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陈氏家族全传 >

第18节

陈氏家族全传-第18节

小说: 陈氏家族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济发达的上海,为将来在上海发动政变做准备。
  陈果夫在南昌的日子,主要就忙于这件事。他密电上海,要陈布雷、潘公展、
虞治卿一起秘密到南昌会见蒋介石,会商北伐军占领上海后的有关党政和涉外事宜
的部署,计议策划反共清党。随后潘公展、陈布雷又被陈果夫派往上海,为反共制
造舆论。这一切陈果夫都是在极为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很少有局外人知道这些事。
  尽管陈果夫度过了和共产党斗争的难关,但由于国民党内部斗争的激烈,把他
也逐渐卷了进去。1927年8月,桂系李宗仁、白崇禧联合蒋介石的嫡系何应钦,逼迫
蒋介石下台,蒋介石被迫下野。而在此之前,陈果夫受到武汉方面激烈攻击,被迫
于1927年2月10日辞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改任有名无实的中央政治设计局筹备员、
政治会议上海分会委员。组织部长由汪精卫派的干将之一陈公博担任。
  当陈果夫辞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时,正值宁汉争斗激烈的时刻。武汉方面,
一再要求蒋介石和北伐已经到南昌的国民党各大员前往武汉,将武汉定为新都。而
在南昌的蒋介石认为,武汉是唐生智的势力范围,自己亲往武汉,不啻自投罗网,
甘受唐生智的控制。而定都武汉又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1926年底做出的决议,
蒋介石不便公开反对。于是,他想出种种理由,加以拖延搪塞。这时正值春节,蒋
介石便以过年为名,和到达南昌的国民党元老张静江、谭延阎、戴季陶等人上庐山
过年,以避风头。
  武汉方面,除了派邓演达和一班国民党元老前往南昌促驾外,采取了一切可能
的政治措施,迫使蒋介石就范。
  首先,宣称蒋介石不懂政治,要求在中山舰事件后被迫出国的汪精卫回国主持
政局,而蒋介石则专门主持军事,希望利用汪精卫的政治声望压倒蒋介石。
  其次,拉拢和蒋介石保有一定距离的人,打击蒋介石的支持者。谭延阎素有
“文甘草”之称,在政治上一般谁都不得罪。此时,胡汉民、汪精卫分别因“廖仲
恺案”和“中山舰事件”被迫流亡国外,国民政府主席一职正由谭延阎代理。张静
江虽然腿有残疾,却一直凯觎虽无实权,但声名显赫的国府主席一职。谭张两人是
老相识,张静江对国府主席一职虽然垂涎三尺,也不好出面反对谭延阎继续代理,
硬夺过来。谭延阎知道张静江的企图,但看到张静江没采取赶他下台的行动,乐得
假装糊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谭延间心里是明白的,蒋介石同张静江的关系非
同一般,如果在张静江和谭延阎之间选择一个人让蒋介石支持,那肯定是张静江。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谭延间的情况也就不妙了,他不仅不能把他的国民政府代主席
的“代”字去掉,恐怕要满盘皆输,连“代”和“主席”三个字一起丢,这是谭延
阁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而要保证自己的代主席地位,也就要找到和支持张静江的
蒋介石一样有实力支持者。这时,武汉方面向他伸出了友好之手,这使谭延阎兴奋
不已。
  一次,武汉方面借苏联顾问鲍罗廷之口,对谭延阎说:“汪(精卫)不会回来,
国府主席一职,大家的意思,将来还得请你代下去。”
  谭延阎对此非常高兴,所以当武汉方面邀请他前往武汉时,他欣然前往。武汉
方面之所以欢迎谭延阎前往,一者是因为他的声望,他在辛亥革命时就做过湖南都
督;二者是谭延图为人处事随和,只要高官得做,并不管是什么主义;再者他手下
除了一个鲁涤平而外,也不像汪精卫、胡汉民那样有一大批追随者,一旦自己掌了
权,就得安插他们。谭延阎基本上是只要自己保住高官就行。
  武汉方面和谭延铠的接近,使谭延阎对共产党也有了好感,以致当他听到蒋介
石挖空心思辱骂共产党时,颇不以为然,竞破天荒地替共产党辩解。他说:
  “他们并没有什么作用,蒋先生看得太严重了。”
  谭延阎要去武汉。他不仅自己去,又找到陈果夫劝他也一起去武汉。陈果夫碍
于面子,不便拒绝,况且陈果夫对武汉方面的情况也颇为关注,很想去走一走,看
一看。但他知道蒋介石疑心颇重,在这个时候去武汉,他怕蒋介石对他不放心。因
此在含糊打发走谭延问之后,即向蒋介石请示,向蒋介石说明要与武汉方面作对,
一定要摸清对方的虚实,掌握对方的情况,而在南昌隔岸观火,是弄不清楚的,应
该到武汉去看一看。蒋介石对陈果夫的看法表示同意,并派他随谭延铠等一起赴武
汉。
  临行前一天,蒋介石特地宴请谭延阎、陈果夫一行。这些人本是蒋介石好不容
易“请”来南昌的,如今却又要为他们送行,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
  宴席中,蒋介石想起自己想要干的事屡屡为共产党、苏联顾问所阻,很是气愤。
他气狠狠地说:
  “鲍罗廷简直是我们的统监,而非顾问了。我们为中国独立而革命,今天遭到
这种局面,怎能使人不痛心?”
  本来按照原来的计划,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定于3月1日在武汉召开。而蒋介石
此时气愤已极,遂无理要求将会议延期到3月12日召开,以试探武汉方面对他的态度。
他再三和陈果夫强调:“他们(指武汉方面)能等我,等到3月12日开全会,就相信
他们有诚意;假使提前举行,则虚伪可知。”陈果夫明明知道蒋介石是无理取闹。
却满口答应一定把蒋介石的话转告武汉方面,并压迫他们延期。
  与陈果夫、谭延阎一起同行的还有李烈钧、柏文蔚、丁惟汾等人。他们从南昌
出发先到九江,然后乘轮船逆江而上,3月6日抵达武汉。
  陈果夫原以为到武汉后会受到武汉方面的热烈欢迎。但让他生气的是,欢迎人
员只欢迎谭延阎,对其他人则完全不理。谭延铠到后,国民党中央立刻举行了预备
会议,讨论召开二届三中全会的有关事宜。
  在预备会议上,陈果夫将蒋介石不能如期来武汉参加会议的意思转告大会,力
主三中全会延期,等蒋介石到武汉后再开会。他威胁说:“如蒋总司令不参加二届
三中全会,那会议的重要性无疑会大大减弱。”陈果夫的话还没说完,立刻引起了
激烈的争论。李烈钧、谭延阎等附合陈果夫的意见,而吴玉章、恽代英、彭泽民等
则表示坚决反对。他们认为,召开二届三中全会的日期,是中央早就定的,不能因
个别人不参加会议便更改日期,如再延期,是十分错误的。他们义正严词地质问陈
果夫:“现在口号打倒独裁,打倒个人专政,因蒋、朱之不能来,而再展期开会,
岂不犯了个人独裁之嫌吗?”陈果夫无言以对。李烈钧、谭延阎虽然还想坚持己见,
但看到多数人反对,也只好作罢。会议经过表议,一致通过决议,二届三中全会如
期在武汉举行,并希望蒋介石能按时参加。
  预备会议的决定对谭延阎、陈果夫这一行人无疑是个打击。李烈钧、柏文蔚两
人退席。陈果夫和丁惟汾从此时起,也分开住了。过了一天,丁惟汾住进了日本租
界的医院,陈果夫也秘密住旅馆。
  3月10日下午,二届三中全会在汉口南洋大楼开幕。陈果夫谎称身体有病,拒绝
参加。3月12日,是总理纪念日,陈果夫不好拒会,迫不得已,只好没精打采地参加
会议,在会场上,他是徐庶进曹营一声不发。会后又请了病假,拒不参加其它
会议,只是观望形势而已。
  但到了3月15日,有“病”在身的陈果夫却一反常态,精神抖擞地参加了会议。
原来在陈果夫尚未辞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的职务时,曾召开江西省国民党代表
大会,运用党团的方法,办理选举,又用二次全会通过的决议“共党分子最多不得
全体执行委员三分之一”的规定,亲自圈定了党部名单,后又依此办理,固定了广
东、广州两党部的人选。而这次大会经过讨论,决定取消江西、广东、广州三处党
部的选举,已经圈定的名单也被推翻了。事已至此,陈果夫也顾不得“病”了。
  在会上,陈果夫极力申辩,圈定的办法不应推翻。他说:“圈定的办法是经过
常会决定的,全会不应该否决。”陈果夫巧舌如安,确实迷惑了不少人。但也有人
对陈果夫圈定代表的办法表示坚决反对。如彭泽民就批评陈果夫圈定名单是独裁。
大会主席顾孟徐也坚持认为,常会决议案,全会有否决权。顾孟徐当初在常会上也
是同意圈定办法的。今天忽然变为激烈的反对者,令陈果夫气急败坏,只好忿忿地
离开了会场。
  过了一天,有人告诉陈果夫说,彭泽民在大会报告组织部破坏海外党务的进行。
陈果夫听了更是生气,急忙给谭延铠写信,指控彭泽民的种种贪污行为,说海外各
党部向组织部控告的案件很多,而组织部均不受理等等。第二天,谭延阁在大会上
宣读了陈果夫的来信。彭泽民想申辩,大家不许他辩,就此把他打了下来。
  虽然出一口闷气,但陈果夫在武汉的日子却越来越难过了。二届三中全会闭幕
后,武汉方面正式公开批评蒋介石和陈果夫。武汉街头出现了“打倒蒋介石,驱逐
陈果夫”的标语。3月18日,武汉市民大游行,喊出了“驱逐陈果夫”的口号。此时
的陈果夫犹如过街的老鼠,陷入了人人喊打的境地。“三一八”游行之时,陈果夫
也挤在游行的人群中,可是没有人认识他。但如此的阵势也使他有些惧怕。从此以
后他的行动便格外秘密了,几乎每天要换一个旅馆,避免人家注意。
  陈果夫的处境,蒋介石知道后,不久即派人到汉口,命他赶快离开武汉,并嘱
咐他临行之前,与谭延阁接洽一次。
  3月23日一时,在谭延间的公馆,陈果夫与谭延间见了面。谭延阎到了武汉之后,
在没有得到他想象中的那种荣光之后,便对武汉方面深感失望。他又想取得蒋介石
的谅解了。他假惺惺地挤了几滴眼泪,故作沉痛地向陈果夫说:“我的见解不及蒋
先生,我初以为此间情形不严重,到此一看,才知道严重性远出我想象之外。现在
我已不能和你一样的自由了,要想离去亦不可能。但将来必定回南京追随蒋先生,
并且今后一切必能听蒋先生的话。请告蒋先生,不久必定可在南京会面。”会谈不
到一小时,陈果夫即向谭延阎告别。2时,陈果夫秘密登上了轮船,在茫茫的夜色中,
离开了武汉。
 

       



                       第四章 死心塌地跟蒋
                      1.大屠杀的幕后策划人
  蒋介石问陈果夫:“大家既已表态,你看该怎么办?”陈果夫说:“反共清党
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这一点大家都有了共识。但我们怎么一步一步地去做,怎
样使本党同志和国人都明白我们之所以反共清党的道理,我们却还没有讨论,是否
再另开一次会,讨论这些问题呢?”
  1927年3月,革命势力已发展到长江下游,其锋芒直指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
心上海。为配合北伐军占领上海,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
举行三次武装起义,终于占领了上海。1927年3月22日,蒋介石的第一军第一师薛岳
部不费一枪一弹开进上海。
  为了使反革命政变能披上合法外衣,蒋介石也需要有人能为他摇旗呐喊,制造
舆论。他想起了陈果夫。在南昌的时候,陈果夫就向蒋介石提议召开中央监察委员
会全体会议,建议以国民党党纪来制裁共产党。因为在陈果夫看来,“中央执行委
员中多数同情共党,而监察委员则多数为本党忠实同志。”于是,在北伐军进入上
海的第二天凌晨,陈果夫被蒋介石派人接去了上海,在上海之外的国民党中央监察
委员会委员也接到了蒋介石发来的赴沪开会的电报。
  此时的蒋介石,经过北伐,势力进一步壮大,他不是继续挥师北伐,而是与帝
国主义及上海的反动势力密谋策动一场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军事政变。
  早在3月初,北伐军进占江西的时候,蒋介石便唆使其爪牙,残杀了江西省总工
会副委员长、赣州总工会委员长共产党员陈赞贤。3月16日,蒋介石又以武力解散了
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南昌国民党市党部,通缉市党部执监委;解散江西省学联会,
封闭国民党左派的《贯彻日报》社。3月17日,蒋介石指使爪牙在九江,纠合青红帮
流氓在街上大呼“新军阀万岁”,“蒋总司令万岁”,“打倒赤化分子”等口号,
围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