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华西列夫斯基 >

第47节

华西列夫斯基-第47节

小说: 华西列夫斯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日本政府也没有愚蠢到真的相信苏联。它一方面表面上向苏联款送风情,
甚至不断派出所谓“亲苏派”官员赴苏;而另一方面,它也深知日苏战争终不可免,
因之在不断地做着各种战争准备工作。当然,这时与以前所不同的是,由准备入侵
苏联改变成了防范苏联对它的“入侵”。日军军部认为,苏军将首先在中国东北地
区和北朝鲜发动进攻。在4月间,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向各战区和非战区军以上司令部
下达了一份绝密军事文件,即《苏联东部地区苏军后勤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是截
至1944年底以前日方掌握到的苏联远东地区的各种经济和军事情报的总汇,它包括
苏联在该地区的人口统计、经济实力(主要是石油、煤和钢材)、军事工业、西伯
利亚铁路运输能力(包括平时和战时)等计算和分析,最后还对苏联出兵作战可能
使用的最大兵力及其粮食、弹药、燃料等补给量做了估计和判断。报告认为,苏军
可能投入的最大作战兵力为55—60个步兵师,这是指在单靠西伯利亚铁路运输情况
下的算法;倘按理论上的计算,他认为最多可以达到80个师左右。
    此后,日本便逐步加强其关东军的实力,并下令所有在满洲的退役军人重新入
伍服役,以扩充其对苏联的防务。同样,从1945年4月份以后,苏联也开始把大量的
西线兵力,特别是那些具有在冬季条件下和森林、山地作战经验的部队,逐步地运
送到远东前线……
    当4月底华西列夫斯基回到莫斯科大本营受命的时候,苏军最高统帅部和苏联政
府国防委员会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据他了解和掌握的情况,此间先后调到远东地
区的作战部队计有4个集团军:柳德尼科夫上将指挥的第39集团军、克雷洛夫上将指
挥的第5集团军、克拉夫钦科坦克兵上将指挥的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和马纳加罗夫上
将指挥的第53集团军。其中,第39和第5集团军是直接从东普鲁士战场上调过来的,
这是早在2月间华西列夫斯基根据斯大林的指示精神而特别挑选出来的两支精锐部队。
    此间,最高统帅部大本营还专门为远东苏军选派了一大批富有指挥经验的军事
统帅和高级军事首长。这项工作是在斯大林和华西列夫斯基的亲自把关下完成的。
当时,他们认为,在不打乱远东现存苏军组织的情况下,为加强后贝加尔方面军、
远东方面军和滨海集群,必须给他们派去更多的在西线作战中受过锻炼、而最好又
在远东眼过役的人员。自然,他们还必须具有统帅经验和高超的指挥才能。
    远东方面军司令员的人选没有改变,仍是普尔卡耶夫上将。他是华西列夫斯基
的挚友,早在苏德战争爆发前,他们两人就熟识了。此人干练果决,富于思考,具
有在森林地带指挥作战的丰富经验。战前,该氏曾经出任莫斯科军区代理参谋长、
白俄罗斯军区参谋长。卫国战争初期,先是担任西南方面军参谋长,1942年担任西
北方面军下属的一个集团军司令,后因战功卓著而晋升上将,并被任命为加里宁方
面军司令。1943年4月,接替阿帕那先科大将出任远东方面军司令一职。原来,是准
备派他来这里为后者充当副手的,但阿帕那先科在被调到沃罗涅日方面军锻炼期间,
在库尔斯克会战中牺牲了。这样,普尔卡耶夫就再不用等候阿帕那先科回来了。自
此,他便扎根在远东地区。
    关于滨海集群的司令员人选,斯大林决定干脆把原卡累利阿方面军司令部的全
班人马搬到这里来,并任命麦列茨科夫元帅出任该集群司令。斯大林曾对华西列夫
斯基说:“我相信,这个机灵的雅罗斯拉夫人一定有办法打败日本人,他已经不是
第一次在森林地区作战了,他更有对付强大筑垒敌人的经验。”华西列夫斯基对麦
列茨科夫印象极好,他知道后者的身世和经历,特别是卫国战争期间,麦列茨科夫
一直在西北部战线的各方面军中转战,独挡一面,卓尔不凡。尤其是,他具有森林
战、山地战和攻坚战等多方面的实战经验和指挥才能。该氏升任苏联元帅较晚,但
战前就获得了“苏联英雄”称号的殊荣。
    至于最重要的对日作战方向——后贝加尔方面军的人选,华西列夫斯基提议最
好由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来担任。他还向斯大林推荐说,马利诺夫斯基的参谋长,应
该非扎哈罗夫大将而莫属。斯大林对这两个人选没有提出任何意见,他知道,华西
列夫斯基与他们俩人共事时间颇久,应是最了解他们的人了。而且,他还记得,华
西列夫斯基很早的时候就多次报告说,马利诺夫斯基是一个声望极高的军事统帅人
物,他最富机动作战的经验,治军有方,更有善于深思、当机立断的美名。一般说
来,凡是由马利诺夫斯基向大本营或总参谋部提出的报告或建议,多数都是合理的
和正确的。
    此后,华西列夫斯基经与总参谋部商量,最后请准斯大林同意,又向后贝加尔
方面军和滨海集群派去了一批有卓越战功和丰富指挥经验的集团军首长。如,普利
耶夫上将、巴甫洛夫斯基中将和卢钦斯基中将,此3人被派往后贝加尔方面军;又如
别洛博罗多夫上将、奇斯佳科夫上将和扎赫瓦塔耶夫中将,此3人被派到了滨海集群。
    这样,远东苏军各方面军的主要人选都解决了。当时的部署和编成如下:
    满洲西部边境的是后贝加尔方面军,方面军司令为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军事委
员会委员为捷夫钦科夫中将,参谋长为扎哈罗夫大将。下辖各集团军为:
    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司令为克拉夫钦科坦克兵上将;
    第39集团军,司令为柳德尼科夫上将;
    第17集团军,司令为达尼洛夫中将;
    第53集团军,司令为马纳加罗夫上将;
    第36集团军,司令为卢钦斯基中将;
    苏蒙混合骑兵机械化集群,司令为普利耶夫上将;
    空军第12集团军,司令为胡佳科夫空军元帅。
    满洲东北部的是远东方面军(后改为远东第2方面军),方面军司令为普利卡耶
夫大将,军事委员会委员是列昂诺夫中将,参谋长是舍夫钦科中将。下辖各集团军
部队为:
    第15集团军,司令为马莫诺夫中将;
    第2集团军,司令为捷列欣坦克兵中将;
    第16集团军,司令为切列米索夫中将;
    堪察加防区,司令为格涅齐科少将;
    空军第10集团军,司令为日加列夫空军上将。
    部署在满洲东部边境的是滨海集群(后改称远东第1方面军),司令为麦列茨科
夫元帅,军事委员会委员是什蒂科夫上将,参谋长是克鲁季科夫中将。下辖集团军
为:
    第1集团军,司令为别洛博罗多夫上将;
    第5集团军,司令为克雷洛夫上将;
    第25集团军,司令为奇斯佳科夫上将;
    第35集团军,司令为扎赫瓦塔耶夫中将;
    机械化第10军,司令为瓦西里耶夫坦克兵中将;
    空军第9集团军,司令为索科洛夫空军上将。
    此外,参加远东苏军对日作战的还有尤马舍夫海军上将指挥的太平洋舰队和安
东诺夫海军少将指挥的阿穆尔河区舰队(亦称小太平洋舰队)。这两支舰队也受华
西列夫斯基的苏联远东军总指挥部节制和指挥。
    关于华西列夫斯基担任总司令的远东军司令部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华西列
夫斯基的远东军总司令一职的正式任命命令是1945年7月30日才正式下达的,但这纯
粹是出于当时对日作战准备的严格保密的技术需要。按斯大林和最高统帅部大本营
的指示,在1945年8月3日之前,华西列夫斯基的总司令部一直被称为“瓦西里耶夫
上将作战组”。当时,华西列夫斯基、马利诺夫斯基和麦列茨科夫3位元帅都奉命取
下了元帅肩章,以普通上将的身份秘密进入远东地区的。而且3人也都改用了化名,
华西列夫斯基改为瓦西里耶夫上将,马利诺夫斯基改为莫罗佐夫上将,麦列茨科夫
改为马克西莫夫上将。所有的作战命令和报告都必须以此统称,而且,军师两级首
长及其以下的军官都不知道此事。也就是说,他们并不知道这次对日作战的总指挥
官和方面军首长到底是谁。
    关于苏联远东军总司令部的设立,最初只有斯大林、安东诺夫和华西列夫斯基
3人知道,稍后斯大林只告诉了在西线的朱可夫,因为他是副最高统帅。实际上,从
4月底到8月初,华西列夫斯基一直是以远东军总司令的身份在领导对日作战的一切
准备工作。但多数人并不知道此事,只是知道有一个“瓦西里耶夫上将作战组”、
因为,在此间的一切公开场合,华西列夫斯基都是以副国防人民委员,大本营成员
兼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的身份出现的。包括6月24日的大型胜利阅兵活动,华西
列夫斯基也是以后面的职务领头出现在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的千人混成方阵前面的。
    在1945年4月底和5月初的几次谈话中,斯大林对华西列夫斯基一直强调,这次
对日作战与在西线的对德作战完全不同,因此大本营代表制度不适合远东战场的实
际需要,他提出成立一个由华西列夫斯基负总责的远东苏军总指挥部或司令部,后
来干脆就说任命华西列夫斯基为苏联远东军总司令。他征求华西列夫斯基本人的意
见,华西列夫斯基表示说,他完全同意最高统帅的安排。他和朱可夫经常与斯大林
打交道,发觉最高统帅有一个特点,或者说是习惯:每当他已经决定了一件事情后,
便喜欢把这种意见说出来并征求当事人或在场的人的意见,而最后由别人说出“是
应该这样”,或“我表示同意”之类的话。
    当时,在阐述这一任命的职责权限时,斯大林破天荒地给予了华西列夫斯基以
远远超出以往大本营代表那样的权限。他说:“在这个岗位上,您拥有完全的决断
权和指挥权,您甚至可以把您的司令部当成最高统帅部的一个派出机构。当然,我
也希望您经常不断地与我保持联系。”
    之所以有这样考虑和做法,主要是因为远东战场将处于与苏联中心地区十分遥
远的位置,如果坐飞机从莫斯科到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只空中飞行时间累计起
来就须近30个小时。此外,远东地区幅员辽阔,地形极为复杂,参战的兵力和兵器
都与以往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对这些问题必须当机立断,全权解决,以免因过多
的请示报告而耽搁战机。再有,这次作战将与在西线作战采取完全不同的办法,它
要求彼此远相隔离的各方面军和海上舰队,必须同时在3个方向开展向心突击以分头
消灭敌军。而在西部战场上,过去多是几个方面军彼此衔接地平行向敌人展开攻势,
因此互相呼应和照顾十分方便,指挥起来也相对顺手得多。这就要求要有一个非常
强有力而且熟练的指挥机构来组织和保持各方面军紧密的协同动作,否则,远东整
个战局就会出现乱子,或者顾此失彼,或者各自为政,等等。
    为此,在远东军司令部的组成人选外,斯大林还特别给华西列夫斯基派去了一
批各方面的助手。他们分别是:苏军空军总司令诺维科夫空军主帅、通信兵副主帅
普采尔采夫通信兵上将、炮兵副司令奇斯佳科夫炮兵元帅、后勤部副部长维诺格拉
多夫上将、工程兵副总司令纳扎罗夫上将以及以缅泽林采夫少将率领的一个总参谋
部工作小组,其成员全是在远东地区工作过的,或是这方面的专家。
    后来,华西列夫斯基曾经就此写道:“在我看来,成立远东军总指挥部作为对
军队实行战略领导的机关,是正确的。有了这样一个机关,就能有效地执行最高统
帅部的指示,就能估计战役战略形势和军事政治形势的一切变化,并对这些变化作
出及时的反应,也能就地给各方面军以必要的帮助……”   
  华西列夫斯基        
      第十九章  对日作战费运筹
              调兵遣将苦思谋,对日作战费运筹;
              秘赴远东设大帐,只待东风吹“满洲”。
    一般人们都把1945年8月开始的苏联对日作战称为远东战役。同以往很不相同的
是,斯大林或总参谋部都没有给这次重大的战役行动正式命名,也没有给它确定一
个什么代号之类的称呼。
    这次战役的直接战略目的是,通过三路大军从满蒙边境、北部中苏边境及北朝
鲜方向的相向突击,彻底摧毁驻扎在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主力,从日本侵略
者手中解放中国东北广大地区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