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世界上下五千年(现) >

第76节

世界上下五千年(现)-第76节

小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立德率领B—25轰炸机向西飞去。此刻,日本人错误地以为,美国舰队从650海里处撤走了,不可能对日本进行空袭。他们还认为,只有舰队进入400海里海域,舰载机才可能起飞前来轰炸东京。然而,日本人没有料到,陆基远程B—25飞机已经从航空母舰甲板上起飞成功了。迈克舰队的撤离不仅为B—25机群作了掩护,而且诱使日本犯了大错误。杜立德机群,反客为主,钻了日本人丧失警惕的空子,突然奔袭东京。
   东京大本营按照“东丸23”号艇的报告进行判断,认为还要过一天敌机才能到达,同时接到报告说,敌舰队已经撤出650海里地区,因而没有发出防空警报。9时45分,一架日本巡逻机报告:“发现1架向西飞行的双引擎轰炸机。”但大本营海军部谁也不相信这个报告。他们肯定说:“美国航空母舰上没有双引擎轰炸机。”甚至断言:“空袭最早也要等到次日上午才会来临,因为那时美国舰队才能到达离日本海岸300海里以内的海域。”
   海军部的高谈阔论未完,杜立德机群已从不同角度对东京进行轰炸。
   美机的空袭在军事上给日本造成的损失并不大,但却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同时使美国的民心士气为之大振。美国各大报刊得意地宣布:“杜立德立奇功、创奇迹。”杜立德被美国国会授予荣誉勋章,并越级由中校晋升为准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本书由“”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eshunet/  
 
瓜岛之战中的“老鼠特快” 


   瓜达尔卡纳尔岛(简称瓜岛)是太平洋南部所罗门群岛的一个大岛。日军在中途岛战败之后,为了重新夺取战略主动权,进逼美军的反攻基地澳大利亚,于1942年6月底派兵到瓜岛修机场,8月初基本完工。对此,美军认为,这将直接威胁美澳交通线,对日后的作战十分不利,于是决心夺取瓜岛及附近的图拉吉岛,以打乱日军部署,使其陷于被动。8月7日,美军在瓜岛及图拉吉岛登陆,8日,美军占领图拉吉岛及瓜岛的重要地区。从此,美日双方展开了争夺瓜岛的一系列海空大战。日军在瓜岛海域占有海上优势;美军则占有空中优势。
   7月18日夜,日军田中赖三少将指挥6艘驱逐舰、4艘运输舰,将一木清直大佐指挥的千余官兵送上瓜岛。一木血战一夜,兵败自杀,其部下仅幸存20人。日本不甘心失败,命令田中少将继续向瓜岛紧急运送援军,平均每24小时运来900人,驱逐舰时速高达40节,又是利用夜间偷运,因此被人称作“老鼠特快”。
   8月28日夜,田中又运送川口清健少将的第35旅团去瓜岛,遭到美国飞机的袭击。31日夜,田中指挥8艘驱逐舰将川口援军送上瓜岛。9月8日,川口部队在瓜岛战败。9月29日,丸山政男中将的日本第2师团乘“老鼠特快”到瓜岛。随后,百武晴吉中将的第17军也乘“老鼠特快”来到瓜岛。“老鼠特快”能运军队,但没法同时大量运输物资,瓜岛日军只得靠吃草根度日。
   11月13日,田中指挥11艘运输舰、12艘驱逐舰强行运送,遭美机轰炸。
   这时,日本“老鼠特快”又找到新办法:把药品、粮食装入铁桶,但不装满,使铁桶刚好能浮在海面上,用绳子把铁桶栓在一起,呈项链状,挂在舰舷上。称之为“项链运输”。当驱逐舰驶近瓜岛时,将绳子割断,铁桶“项链”留在瓜岛海岸,“老鼠特快”立即返航。11月29日夜,田中以“高波”号驱逐舰为旗舰,率领8艘驱逐舰直奔瓜岛。每艘驱逐舰的“项链”上挂着240只铁桶。路上遭到美军拦阻,“高波”号沉没,铁桶全部被炸毁。12月3日,日军又用7艘驱逐舰,带上1500只铁桶“项链”,夜航瓜岛。结果,只有300只铁桶送到瓜岛海滩上,这是“老鼠特快”仅有的一次成功。瓜岛上的日军缺衣少食,日夜苦战,先后死亡3·5万余人。1943年2月,败局已定的日军用“老鼠特快”从瓜岛撤军,先后3次共撤回13094人。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本书由“”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eshunet/  
 
传单上的投降证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对轴心国军队采取的攻心战术,有效地挫败了敌军的士气,对夺取战争的胜利起了重大的作用。
   大战后期,美军攻打西西里岛。一名美军炮兵把炮弹推进瞄准敌人的野战炮膛,炮弹嘶叫着飞过夜空,紧接着在遥远的地方响起了微弱的爆炸声。炮手感到十分懊丧,气愤地骂起来:“用塞满结婚彩纸的炮弹打仗,真是活见鬼!”原来,炮弹里装的是传单。这些传单告诉意大利人,他们是纳粹的马前卒,德国纳粹要把他们可爱的意大利变成战场;现在,他们已陷入毫无希望的困境,但他们可以把这些传单作为“投降证”,到盟军阵地的后方领取可口的食物,盟军将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
   在前线散兵坑里,美军用意大利语不断地念着这些传单,并通过扩音器使传单上的话在山谷里回响。
   天刚蒙蒙亮,美国的轰炸机又在敌人后方扔下更多的“投降证”。那些飞行员不高兴地说,若扔下去的是巨型炸弹,岂不更好!但是,就在那天早晨,一批意大利人从敌人阵地那里跑了过来,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份白色传单。有人担心地问:“这可以作为投降用的赁证吗?”美国人对他们表示欢迎,把他们请到警卫室里,让他们吃美国罐头。
   这是盟军心理作战部进行的活动。这个部门是盟军总部情报和保密检查处的一部分。早在盟军向北非进军期间,便已采用了这种战术。那时,英国和美国都有这种心理作战机构,每个机构又都有自己的一套计划。从英国战争情报处、战略服务处、政治战争执行局和情报部到美国陆、海军情报处都在进行攻心宣传。
   1942年10月,艾森豪威尔将军将整个宣伟工作交给查尔斯·黑兹尔坦上校掌管。黑兹尔坦是个意志坚强的人,当了33年骑兵军官,新近被任命为机械化步兵团团长。黑兹尔坦把各种宣传组织中的工作人员统一组成盟国心理作战部。他坦率地对大家说:“我对宣传虽说一窍不通,但我相信它是有威力的。我了解军队,也懂得组织工作。我们来试一试,同心协力,多出宣传品。你们写东西,我根据它们的价值向军队推销。
   心理作战部下设三个部门:1、作战宣传处,同前线的部队一起前进;2、占领地区处,主要在新占领区开展工作;3、直属机关,主要协调盟军总部的宣传及伦敦和华盛顿的宣传工作。
   但起初这种工作是为一些职业军人所瞧不起的。心理作战部刚组建时,正值突尼斯战役处于紧张阶段,因此许多人并没注意到它的存在。更有甚者,一些飞行员不愿在飞行时携带宣传品,而步兵巡逻队也不愿把宣传品带到敌后散发。,一名英国上尉发明了一种炮弹。这种炮弹可以散发传单。但是,炮兵却不愿发射这种“哑弹”。
   心理作战部的官员们不遗余力地推荐这种宣传炮弹,结果通过炮弹散发的传单越来越多,终于产生了显著效果,弄得敌人混乱不堪。意大利人手持传单成群结队地前来投降。一位心理作战部的官员说:“有一天,两个意大利人带着传单来了,并告诉我们说,他们那里许多人想来又不敢来,因为没有‘投降证’。于是,我们派人把那些人领过来。还有一次,一名意大利人跑过来了,他要求再发给他一份传单,以便把他的兄弟也带过来。还有人告诉我说,在攻打突尼斯的最后几天,阿拉伯人把传单拿到黑市上去,作为投降‘票证’卖给德国人和意大利人。”
   此后,那些打仗的将军们开始重视宣传工作了。乔治·巴顿将军那时曾下令在他的阵地前沿散发宣传品。当盟军的西北非空军决定轰炸罗马的军事目标时,卡尔·斯巴茨中将也下令空投几百万张传单向市民发出警告。在埃及阿拉曼战役后不久,英国的蒙哥马利将军说:“在我的战场上可不需要一辆宣传车。”可是到了盟军打到西西里时,蒙哥马利居然亲自下令发射这种宣传炮弹。
   一名叫约翰·惠特克的驻外记者,带领作战宣传处到了西西里的巴勒莫地方,并立即接收了广播电台和报纸印刷厂。然后他向心理作战部发电要求派一名占领地区处的人来。几天之内广播电台就开始工作,向意大利人民广播战争消息。同时还出版了《西西里解放报》,让西西里岛上的人民第一次看到了事实真相。
   心理作战部还利用无线电广播来削弱敌人抵抗的意志,而且,这种做法的威力很快就显示出来了。在德国战俘中,许多人的认识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突尼斯被俘的德国军官的头脑中还充满戈倍尔博十的荒唐幻想,认为日本已打进西伯利亚,俄国当年就要完蛋,第二年日本人就会把纽约炸毁。这些人真可谓趾高气扬,但在西西里岛,许多德国战俘气馁了。他们知道德国对苏联的进攻已经失败,西西里岛也朝不保夕,意大利很快就要完蛋。一些军官承认德国已没有希望打赢这场战争。一名被俘的德国上校向情报官员说过这样的话:“你们的宣传给我们带来了灾难。即使一张小小的传单也罢,你读过之后就好象得到了启发,明白了真相,认识到我们的政府是在对我们撒谎。”这些德国人大都来自驻法国南部的后备部队,在那里可以连续14小时收听盟军心理作战部一刻不停的广播。由于德国战车里都装有收音机,因此德国最高司令部无法禁止自己的士兵收听广播。
   盟军心理作战部的电台用意大利语、德语和法语对德军进行广播,其作用胜过万门大炮。一位心理作战部的官员说,他们进行新闻广播的一条主要原则是:“新闻力求简单而又讲真话。如果德国人能指出我们一条谎言,我们的新闻就没有价值了。”
   无线电广播不断向意大利发动攻势。艾森豪威尔将军就是用心理作战部的电台向意大利人宣布同意大利停战的。后来,心理作战部还向意大利人民发布各种特别指令,告诉他们如何去破坏德国人的交通线。
   心理作战部的一位官员说:“我们一开始是白手起家,对我们从事的工作一无所知。可是我们很快发现,反映真实情况的宣传几乎像轰炸机一样拥有致命的攻击力量。我们的宣传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因为每一个手拿我们传单的敌人过来投降,都意味着我们的前线士兵可以少一个向其开枪射击的人。”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本书由“”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eshunet/  
 
不到4分钟的“复仇行动” 


   1943年4月18日上午9时34分17秒,卡伊里湾以北35海里上空出现了两架日本三菱Ⅰ型轰炸机,有6架零式战斗机为其护航。其中一架轰炸机上端坐着一位神情严肃的日军高级将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从外表上看,并不很象军人,他身材不高,文质彬彬;但却性格倔强,胆大心细,深谋远虑。就是他策划和指挥了奇袭珍珠港的行动,使美国人大吃苦头。美国人对他恨之入骨,一心想报珍珠港的一箭之仇。
   机会终于来了。1943年4月13日至14日,美国连续截获并破译日军密电。其内容是:“4月18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将视察RYZ,RR和RXZ,时间安排如下:6时离开RR(拉包尔),8时45分到达RXZ(巴拉尔),然后乘扫雷舰去R(卡伊里)。”“山本五十六于4月18日上午8时45分视察肖特兰基地。”
   这一情报立即被送到海军部长诺克斯手中,接着又被送到罗斯福总统案头,一个截击山本的计划开始酝酿。起初,一些人依据古代战争中的一条不成文规定,即不得暗杀对方指挥官,而反对截击山本座机。但更多的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现实早已打破了这条规定,德国人就曾企图袭击罗斯福总统和邱吉尔首相。在作战区域,一名大将和一名士兵同样是合法的射击目标。最后,罗斯福总统亲自做出决定:“截击山本。”海军部长诺克斯亲自主持拟定了行动计划,决定在山本飞近其最后目的地布干维尔时将其座机击落。
   4月15日,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上将电令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哈尔西:开始“复仇行动”——剪除山本,以报偷袭珍珠港的一箭之仇。
   美国陆军航空部队司令阿诺德将军和专家们计算了距离,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