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社科电子书 > 223-疡医大全 >

第90节

223-疡医大全-第90节

小说: 223-疡医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经邪气入于经络,触动心间。但积热之毒攻咽,则咽喉肿痛,宜甘桔汤内加牛蒡 
子、玄参、生川连三味,吹药同前。 
又云∶伤寒八九日已上,身无潮热,腹痛自利,而咽喉痛者,此太阳经受病也。伤 
寒得汗已不解,转入太阴,腹满时痛自利,而咽喉肿痛,其色微白,此证可治,用真 
武汤主之;所谓真武者能补下元,助阳正气,以手足和暖为妙。经云∶但要口中红 
活有痰可治,宜随证加减用药;若口中黑则血已枯干,声哑目上视汗出者,不能治 
矣,切宜仔细看证。 
又云∶伤寒八九日已上,得汗已不散,喉咙痛,舌干唇燥者,此少阴经自病也。太 
阴经受病,得汗后未解,传入少阴经,少阴属肾,汗多则肾汁干,其肾水不能潮润 
咽喉,故其病也。如自利腹中痛,手足厥冷,咽中肿痛,不可吞咽,如无涎唾及舌上干者不治。 
又云∶病患八九日已上,身微热无他证,但喉中痛而无肿,声哑者不治。 
又云∶伤寒十余日已上,得汗已病解,无潮热,脉平静而咽喉痛者,此余毒上攻 
也。宜用粘子解毒汤。 
又云∶阴毒伤寒身体重,背强,眼痛 
不堪任,小腹急痛青黑毒瓦斯冲心,四肢厥冷,恶心吐逆,咽喉不利,脉沉细。若能 
速治,调医数十日之内全愈,否则难生。 
又云∶若伤寒传经日久,证变后烦满咽喉痛,舌卷而卵缩者,不治。 
又云∶伤寒十余日已上,病不解,传变咽喉痛,外证唇青舌卷者,此属厥阴经受病也。难治。 
又云∶咽喉干痛无痰,不治。 
又云∶咽喉痛而唇卷,不治。 
又云∶咽喉痛而盗汗出,不治。 
又云∶鼻中塞者,不治。 
又云∶口中黑者,难治。 
又云∶口中干夜间潮热,不得睡卧,时发谵语,举足妄动者,用十味人参散主之。 
又云∶若病患手足厥冷,口唇摇动者,宜用小续命汤,姜枣煎,热服。 
又云∶凡病传咽喉右畔者,乃余毒未除,急服牛蒡子汤,降气汤加减,治之。 
又云∶口中红活吐得血,又有痰涎息而清者,不治。 
又云∶手足冷者,不治。 
又云∶声音不响,喉中无肿干痛者,不治。 
又云∶手足冷,不能自收,颈低不能自举,眼晕暗者,不治。 
又云∶虚阳上攻,上下不升降,水火不既济,腰冷不知痛痒,口中痰多唇黑者,不治。 
又云∶喉中如雷声或呛食,不治。 
又云∶面赤目睛上视,不治。 
又云∶心胸紧满吐痰不出,不治。 
又云∶面黑头汗出,不治。 
又云∶自利不治。 
又云∶潮热往来时发谵语,不治。 
又云∶自利而喘,不治。 
又云∶胸腹胀急,不治。 
又云∶手足厥冷,不治。 
又云∶心促四肢厥冷不治。 
又云∶心中怔忡,胸前红甚,舌卷面 
赤,目上视者不治。 
又云∶妇人胎前咽喉痛而脉浮者,不治。 
又云∶男妇法则,一般惟女人喉中有肿而色红者,此月经不调也。经不能行则 
壅塞于上,故咽肿痛也。盖由荣卫不和,但男子以气为主,妇人以血为主,男妇各随 
其气血之分调治,宜调荣汤可也。如病势重,其色微白脚者,此虚阳上攻,宜服降 
气汤探痰,吹药同前,妇人有孕心头痛者,不治。 
又云∶妇人伤寒,身发潮热咽痛者,此经行也。《活人书》云∶妇人伤寒,经水适 
来,昼则明明,暮则谵语如见鬼神状,此乃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不可下 
也,小柴胡汤主之。今咽喉痛而潮热往来,面赤唇红者,此热邪上壅也,不用小柴胡 
汤,宜用竹叶石膏汤,清上膈,除心烦,所以为妙,次用四物汤。 
又云∶喉中有疮,其色带黄,探痰同前。用小刀点疮上,出脓后即吹冰片散,宜 
用鼠粘子解毒汤。 
窦梦麟曰∶喉肿乃毒起于脾经,因食煎 油腻等物,及饮酒太过而行房事,以 
致毒瓦斯不能流行,聚结于喉根,若不速治,溃毒闭急即死。治法先用醋水 汁搅去痰 
涎,再吹药。 
又曰∶咽喉间生肉,层层相叠,渐渐肿起,有孔出臭气,用臭狗橘叶煎,频服之而愈。 
汪省之曰∶虚阳上攻,气不升降,致结患咽嗌,痰涎壅塞,治以苏子降气汤。(《理例》) 
澄曰∶咽喉之病,近世最多者有数证∶曰单乳蛾、双乳蛾,曰子舌胀、木舌胀、缠 
喉痹、走马喉痹。其热气上行,转于喉之两旁,近外结肿,以其形似是谓乳蛾,一 
为单二为双也。其比乳蛾差小者为喉痹;热结于舌下,复生小舌,名曰子舌胀;热结 
于舌中,舌为之肿,名曰木舌胀;木舌者, 
强硬而不柔和也,热结于咽喉,肿绕于外,且麻且痒;肿而大者,名曰缠喉风痹,暴 
发痰涎涌盛,水浆不入。然名虽不同,其证总不外乎手少阴君火手少阳相火为病 
也。二脉并络于喉,气热则内结,结甚则肿胀,胀甚则痹,痹甚则不通而死矣。其 
危者可以咸软之,而大者以辛散之,如薄荷、乌头、僵蚕、白矾、朴硝之类,用之 
自可消除。至于走马喉痹,则非此等所疗,以其生死只在反掌之间耳。急救之法,无 
如砭针出血,血出则病已,此上策也。后之患者,万勿畏针以自毙其命;后之君子, 
万勿执小方而曰吾药不动脏腑,又妙于不用针砭出血,在小疾幸而获愈,而大疾必 
致死亡。特为拈出,以告病者、医者,勿自误以误人也。 
又曰∶凡咽喉用针后,有针创者,宜捣姜块和以熟白汤,时时呷之,则创口易合。 
王奎光曰∶咽喉为人身饮食门户,呼吸关隘,方寸之地,受病危险,其证甚繁, 
大约总归于火。盖少阴少阳君相二火,其脉皆络于咽喉,故往往为火证之所结聚。君 
火势缓,则结而为疼为肿;相火势速,则肿甚不仁而为痹,痹甚不通而痰塞以死。经 
云∶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火者痰之本,痰者火之标,火有虚实,实火因过食煎炒炙 
,蕴结积毒,其证口渴,二便秘塞,风痰上壅,将发喉痹,必先胸膈不利,脉弦 
而数。治宜先去风痰,后解热毒虚火;或因饮酒太过,或因忿怒,或因色欲,火炎 
上攻咽喉干燥,必二便如常,少阴脉微,治宜补虚泻火。凡用药不宜纯用寒凉,取效 
目前,上热未除,中寒复起,毒瓦斯乘虚入腹,胸前高肿,上喘下泻,手足指甲青黑, 
七日以后全不进食,口如鱼口者死。且治咽喉,最忌发汗,针砭出血已寓出汗之意, 
何堪更发其汗。凡伤寒于肾及帝中(喉名)肿者,断不宜针。至如内伤虚损,咽喉失音,无法可治。 
又曰∶喉证初起,一日寒战即生发者,发后身凉口不碎,又无重舌,或二便俱利, 
不可认作热证。皆因阴气虚寒而发,其痰不可吊尽,此痰即身内之津液所化,与热 
证乳蛾HT 舌之痰壅一处,以流尽则毒愈者不同,若亦流尽,则精神竭而必毙。先宜 
药吹或用水换之法,使喉一通,即便服药,初剂发散和解,第二剂即施温补滋养之药。 
设三四日再发寒战,或心疼、骨痛、胁疼等证,皆属难治。 
又曰∶发时牙关紧闭,舌喉俱肿,口碎而臭,或有重舌,及舌上有黄屑者,发 
后下午再发寒热,二便闭塞者,即作热证。用石膏败毒散主之,然亦易愈之证。如渐 
起三四日后而寒热者,虽极凶亦不为害。惟有证未减而牙关反不紧闭,唇口不肿,纹 
如好人者不治。舌肿满口者不治。色如胡桃,如茄子,如砂纸者不治。或连重舌发 
寒热者,犹可治也。舌以箸按之若色雪白,起箸即紫红色者,此身内血已死,然口若 
臭犹或可生;尤忌口渴气急,痰多而稠如桃胶者,死期已速。 
又曰∶一颈俱红肿者,亦极危也。面带红紫,面青带白,神气少者俱无救。不 
语者死。略能语者尚有可生之机。面色少神,喜坐低处者,亦难治。帝中(喉也)乃性命 
攸关,舌系下通于肾,白肿不治,伤之者死。 
又曰∶凡喉证至五日即重。三日前证虽重,尚未成脓,药能清散。若至五六日, 
患处多成脓,随便穿破后烂成窝,为难愈。如烂用口疳药多加龙骨、珍珠。 
又曰∶凡喉非急证者,一二日未必发热,病尚轻缓;若至三日发热证必加重。须 
问其大小便通利与否,如二便利,证候虽加,不过浮火上攻,服解毒消风消火之药 
即愈;若二便不通利,必内有实火,非用降火解毒重剂及通利二便之药,火何从而 
出?病何从而解?亦须问其头痛与否,如头痛即兼伤寒,难治。凡喉证必俟大便去 
后,方可望痊;若大便秘结,未可轻许。 
又曰∶凡喉证初起,大便秘结,宜大黄、玄明粉通之,则大便降而易痊。若至 
五六日,久而不食,大便结,用之立毙。盖病久元气已虚,岂宜再用硝、黄?当有善法以处之。 
又曰∶凡患喉证者,无痰不治。 
又曰∶凡喉证先碎者,先吹长肉药,后吹碧丹。 
又曰∶凡吹喉证,须吹药四五管,方得痰出,三次可以痊愈。其出痰初吹宜多 
用金丹,必直对帝中,重吹之,急提出管,恐痰即呕出也。 
又曰∶妇人喉证肿痛,有因经闭致火上攻而成者,宜内服通经药,月事通则愈。 
又曰∶凡喉中无形红肿者,当用灯心。 
又曰∶凡喉证凶者,面发肿,白亮无光彩,脉微沉无力,是神气外泄,无阳之 
证,断不治。若面发红肿,脉来洪大有力,证虽极重,是有元气,火气盛,治之易痊。 
又曰∶凡吹喉咙药,医家吹时,气须和平,用管周遍为妙。 
又曰∶凡初起吹药,须令患者低头,流出涎痰。 
又曰∶凡吹喉证,欲出痰涎,药中用皂荚末少许。 
《伤寒论》曰∶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欲绝。 
又曰∶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卷十七咽喉部
咽痛门主方
属性:窦氏添加一切咽喉、口舌等证神效方。 
牛胆硝 生黄连 黑山栀 生黄 白硼砂(各三钱) 青黛(水飞去渣晒干) 青梅干( 
存性) 人中白( ,各五钱) 鸡内金(即鸡肫内黄皮) 雄黄(各一钱) 枯矾(二钱) 
各为细末和匀,加真麝香三分,真冰片六分,再研和入小罐内,用乌金纸塞紧 
罐口,每用芦管超药吹入患上,一日夜吹十余次,徐徐流出痰涎渐愈。如有腐臭,急 
用蚌水灌净,或用猪牙草、扁柏子和捣,加水去渣灌净,前药五钱加牛黄二分,铜青、 
熊胆、珍珠各五分,儿茶八分研吹。近世喉科每每勒财,下药者多,凡有力之家,宜 
修合施人,以积子孙。 
附制牛胆硝法∶冬月入朴硝在黑牛胆内,挂在风处一百二十日,去皮收之。 
附制青梅干法∶大青梅一斤去核,入白矾、食盐各五钱拌和,再加蝣蜒不拘多 
少,层层间之,一日夜取梅晒干,收尽汁,再晒干, 灰存性,用时加入。夏月宜服 
冷香薷,其灌口用雪里红捣汁灌之。 
x冰片散x(窦太师。) 
真冰片 鸡内金(烧存性) 生甘草 枯矾(各一钱) 黄连 玄明粉 黄柏(蜜炙) 雄黄 
(各二钱) 鹿角霜(一两) 硼砂(五钱) 钞(三张 灰) 靛花(二钱) 
各研细和匀,吹入口中。气臭加人中白 三分,铜青略 ,不宜太过,五分。 
x紫雪x(窦太师。) 
青矾(不拘多少,火 通红,取出放地上出火毒) 硼砂 元明粉 冰片 麝香 
研极细,放舌下或喉间。 
x雄黄化毒丸x(窦太师) 
巴豆仁(三十五粒) 雄黄(水飞) 绿豆粉 甘草节 郁金(如无,用蝉肚姜黄代之,各一钱) 
研末。醋糊为丸黍大,每服七丸,茶清下,吐出痰涎立醒。未吐再服七丸。如 
人死者,心尚热,研末灌之。 
x牛黄清心丸x(窦太师。) 
胆南星(一两) 防风 川黄连 雄黄(各二钱) 五倍子 元参 天竺黄 桔梗 白 
茯神 当归 乌犀角(镑) 荆芥(各一钱) 真冰片 珍珠 真麝香(各五分) 轻粉(三分) 
上为细末和匀。甘草膏为丸如龙眼大,辰砂为衣,日中晒干,入瓷瓶内塞紧瓶口, 
勿令出气,临服用薄荷汤磨服一丸。 
x冰硼散x 毋论新久咽喉、口齿肿毒, 
及久嗽痰火,咽哑作痛。 
玄明粉 硼砂(各五钱) 朱砂(六分) 冰片(五分) 
研极细。吹患上,甚者日吹五六次。 
x柳华散x 治喉疮及口舌生疮,走马牙疳,咽喉肿痛。 
蒲黄(炒) 黄柏(炒) 人中白( ) 青黛(各一两) 冰片(五分) 硼砂(五钱) 
共为细末。吹喉极效。 
漱药 
山豆根 夏枯草 松罗茶(陈者) 嫩菊叶 苏薄荷(各等分) 煎汤频漱。 
x三黄解毒汤x 
黄连(二钱) 黄芩 黑山栀 黄柏(各一钱五分) 水煎服。 
x清胃汤x 
生地(二钱) 升麻 连翘 牡丹皮 黄连 水煎服。 
x引火汤x(雷真君。) 
熟地 元参(各一两) 白茯苓(五钱) 白芥子(二钱) 山茱萸 山药(各四钱) 北五味(二钱) 
肉桂(一钱) 水煎服。 
x生肌散x 痧痘口疮臭烂。 
黄连(土炒) 地骨皮 黄柏 五倍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