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陈氏家族全传 >

第11节

陈氏家族全传-第11节

小说: 陈氏家族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坐位正是西晒,下午又是写信最忙的时候,只好挥着汗,不断的伏在桌上书写,
加以房子又旧,臭虫很多,职员宿舍里卫生毫不讲究。我的身体本来赢弱,在此种
不良环境之下,虽然自己还是小心保养,毕竟又害了一场病。在忙碌中,有时还得
偷闲,去帮助人家工作,同时又要学习人家的工作。喜欢舒适疏懒的同事,拿一部
分工作要我代做,我也受了下来,因为这样才可以得到钱庄上各部门的知识。在早
晨,先是领导许多学徒看洋钿,等这类事告一段落,才能开始处理信房事务;晚上
有时出外访友,或者做我本分内的工作,或者翻阅有关银行或经济学的书籍,或者
研究我自己所注意的电感与梦问题。总之,我有我的兴趣所在,我愿一天忙到晚,
自己找事做;可不愿和庄上的同事同流。”
  陈果夫的收入不多,开支不小,不得不做点洋钿生意以资贴补。他说:“我这
一点点收入,除自己零用之外,还要接济立夫弟学费,希曾弟零用及济助一班穷朋
友的告贷。其实,我这几个钱,就是单作送人情份子之用,都还不够。记得有两个
月,送礼送得特别多,每月要耗费16元。我想这样下去,不是一个办法,到第二年
春天,便告明几个要好的朋友(为了万一亏本,不能不请他们帮助),同时向蒋先
生借了他的存款1000多两银子作为本钱,做了一笔洋钿生意。这生意做的人很多,
只是大家在秘密的做,我却托庄上公开的做。不上三个星期,给我赚了600几十两银
子。第二年个人的经济问题,得到这一笔意外收入,总算是解决了。”
  在国共第一次合作以前,孙中山的历次革命均不成功,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即是缺乏经费。为了筹集资金,孙中山先生常常奔波于海外,从华侨中广泛募捐,
和外国政府、商界频频接触。在辛亥革命中,孙中山从海外归来,虽慷慨陈辞:
“此次归国,身无分文,唯革命精神耳!”但历次革命的教训告诉他,革命虽需精
神,但无钱亦行不通。
  时上海刚刚兴起交易所行当,孙中山先生认为交易所买空卖空,本钱不大,获
利甚丰,是革命党人筹措经费最好的办法。在孙中山先生的指示下,由江浙大财阀
虞洽卿出面创办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
  参加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有许多是国民党人。戴季陶。张静江、蒋介石等也
因为经济桔据,为谋生财之道,参加进来了。据曾任上海物品交易所理事的魏伯颜
回忆,交易所正式营业时,理事长为虞洽卿,常务理事6人,理事17人,监察人是周
骏彦,此人曾为蒋介石的老师。
  陈果夫在晋安钱庄做事,与上海交易所本无干系。但在蒋介石的拉拢下,也卷
进了交易所的事务中。
  陈果夫后来回忆说:
  “在民国9年的秋天,总理命令本党同志在上海筹设证券物品交易所。蒋先生把
这件事告知了我,并且要我研究这问题,我因特地到日本人办的上海取引所去参观
了两次。不久,蒋先生就要我和朱守梅(孔扬)兄及周枕琴(骏彦)先生、赵林士
先生等商量,组织第54号经纪人号,名茂新,做棉花、证券两种生意。因为我比较
内行,推我做经理,守梅兄做协理。我就写信到秦皇岛去,邀希曾弟回上海,做代
理人。我们这一个号子布置妥当,恰巧交易所筹备就绪,于是一面开幕,一面开张,
我的商业经验又转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茂新”开市第一天,很不顺利。由于用错了代理人,第一天茂新即亏本1700
多元。这下可把陈果夫急坏了。因为茂新号只有朱守梅的2000元股本和陈果夫从晋
安钱庄借用的1000两银子,现在一下子就赔了1000多,那以后生意还怎么做呢?
  经过郑重的考虑,陈果夫重新安排了人,决定以后小心行事,不贪多,只是稳
扎稳打,一步一步地来。这样,“茂新”号才慢慢立稳了脚跟。
  为了更好地做好生意,陈果夫辞去了晋安钱庄的职务,全心全意地投入交易所
生意,并规定了“茂新”号的四条原则:一,不作弊;二,不随便拉客人;三,不
劝客人做多;四,认真。要求职员认真执行。
  为调动职员的积极性,陈果夫重新调整职员的生活费。同时向股东会提出,将
红利的分派额酌情予以增加。如此一来,职员便比较能定下心来工作,而不再为自
己斤斤计较了。
  “茂新”在陈果夫的经营下,日渐兴隆。股本由原来的3000多元增加到30000元
以上。每天的开支不到30元,而收入即使在最差的时候也有30元以上,最好的时候
则有2000余元,生意真可谓茂盛之极。
  过了不久,陈果夫又和朱守梅集合很多朋友,组织一家“鼎新”号子,自己兼
任协助,排在第四号,专门经营棉纱。金银生意。这一来,一门之内,可做花纱、
金银、证券等大生意,营业更加畅旺了。这一期间,陈果夫经纪号子大约做了几万
万元的交易,佣金收入总在20万元以上。
  交易所是个投机的行当,买空卖空,充满了冒险与残酷。而陈果夫在这个投机
行当里居然如鱼得水,生意越做越大,真可谓投机有门。经营证券交易所的成功。
不仅使陈果夫个人能支持在上海高昂的生活费用,也不仅能支持在天津北洋大学读
书的陈立夫,而且多次也资助了孙中山的护法革命运动。
  经济上投机成功,也为陈果夫以后在政治上成功搭了桥,铺了路。陈果夫卷入
交易所事务是由于蒋介石的关系,而他交易所的搭档朱守梅,是蒋介石奉化的同学。
陈果夫、朱守梅二人办交易所实际上是在蒋介石支持下办起来的,也就是蒋介石交
易所的代理人。
  陈果夫与蒋介石两人在此之前已认识近10年,但感情并不深厚,两人的深交是
自经营交易所开始。在这个投机取巧的风险活动中,充满着赌博、欺骗、诱惑、冒
险、凶残。陈果夫、蒋介石两人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苦心经营,在饱尝了经营中
的酸甜甘辣之后结成了知己。
  1921年6月,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因病逝世。11月,蒋介石葬其母于溪口镇北约
三华里的白岩山。蒋母下葬之时,孙中山为蒋介石的母亲写来祭文,陈果夫作为孙
中山的代表专程赴奉化,宣读了祭文。
  当时蒋介石的大公子蒋经国在上海求学,所需零用钱均来自陈果夫。蒋介石在
给蒋经国的信中嘱咐道:
  “每月可于果夫哥哥处,挪零用银三元,如果想买各种书籍,并与果夫兄商定
为要。”
  “你有空暇的时候,可以托果夫哥哥拣选几本小说看看。”
  蒋介石能将爱子托付给陈果夫照顾,这种亲密关系早已超过国民党中的一般同
志关系,为他人无法比拟的。而这种亲密关系是建立在两人在经济上为投机伙伴的
基础上。
  随着交易所的兴盛,蒋介石获利颇多,先后娶了姚。冶诚、陈清如两房测室,
又在上海、奉化两地购置寓所,还扩建祖宅,举办私立小学等等。蒋介石家境并不
富裕,他之所以有如此多金钱,自然是他这时期在上海搞交易投机生意赚来的。
  而作为蒋介石经济投机伙伴的陈果夫也是生意越来越红火,股市价已由最初的
30元涨到150多元,到年底竟至200元,陈果夫的投机生意已到了顶点。
  俗话说得好,物极必衰。陈果夫的投机美梦做得并不长。1922年初,交易所风
云突变,陈果夫他们所有的盈余全都倒了,几乎连本钱也赔了进去。据陈果夫的回
忆,在交易所即将倒闭之时,“茂新”办理交割,把收入股票出售得之款,与代商
人买人股票应付出之款,两相抵过,还要付给交易所60万元左右,也就是说,陈果
夫在这场投机生意中最终还是赔了60万元左右。
  如此一来,投机发财是再也不能了。
  事后,陈果夫感叹道:“那真好比一场春梦!”
 

       



              第三章 初露锋芒
                        1.替蒋招兵买马
  黄埔军校草创之时,蒋介石耍了手腕当上了校长,而后便致信在上海交易所做
生意的陈果夫,帮他代办制服和军用品。不久又让陈果夫帮助买一些马匹。为替蒋
介石效力,陈果夫在上海为蒋介石网罗人才,招募新兵,很受蒋校长的青睐。
  孙中山对陈炯明所抱的希望是非常大的,在“援闽粤军”最困难的时候,他几
乎是发动整个国民党的力量,支持“援闽粤军”维持和壮大起来。这些努力,获得
了一定的成功,“援闽粤军”由8000人发展到2万余人,并于1920年8月在福建漳州
誓师,打回了广东。1921年,这支队伍攻入广西,旧桂系陆荣廷势力垮台,陆荣廷
被迫出洋。
  孙中山自1918年5月护法运动失败,一直住在上海。桂系被逐出广州后,1920年
11月25日,孙中山重返广州,立即组织召开非常国会,选举非常大总统。1921年5月
5日,孙中山宣誓就任非常大总统,随后任命陈炯明为内务部长兼陆军部长,伍廷芳
为外交部长兼财政部长,汤廷光为海军部长,李烈钧为参谋总长,马君武为总统府
秘书长。
  旧桂系垮台后,孙中山决定乘胜北进。1921年10月8日,孙中山催促非常国会通
过了北伐案,并在桂林设北伐军大本营,命令粤、赣、滇、黔各军准备分路出师北
伐。
  孙中山的北伐计划马上就陷入了困境。原来,当孙中山在桂林设北伐军大本营
时,已和湖南军阀赵恒惕商定,北伐军借道湖南,直接进攻直系控制的湖北。这种
远离后方,不顾后果的作战计划,也亏得孙中山能想得出来。这个计划马上遭到陈
炯明的反对。由于北方直系势力正如日中天,赵恒惕害怕孙中山北伐不成反给湖南
引来兵火,又看实力在握的陈炯明反对贸然北伐,赵恒惕改变了允许北伐军假道湖
南的初衷,不允许孙中山通过。同时,陈炯明还断绝了北伐军的粮弹供应,刺杀了
粤军中支持孙中山北伐的粤军实力人物粤军参谋长邓铿,指使粤军不参加北伐。这
使孙中山假道湖南北伐的计划,一下子便胎死腹中。不得已,孙中山于1922年3月2
6日在桂林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北伐军移师广东,改在韶关设大本营,由江西出师北
伐。为表示对北伐的坚决反对态度,陈炯明向孙中山电请辞去本兼各职,向孙中山
要挟。为减少北伐的阻力,孙中山于4月20日下令免去陈炯明的广东省长、粤军总司
令和内政部长三项任职,专任没有实权的陆军部长。陈炯明向孙中山辞职,其本意
为向孙中山要挟,迫使孙中山出面挽留。想不到孙中山趁势赶陈炯明下台,孙陈矛
盾一下便激化起来。为避免予盾立即激化,陈炯明表面服从,离开广州,返回其老
家惠州,但暗地里在粤军中加紧了活动。
  孙中山迫陈炯明下台,本以为他自己在粤军中有足够的威望,陈炯明不能也不
敢反抗。所以于1922年5月6日,亲赴韶关督师,并于5月8日发布北伐总攻击令,任
命李烈钧为北伐军总司令,许崇智为前敌总指辉,分兵三路向江西进攻。5月末6月
初,北伐军接连攻克龙南、元镇、赣州、吉安,江西军阀陈光远弃职逃走。
  陈炯明毫无反抗地服从孙中山,本是另有所图。当看到支持孙中山的部队远离
广州,牵制于江西战场,立即下令自己的亲信叶举等率粤军50营全部开进广州,控
制广州城,6月16日凌晨,陈炯明派兵4000人转攻总统府,炮击孙中山在观音山的住
宅粤秀楼。并悬赏20万元,杀死孙中山,孙中山被迫突围,17日登上“永丰”舰。
  陈炯明在广州发动政变成功,使正在江西前线作战的北伐军一下处在前后受敌
的困境。7月下旬,被迫分途向江西、湖南边境撤退,企图回师广州。但此时北伐军
第一师宣布支持陈炯明,海军中的三大巡洋舰也背叛了孙中山。孙中山在风雨飘摇
中于8月9日离开了广州水面。
  陈炯明跟随孙中山十几年,在军事上一直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之一。孙中山无
论如何也想不到,陈炯明不仅背叛了他,而且还想置他于死地。陈炯明的叛变,也
使孙中山数年辛苦经营和满怀的希望一扫而空,被迫重新回到上海租界,去过类似
寓公但又不是寓公的生活。对于陈炯明叛变,孙中山认为是“祸患生于肘腋,干戈
起于肺腑”,因而烦恼已极。1922年9月18日,他在上海发表的《致本党同志述陈变
始末及今后方针书》中说:“文率同志为民国而奋斗,垂三十年。中间出生人死,
失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