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陈氏家族全传 >

第40节

陈氏家族全传-第40节

小说: 陈氏家族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正如“复兴社”表面上解散了之后,“复兴社”的活动依然存在一样。
  在蒋介石召集了陈诚、刘健群、康泽三人谈过之后,第二天晚上,又由陈立夫
约集了张道藩、余井塘、萧挣、徐恩曾。周佛海(以上属CC)、贺衷寒、澧梯、萧
赞育、康泽(以上属复社)晚餐,晚餐之后,即就蒋介石前一天提出的问题交换意
见。一时得不出具体的意见。大家七嘴八舌,那时期,蒋介石每三天或至多一周,
都要陈诚、刘健群、康泽三人开一次会,所以过了没几天,他又找他们去,又提与
“要来一个大组织”的问题来。谈到“大组织”名称时,刘健群和康泽都主张用
“三民主义青年团”。陈立夫说:“党里面有几个人的意见认为应加上中国国民党
这几个字。如果用三民主义青年团,就是中国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人家说:
“蒋家天下陈家党”,陈立夫时时刻刻都没有忘记他那个“党”字,只要加上这顶
“党”的帽子,自然那个“团”就归于他的“党”之下了。
  可是蒋介石却比他更“精明”些,几乎不等陈立夫说完就插言道:“有你这个
中国国民党的几个字,人家就不来了。我看就是用三民主义来号召的好,用我的名
义来号召好!”他认为“三民主义”和“蒋介石”的价值,比“中国国民党”要高
些。
  不用问,无论为“公”还是私,康泽和刘健群都立刻附和蒋介石的意见。陈立
夫见势如此,便不再说什么了。
  跟着不久,“四人会议”又一次召开,谈了些组织方面的事情后,康泽便对蒋
介石说,“委员长前次说的那段话,我们可不可以使汪先生那边的人知道?”所谓
“前次谈的话”指的是蒋介石9月中旬要另搞“大组织”的话;所谓“汪先生那边的
人”,乃指“改组派”的人。
  蒋介石说:“可以。”
  康泽便接着说:“如果可以,我准备找谷正纲去谈,把这个意思告诉他,请他
转达给江先生。”康泽在与“改组派”诸人交谊上,与谷家兄弟较密,而谷正纲又
是“改组派”的组织部长,因有此话。
  到了10月,蒋介石又召集那三个人在陵园别墅开会。开会时,陈立夫说:“我
们中国是农业国,不比欧美工业国,今天我们的教育制度是照工业国的办法,对我
国是不合用的……”这套教育理论,陈立夫本来早就在蒋介石面前谈过,不知如何
又雅兴大发,滔滔而来。
  蒋介石感到不耐烦,忽然说道:“你这套又在这里讲!”先打断了陈立夫的话,
然后又把话题转到“三民主义青年团”的事情上去。但这时战事已经很吃紧,国民
政府的人员,已分别向武汉和重庆撤退,蒋介石也准备由陵园别墅迁入南京城里去,
三青团的事也暂搁下来。
  到了1938年1月,蒋介石又在湖北政府内的“官邸”召开会议,出席者有陈立夫、
陈诚、张厉生、张道藩、朱家骅、周佛海和康泽。
  陈立夫在会上报告说“民社党和青年党的人,我已经和他们谈过了,他们都表
示得很好。说他们没什么意思,只看共产党怎么表示。”
  蒋介石说:“国民党的名称也可以改。”此语一出,座中有些人摸不着头脑,
不觉愕然。原来在一个多月以来,陈立夫又有了另一个念头,经蒋介石同意,想利
用抗战时机,以“统一意志,集中力量”为名,把各党各派都合并过来,搞其“一
个主义,一个党,一个领袖”的把戏。他企图借这个手段,在国民党内消灭其他派
系,加强原来就在他兄弟手里的“党”权;对外侧则达到消灭各党派,特别是共产
党的目的。因此,在这段时期,蒋介石正在等候陈立夫这一副“新药”是否见效,
对三青团的事就按下不提了。
  到了2月下旬,青年党的曾传、民主党的张君励,先后发出通电,说他们的主义
与三民主义并无二致,决定拥护“国策”。在他们而言,只要蒋介石愿意分一杯羹,
自可敬从尊意。但共产党哪会上蒋介石的当?是以弄到后来,蒋介石因“醉翁之意”
无法遂行,到3月初,三青团的筹委名单就发下去了。
  3月下旬,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举行。选了蒋介石为总裁,汪精卫为副总裁。
并通过了党章修正案,取消预备党员制,设立三民主义青年团。“复兴社”分子贺
衷寒、胡宗南、桂永清、康泽、陈良等人,都做了中央干事会的干事。最重要的组
织处处长,蒋介石最初的名单开了康泽;因陈立夫反对,蒋介石又换了胡宗南来挂
名,仍然叫康泽做代理处长,掌握实权。
  三青团成立前夕,康泽曾向蒋介石提出过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是不是
可以召集一次复兴社大会,传达解散复兴社的指示?”蒋介石回道:“可以”。第
二个问题是:“是不是可以把复兴社的精神移植到三民主义青年团?”蒋介石十分
肯定地说:“当然这样做。”第三个问题是:“各地三民主义青年团成立的时候,
各地的复兴社同志是不是可以根据他们的志愿率先人团?”蒋介石也肯定地说:
“当然这样做。”后来康泽又对蒋介石说:“凡是一个组织,必须有个核心,才能
够团结得坚固,三民主义青年团的组织也不能例外,请考虑一下,确定一个核心。”
  蒋介石说:“当然复兴社是核心。”可见:“复兴社”表面说是解散了,实际
上并没有解散。不但三青团中央主要是“复兴社”的人在掌握实权,各省市三青团
支部的负责人,也绝大部分就由“复兴社”在各省市分社的人担任。总之,“复兴
社”
  这个不公开的组织的骨干,都变成了公开的组织三青团的骨干。
 
                          6.风高月黑
  在陈果夫与陈立夫主持下,成立了两个小组织:一个为“青天白日团”,一个
为“中国国民党忠实同志会”。两个组织都拥戴蒋介石为最高领袖,在领袖之下设
干事长,陈果夫为干事长,陈立夫为副干事长。陈立夫说:“若说作文章、讲话、
搞学生运动,我们总不见得搞不过共产党吧!”
  1931,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整个东北近百万平方公里
土地3000万同胞惨遭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但
国民党政府在日寇大举进攻面前却一再退让。
  全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义愤填膺,
纷纷要求国民党政府进行抵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掀起了空前规模的反
日浪潮。
  由于民族危机和人民抗日运动的影响,国民党军队内部也发生了动摇、分化和
分裂。汪精卫、孙科、陈济棠、李宗仁等在九一八之前,就已在广东成立另一个
“国民政府”,与蒋介石实行武力对峙,他们更利用全国的民气,极力逼蒋下野。
在全国抗日运动的怒涛冲击下,也在国民党内部反蒋派别的咄咄进逼下,蒋介石考
虑到自己的不利形势,决定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实行下野。12月15日,蒋介石向
国民党中常会辞去“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长职务。但实际上,蒋介石仍躲在浙
江奉化幕后操纵政局。军阀政变相互争斗,国民党统治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
  蒋介石为此伤透脑筋,经过再三斟酌,于1933年元旦通知陈果夫、陈立夫等人
迅速前来,有紧急事情商谈。二陈惴惴不安地急奔蒋介石的官邸,见蒋介石铁青着
脸,一言不发,端坐上首沙发上,在座的还有张厉生、余井塘、张道藩、叶秀峰、
刘健群、戴笠等人,都肃然危坐,默无声息。一看这个气势,兄弟俩便知道今天的
召见非同寻常。
  蒋介石见人数到齐后,便开始讲话。他先谈当时国内形势,越谈越激动,先是
训斥众人,到后来便气势汹汹地谩骂起来,骂特务组织无能不中用,无法对付共产
党,连国民党内部的派系之争也无法解除,是一群笨蛋,一堆废物。众人被骂得哑
口无言,胆颤心惊,直冒冷汗,整个房子里充满了紧张、压抑的空气。蒋介石整整
骂了一个小时,自己也感觉有些疲劳,觉得刚才自己有些失态,话说得有些过火,
于是,马上换了笑颜,语气也缓和多了,装出十分诚恳的模样,要求大家消除误会,
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互相配合,有效地对待国民党中各派系以及共产党和其它党
派,以渡过目前的危机。并让大家献计献策,集思广益。
  众人被蒋介石骂得晕头转向,哪里还能猜测到蒋介石的用意,当然就谈不上出
主意想办法了,蒋介石说完后,一个个都目瞪口呆。蒋介石看到众人的反应,知道
他们没有明白自己的旨意,于是便暗示他们,为了加强团结,统一指挥,可以分别
成立两个秘密的法西斯小组织,以这两个小组织为基础,形成国民党的中坚力量。
他向众人表示,小组织成立后,他将在人力、物力、财务等各方面予以全力支持。
经蒋介石一点拨,大家恍然大悟,如梦初醒,完全领会了蒋介石今天召集他们开会
的旨意。于是,众人唯唯诺诺,表示尽心竭力,立即成立小组织。不久,黄埔系方
面的人便组织了“中华民族复兴社”(简称“复兴社”)。
  陈果夫、陈立夫从蒋介石那儿回来后,立即召集其亲信张厉生、张道藩、余井
塘、叶秀峰、徐恩曾等日夜开会,进行密谋,商讨如何准确无误地执行蒋介石的旨
意,迅速成立小组织。他们深知蒋介石坚持先安内,后攘外的政策,于是决定把这
一组织发展成为有组织,有纪律的法西斯组织,作国民党反动派的核心。拥护蒋介
石为国民党领袖,使之成为中国的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实际“一党专制,领袖独裁”
  的专制统治。不久,陈立夫直接派人到德国、意大利进行考察,研究了希特勒、
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党模式,对其有了感性和理性上的认识。
  这样,在陈果夫与陈立夫的主持下,以CC派骨干为基础,成立了两个小团体,
一个为“青天白日团”(简称“青白团”),一个为“中国国民党忠实同志会”
(简称“同志会”)。这两个组织的章程从文字上虽不尽一致,但实质上如出一辙,
政治纲领的主要内容为:拥护蒋介石为国民党唯一领袖;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
国策,镇压爱国民主运动等等。虽然名为两个组织,实则是一套人马,因此,组织
成立不到半年,“青白团”取消,只剩下“同志会”一个组织。
  这两个组织都拥戴蒋介石为最高领袖,在领袖之下设干事长,干事长为陈果夫,
副干事长为陈立夫,常务于事则为余井塘、张厉生、叶秀峰、徐恩曾、张道藩。领
导机构实则有上述7人组成。但组织讳莫如深,外人知之甚少。他们不仅对外虚伪地
多次申明无此组织,且对未加入此组织的CC分子也加以否认。实际“青白团”“同
志会”在秘密中发展,极其严格,人团手续多在南京陈氏兄弟螺丝转弯故居办理。
陈立夫、张厉生、余井塘、徐恩曾等,就在阴暗气氛中叫人团者面向孙中山先生遗
像和蒋介石像前举起右手宣誓:永久拥护蒋介石为领袖,实行三民主义,遵守纪律,
严守秘密,至死不渝,云云。完成了中世纪封建神秘的仪式后,监誓人向人团者致
威胁训词:“违犯纪律要遭到严酷的处分,甚或处死;领袖叫你如何就得如何,抗
命为纪律所不容”云云。
  “青白团”和“同志会”实质上是CC派的核心,因此,吸收的成员主要以CC派
骨干分子为主,再加一些投靠他们的国民党各级党部的委员、官员和党员中对蒋介
石极为忠诚的分子。陈果夫与陈立夫对这两个组织的控制十分严密,对“青白团”
  和“同志会”管束很紧,他们强调该组织严密的纪律性,加入组织的成员要绝
对保密,对任何人不得暴露身份。这两个组织只有纵的组织关系而无横的联络。所
谓“我们自己人”只限于人团者那个地方内,别的地方就不能知,也不得问,问了
就是违犯纪律的行为,倘越戒律半步,将受到严厉制裁。与此同时,二陈还规定,
所有加入组织的成员都有维护组织、发展新成员的义务;有破坏共产党组织、监视
共产党活动的职责;还有监视其它党派甚至国民党员的言行,并向上密报的责任;
必要时还得接受组织分派的特殊任务。
  “青白团”与“同志会”分子为数不多,俱为各地、各部门中的核心人物,领
导策划该地或该部门各种工作。二陈为了将其组织发展到全国,先后派出一些骨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