不自赏 孤芳不自赏2 第十五章 



 东林都城一夜易了两次主,只有身在其中才明白里面的惊心动魄。

    次日清晨精兵尽散,百姓们浑浑噩噩在各自家中被关了一晚,只晓得昨夜通天火光,杀声不断,但大王还是大王,王宫还是王宫。

    后宫安置妥当,被囚禁的官员们都送到王宫。东林王逐个召见将领,不但不加斥责,反而安抚鼓励一番,右丞相起草嘉奖王令,把个叛逆行为调个头写成君王有难众将不畏生死攻城护驾。

    大家心里都明白怎么回事,磕头大呼万岁。

    除了攻城时的对阵和少数人顽抗外,死伤不多,也有王令下达命官员厚加抚恤。

    而曾经显赫一时统领整个东林兵力,他国兵将闻之丧胆的镇北王,已远离。



    黄尘大路中,一队没有旌旗的车队缓缓而行。

    队中有车有马,骑马者人人脸色冷漠,眼睛时有精光闪过,显然都不是易与之辈。两车妇孺在中间,另有两车不知内装了什么,车辙深陷泥中,看起来非常沉重。

    其中一辆马车,装饰虽不华丽,朴素中尽显贵气,从车辕到轮子所用都是难得的上好木料,造型古朴大方。

    过了漫长一夜的楚北捷,此刻正坐在车中闭目。

    东林大事已了,经此一役,东林王不会再疑他杀害两位王子。

    但父亲失去了儿子,王兄失去了王弟,东林也失去了护国大将。

    这一场劫难余下的后果,将要东林用多少年承受,连楚北捷也不敢想象。

    而毒药,出自她的手。

    楚北捷举起双手,看着虎口被剑磨出的厚厚老茧。记得她的手,纤纤十指,白而细嫩。这手抚琴,摘花,原来也会调药。

    “最毒……真是妇人心?”  漆黑双睛徐徐眯起。

    不愿让人看清自己眼底,闭目再陷入沉思,渐渐呼吸均匀,似将睡去。

    大路凹凹凸凸,马车颠簸,一步一步,离过去更远。

    车轮似乎碰到石头,猛然颠了一下,楚北捷均匀的呼吸断了,坐直身子,忽然若有所觉,喝道:“停车。”

    掀开车帘,身躯骤然剧震。

    路旁静静站着一道纤弱背影,一手牵着马匹,一手垂着握住缰绳轻轻扫触及膝高的草儿。听见车队停下,徐徐回过头,露出一张绝不令人惊艳却比任何人都能震撼楚北捷的脸,轻轻启齿叹道:“王爷,白娉婷赴约来了。”

    见面前大队人马连同楚北捷都木雕似的不能动弹,白娉婷红唇微扬,勾起一丝浅笑:“实不相瞒,娉婷一直不安惶恐,不知王爷会如何处置我,故在路旁等待王爷车队。若王爷与娉婷擦身而过,那是你我缘分已尽,娉婷也算实践了到东林见王爷的诺言,从此两不相干。”

    楚北捷目光一刻不离娉婷的浅浅笑容,沉声道:“我察觉了。”

    “那……”白娉婷清楚地吐字:“白娉婷从此就是楚家的人了。”

    “楚家的人?”

    “王爷忘了?我们对月起誓,永不相负。”

    楚北捷一字一顿,冷冷重复:“对月起誓,永不相负?”

    白娉婷的眼睛美丽如初:“王爷忘了我们的誓言?”

    “我记得的。”楚北捷点头。

    “誓言犹在,”白娉婷盈盈走前,伸手,递到楚北捷面前,动情道:“让娉婷随王爷到天涯海角,从此荣辱都由王爷,生死都由王爷。”

    楚北捷定定看着熟悉的葱白小手,近在眼前,举手可触。

    他握过这手不下千次,赏玩赞叹,记得它温暖光滑,灵巧细嫩。

    他只是不曾想过,这也是一双翻云覆雨手。

    白娉婷不惊不惧,乖巧地站在面前,就象第一次跪倒在他面前,唱佳人英雄,兵不厌诈。眼睛还是会说话的晶莹透彻,流光四逸。

    楚北捷久久不语,末了,沉声道:“娉婷,答我几个问题。”

    “王爷请问。”

    “北漠奸细用的药,是你所调?”

    “是。”白娉婷纹丝不动,吐出一个字。

    “你可知道,东林王子,是我骨肉亲侄?”

    白娉婷看他一眼,瞳中盈光闪烁,叹道:“我知道。”

    “你可记得,你曾发誓绝不伤我家人。”

    “我记得。”

    “我楚北捷,不会是为了女人而忘记骨肉生死仇恨的男人。”

    白娉婷听出楚北捷话中恨意,挤出一丝苦笑:“我明白的。王爷说的,娉婷都明白,既然王爷找到娉婷,娉婷避无可避,索性性命也交由王爷发落。”

    “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楚北捷顿了顿,凛然道:“你自知必死,为何置大石于路上惊动我的车驾?”

    白娉婷犹如被剑刺到心脏一般,身子蓦然晃了晃,会说话的眸子动人心魄地瞅了楚北捷半晌,凄然道:“娉婷是痴人,王爷也不过是个痴人。我说干口舌,王爷难道会信我一字?大错已经铸成,这一辈子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再也忍不住,泪珠断线珍珠般坠下,哭倒在地。

    夕阳西下。

    黄尘大道中并无留下一具尸体。

    沉默的车队多了一道沉默纤细的身影。

    楚北捷发现,原来心和握剑的手,并不是永远契合。

    水绿山青,犬吠炊烟。

    东林一个偏僻的山林中,默默出现一处朴素的庄子,庄里人自耕自种出入低调。

    不过是平凡山庄一座,沉默寡言山人数名。

    无人知,东厢墙上孤零零一把入鞘宝剑,曾斩敌国无数大将,千军万马中如入无人之境,剑光起处,望风披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