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仙恋红尘 >

第63节

仙恋红尘-第63节

小说: 仙恋红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别人这么说话,早被当作贪婪之徒,遭到唾弃了,但典娆自然而然的天真活泼,却只让人觉得可爱,这样犹豫着,更是让人看得有趣,没人对她有不好的观感。
  “好了,等你想好之后再告诉我吧。”刘德华怜爱地拍拍典娆的头,递给她一张金卡:“这是预付的一部分酬劳,当作你的零花钱,你先拿着吧。等你完成了工作,我再把其余的酬劳给你加进去。”
  沈信看出刘德华确实是喜欢典娆,再说也不是外人,就没有再说话,对典娆的贪财,他也没有办法了。
  “谢谢刘德华大哥。”典娆喜滋滋地接过金卡,爱不释手地玩弄了半天,这才小心地收了起来。看她的模样,倒象那不是一张金卡,而是易损易破的工艺品,顿时又惹得众人大笑起来。
  喧哗过后,动画小组的成员先告辞休息去了,虽然精神振奋,对前途充满信心,但毕竟他们是普通人,彻夜未眠之后,他们的确需要休息了。
  刘德华和诺曼也同样高兴,眼见一件工作就要顺利完成,而且结果可能会出乎意料得好,他们都是欣喜万分。在这样的心情下,虽然事情很多,刘德华还是抽空与诺曼,以及沈信和典娆吃了一顿午饭。
  诺曼这时对中国的态度大改,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趣,对这方面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让他大跌眼镜的事情又发生了,能够完全解答他问题的,居然还是典娆这个已经让他惊讶过一次的女孩。
  别的不敢说,但要说到知识的丰富,恐怕是没人比得上典娆了。对于诺曼的问题,沈信自己也能回答,但知道典娆喜欢被表扬,就把这个机会让给她了。果然,被典娆的渊博所折服,诺曼把所有想的到的赞美词都用在典娆身上,典娆顿时开心得不象样子。不过在她的影响下,诺曼对中国文化更是叹服,心生向往,他对典娆的赞叹,倒也不是敷衍之词。
  在典娆的协助下,动画小组的工作进展迅速,整个后续工作也因此出乎意料地顺利,最后完成的电影不仅画面优美,配乐迷人,而且整体效果好得很,所有的因素都浑然一体,韵味十足,堪称精品。
  不过,相对于其他方面来说,这个时候最影响电影总评的,怕就是马天成的剧本了。只有在这时,众人才发现马天成的剧本其实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不过已经来不及了。总不能将整部影片推倒重来吧?
  别的人即使有这样的想法,也只是埋在心里,诺曼却一直耿耿于怀,时不时总要提上一下,慨叹开拍当时太草率了,不然,这部影片会拍得更好,如果在剧本上多下点工夫的话。不过话说回来,这件事还真是没有后悔药吃,当时他纯粹是玩票心态,怎么可能想到事情的发展是如此地出人意料呢?
  不管怎么说,影片的后续工作总算圆满完成了,看过样片,所有人都满意得不得了。整体而言,即使将剧本不够完美的情况考虑在内,这部影片仍然称得上是一部上佳之做,如果单从商业利益考虑,更是高品质,虽然还没有上演,但所有人都对它的前途看好。
  这些,从诺曼的态度就可以看出,虽然他一直慨叹本可以更好,其实也只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艺术家态度,说起效果,这部影片早远远超出他原先的估计。要不然,他怎么会把这部电影整天挂在嘴上,言必称这是他的代表作呢?
  工作完成,诺曼最后要回美国了,沈信和刘德华亲自送他去机场。在机场,诺曼和沈信,刘德华握手告别,忍不住又老调重弹,说道:“这部影片,剧本实在是有点弱,不然,绝不止只是一部优秀的商业娱乐片。不过,我对它还是很满意的,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回去后一定要向同行们好好宣传一下。沈信是一个优秀的演员,电影是一部优秀的电影,我一定要让美国的同行们知道这一点。”
  听诺曼这么说,刘德华不由大喜。中国电影在西方没有市场,缺乏资深人士的推荐也是一个主要原因。诺曼虽然算不上大导演,但那也是因为时运不济,实际上水平还是有的,而说到人脉关系,更是与大导演们相差无几,有他肯大力宣传,那么至少是一件好事。
  对于诺曼怅然若失,总觉得还是不够满意的心态,刘德华忙安慰道:“追求完美是艺术家的天性,你的想法我能理解。不过,实际上再优秀的作品,也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你也不必太介意。不如这样,等我们有机会再合作,一起搞一部最完美的作品出来。”
  诺曼一听大喜,紧握住刘德华的手说道:“我早这样想了,难得你也想到了。不如就这样说定,如果有合适的影片,你一定要来找我。”说着,他看看一边的沈信,笑道:“只要剧本不错,又有沈信来当男主角,我不给钱也要来。当然,还有个要求,如果用到动画特效,一定也要请典小姐主持。”
  三人相顾大笑,算是订下了一个约定,就此尽欢而散。 
 
 
 
  
第二部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第四十二章 沉淀
 
  刘德华的话并非虚言敷衍,而是真的有再和诺曼合作的意向。虽然《东方之鹰》上映还早,但成功几乎可以预期,对未来充满信心,他已经开始策划下一部影片了。如果继续走国际化路线,诺曼当然是导演的第一人选。从《东方之鹰》的拍摄来看,诺曼在电影导演上的功底完全是一流水准,在国内缺乏这样类型导演的情况下,再次和他合作也是很完美的构思。
  尤其,现在在最弱的动画上,也有典娆这样的天才少女填补空缺,有了典为后盾,动画这方面已经不用操心,而一帮动画小组的成员,在典娆的指点下,水平也是突飞猛进,一个优秀的团队已然诞生。
  所以,这时刘德华信心爆棚,雄心更壮。
  当典娆带着动画小组开始忙碌的时候,沈信终于也有时间来考虑新专辑的事情了。此次南美之行,除了完成电影的拍摄外,最大的收获就是在音乐上了。对电影的配乐工作,沈信完全是凭着对南美音乐的第一感觉来完成的,因为有电影情节场景的限制,其实很多对南美音乐的感悟还没有得到完全发挥。这在他创作《巴西狂欢节》的时候已经体现出来了。
  而经过典娆出世这个小插曲之后,沈信又有时间对来自南美音乐的体验进行思考和沉淀了,将一些本来很感性的东西理性化后,一盘南美风格的新专辑就有了雏形。
  这方面的工作,他都是白天在公司的音乐室里完成的,到了晚上,典娆自然会来和他探讨各种各样的问题,他就根本没有时间来考虑音乐上的问题了。
  老实说,他们的学习能力都是很强的,基本上看到过什么东西都可以象电脑般永远保存,但是,有很多讲究悟性的东西,就不是说懂就能懂的,他们也需要时间来领悟,比如艺术方面就是这样。
  这些需要思索和探索的东西,就是他们共同的话题。
  也许是相伴相随的吧,除了学习能力过人之外,典娆和沈信还有一个共通性,那就是对什么东西都感兴趣。对典娆来说,也许是因为她虽然知识丰富,但实际上很多东西都算是第一次见,新鲜感的作用吧。
  在这样的情况下,从电影到音乐,到电脑操作,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两个人有着说不完的话题,经常通宵畅谈,也不觉得厌倦。而且通过这样的交流,两个人不仅互相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而且两个人的感情也更深了。典娆本来就对沈信有着强烈的依赖感,这时候更是将沈信当成自己最亲的亲人,所谓的表哥只是个幌子,在她心里,沈信如兄如父,是她最敬重的人。这情况说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因为两个人看起来都年龄相差甚微,但实情就是如此。而在沈信来说,当与典娆更加熟识之后,当将现实中的典娆和他一直臆想中的典娆在意识中统一成一个人之后,那种创造生命的骄傲和自豪,也是强烈到无以复加。他对典娆的感情,也就是如对妹对女。两个人本来就都不是普通人,这样的关系虽然匪夷所思,但其实也不算太奇怪。
  通过与典娆的交流,沈信终于明白了,在电脑方面,他永远也比不上典娆,就象在音乐方面,典娆永远也达不到他的境界一样。这都是讲天赋的东西,即使沈信是仙人,即使典娆什么也讲给他听,沈信还是达不到典娆那种几乎和典娆融为一体的境界。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沈信并没有多大感伤,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甚至连仙人这个境界也是糊里糊涂就达到的,他根本不在意。更多的想法,完全是为典娆这么出色感到欣慰。
  说到个人生活,沈信大多数时间是用在对自己收藏的南美音乐的回味和欣赏上,不需要刻意去追求什么,当他在这方面的积累做到够多时,灵感自然而然地来了。而灵感一到,他立即开始创作,几乎是一天之内就完成了一盘专辑所需要的歌曲的作曲。
  在这些曲子中,由于他对桑巴舞曲最感兴趣,所以有一半的歌曲是以这种风格完成的,《巴西狂欢节》就是其中的代表。而另一半歌曲,沈信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探戈舞曲,一部分是巴西那种格调忧伤的小调,这两种风格颇有近似之处,但差别也很明显,沈信同样忙得兴致盎然。等作品最终完成时,他对自己能够完全把握这两种风格感到非常满意,觉得自己的作曲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当沈信把自己的新作拿出来的时候,最高兴的是任务了,沈信这么长时间没有什么新作品出来,他都有点望眼欲穿了
  ,甚至担心沈信是不是江郎才尽了。看到沈信终于又有新作出现,而且一出就是一盘专辑的量,他放心的同时,更是欣喜若狂。说到编曲,任务自己有一套先不必说,在他看来,为沈信编曲是最简单的事情了,因为沈信的音乐永远自然流畅,只需要加一些技巧即可,没有费尽脑汁的必要。当然,对别人任务是从来不这么说的,他的话是这样的,之所以他和沈信的合作这么天衣无缝,是因为他和沈信心灵相通,这种现象叫做艺术上的双胞胎。
  任务是高兴了,完成却开始愁眉苦脸,那首《巴西狂欢节》的歌词还没有搞定,沈信又拿出这么多乐曲来,简直是要逼他发疯,他其实最擅长的是带点中国古典文学风味的歌词,现代诗词风格也颇有造诣,但说到南美风格,却未免要他难看了。
  而且沈信在这方面却是一再强调,歌词一定要有南美风味,甚至说加点葡萄牙语更好,完成简直都要昏倒了。葡萄牙语?他这辈子还没听过这种语言呢。
  不过完成毕竟是敬业之人,虽然觉得沈信的要求过分,但带着一张苦瓜也似的脸,他还是尽力在琢磨了。
  其他的乐曲,他听过之后大概都有点谱了,虽然还的花心思来完善,但总不是漫无头绪。但是,作为主打曲目的《巴西狂欢节》,也许是有沈信那首自己都不满意的歌词先入为主,完成怎么也找不到灵感。
  而沈信,却偏偏盯着这首曲目不放,一再问完成准备怎么来填词,什么时候能完成。
  在沈信的紧逼下,完成颇有点想砍人的冲动,觉得头都要裂开了。而就在他最抓狂的时候,他忽然来了一个想法。
  “有了,阿信,我知道该怎么应付这首歌曲了。”完成一脸的容光焕发,一跃而起,兴奋得忘乎所以。
  “哦?”沈信很感兴趣,看完成的模样,就知道他的想法肯定很有新意。
  “说唱乐,这首歌可以作成说唱乐的风格。”完成强抑着兴奋,一字一顿地说道。
  “唔,这个主意够新鲜。”沈信这样说着,开始沉思起来。
  说起说唱乐,在西方现在是一个很流行的风格,中国也有很多艺人在走这种路线。沈信当然听过不少这方面的歌曲,但他一直不当那是正宗的音乐风格,所以也没有太过注意。但此刻听到完成的话,联想到自己所作曲子的风格,倒也蛮符合说唱乐的要求的。这种风格,如果要沈信着重发展的话,自然不是什么好主意,沈信的优势根本不在这上面。但是,如果只是作为一种尝试,一首游戏之作,倒也无伤大雅。而且,最主要的是完成既然这么说,那么他一定能够将歌词做好了。
  “就这样吧,不过歌词你可得做好。”沈信最后对完成笑道。
  完成这时一扫先前的沮丧,很得意地说道:“我也是艺术工作者,也讲究灵感,既然我有这个提议,我就保证能做到最好。你等着瞧好吧。”
  说起来这次的工作是很难的,但对完成来说,其实也是一次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的尝试机会。如果这次能够圆满完成任务,对他以后的创作也是大有裨益。所以,完成在接受这件工作的时候,可以说是苦乐参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